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者前言
一、阿德勒的主要生平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是与弗洛伊德同时代的精神分析学家、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他与弗洛伊德和荣格一起被人们并称为深蕴心理学的三大奠基人。阿德勒于1870年2月17日出生在维也纳近郊的一个谷物商人犹太家庭,从小生活安逸,物质条件相对富裕,但优越的家庭环境并没有给他带来快乐的童年。阿德勒的童年生活多灾多难,他从小患有软骨病,身体活动不便,直到4岁时才学会走路。4岁时遭遇躺在自己身边的弟弟死亡,5岁时又因患上严重肺炎而差点丧命,后来在街上玩耍时又被车撞伤过两次。这些不幸经历使得年幼的阿德勒在心理上始终笼罩着对死亡的恐惧和对自己软弱无力的愤怒。因此,他从小便立志长大后要做一名医生,以更好地抵御死亡的危险。
阿德勒在家庭六兄妹中排行第二,有一个表现很出色的哥哥,这对他的生活产生了很大影响,因为他总是觉得自己生活在哥哥的影子之下。由于幼年患病,阿德勒有点驼背,而且身材矮小,相貌平平,这使他在健壮英俊的哥哥面前总感到深深的自卑。1879年,9岁的阿德勒进入弗洛伊德14年前就读过的一所相当好的高级文科中学。他最初在学校时成绩平平,后来在父亲的不断鼓励下,通过自己的勤奋努力,终于成为班上成绩最好的学生之一。这些童年时代的经历对他日后心理学思想的形成产生了巨大影响,他后来提出克服自卑感和追求优越是人格发展的动力,与他本人的早年经历有着密切关系。
1888年,阿德勒以优异的成绩考入维也纳医学院,实现了他童年时的抱负。1895年,他获得医学博士学位。次年4月,他被派往一所军队医院继续服完他剩下的半年义务兵役。然后回到维也纳医院工作,先后做过眼科、全科和神经科医生。1897年,阿德勒迎娶俄国富家姑娘罗莎(Raissa Epstein)。婚后育有四个孩子,长女瓦伦丁(Valentine)成为一名社会和政治活动家,次女亚历山大(Alexandra)和儿子库尔特(Kurt)继承了他的个体心理学事业,小女儿科妮莉亚(Cornelia)是一名画家。
阿德勒早年就对哲学和政治学特别是社会主义者和马克思的思想感兴趣,他确实支持过社会主义的观点,比如需要改善穷人的生活环境。1898年,他撰写了一本题为《裁缝行业的健康手册》(Health Manual for the Tailoring Trade)的小册子,抨击了裁缝行业的劳动条件以及工人和其家人的生活条件。他还提出了改善措施,要求改善住房供给,并限制每周的工作时间。1899年,他针对中下层社会人群,在维也纳布雷特公园附近开设了一家私人诊所。他发现,这些富有创造力的人们尽管身体上带有缺陷,但却不断地寻求超越。这给他的思想以极大的启发。阿德勒来自俄国的夫人罗莎是一位坚定的社会主义者,1909年,她引介阿德勒结识了流亡在维也纳的俄国革命家托洛茨基(Leon Trotsky)和斯柯别列夫(Matvey Ivanovich Skobelev),并与他们建立亲密关系。他们一起加强了阿德勒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以至于他在1909年向维也纳精神分析协会提交了一篇题为《论马克思的心理学》的论文。此后,阿德勒一直积极参加维也纳的社会民主党的活动。1918年在瑞士的《国际评论》上发表《布尔什维主义与心理学》。1923年,他在社会民主党刊物《劳动报》上发表一篇文章,尝试将马克思主义与个体心理学进行整合。显然,这一努力是不成功的。阿德勒终究没有成为一名社会主义者,但可以算是一位人道主义者。
1900年,维也纳的《新自由报》发表了一篇文章,抨击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一书。阿德勒细读该书后发觉很有价值,并写信给该报公开声援弗洛伊德。弗洛伊德深为感激,邀请他参加“星期三精神分析讨论会”,阿德勒便成为弗洛伊德最早的同事之一,与弗洛伊德度过十年的合作时期(阿德勒一直拒绝人们认为他是弗洛伊德的门生,因为他从来没有正式做过弗洛伊德的学生,也没有上过他的课,更没有接受过他的任何分析,而这些都是一个人想要成为弗洛伊德式的精神分析学家所必须经历的。)。1907年,阿德勒出版《器官缺陷及其心理补偿的研究》一书,受到弗洛伊德和精神分析协会同事的赞誉。由于他的杰出表现,弗洛伊德对其赞赏有加。1910年,在弗洛伊德的推荐下,阿德勒担任维也纳精神分析协会第一任主席,并负责该协会刊物《精神分析杂志》的编辑工作。但到1911年,阿德勒因公开反对弗洛伊德的性本能说,强调社会因素的作用,走向与弗洛伊德决裂,率领他的追随者退出了维也纳精神分析协会,另行组建了“自由精神分析研究会”。由于“精神分析”一词已被弗洛伊德使用,1912年,他又更名为“个体心理学协会”。从此,阿德勒致力于发展和实践其个体心理学思想,两人再没有见过面。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阿德勒曾在奥地利军队服役。在这期间,他孕育了新的思想,提出“社会兴趣”这一重要概念,并将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投入到探索发展人类的“社会兴趣”的途径上,希望通过培养人类的社会兴趣来避免战争悲剧的重演。同时,他还将工作重心转向实际应用,力图通过实践来发展其个体心理学。战后的维也纳已由社会民主党掌权。在市政府的要求下,阿德勒和他的同事在维也纳建立起多个儿童指导诊所,指导问题儿童解决学习和生活问题,同时还对教师和家长进行培训。20世纪20年代,阿德勒已经吸引了众多追随者,许多人到维也纳学习个体心理学。从1922年到1930年,他主持召开了五次国际个体心理学大会,个体心理学的发展达到了鼎盛时期。与此同时,阿德勒受到欧洲各国邀请,频繁地在各地演讲。1926年,阿德勒应邀访美并受到了热烈欢迎。1927年,他担任哥伦比亚大学客座教授。1932年,他出任纽约长岛医学院教授。1935年,由于纳粹的迫害,阿德勒决定永久定居美国。同年,他创办了《国际个体心理学杂志》(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dividual Psychology)。1937年5月28日,阿德勒应邀去欧洲讲学,终因过度劳累,心脏病突发,猝死于苏格兰的阿伯丁,享年67岁。在他逝世的时候,阿德勒已成为人们获得实际帮助的非常受欢迎的源泉。他的著作曾跻身于畅销书排行榜,他的演讲稿在欧洲和美国销售一空。他一生对积累财富或创立学派不感兴趣,感兴趣的是让这个世界变得更美好。
