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导读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为政篇第二

【2.1】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gǒng)之。”

孔子说:“以德行来治国理政,就像北极星一样安坐在它的位置上,其他星辰都环绕着它而展布。”

【注解】

为政:古代天子与诸侯主导政治,称“为政”;卿负责统筹及制定政策,称“执政”;大夫则分工合作、各司其职,称“从政”。

共:环绕。此义后作“拱”。

【导读】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有一个基本的信念:即人性向善和仁者爱人,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德治的思想。孔子认为,以德治国要求为政者先修身正己,然后再以德化民。他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2.3)如果为政者能够秉持仁爱与正义的原则,表率天下,化民以德,世道自然太平;反之则天下大乱。即使在民主与法制盛行的今天,这样的思想对政治的发展仍然具有重大的启发意义和引导作用。

【2.2】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孔子说:“《诗经》三百篇,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其创作的基本原则,则可以称之为:无不出于真情。”

【注解】

《诗》:即《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它收集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间的诗歌,先秦称之为《诗》或《诗三百》。西汉时被奉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诗经》产生的地域主要是黄河流域。除了周王朝乐官制作的乐歌以及公卿列士进献的歌曲外,《诗经》中的许多篇章是流传于民间的歌谣,多数作者都已无法考证。这些诗当初是配乐而歌的歌词,保留着诗歌、音乐、舞蹈相结合的形式,但在流传的过程中乐谱和歌舞逐渐失传,最后就只剩下诗了。

言:古代一字为一言,如“七言诗”。本文的“一言”指一句话。

思:句首语助词,无实意。

无邪:形容马向前直行的样子。

思无邪:出自《诗经·鲁颂·駉》:“駉駉(jiōng)牡马,在坰(jiōng)之野,薄言駉者。有駰(yīn)有騢(xiá),有驔(diàn)有鱼,以车祛祛。思无邪,思马斯徂。”描写了马向前直行的勇健状态,孔子借用这句话来评论《诗经》的创作。

【导读】

诗歌的本色在于表达人们的真情实感,需要直抒胸臆,如同骏马勇健直行的样子,所以孔子说,“思无邪”是诗歌创作的基本原则,即要求所作必须出于真情,不可无病呻吟或者虚伪造作。

【2.3】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孔子说:“用政令来教导,用刑罚来管束,百姓会恭谨守法而免于罪过,但是却不容易觉悟羞耻。以德行来教化,用礼制来约束,百姓容易知道羞耻并且能够积极主动地步入人生正途。”

【注解】

政:政令,指行政措施与法令。

齐:使……齐。本文引申为整治、整顿约束之意。

刑:刑律。本文引申为处罚、惩治。

免:通“俛”,俯身,屈身,表敬畏。

格:确定标准,分辨善恶。

【导读】

孔子认为,治国理政离不开政令和刑罚,但是只靠政令和刑罚来管理百姓是不够的,还要“道之以德,齐之以礼”,因为德行教化可以使人积极主动地遵守礼法,自愿地走上人生正途。唯其如此,社会的秩序和稳定才有真实可靠的基础。孟子说:“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孟子·离娄上》)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可供本文参考。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12.1)同样强调了对百姓“齐之以礼”并使之主动步入仁义之途的重要性,亦可供本文参考。

【2.4】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说:“我十五岁时立志于学习;三十岁时可以立身处世;四十岁时可以免于迷惑;五十岁时可以领悟天命;六十岁时可以顺从天命;七十岁时可以从心所欲而不违反规矩。”

【注解】

有:同“又”,用在整数和零数之间。

立:建树,成就、立足。《广雅·释诂》:“立,成也。”成语有“安身立命”。

而:连词,表顺承关系,相当于“就”“才”。

天命:上天的意旨。古人认为天是宇宙的至高神明与超越人间力量的最高主宰。

矩:画直角或方形的工具。《荀子·赋篇》:“圆者中规,方者中钜。”本文引申为法度,标准。成语有“循规蹈矩”“中规中矩”。

【导读】

孔子说:“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5.27)他还说:“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7.20)可见敏而好学、孜孜以求是孔子改变自己命运的重要转折点,他以自己的生平作为见证,体认到了命运的无奈并因此走出了一条化被动为主动,由消极到积极的进取之路,最终实现了理性与道德携手并进的自由人生。本文是他概括自己修身养性所经历的六种境界。他说:“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7.3)也许正是因为这样的忧患意识,使他的生命能够与时俱进,每隔十年就有新的境界,值得我们学习和效仿。

