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大地区研究(2019年第1期/总第1期)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四 利用传统文化促进周边外交的思考

当前,中国周边外交仍面临诸多挑战。首先,中国与周边国家之间存在战略、经济、地缘政治等方面的差异和不同诉求。在战略层面,中国与周边国家之间缺乏互信,很多国家对中国崛起持担忧和怀疑态度。在经贸层面,中国与一些周边国家之间发展不平衡,资源分配不均以及经济发展周期与阶段不同,导致合作难度大。在地缘政治层面,中国与一些周边国家存在领土、海洋权益争端等问题,对合作造成了严重障碍。其次,中国周边环境存在着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中国周边不少国家处于发展转型期,政局不稳。加之部分国家为了实现国家利益最大化,往往采取实用主义的平衡外交策略,对中国周边外交的顺利推进造成了影响。最后,中国周边外部环境复杂,大国竞争常态化。域外大国与中国在诸多领域存在战略重合点,彼此间的竞争对中国周边外交的发展形成了一定的制约。笔者认为,要想解决中国周边外交所面临的困境,营造一个良好的周边环境,可以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找到一些答案。

(一)运用传统文化塑造周边外交独特的战略视角

在推进周边外交的过程中,中国的快速发展给周边国家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中国威胁论”甚嚣尘上。面对周边国家的担忧和猜疑,中国传统文化可以用来有效地证明,曾经饱受战乱之苦的中国是一个爱好和平、追求稳定的国家。中国自古就提出“国虽大,好战必亡”“协和万邦”“天下太平”“亲仁善邻,国之宝也”“以和为贵”等理念。不同于西方强烈的扩张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呈现出阴柔相生、刚柔并济的特性。中国从来不主张将自己的文化用简单粗暴的方式凌驾于他者之上,而是以一种强大的包容性兼容不同。中国古代稳定的小农经济带来了中国人性格中的求稳性,乐于安分守己,而不主动滋生事端。因此,中国的传统文化决定了中国不是一个咄咄逼人的霸权国家,在核武器时代的全球化背景下,一个讲求“中庸之道”的中国对世界而言不是一种破坏力量,而是一种稳定的建设性力量。

当下,经济外交的开展,虽然为中国赢得了众多经济伙伴,使各国经济联系日益紧密,但中国经济实力的快速提升与周边国家的发展速度并不一致,过快的发展使周边国家陷入了传统的安全困境。首脑外交的开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对双方友好关系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各方只能就宏观层面的战略目标等问题达成共识,却难以顾及具体政策的实施。军事外交的开展,在和平年代的作用仅限于威慑其他国家,彰显本国实力,为外交政策实施提供保障,因而难以有所作为。可见,种种外交手段都或多或少受到不同因素的制约,因此,开展文化外交可以说是周边外交的一个重要突破。中国传统文化为周边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途径,“兼爱非攻”“求同存异”等优秀传统文化思想可以为周边国家提供处理国家内部民族问题的重要理论与范例,其优秀特质将使中国成为融合全人类的重要力量,是解决周边外交僵局的有力选择。因此,中国应运用传统文化为周边外交塑造一个独特的战略视角,通过文化交流来加强与周边国家民众的情感和心灵沟通,将文化的柔力与经济、政治、军事的刚力结合起来,建设中国特色的周边外交。

(二)将传统文化作为推广周边外交的重要媒介

在国际社会上,通过推行文化外交来实现本国战略目标的实例比比皆是,美国等西方国家都曾派出成千上万的传教士到世界各地去传教、办学,吸纳各国的信徒,扩大本土文化的影响范围。近年来,中国也逐渐意识到传统文化在外交中的重要作用,开始把它作为公共外交的一种手段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例如,为推动汉语加快走向世界,提升中国语言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中国从2004年开始在海外设立以教授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为宗旨的非营利性教育机构——孔子学院。以往西方传教士的目的是通过文化渗透和扩张来输出本国的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从而对输入国的内部发展乃至世界格局产生严重影响。孔子学院则有别于传教士,秉持相互尊重、友好协商、平等互利的原则,在海外开展汉语教学和中外教育、文化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从而增进世界各国人民对中国语言文化的了解,发展中外友好关系,促进世界多元文化的发展,构建和谐世界。自建立以来,孔子学院快速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人民学习汉语和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平台,架起了中国人民与世界各国人民友谊的桥梁,受到了广泛欢迎。各地孔子学院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和文化交流活动,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办学模式,对中国传统文化在国际社会的传播起到了积极作用。

