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导论 走出族群看华夏
如果要在古今汉语中选出十个最重要的关键词,“华夏”无疑可以入选。但如同多数日用而不知的常见词汇一样,它的准确意义却是宽泛模糊、游移不定的。在对中国中古及更早时期历史的研究中,近年来出现了一个明显的以“华夏”替代“汉族”,以“华夏化”替代“汉化”的趋势。然而这一替代仅仅是为了简单地避免时代错置吗?华夏和华夏化是否还具有更深的学术内涵?
本书要探讨的正是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华夏、华夷秩序以及非华夏人群的华夏化问题。这三个问题,实际上只有一个核心,即华夏是什么。只有准确认识了华夏的本质,才能定位非华夏,才能理解两者之间的华夷秩序,才能讨论华夏化的途径。事实上,如本书所揭示的,华夷秩序与华夏化的道路,即包含在华夏对自身的定义之中,只要认清了华夏,后两个问题自然变得明了。反过来,要想准确认识华夏,又不得不从对华夷秩序以及华夏化的分析着手。总而言之,它们实际上是同一个问题,不可割裂而论。
迄今为止的民族史与一般中国史的研究中,华夏的定义并非都是一致的,但是无一例外地,所有研究者都将华夏视为一个民族或者族群,并认为它是汉族的前身。自近代“民族”(nation)概念引入中国以来,对它的理解几经变化,迄今仍无定论,而“族群”(ethnic group)概念在20世纪90年代的引入,又加剧了这种理论上的混乱。但不管民族或族群的定义如何变化,将华夏视为一个民族或族群,则未受到过任何怀疑。不仅华夏被看作民族或族群,华夏之外的非华夏人群,也各自被看作是民族或族群。所以,对华夏的理解的变化,与民族或族群理论的演变息息相关。至今为止的各种民族理论,可以大体分为两种类型,一种可称为客观实体论,另一种可称为主观认同论。对华夏的定义和理解,也因此而分为两派,以下试做一简要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