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仁篇第四
【4.1】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zhì)?”
孔子说:“民风淳厚的地方是美好的;一个人选择住处时错过了民风淳厚的地方,怎么算得上是明智呢?”
【注解】
里:古代的居民组织,先秦以二十五家为里。后泛指乡里、家乡。
仁:仁爱、亲善。也可理解为仁爱亲善的人际关系所形成的淳厚风俗。
【导读】
对于个人成长而言,自身的主观努力当然是最重要的,但是也难免要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所以明智的人会选择民风淳厚的地方居住。这很容易让我们想起“孟母三迁”的故事:孟子幼时,其舍近墓,常嬉为墓间祭拜之事。孟母曰:“此非吾所以处吾子也。”乃去,舍市旁。其嬉游为贾人炫卖之事。孟母又曰:“此非吾所以处吾子也。”复徙居学宫之旁。其嬉游乃设俎豆,揖让进退。孟母曰:“真可以处居子矣。”遂居焉。孟子长大以后,成为一代大儒,后世以为圣贤。《荀子·劝学》云:“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xi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辟而近中正也。”意思是:“蓬蒿生长在麻丛中,不用扶持就自然而直;白沙放在黑土中,就与黑土一样都成了黑色。兰槐的根就是芳香的白芷,如果把它浸泡在臭水里,君子就不会接近它,百姓也不会佩戴它。它的本质并非不美,而是浸泡它的臭水造成的。因此君子居住一定要选择乡土,外出也要结交贤士,这是用来防止邪辟而接近正道的方法。”可供本文参考。
【4.2】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孔子说:“不行仁的人,没有办法持久地处于困境之中,也没有办法长期处在顺境之中。行仁的人是自然而然地走在人生正途之上,明智的人则是了解人生正途的重要性而选择行仁的。”
【注解】
约:节俭,本文可引申为贫穷困顿。
知者利仁:智者的理性选择更有利于行仁。
【导读】
儒家主张人性向善。行仁就是按照人性向善的要求去行事,并持之以恒地走在人生正途之上。唯其如此,才可以“久处约”,也可以“长处乐”。所以孔子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4.5)他认为,明智的人不论身处困境还是顺境都会选择正确的人生道路来实现自己的价值追求,这样更有利于行仁。《礼记·表记》云:“仁者安仁,知者利仁,畏罪者强仁。”意思是:“仁者天性爱行仁,智者因为知道行仁的重要而行仁,害怕犯罪受罚的人勉强行仁。”虽然三者的动机不同,但是客观上都达到了行仁的效果。可供本文参考。
【4.3】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孔子说:“只有行仁的人有能力做到喜爱好人,厌恶坏人。”
【注解】
好人:喜欢好人。
恶人:讨厌坏人。孔子说:“乡愿,德之贼也。”(17.13)意思是:“不分是非善恶的好好先生,正是败坏道德风气的小人。”可供参考。《论语·阳货篇》记载,子贡曰:“君子亦有恶乎?”子曰:“有恶。恶称人之恶者,恶居下而讪上者,恶勇而无礼者,恶果敢而窒者。”(17.24)亦可供本文参考。
【导读】
仁者追求仁德与正义,没有顾虑和偏私之心,所以能够明辨是非、判断善恶。孔子说:“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15.28)他强调,大家都讨厌的人,我们要仔细考察;大家都喜欢的人,我们也要仔细考察,这样才能理性地分辨好人和坏人。唯其如此,才可能与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行仁并与不仁者保持适当的距离。这是道德与理性携手并进的结果,当然不容易做到,但是斯宾诺莎说:“正因为此事困难,所以值得一试。”
【4.4】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孔子说:“只要立志行仁,就不会做坏事了。”
【注解】
志:心意,志向。本文用作动词。
恶:罪恶,不良行为,与“善”相对。
仁:本文指行仁义之事。
【导读】
孔子说:“仁者安仁。”(4.2)“我欲仁,斯仁至矣。”(7.30)他认为,立志行仁的人,内心有向善的要求,就会择善而固执之,努力做好自己该做的事,自然不会有意去做坏事了。孟子说:“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其生色也睟(suì)然,见于面,盎于背,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孟子·尽心上》)意思是:“君子表现他的本性,仁德、义行、守礼、明智都根植在心中,它们产生的气色是纯和温润的,显现在脸上,洋溢在背上,延伸到四肢,四肢不必等他吩咐就明白该怎么做了。”可供本文参考。
【4.5】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wū)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孔子说:“富有和尊贵,是人们想要的。如果不依正当的途径获得,君子是不会接受的;贫穷与卑微,是人们讨厌的,如果是因为坚持仁义之道而加之于身的贫贱,君子是不会逃避的。如果离开了人生正途,君子凭什么成就他的名声呢?君子不会有片刻的时间脱离人生正途,在匆忙急迫时如此,在危险困顿时也是如此。”
