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
一、学院简介
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是清华大学教学、科研与学科建设相结合的实体机构,负责组织、管理全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承担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建设任务,培养研究生,开展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清华大学是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创始单位之一,最早建立了硕士点、博士点,首批获得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授予权,建立了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05年清华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被评为“北京高校德育工作先进集体”。2007年清华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团队先后被评为“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国家级教学团队”,成为全国首个思想政治理论课国家级教学团队。教学改革成果“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型教学理念与实践”获第五届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并先后有五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
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是在原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和人文社科学院相关单位的基础上,于2008年7月6日正式成立的。学院高度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大力推进课程内容、教学体系、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大力加强科学研究,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和建设中取得了优质的成果和丰富的经验。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宗旨是加强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进一步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的发展,进一步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水平,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宣传普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培养造就一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特别是中青年理论家。
二、教学科研工作
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学生因材施教计划(“林枫计划”)第三期于2014年9月启动。该计划始于2012年由林炎志学长及家人设立的林枫基金出资支持,由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和校党委学生部联合组织实施。该计划每年秋季学期从大二、大三本科生中选拔约15名同学,开展以2~3年为周期的因材施教,全程匹配各类学习实践资源,让学员深入掌握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培养一批信仰坚定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促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学习和传播。
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大力推进教学改革,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创新地采用了互联网新媒体技术。2014年9月22日,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刘震老师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正式在“学堂在线”上线,到目前,共有1 000名校内学生在线学习,预选的时候这一数字接近2 000人,校外还有近万人一起通过网络上课。采用“慕课”(MOOC)的方式,能够实现学生从被动灌输到主动学习的转变。这一课程以教学大纲为蓝本,教学内容分成若干个单元,每个单元包括5个讲座序列,每个序列包括6~8个视频。学生通过线上作业、读书笔记等获得成绩和学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首门上线“学堂在线”的思想政治课。“学堂在线”是清华大学2013年启动的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平台,面向全球提供在线课程。2015年春季学期上线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包括“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也将在2015年秋季学期登陆“学堂在线”。这意味着,2015年秋季学期,清华大学本科生在大一、大二期间要修满的四门思想政治理论课都可以在“学堂在线”平台修读了。同时,线上教学不抛弃线下辅导,对校内学生,线上和线下学习都有学分要求,两个课堂是并存的。线上课程以大纲内容为蓝本,包括视频和阅读材料,学生需网上回答问题、参与讨论等;线下学习也需参与讨论,有助教辅导。网上教学不能只有线上学习,授课质量好不好,主要看线下辅导。选择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翁,而不是被动灌输的人,是清华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普遍诀窍。清华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讲究“因材施教”,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华表在讲授“中国近代史纲要”时,会让学生按照要求,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题目,从最基础的文献检索做起。除因材施教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还注重因课施教,有的课实行小组论文加辩论,而有的课还会在开课前让学生利用寒假去基层自主调查房价、教师待遇等热点问题,写出调研报告。教师在课堂上会摘选部分同学的作业内容,做成幻灯片与全班同学一起分享。有的老师每节课将学生分成四五个人一组,每个小组在10分钟的时间内针对一个专题进行演讲,朝鲜核问题、“医闹”问题、南海主权问题都是学生关心的专题,经过学生提问、老师点评,然后才进入理论讲解之中。
