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新一轮经济结构调整时期
20世纪末期亚洲金融危机期间,国内一般消费品和生产资料普遍供不应求的短缺时代结束,基础产业“瓶颈”制约的状况已得到很大程度缓解,制约经济发展的因素从资源供给的约束转向市场约束,企业发展从争项目、争投资、扩大生产规模的粗放经营转向提高核心竞争能力,政府宏观调控目标也从抑制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膨胀、控制物价转向扩大需求、促进经济增长、创造就业机会。市场环境的新变化和国家宏观调控导向要求山西改变低效的能源重化工发展模式。
一 重大战略
这一时期是山西省新一轮结构调整的时期,在省九届人大三次会议上,做出了“一年起步,两年入轨,三年初见成效,五年明显见效”的工作安排。在“十五”计划中,又绘制了实施“八大战略工程”,构建“六大支撑体系”的宏伟蓝图。之后,实施了“1311”产业结构调整规划,颁布了一系列行业结构调整的意见、方案和办法。
(一)新一轮结构调整开始
1999年10月运城经济结构调整工作会议拉开了山西新一轮经济结构调整的序幕。同年12月,在省委七届九次全体会议上明确提出了“以经济结构调整为中心,以改革开放为动力,抓好五项创新,实现三个提高”的战略部署,以及用10年时间分两个阶段推进经济结构调整的目标要求。
1999年12月,省委召开七届九次全会,形成了“以调整经济结构为中心,以改革开放为动力(国有企业改革、农村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抓好五项创新(技术创新、金融创新、人才机制创新、环境创新和观念创新),实现三个提高(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速度、提高全省综合经济实力、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经济发展思路和战略。这标志着全省经济发展指导思想上的重大转变。“五项创新”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把握时代脉搏,科学判断形势,提高驾驭市场经济能力的体现。技术创新是现代经济的主要推动力。在技术创新上,要求把技术创新的主体由科研院所变为企业,从而大大促进技术开发及其成果的转化;省属科研院所要实现转制,创办科技企业或与企业合作、合资、联营,加强产学研结合,投身经济建设主战场,促进研究开发与经济发展的有效结合。要以好的机制鼓励和刺激技术创新活动,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抢占未来经济竞争制高点。金融创新是开辟产业结构调整资金源的重要途径,山西作为欠发达省份,在结构调整中遇到的一个重大障碍是资金困难,金融创新主要是利用好各种资本市场工具,促进直接融资,利用好上市公司的融资优势,采取政府贴息入股、注入资本金的办法,调动信贷资金和社会闲散资金投入潜力产品。当潜力产品做大,企业有了效益以后,政府再将其持有的股权转让、变现,再用于对其他潜力产品的贴息入股,以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人才是现代经济发展最重要的生产要素,是山西经济发展最宝贵的资源。人才机制创新围绕着建设三支队伍来进行,即企业家队伍、科技人才队伍和技术工人队伍。环境创新,即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社会环境和政府环境。观念创新,要求打破封闭保守、思想僵化,鼓励思想解放,增强市场意识、竞争意识、抢抓机遇意识,真正把“三个有利于”和“发展是硬道理”作为衡量和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省委七届九次全会后,“五项创新”成为全省广大干部群众的共识,并迅速转化为生动的创新实践。
2000年3月10日,江泽民出席九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山西代表团全体会议,并发表了重要讲话。他对山西大力调整经济结构的思路和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要求“继续抓好山西经济结构的调整,按照已确定的思路和方案坚定不移地抓下去,努力抓出成效”。他还指出:“调整经济结构是现阶段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是解决经济发展深层次矛盾的措施。”“一定要提高认识,增加紧迫感,增强结构调整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二)“八大战略工程”“六大支撑体系”
2000年12月,省委召开七届十次全会,通过《中共山西省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建议》就深入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提出以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实施“八大战略工程”,构建“六大支撑体系”。“八大战略工程”是:特色农业工程、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工程、旅游产业开发工程、高新技术产业化工程、信息化工程、城镇化工程、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工程。“六大支撑体系”是:人才支撑体系、金融支撑体系、产权多元化支撑体系、对外开放支撑体系、社会保障支撑体系、软环境支撑体系。“八大战略工程”依据山西的实际,确定了“十五”时期以至未来一段时期经济结构调整的重点,把结构调整作为一项系统工程,进一步完善了经济发展的战略思路。全省广大干部群众对调整经济结构的认识和实践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2001年10月25~29日,中共山西省第八次代表大会在太原召开。10月30日,中共山西省委八届一次会议选出了新的省委领导成员。大会指出,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全面推进山西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切实加强先进文化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大力加强党的建设和党的领导。