二、阿德勒的基本著作
阿德勒一生精力充沛,努力工作,勤于著述,发表论文、出版著作300余种。除了早期的《器官缺陷及其心理补偿的研究:对临床医学的贡献》(Study of Organ Inferiority and Its Psychical compensation:A Contribution to Clinical Medicine)一书专业性较强外,阿德勒的作品大都通俗易懂,简明生动。他的主要著作有:《神经症性格:个体心理学与心理治疗基础》(Neurotic Character: Fundamentals of Individual Psychology and Psychotherapy,1912)(该书早期英译本为The Neurotic Constitution: Outline of A Comparative Individualist Psychology and Psychotherapy(《神经症形成:一种比较的个体心理学与心理治疗》)。)、《治疗与教育》(德文版,1914)、《另一面:集体内疚的社会心理学研究》(德文版,1919)、《个体心理学的实践与理论》(德文版,1920;The Practice and Theory of Individual Psychology,1925)、《理解人性》(Understanding Human Nature,1927)(Colin Brett的英译本副标题为“The Psychology of Personality”;W.Beran Wolfe的英译本的副标题为“A Key to Self-Knowledge”。)、《R小姐的案例:生活故事的解读》(The Case of Miss R:The Interpretation of a Life Story,1928)、《生活的科学》(The Science of Living,1929)、《神经症问题:病例史手册》(Problems of Neurosis:A Book of Case Histories,1929)、《学校中的个体心理学:对教师和教育家的演讲》(德文版,1929)、《生活的类型》(The Pattern of Life,1930)、《指导儿童:论个体心理学原理》(Guiding the Child:On The Principles of Individual Psychology,1930)、《问题儿童》(德文版,1930)、《儿童的教育》(The Education of Children,1930)(1937年,商务印书馆出版该书的中译本《儿童教育》;1940年,中华书局出版该书另一中译本《儿童之教育》。)、《自卑与超越》 (国内又译《超越自卑》或《挑战自卑》。)(What Life Should Mean to You,1931)、《社会兴趣》(德文版,1933) 、《生活的意义》(德文版,1933)、《宗教与个体心理学》(德文版,1933)等。
在阿德勒逝世后,其后继者们将他生前未发表的讲稿、手稿以及发表过的文章编辑成册,陆续出版。以英文出版的阿德勒单行本著作主要有:《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从其著作中选辑的系统表述》(The Individual Psychology of Alfred Adler: A Systematic Presentation in Selections from His Writings,1956)、《个体的教育》(The Education of the Individual,1958)《问题儿童:作为在特殊案例中分析的困难儿童的生活风格》(The Problem Child: The Life Style of the Difficult Child as Analyzed in Specific Cases, 1963)、《社会兴趣:人类的挑战》(Social Interest: A Challenge to Mankind,1964)、《优越与社会兴趣:后期著作选辑》(Superiority and Social Interest:A Collection of Later Writings,1964)、《两性之间的合作:关于妇女、爱情、婚姻及其障碍的著作》(Cooperation Between the Sexes: Writings on Women, Love, Marriage & Its Disorders,1978)、《阿德勒演说:阿尔弗雷德·阿德勒的讲稿》(Adler Speaks: The Lectures of Alfred Adler,2004)、《理解生活风格:阿德勒心理学导论》( Understanding Life: An Introduction to the Psychology of Alfred Adler,2009)、《社会兴趣:阿德勒对生活意义的答案》(Social Interest: Adlers Key to the Meaning of Life,2009)、《关于合作与捐献的儿童教育》(Educating Children for Cooperation & Contribution,volumeⅠ,Ⅱ,2009)。
当然,最重要的工作还是斯特恩(Henry T.Stein)领导的“经典阿德勒翻译项目”(Classical Adlerian Translation Project),该项目历时15年时间,将阿德勒的论著进行重新翻译、整理并编辑为12卷《阿尔弗雷德·阿德勒的临床著作选集》(The Collected Clinical Works of Alfred Adler,2002—2006),这套选集包括了阿德勒自1898年到1937年的所有临床心理学著作、小册子、200多篇杂志文章以及未公开出版的手稿。选集按照编年体编排,以便于读者了解阿德勒是如何将他的人格模型、心理病理学理论、干预原则、心理治疗技术和生活的哲学逐渐整合成一种系统的理论体系的。
阿德勒的著作在其生前就以德语和英语两种语言出版,后来又被翻译成法语、西班牙语、荷兰语、意大利语、希伯来语、俄语、土耳其语、塞尔维亚语、汉语、日语、韩语等多种文字出版。
三、本书的主要观点
