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精神的界定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
中华民族是我国当前56个民族的总称,是世界上人口最多、具有悠久历史和高度文明的民族。一个民族的繁荣、富强,有赖于本民族主体精神的弘扬、振兴。近百年来,探讨中华民族精神一直成为时断时续的文化热潮中的基本课题。本文拟就民族精神的界定与实质、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与核心以及中华民族精神的高扬与提升三个问题,略叙管见,以期引起更深入的讨论。
一、民族精神的界定与实质
要准确地揭示中华民族精神的含义、内容和核心,必须先对民族精神作一科学的界定。而要界定民族精神,又有必要先了解“精神”这一概念的含义。
“精”,原意是精妙、精粹、精华、精神、智慧(见《说文解字》、《周易·乾》、《庄子·刻意》)。“神”,在古代典籍中含义颇广,但主要是指神灵、精神作用和微妙变化、奇妙作用(见《说文解字》、《荀子·天论》、《周易·系辞上》)。
“精神”二字连成一词,始见于《庄子》。“精神”一词,自战国以来成为中国哲学和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范畴。近代以来,从英文和德文又译出“精神”一词,与我国古代“精神”的含义有同有异。英文Spirit(从古拉丁文Spiritus演变而成)含义为:精神、心灵、灵魂;风气、潮流;勇气、气魄;神、鬼;精华。德文Geist,译为精神,其含义是:呼吸、生命;精神、心灵;神、灵魂;思想、才智;精神实质、精神状态;精华。我国原有的“精神”与英、德译文的“精神”有相通之处,主要是指与人的肉体相对的心灵作用、状态,又都有精华的意义。但我国原有“精神”一词中的化生天地万物的精气这一层含义,则在英文、德文“精神”含义中基本上是没有的。从英文、德文翻译过来的“精神”一词,为我国学术界所采用,广泛运用于哲学、宗教等思想文化研究领域。现在,一般地认为,“精神”是指人类的意识、思维活动和一般心意历程、心理状态,是人类的认识、情感和意志的总体。这是一层意义。同时,精神作为内在的精微的智慧、功能、作用,又有另一层意义,即指一切意识文化现象的内在的深层的东西,是人的知、情、意的内核,最重要的部分,也就是上述第一层意义上“精神”的最本质内容。可以说,第一层是广义的精神含义,第二层是狭义的精神含义。
民族和精神连为一词,即“民族精神”一词的出现,是近代以后的事。汉语中的“民族”一词是在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从日文中引进,并开始普遍使用的,这是同我国近代历史和民族民主革命直接相联系的。“民族”又和从英、德文翻译过来的“精神”组合成为“民族精神”。也正是在民族民主革命斗争的推动下,民族精神才日益受到爱国的有识之士的关注和重视。
那么,民族精神的含义是什么呢?民族精神应如何界定呢?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在学术界看法也并不一致。一般地说,民族精神有广义和狭义两种不同的界定。如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认为民族精神“构成了一个民族意识的其他种种形式的基础和内容”,表现于民族的宗教、政体、伦理、立法、风俗、科学、技术、艺术等各个方面。注2有的时贤认为,民族精神就是表现于共同文化中的民族共同心理素质。这都是民族精神的广义说。我国当代哲学史家张岱年认为,构成中华民族精神应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有比较广泛的影响”,即为中华民族的“多数人民所信奉”,“二是能激励人们前进,有促进社会发展的作用”注3。根据这种界定,他认为中华民族精神就是指导中华民族延续发展、不断前进的精粹思想。这是民族精神的狭义说。
我们认为,民族精神的广义和狭义之分是相对的,两者都是可以成立的。狭义的民族精神指广义的民族精神中的积极、进步、精粹的方面、部分;广义的民族精神包含了狭义的民族精神,在内容上有包含和被包含的关系。广狭二义立论民族精神也各有长处和短处。广义说的长处和广义的“精神”含义相一致,全面反映一个民族精神的整体面貌,包括积极和消极、进步和落后、精粹和粗俗的方面,是人们容易理解的,也是常用的;短处在研究、批判、继承和发扬民族精神的实际操作运用上比较复杂,有时易被消极、落后的层面所迷惑,而淡化了积极、进步的层面在民族的生存和发展中的内在精神动力的巨大作用。狭义说的短处是容易产生误解,忽视消极、落后思想的存在和改造;长处是能明快地概括民族的积极、进步思想,并与时人常说的“民族魂”、“民族灵魂”、“民族优良传统”等说法相近似,有助于振奋精神,鼓舞前进。
