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报告
中国人民大学
一、学院简介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前身为马列主义发展史研究所(成立于1964年)、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研究所(成立于1986年)和中共党史系(始建于1956年)。1996年12月,马列主义发展史研究所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研究所合并组成马克思主义学院。2003年7月,原马克思主义学院又与中共党史系合并组建成为新的马克思主义学院。目前,学院的基本教学和科研单位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教研部、思想政治教育教研部、中国近现代史教研部四个教研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研究所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研究所两个研究机构,以及中共党史系。此外,挂靠学院的科研机构还有:全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北京马克思主义研究基地“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道路协同创新中心”、“中国共产党历史与理论研究院”、“当代中国研究中心”等。学院内部还设有“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台港澳研究中心”“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所”等研究机构。学院建立了国内最齐全的马克思主义学科体系,拥有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6个二级学科),该学科是全国唯一的国家级重点一级学科;还拥有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共党史4个马克思主义学科,其中,中共党史学科是全国普通高校党史学科中唯一的国家级重点二级学科。除了上述10个二级学科招收博士生外,还经学校批准自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当代中国史两个专业的博士点,学院共有12个博士点。学院教师依托这些学科点从事马克思主义综合研究,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共党史党建等研究领域中形成了一定的优势和特色。学院现有教职员工67人,其中教学研究人员58人,教辅行政人员9人。教学研究人员中有教授23人,副教授18人,讲师17人,博士生导师33人(含兼职博导8人),博士学位获得者50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享有者4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入选者3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6人,北京市“新世纪理论人才培养工程”入选者4人。学院有十多位教师参加了中央实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学院拥有学士、硕士、博士人才培养的完整体系,重点是硕士、博士及博士后等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培养了数以千计的各层次全日制毕业生。学院每年接收博士后研究人员3~5名,接收访问学者和进修生近40名。学院承担了全校各专业本科、硕士、博士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着力推进教育教学方式的改革,积极探索系统讲授、专题教学、教学实践“三位一体”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新教学模式,自成立至今,全院教师已获得校级及以上各类教学奖项数十项。
二、思想政治工作
学院高度重视全体师生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定期举办学习活动,与中央保持高度一致。2014年3月19日下午14:00,在中国人民大学公共教学二楼2101教室,学院党委组织学院全体师生党员200余人开展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系列活动之“坚定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与实现中国梦”专题讲座。此次活动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杨凤城教授主持。讲座开始前,杨凤城教授首先向在座的学院全体师生党员简要介绍了2014年学院党委工作的主要内容,重点提出了“三结合”:党委日常工作与党的重大活动、理论创新相结合;学生党员活动与教工党员活动相结合;党委活动与学院学科特色和专业优势相结合。他指出此次专题讲座就是学院党委利用和发挥学科和专业优势,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系列活动之一。他还强调,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师生党员要对党的重大活动、理论创新等具有高度的敏感性,把握机会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并在日常的工作和学习中将其精神落到实处。接着,由学院中共党史系的杨德山教授为全体师生党员做专题报告——《坚定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与实现中国梦》。讲座中,杨德山教授首先抛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要突出理想、信仰和信念?”针对这一问题,他从以下几点做了讲解:第一,梳理了当今理想、信仰和信念在党员中的现状,以阐明其重要性;第二,对不同时期的“共产主义理想”进行了讲解;第三,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变化过程进行了阐述;第四,以年代为线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加以讲述;第五,重点剖析了“中国梦”的含义——中国梦是理想、信仰、信念的汇集。
