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所具有的我都具有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01.马克思的《自白》

卡尔·马克思、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分别出生于1818年和1820年,距今约200年。为什么我们要了解他们的生活观呢?因为除了他们在政治上是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外,他们也是普通的人,和我们每个人一样,有自己的家庭,有婚恋,有亲情,有快乐,也有痛苦。[1]

既然他们的经历与我们没有什么差别,那么他们作为思想家对于生活的认识,就可能带给我们对于人生哲理的思考。思想的魅力是不受年代限制的,我们现在不是在谈论读《论语》的心得吗?那是更为久远的年代——2500多年前,一个不得志的教育家孔子东奔西走呼吁“克己复礼”时说的一些话,尽管存在争论,但不是还有魅力吗?

读了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活格言,你会有感触,你会微笑,因为他们说出了富有生活经验的人对社会、对人生的深邃思考。其中能够集中表现他们对待生活态度的,便是他们在19世纪60年代留下的《自白》。

“自白”是19世纪60年代在欧洲一些文化家庭中的孩子们中间兴起的一种高雅的文字游戏,即要求自己所尊重的长辈或兄长回答各种人生问题,且只能使用一两个关键词来回答。孩子们通常会把他们写的“自白”珍藏起来作为一种纪念。尽管是游戏,但长辈或兄长的回答对孩子们的影响是很大的,大人们在回答问题时,常常一半是玩笑,一半很认真。因而,这种游戏相当真实而幽默地反映了大人们的生活观。

马克思和恩格斯那时也写下了多份这样的“自白”。现在读起来,依然能够感受到他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对人性善的赞美、对丑恶的憎恨、对奋斗目标的始终如一,以及对生活和学习的基本态度。

读着马克思、恩格斯的《自白》,他们作为成年人的成熟的思想、明确的生活追求和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跃然纸上,使人总有一种深入他们思想海洋中探寻的冲动。伟人也是平常的人,虽然他们在细节上表露的思想之深邃,令后人景仰。

马克思留下的《自白》有三份,一份是他在信中回答表妹南尼达·菲力浦斯(Nannette Philips,马克思姨母的女儿,马克思大她19岁)的;一份由马克思的大女儿燕妮保存在自己的纪念册里;还有一份是他二女儿劳拉的手写件,估计是一边问父亲一边记录的。提问的时间、场合不同,所以马克思对个别问题的回答有所不同,但三份《自白》所表达的马克思的基本思路是一致的。

这里以马克思回答南尼达的《自白》为主件,另将燕妮、劳拉保存的《自白》中不同的地方列出。

给表妹南尼达写的回答

您喜爱的优点:

一般人:纯朴

男人:刚强

女人:柔弱

您的特点:目标始终如一

您喜欢做的事:看小尼达[2]

您厌恶的缺点:逢迎

您能原谅的缺点:轻信

您对幸福的理解:斗争

您对不幸的理解:屈服

您厌恶的是:马丁·塔波尔[3]

您喜爱的英雄:斯巴达克[4]、刻卜勒[5]

您喜爱的女英雄:甘泪卿[6]

您喜爱的诗人:埃斯库罗斯[7]、莎士比亚[8]、歌德[9]

您喜爱的散文家:狄德罗[10]

您喜爱的花:瑞香

您喜爱的菜:

您喜爱的格言:Nihil humani a me alienum puto〔人所具有的我都具有[11]

您喜爱的箴言:De omnibus dubitandum〔怀疑一切〕

(回答于1865年4月1日)

第31卷588-589页

马克思大女儿燕妮保存的马克思的《自白》

给女儿燕妮写的回答

(与前重复者略)

您讨厌的:马丁·塔波尔、堇菜粉

您喜欢做的事:啃书本

您喜爱的诗人:但丁[12]、埃斯库罗斯、莎士比亚、歌德

您喜爱的散文家:狄德罗、莱辛[13]、黑格尔[14]、巴尔扎克[15]