我个人认为,只要确定参照系,界定明确,自圆其说,那就不论是从广义还是狭义立论民族精神都是可行的。在我看来,如果从振奋、弘扬和提升民族精神的视角出发,那么,从狭义立论民族精神,可能比较有助于自觉地引导民族成员的生活实践,振奋民族精神,提高民族的精神素质。
张岱年教授关于构成“中华民族精神”两个条件的论断,我十分赞成,在此基础上,我想就民族精神的狭义界定,从以下五方面来说明:
(一)为本民族绝大多数成员所认同、具有,是一种带广泛性、普遍性的精神,是共同的心理、思想。虽然民族精神在历代的不同人群、阶级、等级、集团中,有不同的具体表现形式,但是它所包含的内涵是有共性的。
(二)是在民族的延续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不断丰富、日趋成熟的精神。虽然民族精神在不同的历史阶段表现为不同的时代精神,但又是贯穿于民族延续发展的历史过程中的一种持久性、长期性的精神。
(三)在民族延续发展的过程中,居于主导地位的思想原则,这种思想原则既具有支配性,又有引导性,从而在民族生活中产生巨大的作用,至于那些非主导性的思想,未能支配全民族行动,又未能引导全民族前进的思想,不属于民族精神的范围。
(四)维系民族生存、繁荣和民族之间和睦团结的精神。民族的存在,一是要生存,二是要发展,这是两个基本点。民族精神就是符合民族生存和发展的规律的思想文化,是具有凝聚性的意识。因此,民族精神的内容,首先应当是有利于民族生存和民族之间友好相处的精神,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团结的思想支柱。凡是不符合全民族的根本利益和愿望的思想,有损于民族团结共存的思想,不能代表民族精神。
(五)推动民族前进的精神。一个民族不能继续发展,也就不能继续生存。民族精神应当是推动民族延续发展的内在动力、精神源泉,是具有进步性的思想。十分明显,那种阻碍民族发展的思想不是真正的民族精神。
我想,一种思想、观念只有具备以上条件,才能称之为“民族精神”。换言之,民族精神也就是民族文化的主导思想,就是一种民族表现于传统文化中的卓越的伟大的精神。实质上,所谓民族精神,就是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所谓发扬民族精神,就是发扬固有文化的优良传统。
在探讨民族精神的狭义界定时,还需要说明民族精神与其他精神,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不同国家、民族的民族精神的关系三个问题。
我们讲狭义的民族精神,作为从积极意义上概括民族思想的肯定概念,决不是否定中华民族消极、落后思想的严重存在,也不是无视改造、清除中华民族消极、落后思想的严重性。鲁迅先生生前十分重视“国民性”的改造。他鉴于当时中国的孱弱衰惫的状况,“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为了救国救民,振奋中华民族精神,深刻地揭露、剖析、批判“国民性”。诸如狭隘散漫、迷信愚昧、夜郎自大、守旧因循等等落后品性,都被鲁迅一一曝光,显示于国人之前。但是,应当指出,鲁迅讲的“国民性”,是指国民的劣根性,他并不否定好的国民根性的存在,他强烈抨击那种说中国人失去了自信力的诬蔑,他充满自豪感地赞扬历史上“民族脊梁”的丰功伟业和崇高精神。可见,我们既要改造一切不利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也要弘扬一切有利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两者是相反相成的。我们说弘扬民族精神,是否不需要分析批判就可现成拿过来搬用呢?当然不是的。因为民族精神(狭义的)也有一个逐步演变、发展的过程,其内容不是纯粹的,而是包含了历史决定的种种局限、缺陷,需要克服。弘扬民族精神又有一个结合当前的情况和需要的问题,还有一个进一步发展、提高的问题,这都说明,只有经过认真的分析批判,才能真正弘扬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是一个历史概念,它是与民族成员的社会实践同步发展的,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情况下,有着不同的具体表征。从历史的角度考察民族精神,可以说,它是一个民族的时代精神的积淀。时代精神也有广狭二义之分,广义的时代精神是指特定时代的各种思想、原则;狭义的时代精神是指特定时代的进步精神,即体现时代前进的思想、原则。可以说,广狭二义的时代精神分别是广狭二义的民族精神的时代表现;广狭二义的民族精神分别是广狭二义的时代精神的延续、积累。由此又可见,民族精神是有时代性的,不是永恒不变的,是不断变动、不断积累、不断前进的。
