三、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引领着当代中国发展
对于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习近平同志看得很重,强调得很多,态度很科学也很坚决。他说:“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这一根本问题上,我们必须坚定不移,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有丝毫动摇。”他还说:“马克思主义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开辟了通向真理的道路。”今天,要“更加深入地推动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发展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开辟21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
现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确实遇到了一些困扰、一些责难、一些非议。大体来说,有三种情况:第一种是“无用论”,认为马克思主义是一种革命的理论,到建设年代就没有用了;第二种是“过时论”,认为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及其理论有一些已经过时了;第三种是“有害论”,认为马克思主义提倡阶级斗争、武装革命,这种理论在今天不但没有益处,甚至可能有害。
如何思考和回应这些责难和质疑呢?
马克思主义是否真的衰落了呢?或者说是否需要重新理解和阐释这一理论本身呢?这里需要把握的一个核心原则是:应该重新进行理解和阐释,但万不可采取简单粗暴的方法抛弃马克思主义。这是因为:
第一个方面,历史地看,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以及它的一整套话语体系,深深地影响和嵌入了当今中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文明等各个方面。放弃马克思主义,无异于卸下自身的精神武装。苏联解体给中国一个非常大的启示就是要警惕“头脑不清醒,手脚不干净”。“头脑不清醒”就是在意识形态上卸下精神武装,“手脚不干净”就是搞腐败、搞特权、脱离群众。所以不能自我解除精神武装,必须继续高扬和坚持马克思主义。
第二个方面,现实地看,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论述、关于公有制经济的论述、关于共产党领导权的论述等,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强大理论支撑。抽去马克思主义,就无异于抽掉了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根基。这样做肯定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第三个方面,长远地看,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社会的鞭辟入里的批判以及关于未来社会的天才式的构想,为当今中国科学对待包括资本主义国家在内的外部世界、科学构想未来发展愿景提供了强大的思想利器。借助于这一思想利器,中国获得了强大的思想主动性、自信和激励力量。试问,除了马克思主义还有哪一种理论能够具有这样的作用呢?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也不能放弃马克思主义。
那么,该如何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呢?
一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就是一部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就马克思自身而言,他从青年到晚年的思想就经历了一个不断深化和调整的过程。应该用列宁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方法,用毛泽东对待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方法,用邓小平对待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方法,来科学地对待马克思主义,由此发展21世纪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不抛弃、不放弃,讲新话、走新路,就是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态度和方法。
于是,问题的关键就变成了,如何采取正确的态度和方法发展21世纪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第一,磨光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利器。用科学的方法来分析和观察当代世界,观察当代中国。比如,某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本国范围内看似克服了马克思主义所指出的资本主义的难题,而实际上,它们是通过对本国采取某些带有社会主义性质的措施才解决了这些难题。而它们之所以能够对本国采取这些带有社会主义性质的措施,是因为在世界范围内转嫁了本国的矛盾。从全世界范围看,资本主义的矛盾并不是被克服了,而是被转移了、被放大了。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出现,其原因正在于此。因此,马克思主义依然是有效观察当今世界的强大理论武器。
第二,更新马克思主义话语。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并不意味着一定要局限于马克思主义传统的话语体系。实际上,把新的词语、新的表达方式引入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话语殿堂中,利用新的时代话语讲述马克思主义,使之更接地气、更具时代感,既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之必需,又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理论贡献。
习近平同志通过中国梦,再一次打开了中国共产党人思想的闸门,进一步激发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原有的理论被进一步激活,这本身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理论贡献。
第三,畅想马克思主义未来。仔细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未来社会的构想,可以确定无疑地说,假如马克思本人生前目睹了互联网时代,他一定欣喜若狂,因为他所预见的生产力极大发展、物质精神产品充分涌流、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的状况,在现今的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时代实实在在地具备了实现的物质和技术条件。从这个意义上讲,马克思主义是一个伟大的关于未来的理论,时代越发展,技术越进步,越有利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马克思主义者越应该为之欢欣鼓舞。
因此,马克思主义过时了吗?答案是没有。孔子说:“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论语·卫灵公篇》)只要能够讲出一个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好故事,马克思主义就不过时,过时的,只是那些看待马克思主义的老眼光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