2014年11月,《信仰·信念·信心——清华学子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成果丛书》由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执行总主编为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艾四林教授。丛书一共九本,覆盖了马克思主义、历史、社会等多个领域,虽然由学院的老师担任主编,但书中内容的作者却是选修四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生。该丛书由2011级到2013级清华大学学生的作业和作品组成,共有近2 000名学生参与。该丛书于2013年3月启动,8月编撰完成。在这套丛书中,有一本《清华学子画说中国近现代史》,内容是清华美院的学生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上的作品。类似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接受的效果更好,让他们一改过去上课心不在焉的坏习惯,做到课上用心听讲,积极参与。课下为了更好地完成自己选定的研究或创作题目,他们主动跑图书馆查阅资料,认真研读、思考。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仅学会了如何检索与查阅资料,学会了写论文、创作历史题材的作品,而且更重要的是,学习与创作过程本身不断给他们以冲击和震撼,一个个他们原以为非常了解、非常熟悉的历史人物和事件,自己其实并未真正理解。清华大学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已取得可喜成果,广受学生好评:先后有五门课程入选国家级精品课,一项教学改革成果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教学团队获得全国首个思想政治理论课国家级教学团队荣誉称号。
2014年11月,在清华大学第五届“我最喜爱的教师”评选活动中,一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脱颖而出,在十位获奖者中名列第二,同时也是此项活动自2008年开展以来首位获此殊荣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他就是冯务中,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课程组负责人、清华大学本科生课程咨询委员会委员。任教以来,他认真研究教学内容,积极探索教学方法,寓育人于教书之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2014年6月7日,由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主办的第十五届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四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学术论坛在中国人民大学逸夫会议中心隆重举行。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张建明、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杨凤城、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孙代尧、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副书记朱安东、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副书记赵朝峰以及来自四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的领导、学者和研究生共80余人参加了此次论坛。
本次论坛的主题是: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与中国未来的发展。开幕式上,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张建明首先致欢迎辞,对参与此次论坛的兄弟院校师生表示热烈欢迎。他认为,四校学术论坛有利于促进研究生学术水平的提高,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深入发展,希望同学们树立学术自信,增强学术自觉,积极参与,广交朋友,交流思想,碰撞出学术火花,共同促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大发展、大繁荣。孙代尧、朱安东、赵朝峰先后致辞,表示将继续支持论坛、办好论坛,促进马克思主义学科的发展与进步。在学术主题研讨环节,获得一等奖的四位同学分别围绕论坛主题进行了学术论文展示,由四校专家组成的学术委员会分别进行了精彩点评,并对如何进行学术创新、培养学术规范提出了相关建议。
四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学术论坛始于2002年,旨在促进马克思主义与时代发展相结合,为四校博士生提供学术研讨和交流的平台。学术论坛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的马克思主义学院共同参与,轮流主办,每年召开一次。
三、对外交流
2014年2月7日上午,福州市委组织部与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签订全面合作协议,双方将在原有校市合作的基础上,就干部教育培训方面细化合作。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邓卫,福州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林晓英等出席签约仪式。林晓英代表福州市委、市政府感谢清华大学长期以来对福州的发展事业特别是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支持和帮助。她说,当前福州正以福建(福州)自贸试验区获批为契机,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在更高起点上加快建设闽江口金三角经济圈。这需要全市上下的不懈努力,更需要大量人才的鼎力支持。希望双方通过推进培训对接、专家对接、项目对接等方式,全面深化校市合作,为福州招才引智和培养“四有”好干部助力。
邓卫赞扬福州市在干部教育培训方面的大胆探索和锐意创新,希望双方在紧密合作中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签订全面合作协议后,双方将在建立干部培训合作机制、探索专业硕士培养模式、提供论坛活动智力支持、提供免费在线教育课程和建设研究生暑期实践基地五个方面加强合作。