不同国家、民族的民族精神,是在不同的地理环境、经济背景、社会结构和历史条件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有程度不同乃至性质不同的差异性。同时,不同国家、民族的生存、发展又有某些共同规律,而且有的彼此又有过大规模的文化交流。由此,不同国家、民族的民族精神,既非完全相同,也非完全相异,即既有差异性,也有统一性。民族精神,可以是一个国家民族所特有的,也可能是几个国家、民族所共有的,如爱国主义感情、勤劳勇敢精神,是许多国家、民族都具有的。同时,也应当看到,这些精神虽相同,这些精神的具体内容却不可能是完全相同的。我们认为,民族精神是维系民族生存、推动民族前进的精神,世界上不同国家、民族在长期实践中,共同构成一幅有同有异、同异交织的绚丽多彩的世界民族精神图景。
二、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与核心
“中华”一词,源于魏晋注4,是地理名称,也作文化与民族称谓。20世纪初以来,“中华民族”成为了中国古今各民族的总称。后来,“中华民族”又与“民族精神”重合组成“中华民族精神”一词。如果根据以上关于民族精神的狭义界定,系统地考察中华民族的历史,就不难揭示出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内容。把这些内容综合起来,我以为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重德精神
重视道德自觉和人格完美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涵之一。这可称为“重德”精神。如《论语·里仁》说:“好仁者,无以尚之。”《卫灵公》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表现了孔子对道德价值的高度重视。《周易·坤·文言》说:“义以方外”,是说君子行事以义而外方,强调行为都要符合道德规范。与崇德精神相一致,古代哲人特别强调人格,崇尚气节,重视情操。孔子强调“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孟子提倡“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要求人在道德上应当具有“至大至刚”的“浩然之气”(《孟子·公孙丑上》)。《礼记·大学》强调个人修身的好坏是国家政治好坏的关键,主张达到最高的道德境界。它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强调“大学之道”在显明完美的德性,革除身上的旧习,从而达到善的最高境界。
儒家特别重视道德人格价值,高度赞扬人格精神美,强调人人应有独立的人格,遵守一定的道德准则,不屈服于外在的压力,不受外部环境的影响。这些主张对于铸造中华民族的精神品格,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作用,培育了中国人民的自尊自强心态和刚直不阿的正义感,形成了中华民族明辨是非、坚持正义的凛然正气。
东汉末年哲学家、文学家徐幹还提出了德艺兼备的完全人格论。他在《中论·治学》中说:“先王立教官,掌教国子,教以六德,曰智、仁、圣、义、中、和;教以六行,曰孝、友、睦、、任、恤;教以六艺,曰礼、乐、射、御(驭)、书、数。三教备而人道毕矣。”“六德”,六种道德标准;“六行”,六种道德行为;“六艺”,六种专业知识、技能。徐幹认为,一个人具备六德、六行和六艺,为人道的大全。这种以道德和知识兼备为人生的根本的观念,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
中华民族的重德精神是与古代宗法——专制社会结构直接联系着的,它在不同时代、不同成员间表现为不同的具体内容,其中有些具体内容已随着历史的演变而失去价值。但是,追求道德人格的完美,是人类社会的重要理想标尺之一,在建设现代精神文明中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值得批判继承和发扬光大。
(二)务实精神