【2.5】孟懿(yì)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孟懿子问孝。孔子说:“不要违背礼制。”樊迟为孔子驾车时,孔子对他说:“孟孙问我什么是孝道,我回答他说:‘不要违背礼制。’”樊迟说:“这是什么意思?”孔子说:“父母活着的时候,依礼的规定来侍奉他们;父母过世时,依礼的规定来安葬他们,依礼的规定来祭祀他们。”

【注解】

孟懿子:即鲁国大夫仲孙何忌。姓仲孙,亦即孟孙,名何忌。“懿”是其谥号,他奉其父孟僖子临终之命而向孔子学礼,是孔子的早期弟子。

樊迟:即樊须,字子迟,鲁国人,孔子弟子。

御:驾驭车马。《庄子·达生》:“桓公田于泽,管仲御。”

祭:古人对神灵、祖先或死人表示敬意的一种仪式。

【导读】

本文是孔子针对贵族子弟孟懿子问孝所做的具体回答。在当时的鲁国,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三家的势力极大,国君的势微使得他们难免会做出有失礼法的事情,其中必然蕴含着各种危险。所以孟懿子问孝,孔子回答说“无违”,大概是想借此暗示孟懿子,希望他能够明白遵守礼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孔子看来,孝亲之道就是最基本的伦理规范,是行仁的出发点,但只有依礼而行,才会产生和谐的效果,于国于家都最为有利。所以孟懿子问孝,孔子特别强调说:“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2.6】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孟武伯问孝。孔子说:“让父母只为子女的疾病担忧。”

【注解】

孟武伯:即孟懿子(仲孙何忌)的儿子仲孙彘,“武”是其谥号。

疾:病。疾指一般的生病,而病则是指严重的疾患。

其:第三人称代词。表示领有。相当于“他(她)的”“他(她)们的”“它(们)的”。本文指子女的。

【导读】

在有限的医疗条件下,疾病是人力难以完全控制的。如果能够让父母只为子女可能患有的疾病而担忧,说明其他方面都做得很好,父母不必过多忧虑,这是难得的孝顺之举。相比之下,那些不积极上进,甚至是胡作非为、不安分守己的人带给父母的是无尽的忧愁和烦恼,难道不是最大的忤逆吗?所以说,善待自己也是孝顺父母,因为这样做满足了父母的心意。如果还能够建功立业、有所作为的话,父母就会更加欣慰,当然这是更高层次的孝。

【2.7】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子游请教什么是孝。孔子说:“现在所谓的孝亲,是指能够侍奉父母。就连狗与马,也能服侍人。如果少了对父母的尊敬,这两者之间又有什么区别呢?”

【注解】

子游:姓言,名偃,字子游,吴国人,孔子弟子,列名文学科。

养:供养,赡养。

敬:尊敬,尊重。恭与敬是同义词,“恭”着重外貌方面,“敬”着重内心方面。

【导读】

本文以“犬马”比喻子女。为父母效犬马之劳是指子女能够侍奉父母亲,但是如果少了尊敬,只是单纯地出力奉养,则有美中不足之嫌。庄子说:“以敬孝易,以爱孝难;以爱孝易,而忘亲难;忘亲易,使亲忘我难;使亲忘我易,兼忘天下难;兼忘天下易,使天下兼忘我难。”(《庄子·天运》)意思是:“用恭敬来行孝容易,用爱心来行孝较难;用爱心来行孝容易,行孝时忘记双亲较难;行孝时忘记双亲容易,行孝时使双亲忘记我较难;行孝时使双亲忘记我容易,我同时忘记天下人较难;我同时忘记天下人容易,使天下人同时忘记我较难。”强调亲情出于人性的自然,无须刻意而为之。可供本文参考。

【2.8】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zhuàn);曾是以为孝乎?”

