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而篇第一
【1.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
孔子说:“学习为人处事的道理并在适当的时候印证练习,不也是高兴的事吗?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相聚,不也会感到快乐吗?别人不了解你而你并不生气,不也是君子的风度吗?”
【注解】
子:男子之通称,也是对师、长的尊称。《论语》中单称“子”时即指孔子。
习:原意是指鸟反复频繁地飞。本文引申为印证练习。
说:通“悦”,内心喜悦。
朋:朋友。《广雅·释诂》:“朋,类也。”虽然古人有“同门曰朋,同志曰友”的说法,但二者在使用时则是统言不分,析言有别。本文解释为朋友,泛指志同道合的人。
愠:怨恨、恼怒。
君子:在古代原指政治权贵,如天子、诸侯、卿大夫的子弟,也指称有官位的人。孔子保留了上述用法,同时更强调君子是德才兼备之人。后来,君子成为儒家理想人格的化身,品德修养完善的典型,同时也指称为了理想而不断地进德修业,追求至圣境界之人。
【导读】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6.20)学习的目的当然是学以致用,造福于社会,但从个人修养的角度来说,学习还有更高的境界,那就是提升心灵和自得其乐。孔子认为,经由学习而获得理性并以适当的方式表达内心的意志和情感是很高的人生境界,也是难得的君子风范。他说:“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17.8)意思是:“爱好行仁而不爱好学习,那种流弊就是愚昧上当;爱好明智而不爱好学习,那种流弊就是游谈无根;爱好诚实而不爱好学习,那种流弊就是伤害自己;爱好直率而不爱好学习,那种流弊就是尖酸刻薄;爱好勇敢而不爱好学习,那种流弊就是胡作非为;爱好刚强而不爱好学习,那种流弊就是狂妄自大。”强调了学习是培养理性,完善德行的关键,可供本文参考。
【1.2】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tì),而好犯上者,鲜(xiǎn)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有子说:“能够孝顺父母与尊敬兄长却喜欢冒犯上司的人,是很少见的;不喜欢冒犯上司却喜欢作乱造反的人,是不曾有过的。君子要在人生的根基上好好努力,根基稳固了,人生的道路就会随之展现开来。孝顺父母与尊敬兄长,就是做人的根基啊。”
【注解】
有子:即有若,字子有,鲁国人,孔子弟子。《论语》中孔子的学生有四人得到“子”的尊称,他们是:有子、曾子(1.4)、闵子(11.13)、冉子(6.4、13.14)。原因应该是编辑《论语》者出自他们的门下。
为人:做人,行仁。
孝:善事父母。古代以尽心奉养和服从父母为孝。
弟:通“悌”,尊敬兄长。孟子说:“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下也。”
本:事物的基础和根本。
道:指人生应该选择的仁义之路。引申为人生正道,道义等。
仁:仁德。古人的一种道德观念,其核心是人与人相亲相爱。孟子说:“仁也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孟子·尽心下》)明确指出了仁就是人性所要成就的理想,也是每个人应该选择的人生正道。在此,我们可以将其内涵简短地概括为人性向善(《孟子》)、择善固执(《中庸》)和止于至善(《大学》)三个层面。它是儒家追求的道德理想和社会理想,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也是理解孔子思想乃至儒家思想的关键。
【导读】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尽管孔子从不同的角度对它进行过阐释,但总是围绕着仁者“爱人”(12.22)这一基本的内涵展开的,而“爱人”首先得从爱自己的亲人开始。善事父母谓之孝;友爱兄弟谓之悌。所以说孝悌是人类亲情最直接的表现,是做人的根基,也是行仁的出发点。有子认为,从小接受良好的家庭教育,认真奉行孝悌之道的人在社会上也更容易遵守礼法,对政治有益。孔子说:“《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2.21)意思是:“《书经》上说:‘最重要的是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再将其推及在位之人。’这就是参与政治了。”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可供本文参考。
【1.3】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孔子说:“说话美妙动听,表情讨好热络,这样的人很少有真诚的心意。”
【注解】
巧:美好。元朝赵孟頫《赠放烟火者》:“人间巧艺夺天工。”
令:善,美。如称人之父母为令尊、令堂;称人之子女为令郎、令爱。本文有奉承讨好之意。
色:神态,气色。成语有“正颜厉色”“喜形于色”。
巧言令色:指用花言巧语和谄媚的神色取悦于人。
【导读】
