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学东渐(中国近现代科技转型的历史轨迹与哲学反思·第一卷)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1.航海家:郑和

郑和(1371—1434),原姓“马”,回族,云南昆阳(今晋宁)人,小名三保,明朝著名航海家。他生于伊斯兰教世家,从小受到良好教育,在朱元璋统一云南后,入宫做了太监,后得到燕王朱棣重用。在明成祖朱棣夺取帝位的过程中,郑和多次立功,朱棣称帝后其被任命为内官监太监,1404年(永乐二年)被赐姓“郑”。

郑和因奉帝命率船队七下西洋,从而名扬天下。他之所以被选为出使西洋的正使,与当时回回掌握了先进航海技术和精确海程记载有关。元代时期的回回,传承了唐宋时代回回的航海技术,因此他们拥有较高水平的航海技术和经验。郑和乃回回,加之能力胆识为朱棣赏识,成为首当之选。

1405年(永乐三年六月),郑和从南直隶太仓州的刘家港(今浏河镇)开始第一次西洋之行,于1407年(永乐五年)秋返国。此行随员共27000余人,船只62艘,最大的船长44丈、宽18丈,可纳1000余人,被认为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船,船上配有航海图、罗盘针等,俱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航海设备。之后,郑和又率船队,于1407—1409年、1409—1411年、1413—1415年、1417—1419年、1421—1422年、1431—1433年六次下西洋。郑和船队抵达过亚、非两洲30多个国家,主要有今越南中南部、柬埔寨、泰国、马六甲、文莱、斯里兰卡、马尔代夫等。郑和船队是第一支抵达赤道非洲的外来船队,开启了中国与非洲东海岸的直接联系。船队与所到国家进行贸易,用所载的瓷器、铁器、丝绸、茶叶及金银换回了他国的香料、宝石、象牙等。郑和的第一次航行,比哥伦布首航美洲早87年,比迪亚士发现好望角早83年,比达·伽马开辟东方新航线早93年,比麦哲伦首次到达菲律宾早116年。郑和还绘制了《郑和航海图》,这是中国第一部航海地图。因而,“郑和下西洋”对于世界航海史意义重大。

彼时,郑和能进行如此长距离航行,除了政治稳定和经济繁荣之外,发达的造船技术必不可少。中国自古就是造船强国,早在秦汉就达到了第一个造船史的高峰,汉代航海家已经有远达印度和锡兰的航行记录。及至唐代,开始与波斯、阿拉伯等地频繁通航。由于中国船体积大且牢固,唐末五代时期,阿拉伯商人东航者皆乘中国船。在罗盘等航海技术的促进下,中国造船业在唐宋又迎来了一个高峰。中国古代航海技术,包括罗盘的使用、计程法、牵星术、针路和海图等,直到明代仍然保持着领先世界的水平。[1]因此,元明在唐宋之后,一方面拥有建造大船的物质技术基础,另一方面明朝廷又实施“耀兵”、“示富”、出使西洋的政策,这都使得郑和四十四丈大型宝船的出现成为必然。

“郑和下西洋”对于明朝发展同样具有重要价值,主要包括如下方面:

(1)建立了与亚非各国的和平关系,实现各方和平发展。秦汉以降,中国各朝代大多奉行“和平共处”,明朝也是如此。朱棣派郑和下西洋,既宣示国威,更要借此进行国际贸易,加强与周边国家的和平共处。

(2)促进了与亚非各国的贸易关系,刺激国内经济发展。朱棣时期,明朝经济已经很繁荣,向外发展贸易时机已到。郑和船队带去明朝盛产的丝绸、茶叶、陶瓷等,换回“明月之珠、鸦鸦之石,沉南、龙速之香,麟狮、孔翠之奇,梅脑、薇露之珍,珊瑚、瑶琨之美,皆充舶而归”[2]。“郑和下西洋”产生的经济效益不仅仅局限于国家,很多民众亦因此发财致富,如严从简所言:“自永乐改元,遣使四出,招谕海番,贡献毕至,奇货重宝前代所希,充溢库市,贫民承令博买,或多致富,而国用亦羡裕矣。”[3]

(3)促进了与亚非各国的文化交流,增进了对国外的了解。当时,在世界范围内,中国文明程度较高,郑和出使任务之一,就是推广中国文化。如朱棣所谕:“朕丕承鸿基,免绍先志,罔敢或怠。抚辑内外,悉俾生遂,夙夜兢惕,惟恐弗逮。恒遣使宣教化于海外诸番国,导以礼义,变其夷习。”[4]郑和则不辱使命,很好地完成了任务。与此同时,郑和船队也从国外学到大量知识,尤其是地理知识。在出使过程中,郑和对各国的地理知识都做了详细的记载。随行人员的著作,如马欢的《瀛涯胜览》、费信的《星槎胜览》、巩珍的《西洋番国志》,翔实而生动地记录了途经国家的地理位置、名胜古迹、风土人情、宗教信仰、生物品种等。

郑和七下西洋之壮举,在世界航海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笔,历史学家吴晗认为:“可以说郑和是历史上最早的、最伟大的、最有成绩的航海家。”[5]但遗憾的是,郑和之后,明朝再无远航之例,航海技术日渐衰弱。


注释

[1]汪建平,闻人军.中国科学技术史纲.修订版.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2:393.

[2]黄省曾.西洋朝贡典录:序.北京:中华书局,1991:1.

[3]严从简.殊域周咨录:卷九.北京:中华书局,1993:324.

[4]朱棣.御制弘仁普济天妃宫碑记//郑鹤声,郑一钧.郑和下西洋资料汇编:下.济南:齐鲁书社,1989:430.

[5]吴晗.明史简述.北京:中华书局,198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