子夏请教什么是孝。孔子说:“子女保持和悦的脸色是最难的。有事情要办时,年轻人代劳;有酒菜食物时,让年长的人吃喝;这样就可以算得上孝了吗?”

【注解】

色难:容貌保持和悦是困难的。也可理解为容貌保持戒慎畏惧的状态,以示尊重。色:神态、气色。本文指和颜悦色。难:不易,困难。

弟子:子弟。本文指儿女。

先生:长辈。本文指父母。

服:行,从事。《楚辞·离骚》:“夫孰非义而可用兮,孰非善而可服。”

馔:食用,吃喝。

曾:副词,表示出乎意料。如“曾由与求之问!”(11.24)

【导读】

孔子认为,“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是容易做到的,因为这些只是体力与金钱的付出,而侍奉父母时保持和颜悦色则比较困难,因为和悦的容貌和脸色是出于对父母的深刻理解和真心爱慕。《礼记·祭义》说:“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可供本文参考。

【2.9】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xǐng)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孔子说:“我整天与颜回谈话,他都没有什么质疑,好像是个愚笨的人。离开教室以后,我留意他私下的言行,却发现他能够对我所讲的内容有所发挥,可见颜回并不是真的愚笨啊!”

【注解】

回:即颜回,字子渊,又称颜渊。鲁国人,孔子弟子。列名德行科,是孔子最喜爱和器重的学生。

省:察看,考察。

愚:愚昧,愚蠢。成语有“大智若愚”。

【导读】

跟随学问精深的孔子学习,颜渊说自己的感觉是:“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即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9.11)对于颜渊而言,老师的教诲就如同命运的观照,或引导或督促,或隐或现,用心追逐一生而“欲罢不能”。这也许可以帮助我们理解颜渊为什么总是对老师说的话保持沉默的原因。对于老师所讲的道理,颜渊虽然没有提出什么疑问,但却懂得运用于生活实践,引导并改善自己的言行,所以孔子不无感慨地说:“回也不愚。”正是因为具备了这种高超的领悟能力和学以致用的精神,使颜渊在众多的孔门弟子中脱颖而出,成为受人尊崇的儒家圣贤。

【2.10】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sōu)哉?人焉廋哉?”

孔子说:“了解一个人,要看他正在做的事情并了解他过去的所作所为,进而考察他的心思安于什么样的情况。如此,这个人还能怎么隐藏呢?这个人还能怎么隐藏呢?”

【注解】

所:用在动词之前,构成名词性的词组,指代人或事。如《孟子·公孙丑上》:“管仲,曾西之所不为也。”

以:动词,为,做。如《韩非子·扬权》:“虚而待之,彼自以之。”以之即为之,做。

由:经历,通过。

察:细看,知晓、明了。成语有“察察为明”“察言观色”。

安:安心,安心于。《大学》:“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

廋:隐藏,隐匿。如廋语、廋伏。

【导读】

古人云:智莫难于知人。人生最难得的智慧莫过于在认识自我的同时也能理性地认识他人的言行了。孔子说:“不知言,无以知人也。”(20.3)语言是了解人的重要途径,但仅仅通过语言了解一个人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通过他的实际行动来观察。孔子强调说:“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可见“听其言而观其行”就是孔子的观人之法。那么,在与人交往时如何“观其行”(5.9)呢?孔子为我们提供的具体方法就是:“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即广泛地联系过去、现在和未来,把人放在时间的向度里做全面地了解,这样更容易客观真实地理解一个人的言行举止和思想方法,从而加强沟通,减少误解。值得我们学习和效仿。

【2.11】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孔子说:“熟习自己所学过的知识,并随着实际情况的发展而于其中领悟新的道理,这样的人才可以担任老师。”

【注解】

师:有专门技艺的人。本文指传授知识和技艺的老师。

【导读】

《礼记·学记》说:“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孔子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他认为,只有通过学习和领悟前人所积累的文明成果并在此基础上发挥心得,使人能够获得启发和教益者,才称得上是真正的老师。孔子身处的春秋末期是一个“礼坏乐崩”(17.21)的时代,当年周公因“制礼作乐”所开创的伟大时代已经是一去不复返了。为此,孔子深为忧虑并竭力倡导“承礼启仁”的思想,为那个时代树立了“仁”与“义”的人性标杆,他希望能以此唤醒人们内在的向善之心,进而择善固执,止于至善,成就理想的人格和有意义的人生。正是这样的不懈传承和努力探索,使孔子开创了一个思想史上的新时代,他自己也成了世代受人尊崇的精神导师。

