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列宁关于加强红军建设的思想
在俄国国内战争时期,为了反击外国武装干涉者和国内反革命分子的军事进攻,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俄共(布)建立了强大的革命军队——红军。列宁在实践中阐述了建设人民军队的思想。这一思想的主要内容是:
第一,党必须创建自己的红军部队。十月革命胜利后不久,国内外资产阶级勾结在一起,向苏维埃政权发动了猛烈的武力攻势。为了捍卫革命的成果,发展党的事业,党必须创建一支强大的红军部队。列宁在当时的实践中深刻地论述了这一问题。1918年1月,列宁出席欢送第一批社会主义军队大会,并做了演说。他指出:当前的形势要求“建立起强大的革命军”,需要“这种军队来保卫革命的成果,保卫我们的人民政权,保卫兵工农代表苏维埃,保卫整个真正民主的新制度,抗击一切为了消灭革命而不择手段的人民的敌人”[1]。随即,他在起草的《被剥削劳动人民权利宣言》中写道:“为了保证劳动群众掌握全部政权和根除剥削者的政权复辟的一切可能,特命令武装劳动者,建立社会主义工农红军,彻底解除有产阶级的武装。”[2]列宁和党领导了红军的组建工作。1918年夏天,改志愿兵制度为义务兵役制,广大工人和贫苦农民纷纷参加红军,全国各地都迅速地建立了红军部队。列宁说:“一支军队建立起来了,这是决心作出一切牺牲来捍卫社会主义的工人和贫苦农民的红军。”“我们原来决定到春天建立起一支100万人的军队,现在我们需要一支300万人的军队。我们能够有这样一支军队。”[3]由于红军和全国人民的英勇奋战,俄国国内战争取得了胜利。进入和平时期以后,党仍然需要红军,因为“和平”是相对的,帝国主义者随时可能再次发动对苏维埃俄国的侵略战争,国内的反革命分子也会利用一切可能的形式来进行颠覆活动。所以在国内战争胜利之后,列宁告诫全党:“注意目前形势的特点,使我们的策略适应这种特点,同时一分钟也不忘记武装斗争仍然可能突然发生。组织红军和加强红军的力量仍然是我们的任务。”[4]可见,在列宁的思想里,加强红军建设是党和苏维埃政权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
第二,党必须加强对红军的领导。红军是党创建的军队,是无产阶级政党的工具,当然应接受党的领导。由列宁起草并经党的八大通过的《俄国共产党(布尔什维克)纲领》中规定:“在每一个部队中成立共产党支部,以建立内部思想的联系和自觉的纪律。”[5]红军中建立党组织的条件,是各部队拥有一定数量的党员。为了创造这一条件,列宁和党动员一大批共产党员参加了红军。1918年夏季,在列宁的领导下,党中央通过了一项加强东方战线的决议,决定派遣大批的共产党员到东方战线,增强那里红军的力量。根据这一决议,莫斯科、彼得格勒及中部其他地区1/5的党员被派往东方战线的红军部队,伏尔加河流域和乌拉尔地区几乎所有的党员都被派往东方战线。在国内战争过程中,列宁强调,关于军事方面的所有问题,都要在党的领导下进行解决。1919年7月,列宁在起草的《俄共(布尔什维克)中央给各级党组织的信》中指出:党内、军内对军事问题的认识,会有一些摩擦和冲突,“这些摩擦和冲突无论现在或将来我们都要通过党的途径来解决,并要求党的各级组织也都这样做,务必使实际工作不受任何损失,在采取必要办法时毫不迟延,在实行我们所规定的军事政策的原则时毫不动摇”[6]。这里所表达的思想,是通过党的领导的途径来解决人们认识上的矛盾,进而促进军事工作。
第三,必须在红军中建立政治委员制度。当时,在红军里建立了政治委员制度,即派优秀的共产党员到红军里担任各级政治委员,负责领导红军里各级党组织的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党的八大通过的有关决议指出:“政治委员不仅直接代表着苏维埃政权,而且首先体现着我们党的精神、党的纪律,体现着党为实现既定目标而斗争的坚决性与勇敢精神。”[7]列宁十分重视政委制度的建设。1919年7月,当邓尼金叛军向苏维埃政权发起疯狂进攻的时候,列宁提出,各级政府机关和党的机关要大大精减人员,把共产党员调出,“在最短期间派出成百上千的人到军队政治部去工作,去担任政治委员等等职务。这样一来我们也就有了切实的把握像战胜更强大的高尔察克那样战胜邓尼金”[8]。他还提出要求:“抓紧军队政治委员的工作,改善他们的成分,提高他们的水平,要他们实际执行党纲所要求的而往往执行得非常不够的东西,即‘把对指挥人员(军队)的全面监督集中于工人阶级手中’。”[9]列宁要求发挥政委制度的作用。当时由于缺乏军事指挥人员,党决定吸收一部分旧军队的军官到红军中工作。这样在红军中就有一个改造旧军官和制约他们的活动的任务。党利用政委制度实现了这一任务。对此,列宁说:必须战胜国内外资产阶级的武装,同时必须由旧军官来指挥战争,“这是一项极困难的任务。只有非常善于进行组织工作,只有实行严格的自觉的纪律,只有广大群众信任工人政治委员这些领导人员,才能解决这个任务。布尔什维克已把这个极困难的任务解决了”[10]。这一任务的解决,一方面发挥了旧军官的军事指挥作用,根除了红军中的“游击主义”,另一方面教育和改造了大多数旧军官,使他们变成了忠实于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战士。
第四,必须在红军中实行严格的纪律。红军是有纪律的军队。列宁在斗争实践中反复强调这一点。在列宁的领导下,1918年底1919年初,红军通过了《共同条令》,明文规定了红军中各个方面的纪律。但是在党的八大上,以斯米尔诺夫为首的“军事反对派”反对在红军中实行严格的纪律,指责首长和部下之间必要的礼仪是“专制农奴制度的残余”。对此,列宁批评指出:无产阶级虽然是红军的主体力量,但由于它的队伍大、兵员多,一部分非无产者也参加了红军。所以红军需要铁的纪律,不然什么事情也做不成[11]。在国内战争最激烈的时候,列宁尤其强调军事纪律。如当红军同邓尼金白匪军作战时,列宁说:“在同这样的敌人作斗争时,必须有最高度的军事纪律和军事警惕性。贻误时机或张皇失措就等于丧失一切。”[12]当红军同高尔察克白匪军作战时,列宁说:“真心诚意地执行一切关于红军的法律和命令,竭力维护红军的纪律,尽自己所能帮助红军,——这就是一切不愿意受高尔察克蹂躏的觉悟的工农所应尽的第一个基本的和最重要的义务。”[13]可以看出,在列宁的思想里,在红军中实行严格的纪律和使红军成为一支自觉地遵守纪律的军队,有利于党加强对红军的领导,有利于提高红军的战斗力。
注释
[1]列宁.列宁全集:第33卷.2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221.
[2]同[1]227.
[3]列宁.列宁全集:第35卷.2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100.
[4]列宁.列宁全集:第42卷.2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39.
[5]列宁.列宁全集:第36卷.2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410.
[6]列宁.列宁全集:第37卷.2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52.
[7]苏联共产党历史.莫斯科:外国文书籍出版社,1960:327-328.
[8]列宁.列宁全集:第37卷.2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48-49.
[9]同[8]53.
[10]同[8]146.
[11]列宁.列宁全集:第36卷.2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173.
[12]列宁.列宁全集:第37卷.2版.北京:人民出版社,50-51.
[13]同[12]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