“巧言令色,鲜矣仁!”这句话在《论语》中出现过两次,可见其被重视的程度。要想真正理解这句话的意义,还要从孔子所处的时代以及他在古代思想史上的作用谈起。简单地说,孔子身处的春秋末期是一个“礼坏乐崩”(17.21)的时代,当年周公因“制礼作乐”所开创的伟大时代已经是一去不复返了。为此,孔子深为忧虑并竭力倡导“承礼启仁”的思想,为那个时代树立了“仁”与“义”的人性标杆。他希望能够以此唤醒人们内在的向善之心,进而择善固执,止于至善,成就理想的人格和有意义的人生。
《论语》中多次谈及如何行仁。本章侧重强调言语修养与行仁的关系。孔子说:“巧言乱德。”(15.27)所以,他强调“言”与“色”要自然地表达内心的真情实感,否则就会流于形式和虚伪,这样不仅不利于行仁,也容易使人际关系复杂化,造成欺骗甚至是伤害。需要指出的是,孔子说“巧言令色,鲜矣仁”,只是想告诫人们在人际交往中不要失去真诚的心意。如果能以真诚的心意作为基础,则“巧言令色”也未尝不可,只是很少有人能够兼顾二者,并且表现得恰到好处。
【1.4】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曾子说:“我每天从三个方面反省自己:为别人办事,有没有尽心尽力?与朋友交往,有没有信守诺言?给学生传授的道理,有没有印证练习?”
【注解】
曾子:即曾参,字子舆,鲁国人。曾皙之子,孔子弟子。
省:检查,反省。
谋:谋划,出主意。
忠:办事尽心竭力。
信:真诚,诚实。
传:老师的传授,即师传之于己者。
【导读】
苏格拉底说:“没有经过反省检查的人生,是不值得活的。”人类理性的局限决定了每个人在其生命发展的过程中必然会有失败和错误,所以要知道戒慎恐惧并且经常进行自我反省。《易·蹇卦·象传》说:“君子以反身修德。”告诫人们要通过反观自省和修养德行来避免失误,改善现状,使生命获得提升转变的契机。本文意在强调:通过反省使自己在各种人际关系中尽量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孟子说:“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后发。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孟子·公孙丑上》)意思是:“行仁的人有如比赛射箭,射箭的人端正自己的姿势再发箭;如果没有射中,不抱怨胜过自己的人,而要反过来在自己身上寻找原因。”他还说:“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孟子·离娄上》)意思是:“行为没有得到预期效果,就要反过来要求自己。自身端正了,天下的人就会来归附。”均可供本文参考。
【1.5】子曰:“道(dǎo)千乘(shèng)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孔子说:“治理诸侯国,需要尽忠职守与令出必行、节约开支而爱护众人,并且选择适当的时候征用民力。”
【注解】
道:引导,可引申为治理。后来此义写作“导”。
乘:车,兵车。包括一车四马,也是四的代称。古代军队的兵车,用四匹马拉车,车上有士兵三人,车下跟随步兵七十二人,另有相应的后勤人员二十五人。因此,“一乘”的实际兵力是一百人。
千乘之国:本文泛指诸侯国。
敬事:指恪尽职守、严肃认真地工作。
时:季节,指春夏秋冬四时。古代的农业社会强调要避免在农忙的时候役使百姓,以免影响农业生产。
【导读】
在古代,天子拥有天下,号称万乘之君;诸侯所封称千乘之国;大夫所封称百乘之家。孔子认为,“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既是治理诸侯国的重要举措,也是对官员的职业要求。如果官员能够恪尽职守,严肃认真地工作,就容易赢得百姓的信任;节俭、爱人,征用民力时尽量避免占用农时,就是体谅百姓的疾苦,容易获得百姓的拥戴。如此治理,则国家强盛,百姓富足,古今中外莫不如此。《论语·尧曰》记载:子张问于孔子曰:“何如斯可以从政矣?”子曰:“尊五美,屏四恶,斯可以从政矣。”子张曰:“何谓五美?”子曰:“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子张曰:“何谓惠而不费?”子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贪?君子无众寡,无大小,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20.2)讲的就是孔子的为政之道,可供本文参考。
【1.6】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孔子说:“青少年在家要孝顺父母,出外要敬重兄长,行为谨慎而说话信实,普遍关怀他人并亲近有善行芳表的人。认真做好这些,然后再努力学习书本上的知识。”
【注解】
弟子:即子弟,指后生晚辈。本文泛指青少年。
谨:说话小心或说话少。成语有“谨言慎行”。
仁:本文指行仁的人。成语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文:古代的文献典籍。本文指《诗》《书》《礼》《易》《乐》《春秋》等六艺之文。
【导读】