【2.12】子曰:“君子不器。”

孔子说:“君子的目标,是不要让自己成为一个有特定用途的器具而已。”

【注解】

器:器具、工具。本文用以比喻人的特定才能和本领。人们常用“大器”比喻有觉悟、有智慧、可以堪当大任的人才。

不器:本文是指对器的超越。老子说“大器免成”,与此同义。由于魏晋时期王弼所注《老子》按“大器晚成”作注,于是“大器晚成”(《老子·四十一章》)就取代“大器免成”在社会上流行了1000多年。任继愈认为,联系上下文的“大方无隅”“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来看,应该是“大器免成”更符合《老子》的原义。(任继愈《老子绎读》262页)可供本文参考。

【导读】

子谓子夏曰:“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6.13)每个人都要学有所长并以此在社会上安身立命,这是社会分工合作的需要,君子也不能例外。但是人的生命是一个整体,除了专业的知识和技能之外,还需要把握自我成长的理想目标并不断地在道德以及人生智慧等方面获得长足发展,以便使自己成为一个真实、全面而又自由的人。孔子说“君子不器”,也是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够通过学习和修养获得全面的人生智慧,以避免成为志趣偏狭的小人。子夏说:“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不为也。”(19.4)孔子说:“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13.5)强调君子立志应该高远,处事需要机变。可供本文参考。

【2.13】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zònɡ)之。”

子贡请教怎么做才算得上是君子。孔子说:“先去实践自己要说的话,然后再说出来。”

【注解】

从:纵容,放纵。

【导读】

孔子说:“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4.22)“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4.24)子贡是言语科的高才生,口才很好,说出来的话都可以言之成理,但不见得能够真正做到,因为实际的行动需要各种主客观条件的配合才能完成,不会像说话那样简单和容易。所以孔子告诫他说,“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即先做后说,如此则可以有效地避免“言而过其行。”(14.27)孟子说:“人之易其言也,无责耳矣。”(《孟子·离娄上》)意思是:“一个人说话轻易出口,那就不值得责备了。”可供本文参考。

【2.14】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孔子说:“君子开诚布公而不偏爱同党,小人偏爱同党而不开诚布公。”

【注解】

君子:通常是指成德者,有时也指在位者。

小人:本文指未成德者,含有明显的贬义。

周:亲近、团结、相合。

比:勾结,引申为偏袒、阿私。

【导读】

清代著名学者王引之《经义述闻》云:“盖周与比皆训为亲、为密、为合。故辨别之如是:以义合者,周也;以利合者,比也。”可见“周”是因为公义而团结在一起;“比”是因为私利而勾结在一起。君子走在人生正途之上,遇到志同道合的人就会开诚布公,广结善缘;而小人则不分是非,偏爱同党,容易引起党派之争。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13.23)可供本文参考。老子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老子·五章》)意思是:“天地没有偏爱,把万物当成刍狗,让他们自行荣枯。圣人没有偏爱,把百姓当成刍狗,让他们自行兴衰。”描写的是意无偏私的悟道者形象,亦可供本文参考。

【2.1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wǎng),思而不学则殆(dài)。”

孔子说:“学习而不思考,将毫无领悟;思考而不学习,将容易陷于迷惑。”

【注解】

罔:通“惘”,迷惘无所得或迷惑无知。

殆:懈怠,有凝滞不前之意。本文可解释为迷惑而无所得。

【导读】

孔子说:“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15.31)个体的人生经验是有限的,开卷有益,不如打开书本学习。好的书籍总是向人们展示着真善美的理想境界,也足以使人因为领略了不同的人生情境而受益匪浅。孔子有过这样的学习经验,所以他劝导人们要“思”与“学”结合,避免偏颇。皇侃《论语义疏》云:“夫学问之法,既得其文,又宜精思其义。若唯学旧文而不思其义,则临用行之时罔罔然无所知也。”可供本文参考。