2014年5月14日下午,学院党委在中国人民大学人文楼八楼会议室举行了关于“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系列讲话精神”的主题党日活动。此次活动由学院党委书记杨凤城教授主持,学院全体教职工党员及各年级学生党支部书记参加。当日下午3时,杨凤城教授就近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系列讲话做了简要回顾。他强调了当前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尤其是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工作者,对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更为艰巨的使命,加强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能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当前实现“中国梦”的大背景下具有重大意义。学院刘建军教授首先做主题发言。他从“以建设性的态度对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何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弘扬传统文化的关系”三个方面谈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研究。接着由王易教授做主题发言。她继续刘建军教授提到的中国传统文化这个话题,并深入展开论述。王易教授认为,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对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作用取决于如何看待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理念。最后,杨凤城教授对本次活动做了精彩总结。他结合自身对社会主义文化的研究心得,分五个阶段阐述了中国共产党在对待传统文化上的前后态度转变及其文化政策,指出当前中国共产党对待传统文化的积极态度是空前的,需要从传统文化中找寻资源和灵感。学者应当在这样繁荣的文化环境下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出更大的贡献。
三、教学科研工作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一直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近年来努力探索“一体两翼”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创新模式,“一体”是指系统讲授、专题教学、实践教学的“三位一体”,“两翼”是指“研究型+互动型”教学模式。
在“三位一体”的内容中,系统讲授是基础,专题教学是精华,实践教学是提高,三者相辅相成,推动教学内容贴近社会、贴近时代、贴近实际、贴近学生、贴近问题。在专题教学方面,探索形成以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为主,校内外专家学者共同参与的教学方式,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相关专业领域、校内和校外专家的结合,充分实现教学资源的优势互补与整合。如邀请“三农”问题、社会治理、党史研究等领域的专家学者举办专题讲座。在实践教学方面,每年组织学生深入社会、了解国情、探求新知,如全校3000余名2013级本科生于2014年假期赴各地开展调研实践活动,撰写调研报告300余篇,报告涉及面广,内容丰富,问题意识突出,现实针对性强,其中部分报告内容还被政府有关部门采用或引用。
实践教学方面,在坚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基本逻辑和核心内容的基础上,精心设计课堂互动教学活动,倾力搭建课外互动网络平台,进而实现课程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认知体系向信仰体系、观念体系向实践体系的转化,提高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针对性、实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如学校2014年10月创立了以“‘微’调‘总开关’,‘指’发‘正能量’”为宗旨的“别笑我是思修课”微信公众号,通过发布经典美文、教师观点、学生感悟、热点时评等方式,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升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该公众号受到广大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广泛关注,得到了《光明日报》、中国教育电视台和《现代教育报》等主流媒体一致好评。
在研究型教学方面,学院围绕大学生关心的思想理论热点难点问题,遵循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目标和教学内容,注重紧密结合文化思想多样化的时代背景、“95后”学生的身心特点和思想需求,深耕教材,创新内容,讲清理论,注重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注重提升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能力。同时,根据教学实际推出一系列思想政治理论课重难点问题通俗理论读物,如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的信仰研究系列成果、书简系列成果以及《中国梦青少年读本》等系列成果;指导大学生调研撰写一系列调查报告,如《当代大学生价值观调查报告》《当代大学生热点问题调查报告》《当代大学生压力状况调查报告》等。