2004年8月,山西又确定了建设国家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的战略定位,并将结构调整的重点任务明确为能源、冶金、装备制造、新型材料、化学医药、农畜产品加工业、旅游文化和现代服务七大产业领域。
(三)“1311”产业结构调整规划
随着经济结构调整的深入推进和创新实践的要求,2001年9月,省委、省政府做出《关于进一步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实施“1311”规划的意见》。确定在“十五”期间,在市场选择的基础上,要集中抓好100个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0个战略性工业潜力产品、10个旅游景区景点和100个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1311”规划体现了结构调整坚持市场导向、集中力量、重点推进、带动全局的精神,突出了结构调整在操作层面的安排和实施,是“八大战略工程”和“六大支撑体系”的具体化实施。
2001年10月,中共山西省第八次代表大会召开。大会指出: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以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抓好“五项创新”,实现“三个提高”。全省经济结构调整要在2005年取得明显成效,2010年达到全国中等或中等以上水平。
党的十六大召开后,2002年12月省委召开八届三次全会,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提出全面建设山西小康社会,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基本实现工业化,大力推进信息化,加快建设现代化的奋斗目标。2003年8月,省委、省政府做出《关于实施行业结构调整的意见》,围绕实现传统产业新型化、新兴产业规模化,对结构调整提出一要深化、二要提高的要求。深化是指积极实现由培育潜力产品到推进行业结构调整的深化,由扶持优势企业到发展壮大工业园区直至形成区域性主导产业的深化。提高是指努力提高科技含量和经济效益,做大做强一大批高附加值的产品,实现结构调整的高效化。结构调整,不仅能够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促进全省经济发展,而且推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使山西最终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行业结构调整包括在全省国民经济中处于主要地位和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特色农业、煤炭、焦炭、冶金、电力、化工、机械、轻工、医药、新材料、旅游、文化、房地产等13个行业和事关全省经济结构调整大局的信息化、环境保护两个领域。行业结构调整是“1311”规划的延伸和展开。
二 主要特征
此阶段山西区域经济以培育潜力产品为切入点,以建设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为目标,大力调整行业结构,一手抓传统产业新型化,一手抓新兴产业规模化,传统行业的技术水平和产业集中度明显提高,内部结构不断优化,新兴产业发展步伐不断加快,产业特色和优势初步显现,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增长质量的有效改善,山西经济在国内的位次明显提升。
此阶段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框架初步建立阶段。以党的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为标志,我国正式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和基本内容。到2002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初步建立。这一阶段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宏观管理体制方面,1994年提出对财政、税收、金融、外汇、计划和投融资体制进行系统改革的方案,确立以分税制为核心的新的财政体制框架和以增值税为主的流转税体系,中央银行的调控职能得到加强。国有企业改革方面,党的十五大确立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方向,实施“抓大放小”,积极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国有经济布局的结构调整。一批国有大中型企业改制为国有独资公司、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许多全国性的行业总公司改组为控股公司;通过改组、联合、兼并、租赁、承包经营和股份合作制、出售等形式,对中小型国有企业进行了改革。市场体系得到较大发展,取消了生产资料价格双轨制,进一步放开了竞争性商品和服务的价格,要素市场逐步形成。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方面,逐步建立起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养老、医疗保险制度,建立了失业保险、社会救济制度及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山西省顺应国家改革发展大势,抓好发展一定要按照深化和提高的要求,进一步推动经济结构调整。注重坚持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有机结合,坚持经济增长速度和质量、效益的有机结合,坚持改造传统产业和发展新兴产业的有机结合,坚持全面推进和突出重点的有机结合,坚持经济建设和发展各项社会事业的有机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