【2.16】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

孔子说:“批判其他不同立场的说法,难免会带来后遗症。”

【注解】

攻:攻击,攻伐。本文指抨击、批判或指责。

异端:儒家称持不同见解的学派为异端,也泛指不合正统思想的学说和主张。如《后汉书·郑玄传》:“竟设异端,百家互超。”韩愈《进学解》:“觝排异端,攘斥佛老。”均可供本文参考。

攻乎异端:批判不同立场的学说。在孔子看来,与其辩论,不如设法完善自己的思想,以便纠正其他偏差的观念,所以他周游列国,奔走呼号地去宣传自己的仁义之道。但是后来孟子身处的战国时代,“圣王不作,诸侯放恣,处士横议,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孟子·滕文公下》)孟子认为,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批判这些已经发展壮大的异端思想,别人就会以为那是正确的,于是他针锋相对,据理力争,予以了严厉的批判。他说:“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杨、墨之道不息,孔子之道不著,是邪说诬民,充塞仁义也。仁义充塞,则率兽食人,人将相食。”(《孟子·滕文公下》)显示了其为真理而辩的智慧和勇气。可供本文参考。

【导读】

孔子说:“道不同,不相为谋。”(15.40)他希望大家能够完善各自的思想体系,没有必要非得互相批判。因为矫枉则容易过正,批判难免会带来后遗症,其实每个人的立场各异,观点不同也是难免的,如果能够在交流和辩论中相互切磋请益,进而明辨是非善恶,则未尝不是促进学术进步的好方法。至于孰是孰非,就只能依靠实践去检验了。《诗经·卫风·淇奥》云:“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赞美高雅的君子“学问切磋更精湛,品德琢磨更良善”。可见关注自身的品德修养和学术思想的完善远比批判他人更有意义,可供本文参考。

【2.17】子曰:“由,诲女(rǔ)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孔子说:“由,我来教你怎样求知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样才是求知的正确态度。”

【注解】

由:姓仲,名由,字子路,又字季路,孔子弟子。

诲:教导,指正。

【导读】

亚里士多德说:“人类天性渴望求知。”如果再配以适当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就会收到更好的效果。在此,孔子强调的学习态度是: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能自欺欺人。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说:“现在我才知道,神为什么认为没有人比我更聪明,没有人比我更有智慧,因为我至少知道一件事情,那就是自己的无知,而别人连自己‘无知’都不知道。”其实,如果一个人能够真正意识到自己的无知就会变得谦虚好学,他的学问就可能越大,智慧和自由也会因此而日益增加。老子说:“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老子·七十一章》)意思是:“知道而不自以为知道,最好;不知道而自以为知道,是缺点。圣人没有缺点,因为他把缺点当作缺点。正因为他把缺点当作缺点,所以他没有缺点。”同样阐释了不可自以为知的道理,可供本文参考。

【2.18】子张学干禄。子曰:“多闻阙(quē)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子张请教如何才能获得官职与俸禄。孔子说:“多听各种言论,有疑惑的放在一边,谨慎地去说自己有信心的事情,这样就会减少别人的责怪;多看各种行为,有不妥的放在一边,谨慎地去做自己有把握的事情,这样就能减少自己的悔恨。说话很少被责怪,做事很少有悔恨,官职与俸禄自然就不成问题了。”

【注解】

子张:姓颛(zhuān)孙,名师,字子张,陈国人,孔子弟子。

干禄:求取官职与俸禄。干:求取。禄:本文指官员的薪俸。

阙疑:对疑惑不解的东西不妄加评论。

阙殆:对迷惑不解的东西不贸然行事。

尤:过错、错误。

【导读】

言与行是人生修养的两个重要方面。孔子主张“多闻”而且要“慎言”,即对疑惑不解的东西不妄加评论;“多见”而且要“慎行”,即对迷惑不解的东西不贸然行事。如此修养则容易做到“言寡尤,行寡悔”。如果真正做到了“言寡尤,行寡悔”,说明其才干和品行已经很高超了;如果才干和品行提高了,得到任用的机缘就会增加,官职与俸禄自然也就不成问题了。孔子说:“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15.32)可供本文参考。