以研究促教学,是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优势和特色。在科学研究方面,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及相关学科侧重于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及其应用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就。科研成果数量较多、质量较高,产生了广泛的学界影响和社会效应。近年来,学院充分发挥学科齐全、科研力量较强的特色和优势,推动科研工作稳步发展。学院积极采取措施,支持和鼓励教师申报各类科研项目特别是重点和重大科研项目。2013年、2014年学院筹集资金,先后设立近20个青年科研项目,积极扶持和培养青年科研力量,取得良好效果,学院的科研成果数量和质量都有明显提升,两年内出版学术专著和教材32部,在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52篇,获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及其他科研项目58项,其中重大招标项目或重大课题11项,靳诺教授获2014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陶文昭教授获2014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梁树发和侯衍社教授获批2014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学院编辑出版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丛书”“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青年学者文库”等系列丛书,创办了旨在培养青年创新型人才的学术辑刊《青年党史学者论坛》等。许征帆、庄福龄、周新城、马绍孟、梁树发、郝立新、秦宣、杨凤城、齐鹏飞等多名教授担任教育部社科委委员和学部召集人、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以及国家一级学会负责人或其他学术职务。学院科研获奖成绩良好:秦宣教授获2013年“第六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郝立新教授和杨凤城教授分获2014年北京市“第十三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刘建军教授获2013年首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优秀科研成果论文类一等奖、专著入选2013年中宣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组织的“第五届优秀通俗理论读物”名单。学院也注重加强科研平台和智库建设,积极建言献策:汪亭友副教授的论文《我们为什么不能接受“社会主义宪政”这一提法》得到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的批示。郝立新教授、侯衍社教授、郗戈副教授、吉昌华博士、张晓华博士、沈江平博士等多名教师参加了中宣部委托课题“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实重大问题研究”,以及教育部、北京市委宣传部等上级部门委托的多项调研或写作,圆满完成任务,受到一致好评。
2013年以来,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全院力量开展《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十卷本)》和《中国共产党思想史》两项重要工程,两个项目在校内课题招标中均获得学校重大项目立项,在庄福龄教授、杨瑞森教授等马克思主义理论界德高望重的资深专家的指导下,研究和撰写工作正紧张有序地进行。两个科研项目恰逢国家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和加强党史研究的契机,在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历程中具有重大意义。
四、学生工作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积极探索本科与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学院以多种形式开展学生活动,丰富学院学生文化生活,推进中共党史专业教学改革。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共党史教研室和学院团委举办了“中国共产党与当代中国历史影像文化月”活动,展播了一批富有代表性的党史、国史题材的历史纪录片和历史影片,如《建党伟业》《建国大业》《风雨独秀》《红色美术》《高考1977》等。“中国共产党与当代中国历史影像文化月”活动依托学院开设的“中共党史(社会主义时期)”和“当代中国文化”两门本科专业课程,在耿化敏、董佳、夏璐等青年教师的指导下,以2012级中共党史专业本科生为主体,旨在通过历史影像的视觉文化形式,更深入地认识中国共产党和当代中国的历史变迁。
2014年3月5日和19日晚6时,第一次和第二次影像观摩活动在中国人民大学人文楼8层会议室举行,分别播放了历史纪录片《红日风暴》和《风雨独秀》。《红日风暴》的导演彭小莲通过走访当事人和运用历史文献,反映了从1927年胡风参加大革命起,80多年中国历史的片段,用镜头展示了这一新中国初期最大的历史文化事件的来龙去脉和历史影响,加深了学生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发展曲折之路的理解。《风雨独秀》则讲述了陈独秀从科场秀才成为中国新文化运动的旗手,从知识精英成为叱咤风云的政治领袖,最终从人生巅峰跌入黯然岁月这63年人生的荣辱沉浮,深刻揭示了陈独秀从新文化运动领袖到中共缔造者、从大革命失败的责任人到中国托派的领袖、从国民政府的阶下囚到孤独的思考者的历史面相。“中国共产党与当代中国历史影像文化月”活动广受同学的好评。
