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经济:改革开放四十年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节 山西工业发展的主要阶段及反思

第一阶段:1978~1998年,能源工业加速发展,工业结构趋向重型化。1979年12月,山西省五届人大二次会议系统论述了山西能源基地建设问题,并随后向国务院呈报了《关于山西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综合规划的报告》。为此国务院专门成立了“山西能源基地建设办公室”,推动山西能源基地建设,对山西能源基地建设给予巨大投资,总额约1000亿元人民币。在“六五”“七五”时期,山西集中了全国1/10的重点建设项目。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省委、省政府制定了“有水快流”的方针,放手让有煤地区的群众发展小煤矿、小煤窑,社会和民间资金也大量向煤炭行业集中。这一时期也建设了大量的火力发电厂、地方铁路。到90年代末,省委、省政府认识到产业结构单一化问题后,开始对经济结构做战略性调整,在实施能源重化工基地发展战略时主要强调挖煤、卖煤,这时强调“输煤、输电”并重。后来结构调整中虽然强调培植多元支柱产业,对传统产业升级换代,但对能源工业仍给予极大重视,特别是受全国市场需求的有力拉动,山西的能源工业得到了更快的发展,工业结构向重型化发展。

这一阶段以建设能源重工基地为特征,山西的能源资源优势得到极大发挥,为满足全国改革开放对能源的需求做出了重大贡献。但由于对轻工业重视不够、投资不足,导致全省一大批轻工名品逐渐衰落。“有水快流”的提出,更是造成了山西小煤窑遍地开花,1983~1990年的7年间,全省煤矿净增3倍达到6000多座,形成对煤炭的掠夺式开采,导致水资源被极大破坏,环境污染和安全事故频发。在实施这一战略前山西是工业多元结构,在实施这一战略的过程中工业逐步形成单一结构。

第二阶段:1999~2003年,工业结构不断调整优化,产业链延伸和新兴产业发展取得初步成效。本阶段以1999年的运城经济结构调整工作会议为起点,同年12月,在七届九次全体会议上明确提出了“以经济结构调整为中心,以改革开放为动力,抓好五项创新,实现三个提高”的发展战略,用十年时间分两个阶段推进经济结构调整的目标任务要求。在山西省九届人大三次会议上,做出了“一年起步,两年入轨,三年初见成效,五年明显见效”的具体工作安排。省委、省政府从山西经济发展的大局出发,把工业经济结构调整作为支撑全省经济快速发展、实现全省调整战略顺利起步的着力点,制订了“361”工业调产计划,即2000年重点扶持36个重点调产项目,由省政府筹措10亿元贴息入股资金,带动银行贷款及社会资金100亿元,以培育“一增三优”(培育新经济增长点,扶持优势产业、优势产品和优势企业)为主攻方向,以不锈钢、电解铝、高技术机电产品、精细化工产品、特色纺织品、生物制品及医药新产品、高性能磁性材料、高浓度化肥、煤炭深加工产品及超细粉体材料10大类优势产品为重点,对全省工业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随后又制定了“1311”“5533”产业结构调整规划,颁布了《山西省实施行业结构调整的意见》等结构调整实施方案和办法。

这一阶段全省上下大力推动工业结构调整,一批工业重点调产项目相继建成投产,陆续开发了一批带动全省经济增长的新产品,初步形成了煤—焦—化、煤—铁—钢和煤—电—铝三大产业链。虽然一批高新技术项目陆续建成投产或部分投产,工业结构有所优化,2002年全省实现新产品产值55.18亿元,比上年增长59.5%,新产品产值率达到3.27%,比1998年提高了1.21个百分点。但是,受制于能源重化工时代的影响,冶金、煤炭、电力等主导行业高速增长,按工业总产值(1990年不变价格计算)统计,2003年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增长23.3%,炼焦业增长49.8%,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长50.1%,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长26.1%,电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8.0%,传统工业的快速发展进一步挤压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空间,工业重型化结构仍未发生明显改变。

第三阶段:2004~2008年,新型化工业加速推进,工业结构向传统产业主导、新兴产业支撑迈进。本阶段以全省提出建设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为标志,旨在解决支柱产业单一化,过度依赖煤炭,从而使整体经济缺乏应对市场变化的弹性,面临较大市场风险,周期性地出现全省经济与煤炭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问题。坚持通过产业的延伸与创新,通过优化存量与调整增量的互动,解决传统产业不“新”和新兴产业不“大”的问题,实现传统产业新型化和新兴产业规模化的有机统一,使山西的产业结构和经济形态发生深刻变化,更好地适应国际国内产业结构演进的趋势。工业方面则提出大力发展以煤炭为基础、以电力为中心的能源产业及其延伸与开发,以不锈钢和铝镁合金为主的金属材料及其制品工业,装备制造业,具有山西优势的化学和医药产业,新型材料产业。

2007年,全省新型工业化水平达到45.09%,比2000年提高33.84个百分点。传统产业新型化总体推进较好,全省坚持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延伸产业链,不断增强传统产业的竞争优势,在节能减排、资源整合、科学管理、产品结构、行业内部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传统产业新型化水平达到43.52%,比2000年提高32.97个百分点,平均每年提高4.71个百分点。其中煤炭工业新型化水平得分为61.5分、焦炭工业新型化水平得分为40.71分、冶金工业新型化水平得分为65.33分、电力工业新型化水平得分为42.41分、化学工业新型化得分为34.19分。在大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同时,新兴产业中重点领域、重点项目、优势品牌发展水平不断提高,装备制造业、新材料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得到快速发展,新兴产业规模化水平达到38.42%,比2000年提高27.58个百分点,平均每年提高3.94个百分点。