【2.19】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鲁哀公问孔子,说:“要怎么做百姓才会顺服?”孔子回答说:“提拔正直的人,使他们位于偏曲者之上,百姓就会心悦诚服;提拔偏曲的人,使他们位于正直者之上,百姓就不会真心顺服。”

【注解】

哀公:即当时的鲁国国君鲁哀公,为鲁定公之子。名蒋,“袁”得其溢号。孔子与他的问答都是在68岁回国以后的事情。

举:推荐,推举。

错:通“措”或“厝”,均为放置、安放之意。

直:正直,与“曲”相对。本文指行为真诚而正直的人。

枉:弯曲,与“直”相对。本文指行为偏曲甚至是邪恶的人。

【导读】

孔子坚信人性向善。他说:“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12.22)他认为,正直者居上位则可以尽忠职守,秉持仁爱和正义的原则,百姓自然会心悦诚服并以此为表率;而偏曲者居上位则欺下瞒上,玩弄权术,百姓虽然敢怒而不敢言,却不会真心顺服。子夏则进一步解释说:“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不仁者远矣。汤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不仁者远矣。”(12.22)意思是:“舜统治天下时,在众人中逃选人才,把皋陶选拔出来,不走正路的人自然就疏远了。汤统治天下时,在众人中挑选人才,把伊尹选拔出来,不走正路的人自然就疏远了。”可供本文参考。

【2.20】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季康子问:“要使百姓尊敬、效忠而振作,应该怎么做呢?”孔子回答说:“以庄严的态度面对百姓,他们才会尊敬你;以仁慈之心照顾百姓,他们才会效忠你;提拔好人并且教导能力不足的人,他们才会振作起来。”

【注解】

季康子:姓季孙,名肥,鲁哀公正卿。“康”是其谥号,子为尊称。

敬:尊敬,尊重。

劝:奋勉,勤勉。

【导读】

对于季康子所提的问题,孔子认为重要的不是为政者做事的技巧或手段,而是要设法理顺与百姓的关系。他相信,为政者应该庄严与仁慈并重,恩威并济,这样才符合百姓对生命的诉求。因为为政者勤政爱民、兼顾各方,百姓才可能获得相对宽松的生活条件,不至于哀哀无告、难以为继;为政者庄严正义,是非分明、奖善惩恶,社会才能在相对稳定的秩序中寻求发展。如此百姓才会“敬、忠以劝”。孔子说:“宽则得众,信则民任焉。敏则有功,公则说。”(20.1)意思是:为政者“宽厚就会获得众人的爱戴,信实就会得到百姓的依赖,勤快工作就会取得重大成果,行事公平就会使人满意。”可供本文参考。

【2.21】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

有人对孔子说:“您为什么不参与政治呢?”孔子回答说:“《书经》上说:‘最重要的是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再将其推及在位之人。’这就是参与政治了,不然,如何才算是参与政治呢?”

【注解】

奚:疑问代词,相当于“何”。本文可解释为怎么,为何。

《书》:即《尚书》,是我国上古历史文献的汇编,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其基本内容包括虞、夏、商、周时代君王的文告以及君臣谈话的记录,是学习和研究我国上古文化的重要文献,也是儒家的六经之一。

惟:语气词。本文用于句中,表示强调或肯定的语气。

施:推广,延及。

有政:犹言有司,指在位之人。

【导读】

有子说:“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1.2)孝顺父母与友爱兄弟,是做人的根基,也是行仁的出发点。由此推广出去,就可以影响政治,因为家庭是构成社会的基本单位,和谐的家庭关系就是社会稳定的基础。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孟子·梁惠王上》)讲的也是这个道理,可供本文参考。《左传·隐公元年》说:“颍考叔,纯孝也。爱其母,施及庄公。”可见,“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强调的是先将孝悌之道推及像郑庄公这样的在位之人,然后再经过上行下效而推及百姓,从而完成社会的教化。亦可供本文参考。

【2.22】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ní),小车无軏(yuè),其何以行之哉?”

孔子说:“一个不讲信用的人,真不知道他怎么与人交往。就像大车没有接连横木的輗、小车没有接连横木的軏,怎么能走得了呢?”