2014年4月25日晚,马克思主义学院2011级中共党史专业本科班27位同学在学院7位领导和教师的带领下奔赴江西井冈山、瑞金,开始了为期5天的以“弘扬井冈山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主题的社会实践和专业实习活动。本次社会实践和专业实习由学院副院长陈崎、党委副书记于国红、团委书记李晓雨以及欧阳奇、夏璐两名青年教师带队,同时学院郑吉伟教授和郗戈副教授作为讲座教师一同前往。位于吉安的井冈山大学同学校建立了密切合作的关系,两校的马克思主义学院也积极合作,推进两校学生的交流。2013年10月,井冈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1级本科生来到马克思主义学院游学,两校同学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因此,2014年4月26日清晨,同学们抵达吉安后就立即前往井冈山大学,与井冈山大学的师生进行了交流和座谈。井冈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同学向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的到来表示了热烈的欢迎,并热情介绍了井冈山的风土人情。之后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向井冈山大学的同学提问,了解对方的课程设置和时间安排等情况,座谈会气氛高涨。之后,井冈山大学校长张泰城教授和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刘家桂教授分别做了题为《红色资源是优秀的教育资源》《井冈山革命史与井冈山精神》的专题讲座,同学们专心致志地聆听,获益匪浅。结束了井冈山之行,全体师生前往红都瑞金。到达红都瑞金,师生们先后赴“一苏大”和“二苏大”会议旧址、红井主题公园和沙洲坝等革命遗址参观。在那里,同学们亲身感受了革命时期党对群众路线的贯彻,军民干群的鱼水情深,也体会了中央苏区时期我党在极其恶劣的条件下仍然坚守信仰并为之不懈奋斗的决心。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五四杯”中共党史专业本科生学术论文竞赛,是一项由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主办、学院分团委和学生会承办,面向中共党史专业本科生,旨在增强和提升学生在中共党史、当代中国史学科领域的专业学习兴趣、学术研究兴趣,增强和提升学生在中共党史、当代中国史学科领域的专业修养和学术素质的学术活动。第四届“五四杯”中共党史专业本科生学术论文竞赛在2014年3—6月顺利开展。自发出征文通知以后,中共党史专业本科生踊跃参与,经学院委托有关专家严格评审,从参赛的论文中评选出了多篇优秀论文。因时间冲突,本届“五四杯”学术论文竞赛未举办优秀论文报告会,但采取了另外一种形式将评阅意见反馈给参与的每位同学,即由参与评审的专业教师从论文选题、结构、写作等各方面,为每篇参赛论文撰写中肯的评阅意见,并反馈给各位同学。从评审老师所给出的评阅意见来看,获奖的六篇论文各有所长,同时也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各位老师也都为论文作者指出了改进之处。
2014年10月19日至25日,井冈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刘家桂教授、大三班主任刘志翔老师带领井冈山大学2012级党史班全体26名学生,来到马克思主义学院进行为期一周的访学与交流。学院2012级本科生与井冈山大学的同学欢聚一堂,互相介绍认识彼此,还就人大和井大的学习、生活、社团、娱乐活动等方面的情况进行了交流。虽然是初次见面,但会场气氛温馨而愉快。井大同学口才颇佳,自我介绍简练而幽默,给人大同学留下深刻的印象。在介绍井大情况时,井大同学皆有备而来,对学院专业情况、课程设置、学校社团发展等都进行了详细介绍。人大马院同学纷纷“尽地主之谊”,主动表示非常乐意邀请大家一起游北京,体验北京的文化与美食。此次交流活动的行程安排主要包括井大同学进入课堂与人大同学一起学习党史专业知识,其间还有讲座活动,如耿化敏副教授题为《中共党史学科发展的基本情况》的讲座,路克利博士题为《海外中共党史研究状况》。井大同学在课堂上认真听讲,积极回答老师的提问,有的同学博览群书,基础知识相当扎实,充分体现出了井大学生良好的素质。
2014年11月20日上午,由中国人民大学青年马克思主义研究会举办的“求是讲坛·十八届四中全会专题”系列讲座正式开讲,由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共党史系杨德山教授做第一讲《坚持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的关系》,青年马克思主义研究会会员、学院师生和校外青年学者等40余人参加讲座。在将近两个小时的讲座中,杨德山教授从“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的关系”问题的提出和争论谈起,以中西方政党的产生和发展脉络为历史背景,紧扣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从“党的领导是依法治国的最根本保证”“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巩固领导地位并长期执政的根本要求”“依规治党是依法治国的基本前提”三个方面,深刻阐释了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的关系这一法治建设的核心问题,深入浅出地回答了中国共产党能否领导人民实行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如何从新中国成立以来“运动式”治国中吸取教训、怎样理解“党纪党规严于国家法律”等一系列问题。在互动问答环节,杨德山教授就“四个民主”的提出与发展、“圣贤型政党”的概念与运用以及法律权威是否能成为人民真诚信仰等问题和同学们进行了交流和讨论。
2014年12月5日晚7时,由中国人民大学青年马克思主义研究会举办的“求是讲坛·十八届四中全会专题”系列讲座第二讲在中国人民大学人文楼八楼会议室举行,由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政治学系欧树军副教授主讲《法治的道路选择:政治经济学的视角》,青年马克思主义研究会会员、学院师生和校外青年学者等约30人参加讲座。在将近两小时的讲座中,欧树军副教授从美国弗格森镇枪击案以及由此引发的大规模抗议示威行动谈起,对美国陪审团制度和现代法治理念进行了批判性思考。随后,他从政治经济学的视角切入,以公法的发现、重心转移和复兴为线索,对法治传统中以边沁为代表的功利主义的英国道路和以卢梭为代表的民权革命的法国道路进行了深入而精辟的比较分析,最后就中国法治道路的选择谈了自己的见解。在互动问答环节,欧树军副教授就如何培养大学生的法治思维、如何在法治中更好体现中国政治传统、如何理解党和人民在法治中的关系等问题和在场师生进行了交流和讨论。
