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中国工匠培育的战略思考
(一)国家层面的战略思考
1.中国工匠与质量时代
(1)质量时代与社会转型发展。社会转型发展的诉求之一即是从“中国速度”转向“中国质量”,质量时代的到来,对当代社会提出众多挑战。具体体现在对中国质量的更高标准、对中国品牌的迫切呼唤、对中国品质的更高要求等,而实现这些更高要求、更严标准,其关键还在于中国工匠。
(2)质量时代需要中国工匠。如何促进质量时代的到来,核心还是人才问题。质量时代,对社会发展尤其是产业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与挑战,而迎接和面对这一挑战的最广大群体之一就是中国工匠。作为促进社会走进质量时代的中坚力量,中国工匠应从各方面提升自己,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
(3)中国工匠与质量意识。质量意识是对质量的一种认识与理解程度。针对工匠而言,即为把产品做好的意识。产品的质量就是企业的生命,是关乎企业生死存亡的关键。因此,应高度重视产品质量,提升质量意识。中国工匠作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中坚力量,其质量意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的质量意识和质量水平。因此,提高中国工匠的质量意识,生产高质量的产品是促进中国进入质量时代的关键。
(4)中国工匠与中国品牌。品牌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凝练了企业文化、企业价值观、企业个性、企业服务、企业属性等各方面。品牌的国际竞争是经济竞争的指标之一。中国品牌数量少、国际市场占有率低,在市场竞争中始终处于产业链的尾端。因此,进入中国质量时代,建构中国品牌是重点。中国工匠则是构建中国品牌的新生力量,从个人品牌到企业品牌,再到国家品牌,是中国工匠构建品牌的必由之路,也是中国工匠参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主要任务之一。
(5)中国工匠与中国品质。品质包括品位和质量。质量是硬性标准,品位是软性修饰。质量时代不仅仅是对质量的追求,更是对品位的追求。如果说质量更多包含的是材料、技术的高标准严要求,那么品质在此基础上则更多的是对精神文化审美性的追求,它更多一份优雅与自信。而中国工匠对品牌的建构、质量的严苛,最终将会走向对品质的追求。中国品质体现的不仅仅是中国工匠高质量的工作成果,更多体现中国工匠的精气神。
(6)中国工匠与中国精神。“中国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爱国主义始终是把中华民族坚强团结在一起的精神力量,改革创新始终是鞭策我们在改革开放中与时俱进的精神力量。[9]而中国工匠则是弘扬中国精神的主体。中国工匠兢兢业业的劳作,一方面为促进社会发展,提高人们生活水平提供物质基础;另一方面也表现了中国工匠为促进社会主义事业进步的共同努力。而中国精神则是工匠兢兢业业劳作的精神动力,促进中国工匠有质量的劳作;反过来,也正是中国工匠对中国精神的践行才使中国精神成为一股强大的社会力量。
2.中国工匠与创新社会
(1)创新:工匠的本质特征。工匠的本质即为创新。一般的,将工匠理解为手工艺人,认为他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重复自己的劳作。这种对工匠的狭隘理解,忽略了其创新精神。事实上,工匠作为第二自然,即人类物质世界的创造者,他们凭借双手、工具以及材料,创造了一个人工社会。其从事的活动都与创新有关,只是这种创新多表现为一种循序渐进的过程。比如榫卯结构的发明与应用,实际上就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在距今6000~7000年前的河姆渡遗址中就发现了大量榫卯结构的木构件。此后,榫卯结构根据不同的应用环境而演变出各种各样的形式。在建筑中的应用最具代表性的有斗拱式、抬梁式、井干式。其结合方式也是多种多样,有面与面的结合,如槽口榫、穿带榫、企口榫等;点与点的结合,如锲钉榫、双夹榫、格肩榫等;以上主要是两个构件的连接,此外还有三个构件的相互连接,如抱肩榫、粽角榫、托角榫等。而在家具中的应用,其榫卯形式与结合形式更是千变万化,单就明式家具应用的榫卯结合就有近百种,有暗榫、套榫、挂榫、勾挂榫、长短榫、栽榫、插肩榫,等等。这些千变万化的榫卯结合形式造就中国木构建筑的历史和明式家具的传奇,谁说这不是古代工匠的创新智慧所成就的呢。历史证明,工匠劳作是创造性的活动,工匠精神内含创新精神,工匠的本质即为创新。
(2)创新社会的基本特征。充满创新的社会,一定是一个有活力、有动力不断前行的社会。当代社会转型的目标之一即为创新社会。创新社会的核心是技术创新驱动经济发展。主要表现为全民创新意识增强、创新氛围浓厚;创新投入增高;科技进步贡献率达70%以上;自主创新能力增强;创新产出高等几个方面。[10]而中国工匠作为构建创新型社会的主力军,承担着促进创新事业的重大责任和任务,具体表现在思维创新、技术创新、品牌创新、质量创新等几个方面。
