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章 声入可否心通:切音字运动与“国语统一”思潮的纠结
中国的语言民族主义主要是受到西方和日本影响的结果,但和它们相比,又不无特色。西欧各国语言虽有差异,而均使用拼音文字,其争论主要体现在一种强势方言如何升格为国语,以及如何清理语言中的外来影响等问题上,文字方面的争议并不严重。日本一度被中国人认为是“同文同种”之国,而早有拼音形式的假名存在,况且汉字对他们来说毕竟是外来事物,因此,尽管汉字存废问题也引发过不小的风波,但矛盾的尖锐程度远远无法和中国相比。中国是汉字的原产国,汉字又主要是一种意符文字,与语音存在一定距离;然而,新的文字观既以声音为导向,不免牵入语言问题。文字和语言这两个层次既各自独立,又互相纠缠,将中国的语言民族主义带入一个异常复杂的境况。
这一状况从切音字运动时就开始了。由于强调文字应该直接反映声音,并刻意为各地的下层民众考虑,且无意中继承了传教士的做法,切音字运动兴起之初,涌现出一大批拼写南方方音的切音字方案。这在一开始并未引起过多质疑。但是到了20世纪初,随着民族主义的迅速传播,统一国语的观念流行开来,方音切音字遂被批评为不但无助于“言同音”,而且破坏了“书同文”。可是,许多国语统一论者所支持的官话音切音字也在一些地区遭遇类似批评,甚至直接危及切音字本身的存在合理性。
与此同时,以“六书”为基础的汉字在历史上维系国家统一的作用也日益受到重视,再一次对切音成字的思路构成压力。这样,汉字与切音字除了在保存国粹的问题上展开交锋之外,又开辟了一个新的战场。文字、声音、方言、官话,几条线索交织杂错,彼此竞争,相互启示,呈现出立体而动态的关联,其中既有国语运动内部不同层次和不同面相之间的互动,也有整个国语运动和更宏观的时代思潮之间的同调与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