【注解】
道:路。本文指途径、方法。孔子认为,君子爱财要取之有道;小人贪财,往往不择手段。
恶乎:疑问副词,怎么,如何。形容时间短暂。
终食之间:一顿饭的工夫。
造次:匆忙,仓促。
颠沛:困苦。如《后汉书·伏湛传》:“湛虽在仓卒,造次必于文德,以为礼乐政化之首,颠沛犹不可违。”
【导读】
孔子认为,仁义之道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原则和基础,无论是富贵还是贫贱,无论是在仓促之间还是在颠沛流离之际,都不能有所违背,做到这一点远比博取外在的名声更为重要。因为在孔子看来,只有以仁义为基础的名声和功业才是真实可靠的,也才可能是持久的。孔子说:“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15.2)意思是:“君子走投无路时,仍然坚持原则;换了小人,就会因此而胡作非为了。”可见,能否在困境中坚守正义,才是对行仁者的真正考验。孟子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滕文公下》)他还说:“非其道,则一箪食不可受于人;如其道,则舜受尧之天下,不以为泰。”(《孟子·滕文公下》)均可供本文参考。
【4.6】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wù)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孔子说:“我不曾见过爱好完美人格的人,与厌恶不完美人格的人。爱好完美人格的人是至高无上的;厌恶不完美人格的人,他追求完美人格的办法,是不使偏邪的行为出现在自己身上。有没有人会花一些时间致力于培养完美人格呢?真要这么做,我不曾见过力量不够的。这样的人大概会有,只是我未曾见过罢了。”
【注解】
吾未见:这种说法在《论语》中多次出现,如“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吾闻其语矣,未见其人也。”(16.11)“吾未见刚者。”(5.10)“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9.18)这是孔子在表达上的需要,是为了强调和突出他要说明的问题,并不是真的没有见过这样的人。
尚:超过,加。
【导读】
本文强调了道德修养的关键在于积极的自我实践。具体而言,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道德修养的前提在于觉悟并坚信人性向善,如果内心怀有向善的自觉和力量,随时随地都可以在通过修养磨炼自己;第二,内心的觉悟固然重要,但修养的关键还在于身体力行的实践,而实践的过程将面临更多的考验,其间需要恒心、能力以及智慧的配合方可见效。所以能够择善固执、止于至善的人则是少之又少,大多数人不过是半途而废或者浅尝辄止而已。孔子说:“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6.7)“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者斯可矣。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7.26)均可供本文参考。
【4.7】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孔子说:“人们所犯的过错,各由其本身的性格类别而来。因此,察看一个人的过错,就知道他的人生正途何在了。”
【注解】
党:党徒、同伙。本文引申为类,指某类人。
仁:本文指人生的应行之路。如“以文会友,以友辅仁。”(12.24)
【导读】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每个人都有性格上的优点和缺点,而人的过错也经常是由其性格特点决定的。虽然人的命运不可能完全由性格决定,但是只有充分了解了自己性格中的优缺点,才可能扬长避短,改邪归正,走上适宜的人生道路。所以孔子强调说:“观过,斯知仁矣。”
【4.8】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孔子说:“早晨听懂了人生的理想与价值何在,就算当晚死了也是值得的。”
【注解】
道:道义,仁义之道。本文可理解为人生应有的价值和理想。
【导读】
孔子说:“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中庸·二十章》)明确指出了“人之道”就是择善而固执之,其前提是真诚向善,目标则是止于至善,而践行仁义则是达成这一理想目标的重要途径和方法。然而,这样的人生之道并非人人都能够彻底觉悟。孟子说:“行之而不著焉,习矣而不察焉,终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众也。”(《孟子·尽心上》)意思是:“就这么去做,但并不明白;早就习惯了,但是没有察觉;一辈子走在上面,却不知道那是什么路的人,实在太多了。”可见,觉悟人生之道是如此的艰难而又如此的重要,所以孔子强调说:“朝闻道,夕死可矣。”他希望通过这样的言辞使人警醒,从而能够觉悟仁义之道并持之以恒地坚守一生。