您喜爱的颜色:红色

您喜爱的眼睛和头发的颜色:黑色

您喜爱的名字:燕妮、劳拉

(回答于1868年4月初)

第31卷709-710页

给女儿劳拉写的回答

(与前重复者略)

您所心爱的花:月桂。

(回答于1865年)

《回忆马克思恩格斯》第304页,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

马克思(19世纪60年代)

马克思对普通人的基本要求,选择的是人性中最自然的表现——纯朴。在市场经济不断侵蚀纯朴的民风之际,他显然更珍视本来意义上的人的品格,喜欢真性情的人,而非被现代社会改造得习惯于戴着假面具的人。因而,见到有权势的人就习惯性地“逢迎”,被他视为现代人的最坏的缺点;他厌恶的人是英国以空洞教诲为主调的诗人马丁·塔波尔,从反面映衬出他对纯朴品格的向往。而他最能原谅的缺点,与他所喜爱的优点对应,即“轻信”,这是由于人的纯朴而常在复杂的社会中出现的现象。从中,我们可以看出马克思纯真的人生倾向。

马克思喜爱的男人、女人的优点,分别是“刚强”和“柔弱”,这是一种对性别最强烈的反差认识。作为男人,他对自己的要求是追求始终如一的斗争目标,这正是“刚强”的表现,它并非肉体上的,而是精神上的。马克思一生的奋斗历史已经证明,他是一个堂堂的男子汉。这就如他的小儿女爱琳娜回忆马克思时所说:

交织在他身上的

各种美德,

可以使造物肃然起立,

向全世界宣告:这是一个男子汉!

(《摩尔和将军》第155页,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斯巴达克

从马克思喜爱的男英雄和女英雄的选择上,同样可以看出他对性别认识的强烈反差。男英雄是古代起义领袖斯巴达克和17世纪发现行星运行规律的科学家开普勒,战斗、科学,被马克思视为男人的领域。而女英雄则是文学作品中的一位女主人公,即歌德的悲剧《浮士德》中的甘泪卿,一个温柔多情而有魄力的姑娘。她不是以力量,而是以情感胜人。显然,这与我们通常所理解的政治、社会层面的男女平等观念,不完全是一回事。

马克思处于政治斗争、思想斗争的旋涡之中,正是作为刚强的男人,他对“幸福”的理解是“斗争”;对“不幸”的理解是“屈服”,因为这是男人最不能接受的情形。与此对应的对于本人特点的塑造,便是他自己写下的这样一句话——目标始终如一。

作为思想家,马克思表现出强烈的思想独立性,他征引的是古希腊流传下来的名言“怀疑一切”。由于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原话很难找到对应的汉语表达。“怀疑一切”并非完全是字面的意思,不是对一切事物不假思索地怀疑,一定程度上可以翻译为“思考一切”。无论如何,对一切事物保留思考、怀疑的权利,是民主社会对于公民的基本要求,特别是思想家、学者,如果对任何事物不假思索地“紧跟快转”,则违背学术研究的基本精神。

在这些《自白》中,马克思也表现出他对女儿的爱、对生活细节的幽默以及自己平常的嗜好。马克思对自己的剖析,也反映在《自白》中,这就是他多次征引的另一句古罗马的名言“人所具有的我都具有”。这句话的内涵,是说每个人都有自身的弱点和痛苦。马克思当时已经成为国际工人运动的领袖,但是他对自己的认识,就是普通的人,很有自知之明。正是这句话,表明了生活中的马克思的一切,他是有血有肉的人,他有自身的弱点,他兼有儿子、丈夫、父亲、朋友、战友、病人等的身份,做得都不会很完美。不完美,恰恰就是我们在他的生活格言中看到的真正的、作为普通人的马克思!

恩格斯应该也有不止一份《自白》,但现在只在马克思大女儿燕妮的纪念册中保留下来一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