有子说:“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1.2)孝顺父母与尊敬兄长是做人的根基,也是行仁的出发点,由此出发就可以展开更为广阔的人生之路。孔子认为,普遍地学习书本上的知识且与仁者为师为伍,学会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地进德修业,就会有令人满意的人生。他说:“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丧事不敢不勉,不为酒困,何有于我哉?”(9.16)可供本文参考。子贡问为仁。孔子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15.10)亦可供本文参考。
【1.7】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子夏说:“对待妻子,要重视品德而轻忽容貌;侍奉父母,要尽心竭力;为君上服务,要奋不顾身;与朋友交往,要信守诺言。这样的人,即使他自己说没有学习过,我也一定说他已经学习过了。”
【注解】
子夏:姓卜,名商,字子夏,卫国人。孔子弟子,列名文学科。
贤贤:第一个贤作动词用,意为崇尚、以……为贤;第二个贤作名词用,指贤内助,妻子。
易:轻视,轻忽。
致:原意为送达、给予。本文可理解为奉献、贡献。
【导读】
人伦是指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关系。《孟子·滕文公上》记载:舜“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本章涉及了夫妇、父子、君臣、朋友四种伦理关系。子夏认为,为学的首要目的在于建立为人处世的系统观念并用以指导人生,以期在实际的言行上有合宜的表现。如果一个人能够做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就是很好地处理了夫妇、父子、君臣、朋友四种重要的伦理关系,说明他心中已有正确的思想观念引导其言行举止。所以子夏特别肯定地说,这样的人,“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1.8】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孔子说:“君子言行不庄重就会缺乏威严,多方学习就不会流于固陋。以忠信作为为人处世的原则,不随便和志趣不同的人交往。有了过错,就不要害怕改正。”
【注解】
重:庄重,厚重。
威:威严、尊严。成语有“威信扫地”“威武不屈”。
固:固执。引申为固陋、浅薄。
无:副词,不。也可理解为“勿”,不要。
如:似,相似。
【导读】
以严肃认真的态度对待自己的言行是儒家修养的重要内容,而在修养的过程中学习是至关重要的因素。因为博学多闻就不会顽固鄙陋而不知变通,可以帮助我们减少迷惑、避免失误并进而提升德行;如果还能与博学多闻、品行高尚的人交往,做到“以文会友,以友辅仁”(12.24),那就是人生的幸运了。孔子教学的目的,无非是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够通过广泛地学习和修养获取人生智慧,再以灵动的智慧应对人生的各种挑战。《易·益卦·象传》说:“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可供本文参考。子张问崇德。孔子说:“主忠信,徙义,崇德也。”(12.10)亦可供本文参考。
【1.9】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曾子说:“慎重地对待丧礼,虔诚地对待祭祀,社会风气就会逐渐趋于淳厚了。”
【注解】
慎终:指竭尽己力地为父辈或祖辈办理丧事。
追远:指举行祭祀活动以追念有功有德的先祖。
归:归向,归附。
德:道德,品行,也可理解为事物内在的本性或功能。本文指“慎终追远”这种德行所展现的影响社会风气的功能。同样的用法如,“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12.19)可供参考。
厚:淳厚,淳朴。
【导读】
孔子说:“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17.21)人类有最长的幼儿依赖期,如果没有父母的悉心照顾就不可能健康地成长;而在父母的照顾中成长,子女必然在心理上产生对父母的情感依赖。所以,善待父母是人性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孝心的自然流露,无法掩饰也无须刻意以求。因此,以哀戚之心谨慎地对待丧礼,以感恩之心遥念先祖,以适当的仪式展现内心的情感,不仅有助于个人身心的健康,也有利于社会风气向淳厚的方向发展。朱熹《论语集注》说:“慎终者,丧尽其礼;追远者,祭尽其诚。”何晏《论语集解》引孔安国语:“慎终者,丧尽其哀;追远者,祭尽其敬。君能行此二者,民化其德,皆归于厚也。”可供本文参考。
【1.10】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子禽问子贡,说:“老师每到一个国家,一定会听到该国政治的详细资料;这是老师自己去找的,还是别人主动给他的?”子贡说:“老师的为人温和、善良、恭敬、节制、谦退,他是靠着这些才得到机会的;老师获得的方法与别人有所不同。”
【注解】
子禽:即陈亢,字子禽,陈国人。孔子弟子,也有人认为不是。