【4.9】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è)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孔子说:“如果一个读书人立志追求人生理想,却以简陋的衣服与粗糙的食物为耻辱,那就不值得与他谈论什么人生道理了。”
【注解】
士:先秦时期贵族的最低等级,介于卿大夫和平民之间。本文泛指读书人。
恶:与“美”相对,可引申为不好、简陋、粗糙。
议:议论、讨论。议与论同义,区别在于:议需要与他人交换意见,论则不一定如此。议重在得失,其结果往往是作出决议;论重在是非,其结果往往是作出判断。作为名词时,议是建议,论是评论或议论。
【导读】
曾参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8.7)强调读书人应该以追求仁义作为自己的人生理想,重视内在精神的成长和满足,从而避免过度的物质追求和感官享乐。托尔斯泰说:“人类被赋予了一种工作,那就是精神的成长。”可供本文参考。老子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老子·十二章》)意思是:“五种颜色让人眼花缭乱;五种音调让人听觉失灵;五种滋味让人口不辨味;纵情于狩猎作乐,让人内心狂乱;稀有的货物让人行为不轨。因此,圣人只求饱腹而不求目眩,所以摈弃物欲的诱惑,重视内在的满足。”亦可供本文参考。
【4.10】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孔子说:“君子立身处世于天下,无所排拒也无所贪慕,完全与道义并肩而行。”
【注解】
适:通“敌”,相当,敌对。
莫:通“慕”,趋附,讨好。
义:宜,指行事恰到好处。西汉文学家、思想家扬雄说:“仲尼多爱,爱义也。”(《法言·君子篇》)
【导读】
儒家重视义行,反对因循固陋。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和个人处境,使言谈举止合乎义理并非易事,既要符合社会规范,又要关注对方的期许,还要符合自身发展的需求,多方综合才能找到适宜自己的处世之道。所以孔子强调,君子立身处世既要做到坚持真理和原则,“无适也,无莫也”,又要与时俱进,随机应变,力求做到“义之与比”。孟子则进一步强调说:“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唯义所在。”(《孟子·离娄下》)意思是:“德行完备的人,说话不一定都兑现,做事不一定有结果,但是全部以道义为依归。”可供本文参考。
【4.11】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孔子说:“君子关心的是德行,小人在乎的是产业;君子关心的是法度,小人在乎的是恩惠。”
【注解】
怀:心里包藏着某种思想感情。
德:人所应该具备的品行。
土:本土,乡土。本文可引申为土产、产业。
刑:法度,规范。
惠:恩惠,好处。
【导读】
儒家承认物质条件对于人生的基础作用,但更强调人的精神价值高于物质价值。孔子认为,道德修养之于人生具有更为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所以他多次强调君子要见利思义,见得思义,并以此为基础追求更高的人生境界。
冯友兰先生曾把人的生命活动归结为四种境界,即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自然境界”是指一个人按照本能或社会习俗生活,对自己所做的事缺乏自觉或不能真正意识到它的意义;“功利境界”是指一个人能时刻意识到自己,所做的事情也是为了自己。这样的状态并不表明不道德,因为利己的同时也可以做一些有益于他人的事情,只不过其动机是为了自身的利益而已;拥有“道德境界”的人,懂得世界上除了自己,还存在着一个作为人类整体的社会,自己只是社会的一员而已。本着这样的理解,做事时就要为集体的利益着想,追求道义而不仅仅是追逐利益,即“正其义而不谋其利”;拥有“天地境界”的人,知道在社会整体之上还有一个大全的宇宙整体,意识到自己不仅是社会的一员,还是宇宙的一员,所以能够超越人类中心主义而更广泛地关注宇宙的存在。这种自觉地关注宇宙整体利益的精神使他处于更高的超越人间世的境界,是最高的人生境界。
【4.12】子曰:“放(fǎng)于利而行,多怨。”
孔子说:“为人处事完全以利益来考量,就会招致许多怨恨。”
【注解】
放:通“仿”,依循,仿效。
怨:仇恨,怀恨。
【导读】
人生的发展需要经历不同阶段。简单地讲,可以分为自我中心阶段、人我互动阶段和超越自我阶段。自我中心阶段追求生存与发展的需要,重视自身利益的实现;人我互动阶段强调礼法与情义的并行,重视人际关系的和谐;超越自我阶段则追求无私与至善的理想,需要去除自我中心的执着。本文涉及人际互动问题。儒家向来主张以仁义作为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原则和出发点,强调为人处事不可全以利益作为考量,以免形成见利忘义、唯利是图的不良品行和社会风气,也可以有效地避免各种纠纷和怨恨。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4.16)可供本文参考。子路问成人。子曰:“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14.12)亦可供本文参考。
【4.13】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
孔子说:“能以礼貌谦让的态度治理国家,还会有什么困难呢?不能以礼貌谦让的态度治理国家,又能用礼做什么呢?”