为提高研究生的研究能力和综合素质,马克思主义学院定期举办硕士生和博士生论坛。2014年3月21日上午10时,由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主办、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会承办的第35届博士生论坛“从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八届三中全会”之优秀学术论文报告会在中国人民大学人文楼八楼会议室如期举行。自2013年11月下旬发出征文通知以来,本届论坛得到了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的积极响应,最终征得30余篇学术论文,涉及全面深化改革的许多方面。经过学院有关专家教授的严格评审,最终确定其中的6篇论文入选本届论坛征文的优秀学术论文名单。此次优秀学术论文报告会是本届博士生论坛的重要一环,由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会的李佳裔主持。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张旭教授,博士生导师张新教授、郑吉伟教授应邀出席并担任点评教师,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硕士生近40人参加。博士生论坛是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学术活动之传统、特色和优势品牌之一,在校内外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博士生论坛的宗旨,是通过对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社会发展研究之学术前沿问题的深入探讨,推动研究生正确认识当代中国社会的建设和发展,发现并关注现实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展开学术性的讨论,以提高研究生的政治素养、理论水平、学术意识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2014年5月31日下午,以“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继承与创新”为主题的首都五所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硕士研究生论坛在中国人民大学人文楼八楼会议室举行。此次论坛由中国人民大学青年马克思主义研究会主办,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以及中国人民大学首都五所高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相关专业的研究生参加了学术论坛并提交学术论文。论坛邀请了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郝立新教授以及点评老师梁树发教授、李玉峰副教授和郗戈副教授参加。郝立新教授首先为本次论坛致辞。他谈到了四点:第一,记住要求,对于研究生来说,就是要记住做学术的要求;第二,寻找榜样,研究生同学应互为榜样,相互学习,共同进步,为丰富马克思主义理论发挥作用;第三,接受帮助,要乐于接受帮助,同时也要虚心接受别人的批评,好的批评对自己来说也是一种帮助;第四,从小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为普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做贡献。接着,由主持人宣布本次论坛学术论文的获奖名单,郝立新教授和梁树发教授为获奖同学颁奖,参会师生一起合影留念。本次论坛的第二部分内容是学术研讨,优秀学术论文获奖者就论文内容做了详细报告。来自北京大学的张艳萍,清华大学的王小龙,中国人民大学的李威、曹玟棽,北京师范大学的申志清,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的刘晓东等同学分别就自己的论文做了详细报告。该论坛为各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硕士研究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和交流平台。
2014年6月7日上午,由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主办的第十五届人大、北大、清华、北师大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学术论坛在中国人民大学逸夫会议中心举行。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张建明教授致辞,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孙代尧教授、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副书记朱安东教授、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副书记赵朝峰教授应邀参加。论坛由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杨凤城教授主持,来自四校的70余名师生齐聚一堂。四校博士生论坛自2002年开始举办,该届论坛是第十五届,主题为“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与中国未来的发展”,共收到参会论文83篇,其中中国人民大学24篇、清华大学16篇、北京大学14篇、北京师范大学29篇。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副书记张建明教授在论坛开幕式中指出,四校博士生论坛在展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博士生的科研成果、提高博士生学术水平、促进博士生交流方面成效显著。
五、对外交流