《自卑与超越》与《理解人性》和《生活的科学》两本书一样,都是阿德勒最为畅销的作品。《自卑与超越》多年来不断再版,最新版重印于2010年。它一出版就受到好评,例如刊登在《纽约时报》的一篇书评指出:“这本书和《理解人性》一样浅显易懂,笔法通俗,语言简洁。人类生活在意义的国度里,生活的意义是对同伴发生兴趣。个人作为团体的一分子,对人类幸福做出贡献。生活是富于创造性的过程,假使我们每个人都以合作的方式面对生活,人类社会的进步必然永无止境。生活真正的意义在于,接纳并分享他人的活动,善于合作、甘于奉献,恰当使用‘追求优越’的心理动力以补偿与生俱来的自卑感。虽然阿德勒已是我们熟知的最优秀的心理学家,但是他没有用学术的语言描写一本晦涩难懂的书,和之前的作品一样依旧朗朗上口。”(转引自Hoffman,E,The Drive for Self: Alfred Adler and the Fundamentals of Individual Psychology,Addison Wesley,1994,p.275。)
《自卑与超越》作为阿德勒的后期作品,比较系统地体现了其个体心理学的基本观点。尽管这是一本从个体心理学观点出发来阐明人生意义的通俗性读物,但却蕴涵着深刻的哲理和极大的实践价值。全书共分十二章,分别论述了十二个主题,即生活的意义、心灵与肉体、自卑感与优越感、早期记忆、梦、家庭影响、学校影响、青春期、犯罪及其预防、职业、人类与同伴以及爱情与婚姻等主题。他围绕这些主题着重阐述了自卑感的形成及其对个人成长的影响,个人如何超越自卑感,如何将自卑感转变为对优越感的恰当追求以取得成就。
阿德勒在书中指出,生活的意义在于奉献,在于对他人产生兴趣和相互合作。只有那些对他人产生兴趣而又决心要对社会有所贡献的人,才能使自己鼓起勇气向前迈进,从而超越自卑。在所有心理现象中,最能显示生活奥秘的是个体的早期记忆。早期记忆之所以特别重要,不仅是因为它是一个人的生活目标和对生活的基本态度,还为其以后的生活和选择提供了追溯线索。梦是人类心灵创造活动的一部分,梦的功用在于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每个人都与社会紧密联系在一起,人类生活在社会的“意义场”之中。职业选择、社会交往和爱情婚姻是每个人在生活中必须要面对的三大基本问题。生活的意义不是为了追求个人的优越,而是在于渴望建立美好生活的需要以及如何满足人类和谐友好的生活。
与弗洛伊德强调性本能是人类行为的动力观迥然不同,阿德勒运用自卑感、优越性、虚构目标和社会兴趣来描述人类行为的动力特征。他认为人类天生就具有自卑情结,这种普遍存在的自卑感是个体行为的产生与发展的最原始的决定力量。个体在自卑感推动下不断弥补不足、不断寻求优越和完善。虽然每个人追求的目标不尽相同,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即不断克服自卑和追求优越。个体在追求优越的同时形成了自身的生活风格。生活风格是个体存在的独特方式,是统一的自我在社会生活中寻求表现的独特方式。一个心理健康的个体会形成正确的生活风格,表现出对社会的关注,发展自身的社会兴趣。社会兴趣作为一种潜能根植于每个人身上,它不仅只是对亲人、友人的情感,还可以扩展到社会乃至整个宇宙。个体能否完满地解决生活中的职业、社交、爱情婚姻三大基本问题,反映了他的社会兴趣是否得到充分发展。
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超越自卑,其关键在于如何正确地理解生活的意义,如何正确地处理人生的三个基本问题。那些自幼就患有器官缺陷或者被娇纵、受忽视的儿童,在以后的生活中很容易形成错误的生活风格,走上错误的道路;家长和教师应该培养儿童对他人和社会的兴趣,使他们真正认识到“奉献乃是生活的真正意义”。这样,他们才能够从自卑走向超越,对社会有所奉献,实现人生的价值。
在一定意义上说,阿德勒本人的成长史就是一部个体心理学的发展史,他的人生是其个体心理学思想的最完美诠释。他终生都在战胜自卑,追求优越,创造自我,奉献社会。他不单纯是在建立一种个体心理学的理论体系或一个学派,他的工作目标更是要塑造一个独特完整的人,引导人们克服自卑与困难,追求至善至美,寻找人生和生活的真谛。阿德勒带给人们的是一种对生活的理解和对生活的态度,他坚持乐观向上的人性观,指导人们形成自己独特的生活风格,帮助人们铸就一种有创造力的自我,努力激发人们关爱他人和关心社会。他的宏伟蓝图就是希望所有人都能了解“生活中的心理学”,希望所有的父母都以民主和鼓励的方式教育孩子,希望所有的教师都积极地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自尊心和自豪感,希望所有的儿童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四、阿德勒的思想传播
阿德勒创立的个体心理学在其身后不仅没有湮没在历史红尘中,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发出夺目的光彩。薪火相传,生生不息。一场声势浩大的阿德勒运动(The Adlerian Movement)早已形成,安斯巴切(Heinz Ansbacher)在30多年前就描述过这一运动的盛况:“当今在美国、加拿大和欧洲各国尤其是在德国,阿德勒运动的成员已达数千人。组成这一运动的主要是精神病学家、心理学家、社会工作者、心理咨询师、教育者以及接受这种理论并把阿德勒心理学方法应用于家庭和个人发展的普通民众。”(转引自Corsoni,R.J.(Ed.),Current Personality Theories,Peacock Publishers,1972,p.49。)
阿德勒在美国的个体心理学事业一方面由女儿亚历山大和儿子库尔特继承发展,另一方面也由德雷克斯(Rudolf Dreikurs)和安斯巴切等人继续发扬光大。德雷克斯成为自阿德勒之后著名的个体心理学领导者,他在美国帮助创办阿德勒学派的组织和杂志,在芝加哥建立儿童指导中心,在多国从事个体心理学的培训工作。此外,还有很多个体心理学家在世界各地传播和发展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思想,他们通过创办刊物、出版著作、建立儿童指导中心、培训学员、举办讲座等形式,使阿德勒的思想在世界各地得到了进一步的弘扬和发展。现在人们通常将阿德勒逝世之后的个体心理学家称为“后阿德勒学派”。安斯巴切不赞成像称呼“新弗洛伊德学派”那样称后阿德勒学派为“新阿德勒学派”,因为新弗洛伊德学派主要是在反对弗洛伊德学说的基础上形成的,而后阿德勒学派不反对阿德勒学说,只是进一步发展和推广他的个体心理学(参见Ansbacher,H.L.,& Ansbacher,R.,The individual Psychology of Alfred Adler: A Systematic Presentation in Selections from His Writings,Basic Books,New York,1956,p.17。)。
