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浪屿研究(第10辑)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引言

“KOOLANGSU”[30]也即“鼓浪屿”,此名得自其西部海岸在浪花冲击下会发出如鼓一般的声音——这里是一些欧洲人的临时居所,他们因商业或职业关系在岛上居住,简直就是“世外桃源”。这座岛周长只有3英里,位于厦门西部1/3英里处,其自然地理特征与其相邻的厦门极为相似。

图12 《鼓浪屿》插图1

图13 《鼓浪屿》插图2

图14 《鼓浪屿》插图3

图15 《鼓浪屿》插图4

图16 《鼓浪屿》插图5

图17 《鼓浪屿》插图6

图18 《鼓浪屿》插图7

图19 《鼓浪屿》插图8[31]

图20 《鼓浪屿》插图9

附录:别发洋行发行书目(1873-1987)

附录:别发洋行发行书目(1873-1987)-续表1

附录:别发洋行发行书目(1873-1987)-续表2

附录:别发洋行发行书目(1873-1987)-续表3

附录:别发洋行发行书目(1873-1987)-续表4

附录:别发洋行发行书目(1873-1987)-续表5

附录:别发洋行发行书目(1873-1987)-续表6

附录:别发洋行发行书目(1873-1987)-续表7

附录:别发洋行发行书目(1873-1987)-续表8

附录:别发洋行发行书目(1873-1987)-续表9

附录:别发洋行发行书目(1873-1987)-续表10

附录:别发洋行发行书目(1873-1987)-续表11

附录:别发洋行发行书目(1873-1987)-续表12

附录:别发洋行发行书目(1873-1987)-续表13

附录:别发洋行发行书目(1873-1987)-续表14

附录:别发洋行发行书目(1873-1987)-续表15


[1] 本稿得以成文,要对远在伦敦求学的连思哲表示谢意,在他的帮助下,这份藏于大英图书馆(Library of British)的、难以估价的史料找到了自己的归处,这应是此书作者彼时研究写作时的部分初衷所在。

[2] 郭满,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历史所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台湾历史及两岸关系。

[3] 珂罗版印刷,是Collotype的音译,又称玻璃版印刷,它是照相平版印刷工艺的一种。1852年英国科学家塔尔博特发现经过铬酸盐处理的明胶膜层曝光后表面会发生硬化的现象。1867年至1871年间德国慕尼黑摄影师阿尔贝特根据这一原理,以玻璃版基用于实际印刷,从而发明了珂罗版印刷。1876年,上海有正书局首先采用此项技术印刷纸制品,以后,珂罗版技术在印制手稿和书画作品方面,逐渐显示出特殊的魅力。

[4] https://www.geni.com/people/George-Price/6000000017538872843#/tab/revision,2019年1月26日。

[5] https://auction.artron.net/paimai-art0075620714/,2019年1月26日。

[6] 派斯的书由于出版时间较早,国内图书馆未见,目前主要在大英图书馆、哈佛图书馆、牛津图书馆等处收藏,也见于一些拍卖会和私人收藏,本文所用材料来自大英图书馆(The British Library)。

[7] 黄海涛:《清末民初上海的西书店别发洋行》,《文史知识》2011年第12期,第35页。

[8] 他们的侄儿F.Walsh和Arthur Walsh分别在1866年、1872年左右加入F.& C.Walsh & Co.,前者后来到日本的长崎及神户外国人居留地发展印刷事业,并出版英文报纸Nagasaki Times and Shipping Llisht 与Hiogo News。参见黄海涛著《清末民初上海的西书店别发洋行》,第36页,转引自Harry Emerson Wildes,The Press and Social Currents in Japan,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27,p.261,p.269.