马克思主义学院积极开展国际学术交流。先后邀请美国著名历史学教授周锡瑞(Joseph W.Esherick)、现法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机关报《人道报》英文版创始人赫维·福耶(Hervé Fuyet)、享誉世界的英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家麦克莱伦(David McLellan)、美共中央经济委员瓦迪·哈拉比(Wadi'h Halabi)、日本东北大学经济学研究所教授科守健二(Kenji Mori)、古巴著名政治学教授拉斐尔·艾尔南德斯(Rafael Hernández)、法国著名经济学家罗贝尔·布瓦耶(Robert Boyer)、国际著名左翼学者理查德·沃林教授、哈佛大学约瑟夫·奈教授、哈佛大学陆伯彬教授(Robert Ross)、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罗杰·巴尔塔拉教授、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戴维·罗威尔教授(David Lovell)、美国著名马克思学家诺曼·莱文(Norman Levine)等来校交流和讲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也积极参加国际学术交流,2013年6月以来,先后有教师参加在美国纽约召开的“左翼论坛”国际会议、在雅典举行的第23届世界哲学大会、在东京举行的第四届中日社会主义论坛和“马克思危机理论的全球论说”国际研讨会,频繁的国际学术交流活动有力地提升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国际性。
2014年2月21日下午,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国研究中心研究员、波士顿学院政治学教授陆伯彬以《中国共产党与中美关系》为题,为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奉献了一场精彩的学术讲座。讲座由中国共产党历史与理论研究院副院长郑吉伟教授主持。青年教师路克利、夏璐以及相关专业的研究生、本科生等与陆伯彬教授进行了现场交流。陆伯彬教授以现实主义的学术视角介绍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美关系的曲折发展历程,他认为中国外交已经不是邓小平倡导的“韬光养晦”的阶段,现在中美关系进入了一个相当长的困难时期。面对中国的崛起,美国和中国周边的一些国家有些过度反应。中国外交将面临更多问题,处理起来将更加棘手。奥巴马政府曾高调提出重返亚太战略,在亚太地区部署更多军事力量,与越南等中国邻国发展战略伙伴关系,这些都是对中国崛起的过度反应。这些措施实施的结果适得其反,使亚太地区的安全形势更加复杂。陆伯彬教授批评了日本首相安倍的外交政策。他认为安倍参拜靖国神社是愚蠢行为,此举引发中国、韩国以及国际社会的激烈反对,美国政府和国会也反对他的这一挑衅行为。陆伯彬教授还与学院师生就南海问题、朝鲜半岛问题、美国全球战略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应日本东北大学经济学研究教授科守健二的邀请,学院教师赵玉兰博士于2014年3月21日至23日参加了在日本东京举办的“马克思危机理论的全球论说”国际研讨会。参加这次会议的学者有:英国兰开斯特大学的教授米歇尔·克拉特克(Michael R.Kraetke)、柏林MEGA编辑促进会主席罗尔夫·黑克尔(Rolf Hecker)、德国《社会主义》杂志主编弗里茨·菲勒博士(Fritz Fiehler)、奥地利因斯布鲁克大学的扬·霍夫博士(Jan Hoff)、韩国庆尚大学经济系教授丁声镇(Seongjin Jeong)、巴西圣保罗大学教授乔治·格里斯潘(Jorge Grespan)、芬兰社会保障研究所的珀蒂·洪加能博士以及中山大学的陈长安博士。另外,日本知名学者如宫川彰教授、平子友长教授、竹永进教授等也出席了此次会议。此次会议的主题为马克思的危机理论。正如会议海报指出的:“由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所触发,世界经济经历了自大萧条以来的最大的危机。它非但没有表现出任何复苏的迹象,相反,它仍然在处处同日益严重的债务危机、失业、贫困、能源问题以及资本主义中经济失败的所有其他症状进行斗争。”为此,“此次研讨会提供了近几十年来世界主要语言区关于马克思的危机论说的综述和新的视角”。会议上,赵玉兰做了题为《MEGA2在中国》的报告,其中详细介绍了MEGA2在中国最早的出现、初步的介绍与传播以及近些年的研究历程,并对国内代表性的学术机构与高校的马克思主义文献学和MEGA2研究情况进行了说明,指出了中国MEGA2研究存在的问题和前景。
2014年4月10日,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社会研究中心(Social Research Institute)主任Manuel Perló Cohen博士、墨西哥研究中心综合事务秘书Dení Aguilar Bellamy访问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郝立新教授、主管国际交流事务的陈崎副院长、国际交流办公室主任张晓萌博士在中国人民大学人文楼801会议室与来访学者就开展学术合作等议题进行交流。郝立新院长对他们的来访表示欢迎,介绍了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共党史学科的历史沿革、学科发展和学术成就,并对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科优势、国际交流情况进行了整体介绍。Perló博士对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学术研究情况表现出浓厚兴趣,介绍了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社会研究中心现有的国际合作框架和途径。此外,双方就学生交流与互派、教师互访、联合开展国际会议、开设国际小学期课程等议题进行了深入而细致的交流,并就国际交流与合作达成了广泛的共识,对未来开展进一步合作表示期待。