后阿德勒学派的学者对阿德勒个体心理学中的自卑感、生活风格、社会兴趣、创造性自我、出生顺序等学说做了不同程度的完善和发展,并进行了很多实证研究,以验证其科学性。
莫萨克(H.Mosak)和马尼亚奇(M.Maniacci)认为,自卑是客观的,并且是可以测量的;自卑感具有整体性和主观性,与实际的自卑并不相关。当个体对自我的认知达不到自我理想、世界观以及伦理信念的要求时,就会产生自卑感。自卑情结是自卑感的行为表现。自卑情结有正常和精神病理两种类型。正常的自卑不会在生活的任务中起干涉作用,精神病理的自卑情结则限制了功能器官发挥作用,干涉了生活的任务。任何人任何时候都会遇到自卑的情况,如何处理这种自卑感就变成了问题的关键。莫萨克认为生活风格包括四个部分:自我概念,或者视自我“如斯”;自我理想,或者个人想要成为的自我;世界的图景,即关于在自我之外事情为何如此进展的个人模式;个人的伦理信念。兰伯蒂(D.Lombardi)认为,生活风格普遍存在于统一自我的所有方面,其外部表征明显存在于人格特质中。生活风格是人们用来获得成就感或者体会在世感的策略,也是人们看待自己和他人以及适应生活的一种有组织的一贯方式。格兰德尔(J.Crandall)曾编过一个信度和效度都较高的社会兴趣测验来验证阿德勒的观点。他得出的结论认为,高社会兴趣的个体与低社会兴趣的个体相比,很少以自我为中心,较少敌视和挑衅他人,有更强的合作和互助意识。里克(G.Leak)等人运用社会兴趣多项测量方法进行研究,发现具有较高社会兴趣的人认为生活的目标不是赚很多钱,而是拥有一个快乐的家庭、成为社会领袖、为消除社会和经济不平等而努力等。赫尔(C.S.Hall)和林德基(G.Lindzey)把阿德勒的创造性自我看作是阿德勒“作为人格理论家所取得的最辉煌的成就”,他们认为,创造性自我可以使个人的人格和谐、统一,形成个体的独特性,它是人类生活的积极原则。査琼克(R.Zajonc)以阿德勒的出生顺序学说点为基础提出了家庭影响的聚集模式(confluence model)来解释长子比后来的孩子智力更高的原因。该模式认为,家庭环境既可以促进也可能阻碍孩子的智力发展。在其他孩子出生之前,长子主要与成人交往,处在一个成人化的语言环境中。之后出生的孩子主要与兄弟姐妹们交往,很少接触到这些成人化的语言,很少目睹成人交往中抽象思维的形成过程。与此同时,掌握了语言的长子会延伸出教师的角色,家长期望他们在各种活动中能教导技能较少的弟弟妹妹们,这样他们必须懂得更多,由此促进了其智力的发展。年龄小的孩子通常没有资历来教导哥哥姐姐,缺少教育别人的机会,因此智力发展不快。
后阿德勒学派成员对阿德勒的心理治疗技术进行了更大的改进。后阿德勒学派的心理治疗是一种成长模式,形成了短程治疗、团体治疗、游戏治疗、婚姻和家庭治疗等多种治疗形式。早在20世纪20年代,德雷克斯就引入了团体治疗,并且开辟了配偶共存治疗的先河,家庭治疗是纳粹占领前维也纳学派提出的公共家庭咨询的一个重要辅助手段。40时代,德雷克斯提出了心理治疗的“两次谈话”方法,50年代又提出了音乐治疗方法,并在治疗中把“心理剧”和阿德勒的个体治疗方法结合起来。斯特恩就阿德勒心理治疗的四步法进行了完善和补充,提出了十二步法。当代的阿德勒治疗具有极强的渗透性,整合了认知、系统化、存在主义和心理动力学的观点,并且将认知、认知—行为、理性—情绪、建构主义、焦点解决及社会建构主义方法联系在一起,从而既可以在多种环境,如私人诊所、住院和门诊环境、学校中,也可以在多种模式,如一对一、群体、家庭中发挥作用。尽管今天明确声称属于“阿德勒学派”的治疗师的人数并不多,但阿德勒的观点和技术已经微妙而又悄无声息地渗入当今许多咨询取向中,以至于我们“不应问某人是否属于阿德勒学派,而应说某人隶属阿德勒学派的程度”。
后阿德勒学派成员还通过成立学会、建立研究所、发行刊物、举办会议等形式,在世界各地进一步传播和发展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思想。自阿德勒创立个体心理学协会以后,其分支机构迅速发展到欧洲各个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随着阿德勒到美国定居,个体心理学发展的中心转移到了美国。经过几代个体心理学家的努力,现在个体心理学的组织机构和培训机构得到蓬勃发展,多达数百个,遍布世界各地。
目前,个体心理学的国际组织主要是阿德勒于1922年成立的国际个体心理学协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Individual Psychology,IAIP),其会员组织遍布北美洲、欧洲、南美洲和亚洲等。国际个体心理学协会旨在将全世界的个体心理学组织机构联合起来,通过国际团体促进各地的组织机构开展国际对话、合作和共同研究,进一步促进和推动个体心理学的理论、研究和应用的发展。国际个体心理学协会主要通过国际个体心理学大会(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Individual Psychology,ICIP)开展活动。国际个体心理学大会是阿德勒的追随者开展交流和研究的国际性组织,现在每3年举行一次大会。第25届ICIP于2011年7月在维也纳举办,正值个体心理学建立100周年,大会主题定为“分离、创伤和发展”,这似乎代表着个体心理学的百年发展历程。
个体心理学的分支组织机构遍布世界各国,欧洲的奥地利、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瑞士、希腊、匈牙利、立陶宛、罗马尼亚、卢森堡、马耳他等国均建有个体心理学的分支组织机构,北美的美国和加拿大、南美的巴西和乌拉圭、亚洲的日本等也都建有分支组织机构。当前美国仍是个体心理学发展的重镇,拥有个体心理学发展的最强大阵营。美国的个体心理学分支组织机构和培训机构有上百个,其中北美阿德勒心理学协会(North American Society of Adlerian Psychology)、纽约阿尔弗雷德·阿德勒研究所(Alfred Adler Institute of New York)、阿德勒职业心理学院(Adler School of Professional Psychology)(这是一所经过认证的研究生院,颁发咨询专业的硕士、博士学位。的影响力最大。)