(3)中国工匠与思维创新。思维创新,顾名思义是一种新颖的、有创意的,不同于一般的、普遍的思维活动。思维创新是实现一切其他创新的先导。除了依赖外部动力影响,“人的认识活动之发展过程还依赖于它自身的内在动力或条件,即内在的思维运动”。[11]因此,思维活动是促进人类认识活动发展的重要动力,思维创新则是促进创新发展的关键。而创新思维涌现的基础是来源于对实践活动的深刻认识,一蹴而就的创新基本是不存在的。中国工匠是长期从事于各行各业的劳动者,他们对本行业的工作十分熟悉,正是基于这种范围内的熟悉才会有更多深挖的基础与机会。人类的发明创造没有哪一项不是建立在循序渐进的摸索之中(即便是偶然的灵感也是基于对该领域的熟悉),这种摸索就包含着一种思维的创新,若少了这种创新,事物将会停滞不前,被时代所淘汰。如今天自行车行业,如果其销售模式和运营模式等方面不创新,那么它将逐渐萎缩。今天的共享单车模式就是一种较好的创新方式,既契合了人们的多元出行需求,又能为企业自身带来盈利。这就是思维创新的作用。由传统的卖自行车到现在租自行车,由“一(人)对一(一辆自行车,固定取车停车点)”到“一(人)对多(多辆自行车,多个取车停车点)”,进而使共享单车之风席卷全国。这种模式的成功之处就在于他们运营思维的创新。所以说,中国工匠不仅是思维创新的主体,其劳动过程实际上是一个渐进的思维创新过程。
(4)中国工匠与技术创新。技术是制约经济发展的关键要素,先进的技术促进经济的发展,为人类生活带来了便利,提升国家综合实力;而落后的技术则反之。因此,技术创新在社会发展中则显得尤为关键。农耕时代的技术创新主要依赖生活经验的积累,其主体是工匠;工业社会的技术创新则主要对自然科学知识理论与实验的研究,其主体是科学家。但是,我们应看到传统社会的工匠是集设计、生产、制作于一体,他们在长期劳动过程中积累的经验逐渐累积并缓慢促进技术的发展,这种技术进步是伴随着产品制作、摸索的过程逐渐产生的。而工业社会分工日益明确,先进的技术有待于经过设计、制作、试验等各个环节,各种不同职业的人通力合作才能最终实现其应用价值。而这一过程中包括科学家在内的各类职业者都属于“中国工匠”。可见随着时代的变迁,工匠群体也在不断变换,尽管其所从事的行业及其工作方式都有了巨大的变化,但他们都是技术创新的主体,是将先进技术转化为最终产品的中坚力量。
(5)中国工匠与品牌创新。“品牌创新是指随着企业经营环境的变化和消费者需求的变化,品牌的内涵和变现形式的不断变化发展。”[12]品牌创新既是品牌自我发展的需要,也是企业适应创新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而中国工匠作为中国品牌的主要建构和主要消费者,对实现品牌创新有着重要的作用。
(6)中国工匠与文化创新。中华文化传承发展,几千年来从未中断,滋养着世世代代的中华儿女。中华文化得以延绵不绝的根本在于创新,文化以创新不断适应时代需求与发展。人类文化是由人类创造的全部精神活动及其相关产品、工具等,是物质性与精神性的综合体。人作为创造文化的主体,对文化的形成、发展都起着决定性作用。面对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文化在世界传播与交流中越来越频繁,越来越受到重视。中华文化在全球化语境下如何保持自身特色,如何避免被全球文化冲击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文化创新是唯一的出路。中华文化要稳稳地扎根于传统文化,服务现代文化,处理好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关系。中国工匠在这一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作为中华文化的创造主体,中国工匠应该立足于传统,面向现代,以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服务国家、服务社会、服务最广大人民。
(二)学科建设层面的战略思考
学科建设层面的思考主要是指中国工匠培育过程中“三大学科一大主题”的融合问题。所谓“三大学科”指“美学”“经济学”“设计学”,一大主题即“现代启蒙”。康德说“启蒙是人类脱离自我招致的不成熟”[13],而摆脱这种不成熟则需要以“理性”为核心的启蒙去引导;门德尔松认为“一个民族的启蒙乃是取决于知识的力量,知识的重要性……知识在所有阶层中的传播……”[14];福柯则认为启蒙拥有对“‘现实性进行自我追问’的功能”[15],因此,启蒙是一个不断适应“现在”的过程。
由此看来,现代启蒙是一个历史过程。而启蒙与现代性又有着难以割舍的关系。福柯在评论康德《论启蒙》这篇小短文时,甚至认为康德这篇文章是“现代性态度”,并将启蒙变成现代性问题进行讨论。[16]可见,这里的“现代启蒙”与“启蒙运动”“现代化”等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启蒙运动是基于对封建专制、宗教愚昧等的批判;而狭义的现代化则是工业化和民主化,它肇始于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工业革命以及法国大革命。其中,理性、科学、个体、自由、民主、进步、创造等都是它们共同的关键词。