儒家文化的理性主义和人文主义精神,以及无神论传统,长期居于统治地位,这有助于形成一种务实精神。“华而不实,耻也。”(《国语·晋语第十》)“大人不华,君子务实。”(王符:《潜夫论·叙录》)反对浮华,主张求实。中国人历来重视实际,讲求实用,追求事功,而轻浮华,贬空谈,鄙玄虚,表现了黜玄想而务实际的民族精神。这种精神的基本表现是,在耕稼工商、政事日用、平常生活中追求人生理想,实现自身价值。与此相联系,中国数千年来的伦理——政治型文化范式,抑制了宗教的泛滥。中国人讲求入世,不重出世;重视德育,轻视宗教;崇尚经验,无视神异;尊崇王权,压抑神权。虽然中国有土生的和外来的宗教流传,但是并没有形成全民族的宗教狂热。实用理性、思辨理性始终压倒了宗教迷狂。一般地说,中国人缺乏印度和西方那样的宗教意识与彼岸观念,希望在现世人生中实现最高理想,而不向往彼岸超越的幸福、解脱。就宗教来说,如佛教中影响最大的禅宗,也转向面对现实,在日常生活中求得领悟、解脱。此宗不仅与小农经济相适应,确定“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禅农生活原则,而且宣扬“触类是道”、“平常心是道”、“即事而真”,认为行住坐卧、搬柴打水都是“妙道”,主张不脱离日常行事,从种种事象上体悟,从而改变了印度佛教的某些本来性格。
中华民族的务实精神,推动了中国封建文化达到古代世界文化的顶峰。但它是以经验理性为基础,缺乏实证科学精神。我们现在所倡导的“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哲学原则,是在继承古代的务实精神的基础上,又经过科学的诠释、提升,从而日益成为人们普遍的思维定式和运思方法。
(三)自强精神
《周易·乾·象传》最先提出“自强不息”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健,是刚健、能动的意思。自强不息,是积极向上、永不停止。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思想,集中地反映了中华民族朝气蓬勃、努力向上的顽强生命力,表现了中华民族百折不挠的开拓精神、反抗恶势力的斗争精神、完善自我的进取精神,以及在日常生活中的勤劳节俭的美德。
古代神话是民族精神的最早体现。每个民族都有创世的神话。其他民族多流行神创世说,中华民族则流行盘古氏开天辟地说。这个说法先在苗族中流传,后来又在其他一些少数民族和汉族中长期流传。此外如女娲补天造人、后羿射日、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等神话,塑造的都是劳动创造世界、改造自然的开拓者的形象,体现了中华民族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精神。
自强精神的一个突出表现是,富有“日新”、“革新”观念,《礼记·大学》云:“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赞扬天天更新。《周易·杂卦》云:“革,去故也;鼎,取新也。”主张革故鼎新,除旧立新。基于对“日新”、“革新”的认识,《周易·革卦》还主张社会变革论,说:“天地革而四时成。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革之时大矣哉。”天地应时而革,形成一年的四季。商汤、周武王应时而分别革夏桀、商纣之命,是为顺天应命。改革必须应时,才能成就大业。强调变革是自然界与社会的普遍规律。中国历史上的变法维新、农民起义、人民革命,就是“日新”思想、“革新”精神的重要体现。历史表明,中华民族在救亡图存的生死关头,决不向外来侵略势力屈服,也不向邪恶势力妥协,始终坚持斗争,直至取得最终的胜利。
自强精神的又一重要表现是,以一种积极乐观有为的精神来主导人生的生活态度,“发愤忘食,乐以忘忧”(《论语·述而》),不断地追求完善自我体魄、学识、技能、道德。
中华民族以勤劳勇敢的精神面貌著称于世。我国以仅占世界百分之七的耕地却供养了占世界22%的人口,这其间所表现出来的广大农民的吃苦耐劳、勤俭节约的精神,也是中华民族自强精神的又一重要表现。
(四)宽容精神
孔子提出“仁”是“爱人”(《论语·颜渊》)的观点,认为仁就是“爱人”,主张对人要有爱心。孟子进一步提出“爱物”的观点:“亲亲、仁民、爱物。”(《孟子·尽心上》)主张亲爱亲人,仁爱百姓,爱惜万物。惠施也宣扬“泛爱万物,天体一体”(《庄子·天下》)的理念。《周易·坤·象传》更总括性地说:“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坤”,顺;“载物”,包容万物。君子应当效法大地的胸怀,以宽厚之德包容万物。“厚德载物”集中表述了兼容并包的精神。注5这种精神要求胸襟阔广,宽容大度,能够合理地对待大自然,能够团结各个方面的人,容纳各种不同的意见。中华民族的宽容精神,在以下三个方面表现最为明显: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中国哲学一直重视“天道”和“人道”、“自然”和“人为”的关系问题的探索。