目前,个体心理学期刊有几十种,如国际个体心理学大会会刊《国际个体心理学和比较研究杂志》(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dividual Psychology and Comparative Studies),美国的《个体心理学杂志》(Journal of Individual Psychology)、《个体心理学:阿德勒学派的理论、研究与实践》(Individual Psychology:Journal of Adlerian Theory,Research and Practice),英国的《个体心理学时事通讯》(Individual Psychology News Letter)、《ASIIP年鉴》(The ASIIP Year Book),法国的《法国阿德勒心理学协会通报》(Bulletin de la Société Franaise de Psychologie Adlérienne),意大利的《个体心理学杂志》(Zeitschrift für Individuapsychologie)等。
五、阿德勒的历史影响
阿德勒一直努力表明:“个体心理学是所有旨在促进人类福祉的伟大运动的嗣子。尽管它的科学基础有义务使它具有一定的不妥协性,但是它也渴望接受所有知识和经验领域的启发,并反过来启发它们。”(转引自Ansbacher,H.L.,& Ansbacher,R.,The individual Psychology of Alfred Adler: A Systematic Presentation in Selections from His Writings,p.463。)他还希望,“每个个体心理学的学者都要尽可能充分地获得其他心理学体系的知识……任何没有偏见的批评者都必须承认,内省主义、精神分析、机能主义、行为主义、目的论、反射学和格式塔心理学都曾经做出过有价值的贡献。但对个体心理学也必须要说同样的话”(转引自Corsoni,R.J.(Ed.),Current Personality Theories,p.72。)。这表明阿德勒对自己的理论并不闭关自守,而是坚持一种宽泛的折中主义态度。用他自己的话说,“我们绝不倡导弱折中主义”。可以说,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体系具有开放性,这样它所探讨的人类心理现象就更具有广泛性,也与后来出现的各种心理学理论和方法更具有关联性或相通性。索恩(F.Theorne)指出:“阿德勒比弗洛伊德关注的行为更为广泛,同时比荣格的神秘主义更为实用……从历史意义上说,保持这样的记录是重要的,即直接将阿德勒奉为创建各种心理学理论的先驱。”(同上。)艾伦伯格(Ellenberger)说得更为直接:“像阿德勒这样四处被抄袭却从未为得到他人的致意的人并不多见。他的学说已变成一句法国方言所形容的‘公共广场’,任何一个人都可以进入并取走任何东西却都不会感到羞愧。某位作者可能害怕而谨慎地表明自己由他处所引用的任何文字。但是,一旦来源是个体心理学,他的做法就绝非如此;情况变得似乎是,阿德勒从来未贡献过任何独创性的东西。”(Henri F.Ellenberger,The Discovery of the Unconscious:The History and Evolution of Dynamic Psychiatry,Basic Books,New York,1970,p.646.)阿德勒创立的个体心理学思想一个世纪以来,在心理学界、临床治疗界和教育界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一)开辟了心理学的新天地
阿德勒把人看作由统一目标所指引、克服自卑、追求优越、有着无限社会兴趣潜能的人,有意识主动地面向现实与社会而积极参与的人。正因为他把人从总体上看作一个社会的人,他的个体心理学也就是一种社会心理学,把人的一切行为放在社会含义上加以理解。他在其心理学体系中强调并引入被主流心理学极力回避的“意义”、“价值”、“责任”、“自由选择”与“生活理想”等概念,这就使他很自然地走上了一条沿着社会科学和人文学方向发展的心理学道路,成为人文主义心理学的先驱(参见沈德灿:《精神分析心理学》,223页,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5。)。梅森(Matson)指出:“阿德勒的影响……似乎并不比弗洛伊德少多少……阿德勒在1911年所独立从事的工作,预期并鼓舞了新弗洛伊德学派、精神分析的自我心理学、来访者中心疗法、存在心理学与当代人格理论的兴盛发展。”(Matson,F.W,The Broke Image: Man,Science and Society,Anchor,New York,1964,p.194)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推动了精神分析运动的进一步发展,也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存在心理学和积极心理学的重要思想来源。
第一,对精神分析的影响。个体心理学理论中的一些思想观点为古典精神分析学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最有价值的种子,影响了精神分析运动内外两个方向的发展。首先,个体心理学提高了自我在精神分析中的地位,使自我成为精神分析研究的重要内容,为哈特曼(Heinz Hartman)、埃里克森(Erik Erikson)等人进一步系统地提出自我心理学理论奠定了思想基础。法恩(R.Fine)指出:“阿德勒的一些看法代表了一种萌芽时期的自我心理学。”(Fine,R,A History of Psychoanalysis,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New York 1979,p.81.)其次,个体心理学扭转了精神分析的方向,使精神分析不再依赖于自然的生物因素,而是强调人的社会性和社会因素的作用,开创了精神分析社会文化取向的先河。正如舒尔茨(D.Schults)所指出的:“阿德勒提出了关于人的一种更令人满意和乐观的概念。他强调了社会因素的重要性……这种态度加强了已经增长着的对社会科学的兴趣,也加强了更为传统的精神分析开始重新确定研究方向,以便使它的原则更能应用于不同文化条件下的不同的行为方面。”([美]舒尔茨:《现代心理学史》,371页,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社会文化学派的著名代表人物霍妮(Karen Horney)在谈及“追求优越”时承认自己得益于阿德勒,认为阿德勒在精神分析学家中最先把“追求优越”看作一种综合现象,并且指出了它在神经症中的重大意义。