而美学、经济学作为专门的学科,主要诞生于18世纪中后叶,处于现代学科体系初创时期,而设计学作为独立学科思考尽管是20世纪以来的事情,但“design”作为学科问题早在18世纪中叶就为人所关注,设计学也借助大机器生产以惊人的速度对人类社会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而这个时期也正好是工业革命发展一个世纪以来,现代性问题突出呈现的时代,就这个意义而言,设计学与美学、经济学等现代性学科所共同面临“现代启蒙”这一时代主题。
目前,设计学科还在建构中,到底如何建构,属于设计学科的战略思考,中国工匠培育,应该从这方面思考问题。设计集艺术、技术、实用、经济等于一身。设计学科与美学、经济学等有着天然的联系,其产生时起就与相关学科有重要联系。设计学科应借助美学、经济学等相关学科来发展自己。
因此,设计学科的建设离不开多学科的交叉融合。
(三)话语体系层面的战略思考
拥有自身话语权方能立足于世界之林。构建中国话语体系才能使中国更大更强。建构中国当代设计理论体系正是为构建中国话语体系而努力。而中国工匠的培育又是践行和发展中国设计理论,践行中国话语体系的题中应有之义。
中国设计理论既是一个历史范畴,也是一个逻辑范畴。作为历史范畴,它自身有一个不断发展、选择、再发展、再选择的过程,那么就涉及如何发展、完善的问题。作为逻辑范畴,也即理论建构的范畴,那么就面临着如何进行理论建构的问题。而中国设计理论的发展与建构,其核心又在于人才问题,具体来看即中国工匠、设计师的培育问题。
因此,从话语体系层面来看,中国工匠的培育与中国话语体系的建构问题是一个互为促进的过程。中国工匠践行中国话语体系的过程中,有利于进一步发展和完善话语体系;而中国话语体系的建构又能为中国工匠的培育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1]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华工匠文化体系及其传承创新研究”(项目编号:16ZDA105)阶段性成果。李青青根据邹其昌2017年6月16日在武汉大学《中国工匠培育的战略思考》演讲的基础上整理而成。
[2] 邹其昌,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上海国际设计创新学院双聘教授,设计学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家社科重大项目“中华工匠文化体系及其传承创新研究”首席专家;中华美学学会理事,教育部、中宣部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和研究工程(“马工程”)重大课题、《中国美学史》编写组核心专家,发表美学设计学研究论文80余篇,主编《设计学研究》《上海设计文化发展报告》等。
[3] 《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
[4] 张世贤:《努力打造“双引擎”确保经济稳增长》,《中国经济周刊》2015年第12期。
[5] 《新常态——全球视野下的企业创新》,《国际人才交流》2015年第4期。
[6] 孙福全:《自主创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人民论坛》2010年第17期。
[7] 梅克保:《把我国经济发展推向质量效益时代》,《人民日报》2014年12月26日。
[8] 本小节参见邹其昌《论中华工匠文化体系——中华工匠文化体系研究系列之一》,《艺术探索》2016年第5期。
[9] 《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http://cpc.people.com.cn/n/2013/0318/c64094-20819130.html。
[10] 奚洁人:《科学发展观百科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
[11] 刘卫平:《论思维创新研究的认识论意义》,《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年第2期。
[12] 程桢:《品牌创新的动因及策略》,《管理现代化》2004年第6期。
[13] 施密特:《启蒙运动与现代性:18世纪与20世纪欢声对话》,徐向东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第61页。
[14] 施密特:《启蒙运动与现代性:18世纪与20世纪欢声对话》,徐向东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第58页。
[15] 张政文:《康德与福柯:启蒙与现代性之争》,《哲学动态》2005年第12期。
[16] 张政文:《康德与福柯:启蒙与现代性之争》,《哲学动态》2005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