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春水,动静相宜
道家追求上善若水。水边渔父意像的由来始于庄子和屈原二人的《渔父篇》,引申为对于失意的排解、傲世愤俗、向往隐逸的符号。江南多水,流水虽然无言,却未必静默如迷。若要表现水的动态,传统的技法是采取慢门长曝光,这对于激流跌宕的山涧可行,对于平静开阔的水面就无用了。所以对后者,窃以为可有意撷取一些相对运动的景物,来衬托静水流深。
空旷的水面总是单调的,却是最好的画布,没有笔墨,只有快门与镜头,心中有数一样能安排妥当,有时只消一叶行过的扁舟、几个浣衣的妇人,或是一片飘落的花瓣、几尾悠游的鱼儿。寥寥数笔无须多,反而能勾勒出一派动静相宜的无穷春意。
若要表现水的静态,则可以借助景物的倒影。花木也好,老宅也罢,镜中的天地,如幻似真,似倒还正,再加上春波温柔荡漾,多少抹去了些许清晰面目,还能营造出似有笔触的水粉画效果。有水的画面更会蕴藉灵气,动静之间,自现无边春色。
水有万般柔情,也有万般拍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