第二,对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影响。阿德勒提出“创造性自我”概念,强调个人可以通过主观努力改造人格,通过创造性选择使人确立某种生活态度,并坚持未来目标比过去事件更为重要。这一思想对奥尔波特(Gordon Allport)、马斯洛(Abraham Maslow)、罗杰斯(Carl Rogers)等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产生了重要影响。朗格(L.M.K.Long)认为阿德勒的理论和奥尔波特的理论具有许多相似性,并指出,它们“都可以称为整体论和机体论……都反对泛性论和快乐原则……都可以大体上划为目的论者……在它们对人的描述中都明显充满希望和乐观主义”(转引自Corsoni,R.J.(Ed.),Current Personality Theories,p.50。)。马斯洛在青年时代曾与阿德勒一起共过事,非常熟悉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思想。他的自我实现理论正是以阿德勒的创造性自我的概念为新的起点的,他在《存在心理学探索》(1968)一书中把阿德勒列为“第三势力”心理学家的首位。后他又在《动机与人格》第二版(1970)中指出,阿德勒提出的“社会兴趣”这个词,很好地表达了由自我实现的人所表达的人类情感之特点。他在去世前还撰文说:“对我来说,阿尔弗雷德·阿德勒年复一年地变得越来越正确。正如这些事实表明,越来越强烈地维护着他这个人的形象。我必须指出,尤其在他对整体性的强调这一点上,这个时代仍然还没有赶上他。”(Maslow,A.,“Tribute to Alfred Adler,”Journal of Individual Psychology,1970,26,p.13.)阿德勒在治疗理论中强调自尊、同情和平等的重要性,这种观点影响了罗杰斯,罗杰斯在治疗中也强调同情、尊重患者,以患者为中心。罗杰斯早年曾聆听过阿德勒的教诲,他在逝世前不久曾说过:“我特别荣幸遇见、聆听、留意过阿尔弗雷德·阿德勒博士……在研究所里我已十分习惯严格的弗洛伊德方法——75页的个案史以及甚至在考虑如何对一名儿童进行‘治疗’之前就要做多种详尽的评估。但我被阿德勒博士迅速与孩子和父母建立关系的方式震撼了,这种方式非常直接又看似短程。我花了一些时间才意识到我已从他那儿学到了多少东西。”(转引自Ansbacher,H.,“Alfred Adler's Influence on the Three Leading Cofounders of Humanistic Psychology,”Journal of Humanistic Psychology,1990,30(4),p.47。)
第三,对存在心理学的影响。存在心理学早期代表人物弗兰克尔(Viktor Frankl)早年参加过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协会活动,他对阿德勒评价极高,把阿德勒和弗洛伊德的对立表述为:“……与哥白尼给世界带来的骤变相比并不逊色。人类不再被看作是驱力与本能的产物、奴隶和牺牲品;相反,驱力和本能只是构成了那种为人类的表现和行动服务的物质基础。除此之外,阿尔弗雷德·阿德勒也许更能称得上是一位存在主义思想家和一位存在主义的精神病学运动的先驱者。”(Frankl,V.,“Tribute to Alfred Adler,”Journal of Individual Psychology,1970,26,p.12.)弗兰克尔吸收了阿德勒有关自由与责任的观点,认为自由选择在人的决策过程中发挥着核心作用。美国存在心理学家罗洛·梅(Roll May)在欧洲游历时曾与阿德勒有段交往,对阿德勒怀有深深的感激和钦佩之情。他在其第一本著作《咨询的艺术》(The Art of Counseling,1939)的前言中就承认:“这个讨论特别感谢阿尔弗雷德·阿德勒的谦逊而洞彻的智慧。”(转引自Ansbacher,H.,“Alfred Adler's Influence on the Three Leading Cofounders of Humanistic Psychology,”Journal of Humanistic Psychology,p.50。)阿德勒重视意识本身的作用,认为人是自己生活方向的创造者,个体从童年早期的经验中就形成了为自我而奋斗的基本模式。罗洛·梅也相信意识本身的力量,只是表述和阿德勒不同而已。他把勇气看作是成熟的道德,它能使人避免陷入对创造性工作和爱的依赖,通过人的自由选择、责任性和社会存在而获得一种替代的价值感。
第四,对积极心理学的影响。积极心理学的倡导者塞利格曼(M.Seligman)在《积极心理学手册》中提出:“应将积极心理学的目标从病理学转向一种更加平衡的视角,注重把积聚力量作为治疗武器库中最有效的武器的可能性,拥有一个实现自己抱负的个体和一个繁荣的团体这样的观念。”(转引自[美]乔恩·卡尔森、理查德·E· 沃茨、迈克尔·马尼亚奇:《阿德勒的治疗:理论与实践》,30页,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1。)他认为,积极心理学并不是一种全新的观念,拥有着许多杰出的先驱。积极心理学就其发展过程而言,其本身即是一种阿德勒学派的观点。积极心理学的许多方面与个体心理学都具有一致性。积极心理学和个体心理学不仅仅关注精神病理学和来访者的无能,还共同强调正常人的成长和发展、防御与教育,关注心理健康,挖掘来访者的力量、资源和能力以及多元文化和社会公正这样的大主题。