【注解】

大车:指牛车,主要用于载物;小车指马车,主要用于载人。

輗:大车辕端与横木相接处的插销。

軏:置于车辕前端与车横木衔接处的插销。后以輗軏并称,比喻事物的关键。如韩愈《送文畅师北游》:“已穷佛根源,粗识事輗軏。”

【导读】

子张问行。子曰:“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15.6)意思是:“说话真诚守信,做事踏实认真,即使到了南蛮北狄这些外邦,也可以行得通。说话不诚而无信,做事虚浮而草率,即使在本乡本土,难道可以行得通吗?”正所谓:诚信走遍天下,失信寸步难行。但是,如果客观形势发生了变化,则需要以灵动的智慧去随机应变,做到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不可拘泥于所谓的原则和信用而不知变通。孟子说:“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唯义所在。”(《孟子·离娄下》)意思是:“德行完备的人,说话不一定都兑现,做事不一定有结果,但是全部以道义为依归。”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可供本文参考。

【2.23】子张问:“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子张请教孔子说:“未来十代(的礼仪制度)现在就可以知道吗?”孔子说:“殷朝沿袭夏朝的礼制,所废除的与增加的,是可以知道的;周朝沿袭殷朝的礼制,所废除的与所增加的,也是可以知道的。以后若有接续周朝的国家,就算历经百代也可以知道它的礼制。”

【注解】

世:上古时,父子相继称一世,不称代,代专指朝代。本文的十世是指十代君主。据说因唐太宗李世民时避讳“世”字,所以后来就用“代”字取代了“世”字。

因:因袭,沿袭。

礼:指古代社会的法则和礼仪,用于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释名》曰:“礼,体也。言得事之体也。”体即指准则。

损:减少。本文可理解为废除,废弃。

其:连词,相当于若、如果、假使等词。

或:有的,有的人。本文指接续周朝的国家。

【导读】

历史总是在继承和超越中前进的。孔子说:“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3.14)他认为,礼是根据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而制定的社会规范和制度,但是随着社会环境的变迁和发展,每个时代的人都有特定的生活方式和情感需求,因此礼的形式或内容就需要与时俱进,有所损益,否则就会变成过时或者不切实际的教条,成为扼杀人性的罪魁祸首。需要强调的是,要想使礼制对社会发生长久而正面的效应,在制定之初就要把握好正确的方向和原则,以免由于频繁变更而影响社会的稳定。顾炎武《日知录》卷七《子张问十世》云:“《礼记》曰:‘圣人南面而治天下,必自人道始矣。立权度量,考文章,改正朔,易服色,殊徽号,异器械,别衣服,此其所得与民变革者也。其不可得与民变革者则有矣,亲亲也,尊尊也,长长也,男女有别,此其不可得与民变革者也。’自春秋之并为七国,七国之并为秦,而大变先王之礼。然其所以辨上下,别亲疏,决嫌疑,定是非,则故未尝有异乎三王也。故曰:‘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自古帝王相传之统,至秦而大变,然而秦之所以亡,汉之所以兴,则不待谶纬而识之矣。不仁而得天下,未之有也,此百世可知者也。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此百世可知者也。”明确指出了文明发展过程中易变与不变的因素。可供本文参考。

【2.24】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

孔子说:“不属于你应该祭祀的鬼神,若是去祭祀,就是谄媚。看到该做的事情而不采取实际的行动,就是怯懦。”

【注解】

鬼:古人认为人死为鬼,是一种迷信的说法。

谄:巴结,奉承。与谀近义,二者的区别在于:谀是用言语奉承而谄则不限于言语。“谄”“谀”连用时则没有区别。

【导读】

本文强调的是义行。“见义不为”是指应该做而未做的事务,孔子说这是没有勇气,其实岂止是没有勇气,甚至会成为罪恶。所以他强调说:“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4.10)事实上,不当为而为或者当为而不为是人们常犯的错误,真正做到当为而为或者不当为而不为都并非易事,需要知识、德行和智慧的支撑与配合。孔子认为,祭拜自己的祖先是应该的,但是为了个人利益和特定目的而祭祀不属于自己应该祭祀的鬼神,就是谄媚,有时甚至是违礼的行为,这当然是不明智的选择。他强调说:“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17.23)阐释了真正的勇敢乃来自于义行的思想,可供本文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