【注解】
为:为是一个意义相当广泛的动词,其基本意义是“做”,但在不同的上下文中可以表示多种具体的意义。本文可理解为治理。
何有:即“有何”,属于宾语前置的反问句,表示肯定。可译为“有什么难呢?”
【导读】
有子说:“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1.12)强调了礼法对于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重大意义。孔子身逢乱世,更能深切地体会到礼法之于人际和谐和社会秩序的意义所在。因此他强调,在上位者要循礼而行并以谦让的态度治理国家。老子说:“圣人之道,为而不争。”(《老子·八十一章》)他还说:“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老子·六十六章》)意思是:“江海所以能够成为百川归往之处,是因为他善于处在低下的位置,这样才能让百川归往。因此圣人想要居于人民之上,一定要言辞谦下;想要居于人民之前,一定要退让于后。如此,圣人居于上位而人民不觉得有负担;站在前列而人民不觉得有妨碍。于是天下人乐于拥戴他而不会嫌弃。因为他不与人争,所以天下没有人能够与他争。”可供本文参考。
【4.14】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孔子说:“不要担心没有官位,而要担心自己凭什么来立身处世。不要担心没有人了解自己,而要设法使自己值得别人了解。”
【注解】
立:处……位置,在……有建树。或曰通“位”,指登上某一地位。
莫:无,没有人。
【导读】
子贡问:“有美玉于斯,韫匵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孔子说:“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9.13)其实,等待也是一种修养,但重要的是在等待的过程中要努力学习知识、培养德行、成就智慧。唯其如此,才能在机会来临时更加从容地立身处世,为他人和社会服务。这样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也是值得他人了解和赞许的。孔子说:“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14.30)他还说:“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15.19)均可供本文参考。
【4.15】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孔子说:“参啊,我的人生观是由一个中心思想贯穿起来的。”曾子说:“的确如此。”孔子出去了,同学们问曾子:“老师的一贯之道是什么?”曾子说:“老师的人生观讲的就是忠恕之道。”
【注解】
唯:应答声。与“诺”同义。成语有“唯唯诺诺”。
恕:推己及人,将心比心。
道:道理。本文指学说,主张。
贯:穿钱的绳索。本文引申为穿连,贯通。
门人:门生,学生。
【导读】
孔子是一位伟大的哲学家,而哲学家的任务就是建构一个能将自然、社会与人生融会贯通的思想体系,用以指导人生,造福社会。孔子对曾参说“吾道一以贯之”,大概是想借由曾参的提问来进一步阐释自己的一贯之道,此时曾参应该谦虚地请教说:“何谓也?”没想到他却莫名其妙地回答:“唯。”好像完全理解了老师的想法一样,其实不然。但他的这个不经意的回答却造成了一个严重的后果,即“子出”,孔子走了。学生们因此失去了聆听老师阐释其人生之道的机会。在同学们的追问下,曾参随后用“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来解释孔子思想的一贯之道则显得太过牵强,并不符合孔子的原意。他的不谨慎态度几乎造成了人们对孔子思想的误解。幸运的是,晚年的曾参对这一问题重新做出了明确的回答,他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8.7)指出了“仁”就是人性所要追求的理想,也是可以贯穿生死的人生正道。孔子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15.9),讲的就是这个意思。综上所述,我们可以肯定地说,仁就是孔子思想体系中“一以贯之”的核心观念,也是理解孔子思想乃至整个儒家思想的关键。
【4.16】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孔子说:“君子能够领悟的是道义,小人能够领悟的是利益。”
【注解】
君子:指有道德的人或立志成为君子的人。
喻:明白,知道,懂得。
小人:本文指见识短浅、没有志向的人。
【导读】
义与利是人生必须面对的两个重要问题。谋求利益是每个人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遵循道义则是解决各种人生问题的理性原则。孔子说:“君子上达,小人下达。”(14.23)“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4.11)意思是:君子不断上进,实践道义;小人放纵欲望,追求利益。他认为,君子应该以追求道义作为人生的理想,并在坚守道义的前提下实现自身的物质利益,尽量做到“见利思义。”(14.12)“见得思义。”(16.10)他还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7.16)可供本文参考。