(二)引领了心理治疗的先河
艾利斯(Albert Ellis)指出:“阿尔弗雷德·阿德勒甚至比弗洛伊德更可能成为真正的现代心理治疗之父……从某种意义上说,任何当代著名的心理治疗家取得的成就都应归功于阿德勒创立的个体心理学。”(Ellis, A.,“Tribute to Alfred Adler,”Journal of Individual Psychology,1970,26,p.11.)埃文斯(T.D.Evens)也指出:“阿德勒对心理学的贡献继续影响着今天的咨询师们。在某种意义上说,阿德勒的理论仍然领先于他的时代。”(Evens,T.D.,“How Far Can You Go and Still Be Adlerian?”Individual Psychology:Journal of Adlerian Theory,Research and Practice,1991,47,p.541.)阿德勒的最大贡献就在于他提供了一个经受住了时间考验的综合理论,并为当代许多心理治疗模式奠定了基础。个体心理学引领了心理治疗的先河,不管后来提出的新心理治疗方法的学者是否提及自己受惠于阿德勒的观点,但我们都可以看到许多心理治疗方法与阿德勒的观点和方法之间具有相似或相通之处。
第一,对理性—情绪行为疗法的影响。理性—情绪行为疗法的创始人艾利斯(1970)将阿德勒视为对理性—情绪行为疗法具有奠基意义的现代先驱,并指出:“如果没有(阿德勒)的开创性工作,理性—情绪行为疗法的主要元素可能永远不会形成,这种可能性很高。”(Ellis,A,Humanistic Psychotherapy,McGraw Hill,New York,1973,p.112.)他认为,阿德勒的工作对于理性—情绪行为疗法在几个方面的发展都很重要。他是第一位真正强调自卑感的伟大治疗师,同样强调自我评定和自卑感所导致的自我焦虑。如同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理性—情绪行为疗法也重视人们的目标、目的、价值观以及意义。在运用主动—直接的教育,强调社会兴趣,采用整体的、人本主义的观点以及运用心理治疗的高级认知—说服形式等方面,理性—情绪行为疗法也都追随阿德勒。
第二,对认知或认知—行为疗法的影响。认知疗法的创始人贝克(A.Beck)称阿德勒为最早的态度治疗师,“关注个人观念——他的内省、对自己的观察、解决问题的计划”。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强调在患者自己的意识经验框架内理解患者的重要性。对阿德勒而言,治疗是尝试去阐明个体如何知觉和体验世界。弗雷曼(A.Freeman)也认为,阿德勒是“最早的认知治疗师”(转引自[美]乔恩·卡尔森、理查德·E·沃茨、迈克尔·马尼亚奇:《阿德勒的治疗:理论与实践》,18页。)。在认知治疗中至少有三个阿德勒心理治疗的基本要素得到了普遍承认:(1)一种关注生活风格信念的治疗焦点,或者认知治疗师所称的潜在图式;(2)一种强调合作和协作的治疗关系;(3)治疗的改变,或者重新教育和重新定向的过程。
第三,对建构主义疗法的影响。建构主义心理学和心理治疗的创立者凯利(G.Kelly)认为,他的“高级结构”与阿德勒的“生活风格”之间存在着相似性,当代两位著名的建构主义治疗家马奥尼(Michael Mahoney)和内梅伊尔(Robert Neimeyer)也承认阿德勒心理学和心理治疗是一种建构主义理论和治疗方法。马奥尼指出,阿德勒和凯利都明显受到法兴格(Hans Vaihinger)的《虚构哲学》的影响。法兴格强调人类的认知过程对其在世界的生存和活动具有目的性、工具性和功能性的意义。阿德勒和凯利都利用了法兴格著作中的虚构概念、主体的观念建构,虽然不一定和现实相符,但它可以作为有用的工具来处理生活中的任务和难题。卡尔森(J.Carlson)和斯佩里 (L.Sperry)认为,个体合作建构他们生活于其中的现实,并且他们也能够自己质疑、解构或重构现实,这种认识不仅是阿德勒心理治疗的根本原则,而且也是其他建构主义心理治疗的根本原则(参见[美]乔恩·卡尔森、理查德·E·沃茨、迈克尔·马尼亚奇:《阿德勒的治疗:理论与实践》,22~23页。)。
第四,对叙事疗法的影响。叙事心理学和和叙事疗法提出者辛格(J.A.Singer)和萨洛维里 (P.Salovery)指出,阿德勒是探讨自我定义或叙事记忆在心理治疗中的核心作用和使用的最早的人格理论家和心理治疗学家,许多当代学者所阐述的有关意义记忆内容的本质,阿德勒在20世纪最初的30年里就已经提到过。《个体心理学杂志》在1998年第4期发表了“叙事治疗和阿德勒心理学”专辑,证实了这两种方法间存在着大量的共同基础。叙事方法和阿德勒学派的方法对社会建构主义的问题作出了回应,并且它们拥有共同的治疗方法,尽管使用了不同的术语。
第五,对家庭治疗的影响。舍曼(R.Sherman)和丁克迈耶(D.Dinkmeyer)认为,阿德勒极可能发展了第一个专业的夫妻、家庭咨询和家庭教育模式,并且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它们就立即被用于欧洲的儿童指导中心,直到1934年纳粹德国的官员们迫使他们关闭中心为止。在他们看来,“阿德勒的主题,思想和方法超越了今天所称的结构性的、策略的、沟通的、实验的、行为的、认知的、多代的以及自我心理学的家庭研究取向”(转引自[美]乔恩·卡尔森、理查德·E·沃茨、迈克尔·马尼亚奇:《阿德勒的治疗:理论与实践》,20页。)。戈尔德贝格(Goldenberg)夫妇也认为,阿德勒治疗和家庭治疗模式在概念上具有相似性和相容性。阿德勒治疗强调行为的社会内容、个体在他或她的关系中的嵌入性,以及当前环境和未来目标而非童年期未解决的问题的重要性。阿德勒心理治疗和家庭治疗都对人持有整体性观点,强调有目的、有意识的选择。阿德勒在关注发展家庭实践的同时,努力开创了一种儿童指导运动,同时关注改进养育实践,这表明他的兴趣超越了个人而转向了家庭功能。
(三)开创了教育的新理念