2014年4月29日下午,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堪培拉分校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院长戴维·罗威尔教授和副院长张剑博士访问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学院院长郝立新教授、副院长陈崎副教授、国际交流办公室主任张晓萌博士和赵玉兰博士在中国人民大学人文楼801会议室与他们进行了友好而坦诚的交流。郝立新院长首先对罗威尔院长、张剑副院长的来访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中国人民大学人文社科研究的学术地位和优势,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历史、学科发展及学术成就,同时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学院与其他国外学校交流的相关情况。郝立新院长特别强调了国际交流的重要性,着重说明了学院与国外学术机构进行交流的学科优势和研究特色,以及既有的学术交流渠道和模式,并指出国外马克思主义专业是目前学院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发展状况、进行学术交流的重要渠道。国外马克思主义学者想要更多地了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仅仅从书本、文本来学习是不够的,通过这样的交流实践活动,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更为重要。罗威尔教授首先对郝院长的热情接待表示感谢,然后就新南威尔士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的整体概况进行介绍,对该校长期以来学者、研究生国际交流情况以及教师访学进行了详细的说明。罗威尔教授希望能够进一步推动新南威尔士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与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马克思主义研究等方面展开广泛的学术交流和合作。此外,双方就共同感兴趣的专业领域开展学生交流培养和校际学术交流交换了意见,并对未来开展密切合作表示期待。此次会议,双方达成了广泛的共识,并就合作的具体方案提出了思路。
2014年5月6日上午,马克思主义学院“海外学者讲坛系列”学术活动在中国人民大学人文楼八楼会议室举行。美国著名马克思学家诺曼·莱文教授做了题为《马克思与法国大革命》的精彩讲座,陈崎副院长主持此次讲坛,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研室的赵玉兰博士担任翻译,院长郝立新教授、副院长侯衍社教授、郑吉伟教授、宋学勤副教授、张晓华博士、陈浩博士、张晓萌博士、来自哲学院的陈世珍副教授以及中共中央党校马理部的李宏伟副教授、张严副教授等学者出席了此次讲坛。学院的博士、硕士研究生共20余人参加了此次讲坛,并与莱文教授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与交流。在此次讲座中,莱文教授结合法国大革命的历史背景,通过阐述法国革命家罗伯斯庇尔、巴贝夫、布朗基等人的观点和历史事实,引出马克思对法国大革命的看法,最后进一步阐释专政概念的内涵,比较马克思与列宁对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解。莱文教授的讲座视野开阔,文本与思想交融,具有很大的启发意义。在他的演讲结束后,参会学者与同学们纷纷向莱文教授提问。这些问题有的涉及对黑格尔的《哲学史讲演录》中关于中国的阐述的理解,有的涉及对马克思与恩格斯关系的把握,还有对列宁的无产阶级专政概念的认识等,莱文教授一一做了精彩的回复。
2014年5月12日上午,美国杜肯大学终身教授汤姆·洛克莫尔应学院国际交流办公室的邀请,在中国人民大学人文楼八楼会议室做了题为《马克思是一个费希特主义者吗?》的学术讲座,本次讲座是“海外学者讲坛系列”学术活动之一。讲座由陈崎副教授主持,赵玉兰博士担任翻译,学院梁树发教授、黄继锋教授、张晓萌博士、谭清华博士、陈浩博士出席了此次论坛。来自学院和其他院系的20余名师生参加了此次讲座,并与洛克莫尔教授展开交流。马克思和德国古典哲学的关系一直是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洛克莫尔教授的讲座首先追溯了德国古典哲学史上的主要哲学家们和马克思之间的关系,他认为长期以来人们都把关注点放在马克思和黑格尔、费尔巴哈之间的关系上,而忽视了费希特对马克思的重要影响。他提出,马克思的立场依赖于对主体观念的反思,而这种主体观念则依赖于德国唯心主义,尤其是费希特的思想。他从康德哲学着手,认为康德提出了一个不充分的主体概念,而当黑格尔诉诸虚构的绝对观念时,这一困境达到了顶点,它表现为不能够认识真正的历史主体,即无产阶级,而马克思纠正了这一缺陷。在马克思早期作品中可以看到他对主体性的再思考。洛克莫尔教授认为,马克思的主体概念借用了费希特对主体的研究,我们应将注意力转向费希特。费希特的能动性概念的重要性在于对理论与实践、主体性与客体性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一个抽象的解决方案,但是费希特没能理解人类能动性的真正本性,而仅仅把它理解为精神能动性,而马克思的全部立场是试图以人类能动性理论为基础,在现代工业社会中,规划人类自由的实现条件。这种通过人类的能动性理解人类的方法是由费希特在批判康德的时候所形成的,马克思批判黑格尔的时候借用并改造了这一方法。因此,洛克莫尔认为,马克思的人类观念和历史的主体概念起源于费希特,他是一个费希特主义者。
2014年6月13日下午,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国研究中心薛龙教授应邀来学院交流。薛龙教授是汉学家,主要研究近现代中国史。他以《张作霖和王永江:北洋政府时代的奉天政府》为题介绍了张作霖和王永江与奉天政府的运作。他精通日语,掌握了大量日文文献。他以文献为基础,从现代化视角入手,论述了王永江和张作霖奠定了奉天现代化的基础这一观点。讲座由路克利老师主持,岳明君、耿化敏、徐进等老师,以及来自学院各专业和其他院系的40多名同学聆听了讲座,并与薛龙教授交流了对有关问题的看法。
学院积极开展对台学术交流。2014年6月30日下午,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与台湾淡江大学中国大陆研究所联合主办的“全球化下您所知道的两岸关系——两岸青年学术交流论坛暨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人文楼八楼会议室举行。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郝立新教授、副院长陈崎副教授,台湾淡江大学中国大陆研究所陈建甫教授,马克思主义学院宋学勤副教授、郗戈副教授出席此次研讨会,马克思主义学院、台湾淡江大学中国大陆研究所硕士研究生40余人参加。研讨会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当代中国史专业研究生史雅楠与台湾淡江大学中国大陆研究所经济贸易组研究生周家正一同主持。研讨会以“两岸和平发展与合作及两岸经贸与文化交流”和“两岸政治与社会议题交流”为主题进行讨论。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袁文净、万建兰等6位同学针对台湾与大陆文化现象中的热点问题进行了分析,希望大陆和台湾能够充分利用双方手中的艺术资源,实现优势互补,提升两岸文化竞争力,共守同根同源的中华民族文化。台湾淡江大学的研究生涂维毅、陈世豪等6位同学针对海峡两岸文化、经济交流中的贸易区、经贸合作与交流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路径等问题做了发言。