【4.17】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孔子说:“看见德行卓越的人,就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德行不好的人,就要反省自己是否犯有同样的毛病。”
【注解】
贤:有德行有才能的人。
【导读】
修养之道在于不断地超越过去,革新自我,而广泛地向他人学习和真诚地自我反省则是个人成长的重要方式。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7.22)见到别人的优点,要尽量向他看齐;见到别人的缺点,就要提醒自己不要犯类似的错误。如此修养下去,人生的进步就将拥有无限的可能性。孟子说:“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禹闻善言,则拜。大舜有大焉,善与人同,舍己从人,乐取于人以为善。”(《孟子·公孙丑上》)意思是:“子路,别人指出他的过错,他就欢喜。禹,听到良善的言词就拜谢。伟大的舜更是了不起,善行与别人分享,舍弃自己而追随别人,乐于吸取别人的优点来行善。”可供本文参考。
【4.18】子曰:“事父母几(jī)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孔子说:“服事父母时,发现父母有什么过错,就要委婉地劝阻;看到自己的意见没有被父母接受,仍然要恭敬而不去触犯他们,内心忧愁但不要抱怨。”
【注解】
几:隐微,不明显。本文可引申为委婉婉转。
谏:用言语规劝君主或尊长改正错误。
劳:费力,吃力。本文可引申为劳累,忧劳。
【导读】
成为父母是结婚生子的自然结果,标志着人生进入新的阶段,但并不见得因此就不犯错误了。《庄子·人间世》记载:“仲尼曰:‘天下有大戒二:其一,命也;其一,义也。子之爱亲,命也,不可解于心;臣之事君,义也,无适而非君也,无所逃于天地之间。是之谓大戒。’”既然父母子女之间的亲情是命中注定的,我们就必须努力使之保持正常的状态,有了问题就要设法改善。所以,面对父母的过错子女要委婉相劝,如果父母坚持己见,则子女要尽力通过适当的方式来弥补父母的过失,这是难得的孝心,也是对子女办事能力和生活智慧的重大考验。《孟子·万章上》记载了舜如何劳心以善待其父瞽叟的事迹,可供读者参考。
【4.19】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孔子说:“父母在世时,子女(最好)不出远门;如果非得出远门,就必须有一定的去向。”
【注解】
游:游玩,游览。本文引申为旅行,出外求学或求官。
【导读】
俗话说,儿行千里母担忧。古代社会交通不便,出远门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回家,随时与父母保持联系是很困难的事,也不便于近身服侍父母,所以古人强调“父母在,不远游”;如果一定出远门,则“游必有方”,以使父母不必过于牵挂和担忧。当今社会的交通和通讯虽然都很发达,但出门在外时仍然需要体谅父母的忧虑之心和惦念之情。
【4.20】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孔子说:“如果三年之久不改变父亲为人处事的作风,就可以称得上孝顺了。”
【注解】
道:本文可理解为处世之道,作风。
三年:儒家主张要为父母守丧三年,实际为二十五个月。
【导读】
孔子说:“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17.21)在古代社会,儒家主张子女要为父母守“三年之丧”。“三年无改于父之道”的说法应该与此有关,这样的孝心是出于对父亲的肯定和尊重,一般人并不容易做到。但是,如果父母的处世之道确实存在根本的错误,子女还是应该从实际情况出发,坚持正确合理的做法,以避免更多不义之事发生,这是更高层次的孝。需要说明的是,在孔子之前之后,“三年无改于父之道”皆未形成正式的礼仪制度,即使是孔子的弟子之中也很少有人能够做到。所以,我们只能把它看作孔子对学生的一种期望而已。
【4.21】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孔子说:“父母的年纪,做子女的不能不记得。一方面为他们得享高寿而欢喜,另一方面也为他们的日渐衰老而忧虑。”
【注解】
惧:害怕,恐惧。本文可理解为担心或忧虑。
【导读】
面对父母的日渐衰老,“一则以喜,一则以惧”,既表露了子女对父母的爱恋之情,又体现了子女对父母健康的担忧,这正是人类情感的特色。岁月无情,稍纵即逝,所以作为子女要把握当下的机会,及时孝顺父母,以免将来悔之晚矣,造成终生的遗憾和痛苦。古人云:“夫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往而不来者,年也;不可再见者,亲也。”(《孔子家语·致思》)意思是:“树想静下来而风不停地吹,做子女的想奉养父母而他们却等不到那一天。流逝了再也不会回来的,是岁月;永远不可能再见到的,是去世的父母。”可供本文参考。