《老子·第二十五章》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强调人要以遵循自然规律为最高准则。《礼记·中庸》说:“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认为人只要扩充“诚”的德性,就“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提出天人合一之说。后来,董仲舒在《春秋繁露·深察名号》中更明确强调“天人之际,合而为一”。宋儒张载还在《正蒙·乾称》中提出“民吾同胞,物吾与也”的命题。“吾”,个人;“与”,党与。认为万民都是我的同胞兄弟,万物都是我的同伴朋友。这种对待大自然的友爱宽容态度,有助于维护生态平衡,保持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在国际关系、民族关系问题上:《尚书·尧典》讲“协和万邦”,就是反对侵略,热爱和平,主张各国互相团结,和睦共处。《孙子兵法》提出了一套亲善友邦的政略,该书《谋攻篇》云:“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认为用兵打仗是不得已的事。史载,汉宣帝时,匈奴内部大乱,出现“五单于争立”的局面,汉王朝并不乘人之危举兵出击,而是“辅其微弱,救其灾患”(《汉书》卷七十八《萧望之传》),采取持之以和、待之以义的政策,表现出崇高的宽容精神。在制定和执行民族政策方面,唐太宗更可谓是一个突出的典范。他赞同魏徵的主张,制定了“偃武修文,中国既安,四夷自服”(《资治通鉴》卷一九三《唐纪九》太宗贞观四年)的方针。唐太宗本人曾总结取得胜利的五个原因,其中之一是“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资治通鉴》卷一九八《唐纪十四》太宗贞观二十一年)。正确的民族平等政策,是中华民族宽容精神的生动体现,也是形成大唐盛世的重要原因。
在文化问题上:中华民族还以宽容精神对待域内各种思想文化。《庄子·天下》首先提出“百家”一词,并说:“譬如耳目鼻口,皆有所明,不能相通。犹百家众技也,皆有所长,时有所用。”百家虽然不能相通,却也各有所用。《周易·系辞下》说:“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汉书·艺文志》论诸子说:“其言虽殊,辟犹水火,相灭亦相生也。仁之与义,敬之与和,相反而皆相成也。”提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兼容并蓄,相反相成。中华民族还乐于吸收其他民族的特长,吸取其他国家的文化。例如,对于佛教东传,西学东渐,都采用开放态度,通过与外来文化的击撞、融合,不断吸纳、涵化、改铸和提高外来优秀文化,进而融合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中国历史上长期存在的儒、佛、道三教并行不悖、融合为一的文化格局,在世界文化史上是罕见的。这种兼容并包的文化价值观,充分显示了中华民族宏伟开阔的气魄,具有吞吐容纳的力量。
(五)爱国精神
关心社稷民生、维护民族独立、为“报国”而献身的精神品格,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这种传统是中华民族凝聚力与向心力的结晶。孔子赞扬管仲,称“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论语·宪问》)。认为没有管仲,我们就沦为夷狄了。透露出维护民族尊严和国家独立的信念。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在《离骚》中表现了对楚国存亡的强烈责任感。他主张对外联齐抗秦,对内彰明法度。后因楚国首都郢被秦兵攻破,遂投汨罗江,以死报国。《战国策·西周策》说:“周君岂能无爱国哉!”《汉纪》谓:“欲使亲民如子,爱国如家。”都强调热爱自己的国家。爱国观念日益成为中华民族的普遍精神。此后,范仲淹提倡“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阳楼记》),颜元力求“富天下,强天下,安天下”注6,都洋溢着强烈的爱国精神。顾炎武高唱“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文天祥以身殉社稷,“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凛然正气,都是真诚的、炽烈的爱国主义精神的光辉体现。这种精神真是百世不衰,千古流芳!