子贡:姓端木,名赐,字子贡,卫国人,孔子弟子。
夫子:古代对大夫以上官员的尊称。孔子曾为鲁国司寇,因此其弟子也称其为夫子。如,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18.6)
温:宽厚,柔和。
良:贤善、和悦。
恭:恭敬,谦慎有礼。
俭:约束,不放纵。
让:谦虚、退让、辞让。
其诸:相当于“或许”“还是”,表达测度的语气。
【导读】
孔子曾在鲁国为官,政绩斐然。各国政要当然知道他的政治才华,所以在他周游列国时也会与之讨论国事,孔子也因此有机会倡言自己的政治理想,但通常都是别人主动向他请益,原因就是子贡所说的“夫子温、良、恭、俭、让”,展示了其极高的道德修养和情绪智商。刘宝楠《论语正义》说:“敦柔润泽谓之温,行不犯物谓之良,和从不逆谓之恭,去奢从约谓之俭,先人后己谓之让。”可供本文参考。
【1.11】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孔子说:“观察一个人,要看他父亲活着的时候选择什么志向,在父亲过世之后有什么样的表现。如果他能够做到三年之久而不改变其父为人处世的作风,就可以称得上是孝顺了。”
【注解】
志:心意,志向。古者父在则不得自作主张,只能考察子之志向。
没:寿终,死亡。
【导读】
曾参说:“吾闻诸夫子,‘孟庄子之孝也,其他可能也;其不改父之臣与父之政,是难能也’。”(19.18)每个人都有自己为人处世的作风,子女能够维持父母以前的优良作风,极尽尊重和哀思孺慕之情,当然是孝顺的表现。但是随着时间和条件的推移,子女也要树立自己的作风以适应新的生活。需要指出的是,在孔子之前之后,“三年无改于父之道”皆未形成正式的礼仪制度,即使在孔子的弟子之中也很少有人能够真正做到,所以它应该是孔子对学生的一种期许,其基础是当时通行的为父母守“三年之丧”的礼仪制度。孔子说:“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17.21)可供本文参考。
【1.12】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有子说:“礼的应用以形成和谐的关系最为可贵,古代帝王的治国原则,就以这一点最为完美,无论大事小事都要依循礼的规定。遇到有些地方行不通时,如果只是为了和谐而求和谐,不以礼来节制的话,恐怕也是行不通的。”
【注解】
礼:礼节、仪式等规章制度。本文指周礼。
和:协调、和谐,恰到好处。
先王之道:指文王武王等周代贤王的治国之道。也泛指尧、舜、禹、汤、文、武等古代圣贤的治国之道。其基本内容是礼乐制度所包涵和体现的仁义道德。
【导读】
《礼记·曲礼上》云:“夫礼者,所以定亲疏、绝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礼乐制度是周朝文化的核心,它审定了社会礼仪的规范,限定了人与人之间的尊卑秩序和行为标准。所以有子说:“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即无论大事小事都要依循礼的规定而推行,社会才能步入正轨,并在和谐有序的基础上稳固地发展;反之,如果凡事“不以礼节之”,社会就会失去正常的秩序,最后难免陷于混乱而停滞不前。《礼记·曲礼上》说:“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分争辨讼,非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宦学事师,非礼不亲;班朝治军,莅官行法,非礼威严不行;祷祠祭祀,供给鬼神,非礼不诚不庄。是以君子恭敬撙节退让以明礼。”可供本文参考。
【1.13】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ēn)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有子说:“与人约信,要尽量合乎道义,说过的话才能实践;谦恭待人,要尽量合乎礼节,才能避开耻辱;施恩于人,不要失却应有的爱心,也就值得尊敬了。”
【注解】
义:道义,指合乎正义的行为和事情。
恭:谦逊有礼,与“敬”同义。在具体应用时,“恭”着重在外貌方面,“敬”着重在内心方面,有尊重之意。
复:实践、履行。
因:通“恩”,好处,德惠。
宗:尊敬,景仰。如《史记·孔子世家》:“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
【导读】
有若认为,凡事都需要根据客观情况确立一定的原则作为实际行动的根据和出发点,这样更容易达成目标,也容易保持事物的本色。“义”“礼”“亲”是人与人之间相处的基本原则,是行为的内在规定性;而“信”“恭”“因”则是在这些原则指导下的实际操守或德行表现。如果能够将既定的原则和实际的情况相结合,做到“信近于义”“恭近于礼”“因不失其亲”则是人生智慧的精彩展现,并不容易做得恰到好处。老子说:“言有宗,事有君。”(《老子·七十章》)意思是:“言论要有宗旨和纲领,行事要有根据和秩序。”孔子说:“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16.10)均为我们提供了极好的言行规范和标准,可供读者参考。
【1.14】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孔子说:“立志成为君子的人,饮食不求满足,居住不求安适,办事勤快而说话谨慎,主动向品行高尚的人请求教导和指正。这样就可以称得上是勤奋好学的人了。”