【4.22】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孔子说:“古代的人说话不轻易出口,因为他们以来不及实践为可耻。”
【注解】
耻:羞愧或羞愧之心。
躬:身体,本文引申为自身。
逮:及,达到。《荀子·尧问》:“魏武侯谋事而当,群臣莫能逮。”
【导读】
孔子说:“其言之不怍,则为之也难。”(14.20)意思是:“轻易开口而不觉得惭愧,做起来一定不容易。”与实际的行动相比,说话显得很容易,但也更容易落空。所以孔子告诫人们要“罕言”(9.1)“慎言”(2.18)“言思忠”(16.10),以免言不顾行,行不顾言。为此,他强调说:“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14.27)这样更有利于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至少不会使自己成为夸夸其谈却一事无成的人。孟子说:“人之易其言也,无责耳矣。”意思是:“一个人说话轻易出口,那就不值得责备了。”(《孟子·离娄上》)可供本文参考。
【4.23】子曰:“以约失之者鲜矣。”
孔子说:“因为自我约束而在做人处事上有什么失误的人,那是很少见的。”
【导读】
古希腊戴尔菲神殿上有两句话:即“认识你自己”和“凡事勿过度”。在认识自己的基础上适当地约束自己的言行是人生修养的重要方面,由此出发可以使德行不断臻于完美,也可以减少许多不必要的烦恼和困扰,使人生变得理性、简单而自由。孔子说:“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6.27)意思是:广泛地学习文献知识,再以“礼”来约束自己的行为,也就不至于背离人生正途了。那么,我们应该如何以“礼”来约束自己的言行呢?孔子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12.1)可供读者参考。
【4.24】子曰:“君子欲讷(nè)于言而敏于行。”
孔子说:“君子要言语谨慎迟钝,行动敏捷有效。”
【注解】
讷:言语迟钝,不善于讲话。本文指出言谨慎、不急躁。
【导读】
孔子说:“其言之不怍,则为之也难。”(14.20)意思是:“轻易开口而不觉得惭愧,做起来一定不容易。”比较而言,实际的行动需要过程也需要各种条件的配合,并不像说起来那样容易。因此,孔子特别强调言语修养的重要性。他认为,“讷于言而敏于行”是君子言行的具体表现,也是君子应该具备的修养,如此可以有效地避免言过其实,也可以减少因为言语失宜所带来的误解和烦恼。他还说:“仁者,其言也讱。”(12.3)“刚、毅、木、讷,近仁。”(13.27)可供本文参考。老子说:“希言,自然。”(《老子·二十三章》)意思是:“少说话,才合乎事物自己如此的状态。”亦可供本文参考。
【4.25】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孔子说:“有德行的人是不会孤单的,他必定会得到人们的亲近与支持。”
【注解】
邻:古代的一种居民组织。五家为邻,五邻为里。
【导读】
《易经·咸卦》爻辞曰:“憧憧往来,朋从尔思。”孔子解释说:“天下何思何虑?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意在提醒人们要心意真诚、修养德行,这样天下有德的人自然会与你呼应而不必忙着交际应酬。据此我们可以断定,孔子说“德不孤,必有邻”,表达的是他对于人性向善的坚定信念。《易·坤卦·文言》说:“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敬义立而德不孤。”意思是:“君子以严肃认真的态度持守内心的真诚,以正当合理的方式规范自己的言行。做到了既严肃又正当,他的德行就不会孤单了。”可供本文参考。《易·系辞上》说:“方以类聚,物以群分。”意思是:“同样类别的东西会聚在一起,不同群组的事物会分别发展。”亦可供本文参考。
【4.26】子游曰:“事君数(shuò),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子游说:“服事君主过于烦琐就会招致侮辱;对待朋友过于烦琐就会受到疏远。”
【注解】
数:过多,超过常度。
【导读】
常言道:“距离产生美。”距离可以使人与人之间保持相对的独立性和回旋的余地,关系可进可退,有助于保持合宜的状态,也有利于避免矛盾和怨恨。一般而言,上下级与朋友关系并非亲情,而是伴随着职业选择和社会化的活动所产生的人际交往,所以特别需要把握分寸,尽量做到适可而止,否则容易产生不良后果。孔子说:“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11.24)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12.23)均可供本文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