中华民族是由多民族汇合而成,汉族与少数民族有一个互相融合的过程,有些少数民族也曾在历史上建立过国家。汉族和各兄弟民族都有为本民族、为国家而捐躯的仁人志士,同样都是爱国主义精神的崇高典范,同样令人钦佩。爱国主义精神实质是肯定个体与社会的统一性,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崇高的社会责任感、历史使命感。这种精神所产生的团结力是无法估量的,它使中华民族在数千年历史的风风雨雨中,万众一心,披荆斩棘地开辟前进的道路,始终巍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概念。在古代,爱国主义是在国家彼此隔离的情况下形成的,它与忠君观念、盲目排外心态有着某些不可避免的联系,是一种旧式的爱国主义。我们今天是在突破封闭状态下,承继以往爱国主义的传统,形成一种新型的爱国主义,是与国际主义相辅相成的爱国主义。
中华民族精神的内容还有其他一些方面,但我想最主要的是以上五个方面。这些精神是什么关系,其核心内容又是什么呢?
从以上中华民族精神的内容来看,其间体现了深邃的理性和崇高的德性。重德精神是追求道德自觉的崇高价值,确立人生行为的准则和最高的理想人格。务实精神是重视实际,面向现实,崇尚经验的处世态度和思维定式。自强精神是个人生活态度,体现一种人生的价值取向和坚定意志。宽容精神是确立对人对事对物的友爱、包容的原则和态度。爱国精神是对自己的祖国、民族、人民、山河大地、优秀文化的热爱。重德、务实和自强是就个体而言的,宽容是对自然万物和其他国家、民族来讲的,爱国则是爱自己的祖国和民族。这五种精神表现了中华民族在对待个体感性生命的存在与发展、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国家的关系、民族与民族的关系、国家与国家的关系、人类与自然的关系的根本立场,成为处理各类关系的基本原则。在这五种精神中,自强精神是其他精神的基础、前提:只有自强,不断奋斗,努力向上,才能真正做到重德和务实,而且自强本身也是一种道德要求和务实表现;只有自强不息,才有广阔胸怀和宽容精神;只有自强,才能热爱祖国、保卫祖国、建设祖国。重德、务实、宽容、爱国都不能离开自强。可以这样说,自强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自强精神在中华民族精神中处于核心的地位,在维系中华民族的统一和推动中华民族的前进两个方面都起了最巨大、最主要的作用。也可以说,自强精神代表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我想,自强精神也可以用“刚健自强”或“刚健奋进”来表述,这样的表述也许能更鲜明地表现出这种精神的内涵,更有力地激励中华民族成员奋发前进。
三、中华民族精神的高扬与提升
近几十年来,中华民族发生的最大变化,就是中国从“以农立国”向工业化转变,开始走上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道路。在这个历史性的大转变过程中,如何解决传统与现代化的关系,如何解决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都是带有根本性质的问题。要解决好这些问题,需要做的事情很多,但其中一项带有关键性的工程就是高扬和提升中华民族精神,以提高全民族成员的素质,进而推动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如何发扬和提升中华民族精神呢?这也是涉及诸多方面的事情,就思想文化的角度而言,我以为在全民族范围内确立和提升自主意识、凝聚意识和创新意识是极为重要的。为了确立和提升上述意识,学习中国历史和中国哲学又具有重大意义。
自主意识:这是自尊、自信的意识,独立自主的意识。民族主体意识,是维护民族独立和存在的思想文化前提。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在的民族实体已有几千年的悠久历史,而且有着灿烂光辉的文化。中华民族文化是世界文化的发源地之一,绵延不断,一直得到前后一贯的继承和发展。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像中国这样悠久古老,又从来没有割断文化传统。从世界文化发展史来看,在奴隶制时代,文化发展最高的代表是古希腊、古罗马。在封建时代,中国是世界文化的最高典型。到了资本主义时代,文化发展水平最高的是西欧和美国。中国传统文化曾经是世界文化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长期居于世界的领先地位。指南针、造纸术、火药和活字印刷四大发明,对于世界文明所作的贡献,是怎样估计也不会过高的,实际上开启了西方近代文明的先河。当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近几百年来,中国是落后了。我们不能因过去有引以为自豪的对世界文明的贡献,而丧失忧患意识和紧迫感,但是我们也应当保持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落后会转化为先进,贫穷会转化为富裕。中华民族是富有智慧的,也是勤劳的,她既能创造辉煌的昨天,也一定能开创灿烂的明天。中华民族既能存在于世界民族之林数千年,也一定能以自尊、自信的民族独立姿态在世界民族之林中继续发挥伟大的作用。当前,国际社会联系日益广泛和密切,民族之间交流不断扩大和增加,中华民族必须在对外开放中求生存,求发展。为了适应这种形势的需要,我们一定要正确认识民族自我价值,努力增强自主意识,弘扬民族主体精神。