2014年10月14日,美国政治学家、哥伦比亚大学教授韦爱德(Edwin Winckler)来学院交流,做客“国际前沿学术系列讲座”。韦爱德教授以《美国的意识形态与核心价值:三个看法》为题介绍了美国的意识形态演变及主要内容。马克思主义学院秦宣教授、梁树发教授、岳明君老师等以及来自各专业的50多名同学现场聆听了讲座。路克利老师主持了讲座并担任现场翻译。韦爱德教授从思想史、政党政治、民众意识三个角度分析了美国意识形态的演变。他认为,当前美国意识形态之争主要是温和左派和极右派之间的博弈,也就是民主党进步派和共和党保守右翼之间的博弈。意识形态博弈主要体现在民主党的大政府主张与共和党的小政府主张之争,以及不同国家之间、不同区域之间、不同种族之间有关政府、经济等问题的博弈。他认为,尽管美国的政治家在演讲中经常强调自由、民主、人权等基本价值观,但由于不同党派之间很难达成一致,实际上很难说美国有统一的核心价值观。
2014年10月20日上午,马克思主义学院政治经济学教研室邀请加拿大温尼伯大学经济系教授董晓媛,以“Gender Equality and China's Economic Transformation”为题做了一场精彩的学术讲座。香港理工大学应用社会科学系教授潘毅为讲座评议。学院的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20余人参加了此次讲座,并与董晓媛教授、潘毅教授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与交流。董晓媛以性别视角论述了中国社会不平等的加剧并且分析了中国的经济改革是如何影响女性地位和性别不平等的。董晓媛从理论层面对中国计划经济时期和改革开放时期女性劳动力情况进行了较为全面、彻底的梳理,系统呈现了受教育程度低的、来自低收入家庭的以及背负家庭责任的女性在改革进程里的弱势地位,得出经济增长并不会自动地导致性别平等的结论。董晓媛认为要在中国实现性别平等,首先要在国家层面贯彻平等、公平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把性别平等放到整个社会对弱势群体的平等发展权利的主张当中去实践;其次,在男女之间实现社会分工的基本转换,即在家庭、雇主和国家三者之间有一个更为公平的生育责任分配。潘毅从微观层面对董晓媛的演讲做了补充,列举了富士康的案例,认为中国出口加工业融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方式加剧了性别之间的不平等,挑战世界范围内不平等的劳动的地理分工才能够解决不平等问题。演讲结束后,董晓媛与潘毅就同学们提出的隐藏在女性这一弱势群体背后的补偿机制以及女性自身性别意识的觉醒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杨凤城教授2014年7月率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代表团(教师5人、中共党史专业本科生10人)赴台湾进行以“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的改革与两岸关系的新发展”为主题的交流活动,同台湾政治大学、淡江大学等学术机构进行了互动式交流,加强了与台湾学界的沟通,增加了两岸师生的了解,为下一步更加紧密的合作交流铺设了桥梁。
六、理论研究、宣传和服务社会
中国人民大学始终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宣传和传播,十分重视为国家提供决策咨询参考和社会服务。马克思主义学院秦宣教授、杨凤城教授先后为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做辅导讲座。郝立新教授、侯衍社教授、郗戈副教授、吉昌华博士、张晓华博士、沈江平博士等多名教师参加了中宣部理论局委托课题《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实重大问题》研究,学院内许多老师承担了教育部、北京市委宣传部等上级部门委托的多项调研或写作任务,受到普遍好评。汪亭友副教授参与撰稿的党内6集专题教育片《居安思危三:苏联亡党亡国20年祭——俄罗斯人在诉说》得到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志2013年初的批示;《如何理解恩格斯的“93个字”论述》得到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同志的批示;《对“普世价值”问题的一些看法》(独著,载《世界社会主义研究动态》2013年第7期)得到时任中宣部常务副部长雒树刚同志2013年7月26日的批示,并为《参考资料》和《活页文选》转载。
马克思主义学院有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北京市研究基地“马克思主义研究院”,以及学校成立的“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道路协同创新中心”“中国共产党历史与理论研究院”等重要平台,为开展理论研究宣传和社会服务工作提供了很大的便利,较好发挥了“思想库”、“人才库”和“信息库”的作用,为推动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及体制改革做出了积极贡献。比如,自2013年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历史与理论研究院”定期编撰出版《中共历史与理论研究》(学术集刊)、《青年党史学者论坛》(工作坊专刊)、《中共党史学科发展研究报告》,及时推出一系列理论文章,积极向中央有关部门报送一些有关党的重大历史和理论问题的动态和建议,较好地发挥了理论智库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