艾利斯指出:“阿德勒不仅是一位在其全盛时期杰出的治疗师,还是一位世界范围内杰出的社会教育者。”(同上书,“序言”,1页。)阿德勒终生都关注教育问题,他早在1904年就在医学报刊上撰写一系列文章,倡导医生就是教育者的理念。他于1914年出版了关于教育问题的第一本著作《治疗与教育》,此后又出版了三本专门的教育著作。第一次世界大战一结束,他就在在维也纳创办儿童指导中心,不断地与公立学校相联系,积极地将个体心理学观点运用于教育实践上。可以说,阿德勒是最早也是最为关注教育问题的精神分析学家。他非常强调教育的重要性,认为“总有一天人们将只知道一个思想——教育”(转引自Orgler,H.,Alfred Adler,The Man and His Work,New American Library, New York,1963,p.256。)。他积极地提倡儿童教育、成人自我教育和生活中失败者的再教育。他认为,教育最重要的目标是培养儿童的合作能力,训练他们成为社会的合格成员,并积极主动参与社会生活。阿德勒曾说过,“儿童的可教育性得自于他先天的、分化了的和成长着的社会兴趣的广度”(转引自Ansbacher,H.L., & Ansbacher,R.,The Individual Psychology of Alfred Adler: A Systematic Presentation in Selections from His Writings,p.138。),而社会兴趣正是一种必须加以发展的潜能。
阿德勒十分重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认为个体自出生起就必须接受家庭教育。一个人的最早影响来自母亲,母亲不仅是孩子生存的依靠,也是孩子合作能力的启发者,是母亲搭起了孩子通往外界的桥梁。母亲通过言传身教,教育孩子如何发挥潜能,与别人建立良好关系,促进人格健康发展。父亲的教育不只是鼓励孩子如何适应环境,而且要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的能力,这往往影响子女的一生。许多孩子在一生中都把父亲当作偶像,孩子的责任感在很大程度上与父亲的教育分不开。阿德勒认为,一个人的生活风格在4岁或5岁就形成并固定下来。父母只有从早期就开始训练儿童,才能使他们形成对职业、友谊和爱情的正确态度,形成自信、乐观、勇于探索等良好的个性特征以及善于与人合作的能力。阿德勒也十分重视学校教育,认为学校是每个儿童体验精神发展历程的场所,是家庭的延伸。关注儿童的困难、纠正父母教育儿童方式的错误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心。在学校教育之始,大多数儿童已有一定的思想准备,以应付广阔的社会生活。但也有少数儿童依然没有准备,他们进入新环境时,会举棋不定、畏缩不前,表现出对生活缺乏信心。这些儿童并非心智低下,只是在社会生活的适应方面犹豫不决。教师的作用就是帮助他们做好各种准备,应对各种情境。他认为教师要做的事情和母亲一样,那就是和学生联系在一起,并对学生产生兴趣,而绝不能只用严厉的惩罚。如果想要引起学生的注意,就必须先了解这个学生以前的兴趣,并使该学生相信能获得成功。从学校教育一开始,教师就应该发现孩子对世界的看法以及孩子的特长等,以便结合多种手段培养孩子。当然,只有教师自身健康、平衡,懂得学生心理,才会像朋友一样接近孩子,传给他们自身已唤醒的社会情感。阿德勒进一步认为,个体心理学可以帮助人们真正了解遗传的缺陷对心理发展的影响。在教育中引起最大问题的不是儿童本身的各种限制,而是外部给予的各种限制。教师和家长应该全力设法增强儿童的勇气和信心,帮助儿童消除因自己能力有限而设定的各种限制。
阿德勒的教育思想得到了广泛推广和应用,在此仅列举两例。斯皮尔(Oskar Spiel)最早根据阿德勒的思想在维也纳建立个体心理学的实验学校,他的《没有惩罚的纪律》(Discipline Without Punishment,1947)一书是对阿德勒教育思想的最先补充和发展。德雷克斯到达美国以后,与其合作者积极将阿德勒的教育思想推广到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实践中,他们在芝加哥建立儿童指导中心,撰写多部教育著作,如《父母的挑战》(The Challenge of Parenthood,1958)、《鼓励孩子学习》(Encouraging Children to Learn,1963)、《儿童:挑战》(Children:The Challenge,合著,1964)、《课堂心理学:教师手册》(Psychology in the Classroom:A Manual for Teachers,1968)、《训练的新方法》(New Approach to Discipline,合著,1968)、《处理儿童的错误行为:父母指南》(Coping with Children's Misbehavior:A Parent's Guide,合著,1970)、《维持课堂中的心理健康:课程管理技术》(Maintaining Sanity in the Classroom:Classroom Management Techniques,合著,1971)、《没有眼泪的纪律》(Discipline Without Tears,1972)、《儿童指导与教育》(Child Guidance and Education,2009)等。德雷克斯等人的目标是把儿童培养成具有正确的社会兴趣、良好的生活风格的现代人。在他们看来,所有学生的行为都有其特定的基本目的,学生总想获得认可,其行为也倾向于达到这一目的。学生出现行为不当,主要是为了追求某种目的,或者是因为某种错误的目的。学生表现出这些违反常规的行为,是因为他们没有能力做出必要的个人调节,以适应在个人间结构平等的团体中共存的需要。这种无能表现是由于学生早期家庭生活中出现的自尊问题而造成的。而教师的主要作用在于分析一个特定学生的不良品行,然后以个人谈话的方式让学生明确并帮助学生理解他自身行为背后的目的,而且还应该告诉学生并让学生体验其不良品行的自然后果。通过自然后果,教会学生学会评估情境、作出负责的选择和从经验中学习。教师亦应该鼓励学生,并帮助其建立期望行为的规则及列出不良行为的后果,鼓励学生做出良好行为的承诺。群体控制就在于,那些自然的令人不愉快的后果总是不良行为的结果,因而教师不应处理惩罚本身。教师应能分析学生的团体行为以及确定促成如此行为的目标。
此外,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在社会政策、犯罪、宗教、战争、贫困、社会工作、性别平等、文学批评、心理传记学和心理历史学等领域也具有较为广泛的影响。限于篇幅,在此不再一一展开讨论。
郭本禹
2013年8月10日
于南京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