凝聚意识:这是维护多民族统一,发挥整体力量,推动全民族共同发展的思想保证。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中国境内的56个民族之间一直存在着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密切的联系和交流,并从而形成了互相依存、互相促进和共同发展的关系与许多共同点。在长期的历史中,各民族形成了不可分离的统一体。一部中华民族史表明,自秦以后在政治上统一的时期约占三分之二,分裂的时期约占三分之一。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像中国那样在统一帝国分裂之后又重新走向更高度的统一。历史的经验证明,祖国的统一,符合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维护祖国的统一,才能保障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面对风云变幻的国际局势,我们中华民族的每一成员都应当加强团结,兴利除弊,自觉地维护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和祖国的统一。
创新意识:一个自觉的民族必然要求清醒地审视自身的特长、优点和短处、缺陷,要求能够密切注视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改造一切不利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思想、观念,大力推动本民族阔步前进。这就需要提倡发挥创新精神,不断革新,有所创造,力求进步。当我们在看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大成就时,还应看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大缺陷,如缺乏实证科学、缺乏民主传统、缺乏法制观念等,这也是15世纪以后中国文化渐趋落后的主要表现,我们应当在实践中逐步克服这些缺陷,任何孤芳自赏、抱残守缺的态度,都是不利于中华民族的进步的。当前,我们只有充分发挥民族成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大力克服上述缺陷,才能适应世界新技术革命迅猛发展的形势,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现代化,进而为人类不断地作出新的贡献。这样,才能真正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
为了更有效地高扬和提升中华民族精神,有必要提倡学习中国历史和中国哲学。中国历史记录了我国数千年文明发展的史迹,记载着中华民族艰苦奋斗的历程。尤其是中华民族之间交往、融合的历史,由自发到自觉的历史,一批批民族脊梁为反抗外来侵略势力和内部邪恶势力的可歌可泣的事迹,历代科学家的大量创造发明,都是极富教育意义、感染作用和说服力的。学习中国历史,必将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感情,从而有助于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中国哲学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哲学是文化体系的最高层次的核心,是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最根本看法,包含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思维方式、理论教训等丰富内容。一个民族的精粹的哲学思想既是民族生活实践的最高总结,又是指导、支配、推动民族不断前进的动力,因此也就是一个民族的精神。中华民族精神的理论形态集中在中国哲学著作之中,并表现为千千万万人民的人格理想、心理素质和行为方式。中国哲学中最精粹的基本思想,就是中华民族精神。中国哲学的启迪智慧、培育精神和激发创造的功能作用是巨大的。学习中国哲学必将有助于培育和高扬中华民族精神,并开发出适应历史发展的新的民族精神。
中国是泱泱东方大国。我们都是炎黄子孙、中华民族的儿女。为了中华民族的强盛,我们一定要在现代化建设中,努力高扬和提升中华民族精神。
(原载《哲学研究》,1991(5);《新华文摘》,19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