2014年起,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将依托学院的师资,为福州市不同系统的领导干部开设专题研修班,量身定制培训方案,福州市的干部可共享清华大学教学资源。同时,还将帮助福州市聘请重要部委相关部门领导、高校一线专家和教授,以专题讲座的形式介绍其所在领域的知识和政策,帮助党政干部释疑解惑,提升领导能力与创新能力。培训结束时,学员将接受考核,合格后才能获得清华大学颁发的培训结业证书。此类培训将以年度为周期,每年度开展三至五期。此外,2015年开始,福州市广大党员干部如果想攻读清华大学的硕士研究生,无须千里迢迢赶赴北京。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将与市委组织部合作建立专业硕士培养项目。校方将利用学院现有研究方向,采用课程学习、专业实践和论文相结合的“三模块”进行培养。这种方式有四个特点:一是课程教育兼顾学科和行业需求;二是专业实践注重实际能力的培养和企业文化的体验;三是学位论文面向行业实际;四是以项目形式开展培养。这些都确保了培养出的人才具有足够强的实践能力,能认清国内、国际形势,读懂各类热点问题,有利于各级干部开展工作。加强合作后,双方将建立“培训+论坛”的长效机制。
2015年起,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将以现有的“榕商沙龙”为基础,邀请专家、教授针对当前国内经济形势与热点问题,通过开设论坛的方式,为干部和企业家释疑解惑,为福州提供智力支持。论坛的内容还将在网上公布,便于广大干部“取经”。2013年,清华大学开设国内首个中文在线教育平台“学堂在线”。2014年开始,马克思主义学院向福州市的干部免费开放在线教育课程,学员们可以随时登录在线的课堂进行学习,完成规定课程后,可以获得清华大学“学堂在线”认证的证书。
福州的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大量的人才支撑,自2013年9月福州市与清华大学签订全面合作协议后,双方在人才、项目、科研、培训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的合作,可谓“硕果累累”。人才方面,福州市成功引进一批清华大学教授、两院院士来榕服务,设立两个院士工作站,引进3名博士担任县(市、区)副职,充实干部队伍。2014年暑期,清华大学选派106名研究生骨干到福州市参加为期6周的社会实践或挂职,为福州的发展送来“及时雨”。福州市委组织部与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将探讨建立清华大学研究生暑期实践、挂职锻炼机制。福州市将为清华大学研究生提供足量岗位,满足暑期实践需求。通过推动暑期挂职,吸引更多优秀硕士研究生来榕工作。
2014年4月,满洲里市与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就研发独具满洲里特色的党性教育实践教材进行对接,并召开座谈会,双方就进一步强化对党员干部和群众思想意识、理想信念教育及政治立场、核心价值观培养达成初步共识,并将成立课题组,就研发独具满洲里特色的党性教育实践教材展开合作。
座谈中,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韩冬雪教授对满洲里市党建工作给予高度评价。双方还结合满洲里市基层党建客观实际,就日后进一步强化对党员干部和群众思想意识、理想信念教育及政治立场、核心价值观培养达成了共识。
首先确定党性教育是重点。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党性教育,因此始终坚持把党性教育贯穿于干部教育培训的全过程各方面,开展好党性教育,端正思想,真正做到“思想上入党”。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突出世界观的改造,坚持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内容和形式相统一,把普遍性要求和特殊性要求相结合,不断创新方式方法,切实提高党性教育的说服力、感染力和持久力,紧跟时代发展和实践变化,直面现实问题,有效回答党员干部思想疑虑和现实困惑,有针对地进行理论教学,有实效地激发党员干部自我教育、自我完善、自我净化的内生动力,进一步扩大党性教育社会影响力。
其次指导实践是落脚点。通过加强思想引导,不断在党建工作的各个层面推陈出新,在理念、内容和活动方式上不断创新。理念上,要以人为本,贴近思想动态,贴近工作生活,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实际问题相结合,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解决思想问题,深入把握新时期党员干部队伍的状况和特点,通过开展党建工作把党员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实际工作中。内容上,从本地区实际出发,用科学理论解读我们党的执政理念,通过开展党员干部进社区活动,用实际行动实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体现党的先进性以及党员的责任意识、奉献意识和服务意识。活动方式上,采取课题的形式突出科学性、灵活性和针对性,在工作落实上突出实效性和服务性,围绕中心、明确主题、结合实际,确保党建工作取得新成效。会议确定,下一步双方将成立课题组,就研发独具满洲里特色的党性教育实践教材展开合作。
2014年11月28日,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部一行11人在院党委书记平章起教授带领下赴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访问。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艾四林,副院长王雯姝、肖贵清,党委副书记舒文等与访问团进行了交流。
艾四林欢迎南开大学访问团来访,他指出,近年来清华、南开两校马院学术交流频繁,希望双方能借此次机会进一步增进了解,促进友谊。艾四林就近期刘延东同志对清华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所做重要批示、清华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30年发展历程、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等情况做了详细介绍。王雯姝结合清华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情况,重点介绍了清华大学从研究型教学到因材施教、从教学相长到在线教学等一系列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的转变和探索。平章起感谢清华大学的热情接待。他表示,两院今后应进一步加强师生间交流,探索建立优势互补的长效互动机制。会后,南开大学访问团观看了正在展出的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生作品展。
2014年6月20日,东莞理工学院部分干部教师组成调研组学院调研,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副书记舒文教授、院长助理何建宇教授与来访客人围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创新展开研讨,舒文详细介绍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慕课的策划与制作,对思想教育新媒体教学进行了独到的分析。他强调,把信息技术与现实课堂相结合、线上学习与线下交流交叉利用,才能更好地发挥新媒体的功效。何建宇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培养理工科学生王者风范的重要一环”,要“让学生感受到思想政治理论课也有智力上的挑战”,并围绕马克思主义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规划制定与师资引育等问题与调研组进行了深入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