这一阶段全省工业发展总体较好,传统产业新型化、新兴产业规模化取得了一定成效,“三个方阵”进一步优化了企业组织结构,但是地区间新型工业化总水平差距较大,如2007年新型工业化水平最高的太原市与最低的吕梁市相比差距达一倍多;行业发展不平衡,如在监测的6个传统产业中,新型化水平最高的冶金工业为65.33%,最低的建材工业为16.97%,二者相差2.8倍。同样受制于能源重化工时代的影响,以及资本、劳动、科技等要素的配置偏好煤炭及相关资源型产业的局面,工业结构仍未发生实质性反转。

第四阶段:2009~2012年,全面推进工业转型发展,工业结构向以煤为基、多元发展迈进。以2010年12月在习近平总书记的亲自推动下山西省正式获批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为标志,全省工业发展也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提出了“以煤为基、以煤兴产、以煤兴业、多元发展”的结构调整思路。秉承“高碳资源低碳发展、黑色煤炭绿色发展”的原则,2013年,山西不但生产了9.6亿吨煤炭,还开采了80亿立方米、使用了近50亿立方米煤层气;风电总装机达到320万千瓦,太阳能发电总装机达27万千瓦,240多万千瓦的水电站。煤炭资源整合后,全省矿井总数由2598座减少到1053座,单井平均规模达到年产120万吨。2013年,全省煤炭产量达到9.6亿吨、外运量达到6.2亿吨,11户大型煤炭集团产量占全省的70%以上,建成现代化矿井54座。焦化行业兼并重组基本完成,企业减少到80户,户均产能由70万吨提高到200万吨。潞安集团煤—油循环经济园区成功生产出合成柴油,现代煤化工基地陆续布局投建。全面实施装备制造业调整振兴规划,特别在先进装备制造业方面,着力培育龙头企业,重点打造带动性强的整机成套产品。重型机械、铁路装备、煤机、液压件、纺机等一批传统优势产业得以提升。重型汽车、新能源装备、新型电子装备、高速列车装备等一批新兴潜力装备产业发展迅速。2013年,以太重锻造出第一件百吨级以上的33万千瓦电机转子为代表,全省装备制造业快速增长,成为继煤炭、冶金产业之后拉动全省经济增长的第三大产业。电子信息及软件服务、新能源汽车、无人飞机等高新技术产业产品成为山西工业发展新亮点。

这一阶段工业调整力度不可谓不大,虽然有效促进了经济发展,但是由于产业转型的科技、人才、市场等基础支撑不够,“老树即将枯萎,新木远未成林”,结构调整的成效并不显著,反而愈调愈重。特别是资源型企业纷纷响应政府转型号召,向非资源产业投入了大量资金,甚至盲目追求高端化、新型化、规模化,求新求大,很多资金投向了与原有产业毫不相关的产业领域。特别是2008年金融危机后国家对经济刺激的政策以及随之而来的煤炭价格新一轮反弹,不少干部和企业认为市场转型压力存在,但周期不长,困难很快就会过去,对煤炭周期性好转的预期仍然存在,在痛苦中犹豫,在亏损中观望,在转型中徘徊,延滞并错失了调结构的最佳时机。

第五阶段:2014年至今,深入推进工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业结构向现代工业体系迈进。2014年以来,全省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加快推进构建多元化中高端现代产业体系,深入推进工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全省经济发展由“疲”转“兴”,经济增长步入合理区间。坚决破除煤炭依赖,全面落实“三去一降一补”重点任务,2016年压减煤炭产量1.4亿吨,占全国压减量的39.5%,退出煤炭产能2325万吨,关闭25座煤矿,煤炭减产量、去产能均为全国第一;2017年分两批关闭、退出27座煤矿,退出2265万吨煤炭产能,有力带动了市场供求关系改善,大幅提升了煤炭先进产能占比。加快晋北风电基地建设,推动光伏全产业链发展,促进新能源产业提质发展,增加清洁能源外送,谋划用五年时间使煤炭产量和占比“双下降”的战略安排。2018年,山西省明确提出工业结构“反转”的目标,要求全省全年煤炭行业增加值占工业比重下降一个百分点,目前已将指标细化分解到各市。同时明确提出到2020年煤炭产量基本稳定在9亿吨左右,煤炭先进产能占比达到60%。突出技术改造对产业转型升级的引领作用,聚焦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积极推动新旧动能接续转换。2017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中,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10.0%,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9.0%。其中,新能源汽车产业增长1.8倍,高端装备制造业增长47.6%,新材料产业增长8.6%,生物产业增长11.1%。全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7725.3亿元,增长25.7%。其中,能源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359.6亿元,增长30.4%;材料与化学工业实现4342.0亿元,增长24.1%;消费品工业实现988.2亿元,增长0.1%;装备制造业实现1972.0亿元,增长22.0%;其他工业实现63.5亿元,增长13.2%。全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税2175.8亿元,增长1.3倍;实现利润1024.5亿元,增长3.5倍,其中,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430.4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为80.56元,下降4.05元。

本阶段全省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精神、国发42号文件和省委“一个指引、两手硬”工作思路和要求,聚焦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增动能,精准发力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多措并举巩固工业稳步向好势头,工业结构调整取得积极成效。但是,全省“一煤独大”的结构仍未发生实质性改变,新兴产业形成支柱仍需加大力度,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时提出的摆脱对煤炭和煤炭价格“两个过度依赖”的要求,围绕“示范区”“排头兵”“新高地”三大目标定位,以“中国制造2025”为统领,以促进集群、集聚、集约发展为导向,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