[9] 孙轶旻:《别发印书馆与近代中西文化交流》,《学术月刊》2008年第40卷7月号,第104页,转引自《英商别发印书馆股份有限公司章程及发起人规程》,载《上海市社会局关于英商别发印书馆股份有限公司登记问题与经济部的来往文书卷》(1947.4),上海市档案馆藏,档案号Q6-6687,https://www.sassyhongkong.com/city-guide/kelly-walsh-books/,2019年2月28日。

[10] 黄海涛:《清末民初上海的西书店别发洋行》,第35页。

[11] 李欧梵:《上海的世界主义》,《二十一世纪》1999年8月号,总第五十四期,第47页。

[12] 黄海涛:《清末民初上海的西书店别发洋行》,第36页。

[13] 黄海涛:《别发洋行考:兼论近代中国知识分子与别发洋行》,载郑培凯、范家伟主编《旧学新知集:香港城市大学中国文化中心十周年论文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第243页注释20。

[14] 熊月之:《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第475~480页。

[15] 黄海涛:《别发洋行考:兼论近代中国知识分子与别发洋行》,第215页。

[16] 黄海涛:《别发洋行考:兼论近代中国知识分子与别发洋行》,第219页。

[17] 黄海涛:《别发洋行考:兼论近代中国知识分子与别发洋行》,第222页。

[18] 鲁迅:《日记1927—1936》,《鲁迅全集》第16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第75页。

[19] 鲁迅:《日记1927—1936》,第110页。

[20] 郁达夫:《感伤的行旅》,《郁达夫文集》第3卷,花城出版社,1982,第169页。

[21] 郁达夫:《郁达夫文集》第9卷,花城出版社,1984,第480页。

[22] 芥川龙之介(あくたがわりゅうのすけ,1892年3月1日—1927年7月24日),号“澄江堂主人”,俳号“我鬼”,日本知名小说家,博通汉学、日本文学、英国文学,但一生为多种疾病、忧虑所苦而自鸩,年仅35岁。其名作甚多,以极短篇为主,如《竹林中》《罗生门》《蜘蛛之丝》等三篇翻译为汉语,选入中国的高中语文课文、选读教材,其中最为人所熟知的作品是《竹林中》。1921年芥川龙之介作为大阪每日新闻报社的记者前往中国4个月,在结束访问之际与胡适会面,7月返抵日本,之后写成《中国游记》一书。

[23] 〔日〕芥川龙之介:《中国游记》,施小炜译,浙江文艺出版社,2018,第99~100页。

[24] Robert Ferris Pitch,Hangchow Itineraies:Describing the Chief of Interest with a Note on the Famous Bore,Shanghai,Hong Kong,Singapore,Yokohama,Hankow:Kelly and Walsh,Limited,1922.

[25] Confucius,The Discourse and Sayings of Confucius:A New Special Translations Illustrated with Quotations from Goethe and Other Writers,translated by Ku Hung Ming,Shanghai,Hong Kong,Yokohama,Singapore:Kelly and Walsh,Limited,1898.

[26] Cao Xueqin,Hung Lou Meng,or the Dream of the Red Chamber:A Chinese Novel,translated by H.Bencraft Joly,Hong Kong,Shanghai,Yokohama,Singapore:Kelly and Walsh,Limited,1893.

[27] Luo Guanzhong,San Kuo:or Romance of the Three Kingdoms,translated by Charles Henry Brewitt Taylor,Shanghai,Hong Kong,Singapore:Kelly and Walsh,Limited,1925.

[28] Pu Songling,Strange Stories from A Chinese Studio,translated by Herbert A.Giles,Shanghai,Hong Kong,Singapore,Yokohama:Kelly and Walsh,Limited,1908.

[29] A plate in a book is picture or photograph that takes up a whole page and is usually printed on better quality than the rest of the book,参考《柯林斯英汉双解大词典》。

[30] 在《鼓浪屿》一书中,鼓浪屿一词对应英文翻译为KULANGSU与The Drum Wave Island,但在介绍部分出现KOOLAGNSU一词,不清楚是印刷排版失误,还是另一译法,且照录于此。

[31] 《鼓浪屿》书中插图8和插图9的文字说明是“天蒙蒙亮的时候,农民就已然在地里劳作了”。图片中描绘了农夫打谷物的时候,他的妻子同样也要承担属于她的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