【注解】
敏:勤勉、努力。
就:接近、靠近。
【导读】
好学不仅是君子的风范,也是成为君子的必要条件。孔子认为,立志成为君子的人,不能也不会耽于物质欲望的享受,否则就会玩物丧志,不利于德行的修养;其次,要成为君子,就必须在实践中不断地磨炼和完善自己,以便使自己的言行举止尽量合乎理性;同时还要勤于向“有道”者请益,做到“见贤思齐”(4.17)“择其善者而从之”(7.22)。如此则可以使自己步入人生正途并且不断上进。老子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老子·十二章》)意思是:“五种颜色让人眼花缭乱;五种音调让人听觉失灵;五种滋味让人口不辨味;纵情于狩猎作乐,让人内心狂乱;稀有的货物让人行为不轨。因此,圣人只求饱腹而不求目眩,所以摒弃物质的诱惑,重视内在的满足。”意在劝人收敛感官欲望,关注德行修养。可供本文参考。
【1.15】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道,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子贡说:“贫穷但不谄媚,富有但不骄傲,这样的表现如何?”孔子说:“还可以。但是比不上贫穷而乐于行道,富有而崇尚礼节的人。”子贡说:“《诗经·卫风·淇奥》上说:“‘就像修整骨角与玉石,需要不断地切磋琢磨,进而可以精益求精。’这就是您所说的意思吗?”孔子说:“赐呀,现在可以和你一起讨论《诗经》了!告诉你一件事,你就可以自行发挥、领悟到另一件事了。”
【注解】
谄:献媚、奉承。
骄:自高自大,骄横放纵。
切:原意指用刀切开。本文特指骨器加工的工艺,也可理解为磨。
磋:磨制,特指加工象牙的工艺。
琢:雕刻玉石。
磨:借助石料或其他器物来磨制石器。后引申为摩擦,以使之锋利、变薄或生光。
切磋琢磨:本文用以比喻道德学问方面互相研讨勉励。
【导读】
孔子认为,一个人能够做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已经不错了,但是“贫而乐道,富而好礼”的人生境界则更显高尚,因为前者是以消极被动的态度对待贫富问题,而后者的态度则是积极主动的。孔子以此启发我们:在面临人生的各种问题时,积极乐观,正面思考,精益求精的态度永远是明智的选择,“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之后,人生的理想境界才可能得以展现。老子说:“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老子·九章》)孔子说:“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8.11)可供本文参考。
【1.16】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孔子说:“不要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只担心自己没有能力了解别人。”
【注解】
不己知:“不知己”的倒装句。
患:忧虑,担忧。
【导读】
担心自己不了解别人,是怕错过志同道合、惺惺相惜的朋友。别人不了解自己,不但不会减损自己的才学与品德,反而会促使自己更加努力地进德修业,全力以赴地追求人生理想。所以孔子说:“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15.19)“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14.30)其实,人生的关键在于努力修养和完善自己,有人理解固然很好,如果别人不能理解,也要学会自安其所,自得其乐。正所谓:“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1.1)老子说:“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傫傫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馀,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澹(dàn)兮其若海,飂(liú)兮若无止。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且鄙。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老子·二十章》)意思是:“众人都兴高采烈,有如参加丰盛宴席,有如春天登台远眺。唯独我淡泊啊,无动于衷,好像还不懂得嬉笑的婴儿,孤孤单单啊,好像无处可去。众人都绰绰有余,唯独我好像有所不足。我真是愚人的心思啊!混混沌沌啊!世人都炫耀光彩,唯独我暗暗昧昧。世人都精明灵巧,唯独我昏昏沉沉。辽阔啊,好像无边的大海;飘荡啊,好像无所栖息。众人都有所施展,唯独我愚笨顽固而又闭塞无能。我所要的,就是与别人都不同,重视那养育万物的母体和本源。”展现了一个真实自我的悟道者形象,可供本文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