传统文化是古代先贤对人生、对社会、对宇宙思考的结晶,它历经两三千年,被代代中国人传承并加以丰富。如今,中国外交风云际会、纵横捭阖,以传统文化为底蕴的周边外交更是独具魅力。中国艺术团体出访,把中国文化精粹带向世界,旗袍、京剧、西游记等都成了中国的代名词,这些艺术作品和器物走出国门,更是向世界传递中国的文化和精神。可见除专业的外交官外,传统文化也可以成为外交的介质和载体。中国应努力发掘传统文化独特的优势和魅力,使之成为周边外交的契合点和支撑点。

(三)利用周边国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可带动周边外交

进入21世纪后,国家间的竞争逐渐从军事、经济、自然资源等方面转移,国家综合实力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实力的重要指标,软实力也从诸多要素中脱颖而出。中国数千年的文化灿烂辉煌、博大精深,并且得到不断继承与创新,这份文化资源在世界文化宝库中也是独一无二的存在,拥有无可比拟的优势与魅力。而且,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主体的儒家文化,被一些周边国家称为“儒教”,他们将儒家文化与宗教地位等同,表明了他们对儒家文化的认可。

自秦统一六国后,中国各强盛王朝在对周边国家的关系上逐渐形成了所谓的“华夷体系”。“华夷体系”并不像西方列强的殖民体系那样,其形成主要是“区域和平的中心力量”与“区域文化认同”两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华夷体系”下的国家和中国一样,共同遵守儒家一系列的伦理道德,并模仿实施与之相应的一整套制度。所以,从历史上看,周边国家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历史和情感上的认可和共鸣,因而在开展周边外交工作时也更容易达成彼此的理解,减少因文化差异而产生的矛盾与摩擦。传统文化是中国与周边国家独特的纽带,是其他国家无法匹敌和弥补的东西,巩固这种文化认同的基础,并借此带动周边国家对周边外交的认可,必将增强中国的亲和力和感染力,增进周边国家民众对中国的信任和理解,夯实周边外交稳定发展的基础。

(四)将传统文化作为促进周边外交实现民心相通的黏合剂

中国传统文化讲求要成就大事,必须“秉天时、得地利、应人和”。对于周边外交来说,恰逢中国快速发展的大好时机,此谓“天时”。周边国家与中国毗邻而居,贸易和人员往来便利,此谓“地利”。至于“人和”,目前中国与周边国家虽然往来密切,但面对中国的迅速崛起,周边国家对中国还是心存顾忌,再加上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往来大多在政府层面,导致周边国家民众对中国周边外交缺少了解,很容易产生误解和担忧。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国家间关系的发展,关键还是在于人民的心意相通,而文化对于增进各国人民之间的心灵沟通和相互了解有着润物无声、春风化雨的作用。中国和周边国家的传统文化有很多相通之处,如中国中医和印度阿育吠陀有着惊人的相似,中华民族崇尚“兼爱”,印度人民提倡“不害”。韩国的国旗是太极旗,而太极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元素,可见两国文化中都蕴含着刚柔并济、阴阳相生的思想哲理。因此,中国应将传统文化作为促进周边外交实现民心相通的黏合剂,开展内容形式各异、丰富多彩的文化交流活动:与周边国家相互举办传统文化周,开展传统戏剧、音乐等交流活动,加强民间文化艺术交往;与周边国家加强传媒影视制作、译介、播放等交流合作;深化青年互访,鼓励和支持周边国家青年来华学习,帮助他们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力求把年轻的心留在中国。通过传统文化的交流与融合,让周边国家的民众更加了解中国的人情、观念和思想,并在此基础上增进理解与尊重,消除隔阂与偏见,使周边外交更加切合、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