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改革开放以来山西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思考
改革开放以来,山西探索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和山西实际的农业农村经济发展道路,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回顾改革开放以来山西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可以得出以下一些规律性认识。这对今后山西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也同样具有参考价值。
一 对改革开放以来山西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认识
改革开放以来山西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历程,既是遵循经济规律的科学发展之路,也是遵循自然规律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更是遵循社会规律的包容性发展之路。
(1)以发展动力转型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持续驱动
改革开放以来山西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从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制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到改革粮食购销体制和乡镇企业的发展,再到通过农业产业化推动现代农业转型升级和乡村振兴目标的提出,实质是通过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实现农业农村发展动力由“外部输血”向“自我造血”的转变,从而增强农村的自我积累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注入强大动力。这是由农业生产规律决定的,也是由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客观规律决定的。山西作为一个农业“小”省,家庭承包制本身就是农村集体经济最有效的实现形式之一,以此为基础加上通过合作社和农业产业化实现的农业生产经营的社会化服务,立体式复合型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基本形成,能够更好地适应不同的农业生产力水平,充分保障了农民生产经营的自主权,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从而促进了农业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协调发展。
(2)以发展伦理[25]转型为稳定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价值判断
改革开放以来,山西在农业农村发展中将以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为指征的农村社会发展状况作为衡量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质量和发展增量的基本方面,一方面强调缩小农村居民不同群体之间的差距,特别是在农业经济发展中让农村贫困人口等弱势群体的利益得到保护,缩小农村居民中不同收入群体之间的差距,让更多农村居民分享经济增长的成果;另一方面强调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通过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振兴等战略举措推动农村社会发展,为农业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必要条件。这表明改革开放以来山西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内在地包含了经济增长与社会建设的和谐统一,尊重公平与效率之间相互依存和良性互动的内在规律性,才能通过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和谐统一来实现经济发展逻辑的民生导向,从而促进农业农村经济的包容性发展,保证经济发展成果被农村居民公平合理地分享。
(3)以推动人的全面发展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新的主体
按照传统的以物为本的经济增长模式,物质经济增长固然是改革开放以来山西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以农产品产量为代表的物质生产高速度、以农民收入水平提升为代表的物质财富高积累和以农民生活水平改善为代表的物质生活高消费是全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突出特征。但从农村居民“人”的发展这一视角来看,发展问题是社会进步的核心问题,一切发展的最终目的都应当是人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山西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一方面通过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农村居民个人身份转型,使农民个人身份由乡土社会的人向市民社会的人转型。这不仅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也是社会的进步,是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提升。随着这种社会结构的变化,农村居民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变化,进而促进了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另一方面通过市场经济发展实现农村居民人格形态的转型,使农民人格形态由依附型人格向独立型人格转型,使农村居民每个个体依靠自己的独立思维和个性进入市场,在市场竞争中都具有均等的选择机会,并通过竞争意识、创新意识、开放意识、进取精神等现代行为方式参与市场竞争。这表明改革开放以来山西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把农村居民的全面发展放在了核心位置,把拓宽农村居民的发展空间、维护农村居民的发展权利作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终极目标,人文关怀和人文向度成为改革开放以来山西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所具有的更为显著的特征。
二 乡村振兴战略实践下山西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政策建议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山西的农业农村经济发展,需要以习近平总书记“三农”思想为内在依据,既要看到新时代下我国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共性特征,也要看到山西作为中部欠发达省份“三农”发展的个性特点;既要看到内外部条件给山西乡村全面振兴带来的历史机遇,也要直面山西乡村全面振兴面临的种种挑战,以习近平总书记“三农思想”和视察山西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立足省情、农情,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着力解决城乡发展不均衡和农村发展不充分问题。
走稳现代农业发展之路:以深化农业供给侧改革、促进有机旱作农业与功能农业发展为主线。从实际省情、农情出发,继续以“粮经饲统筹、种养加结合、一二三产融合”为统领,通过实施特色现代农业增效工程,调优、调高、调精农业产业,促进有机旱作农业与功能农业继续发展壮大,打造农业全产业链,推动具有山西特色的现代农业生产、产业、经营体系构建逐步完善,加快农业由增产导向向提质导向转变步伐。一是在坚守耕地红线、巩固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的基础上,立足区域优势,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壮大特色产业,提升优势农产品的竞争力。通过延长产业链条,促进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农业功能拓展和农产品品牌知名度提升,促进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农产品加工流通业、农业服务业转型升级和融合发展,实现一产优、二产强、三产活,全面提升粮食、畜牧、果业、杂粮、蔬菜、中药材、农产品加工、休闲观光农业八大产业发展质量。二是在实施耕地质量提升和农水集约增效工程、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夯实有机旱作农业发展基础的同时,加快旱作良种攻关工程、农机配套融合工程、农技集成创新工程,为有机旱作农业发展打造品种资源储备、物质技术装备支撑和农业技术服务体系。同时,依托“互联网+”农业发展、农业大数据建设以及有机旱作农业生产标准体系建设,打造有机旱作农业品牌。三是通过建立产业专家帮扶和农技人员对口联系制度,充分发挥县乡农民合作社辅导员指导作用,加快更多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能创业的职业农民培育。四是进一步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按照“家庭农场增量、农民合作社提质、龙头企业做大做强”的思路,多种形式推动小农户和大产业衔接、小公司和大行业叠加,实现农业种、养、加、销产业链条纵向一体化,构建立体式复合型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走宽农民生活富裕之路:以构建持久增收机制、打赢脱贫攻坚战为导向。要通过拓展农民收入来源,稳定持续增收机制,继续提升农民收入水平。同时以重大扶贫工程和精准施策扶贫为抓手,坚决打好脱贫攻坚战。一方面要继续健全覆盖城乡的公共服务就业体系,为农民开展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围绕七大特色优势产业,鼓励引导农民按照全产业链、全价值链的现代产业组织方式开展创业创新,建立合理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分享二、三产业增值收益。大力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推进乡村经济多元化和农业增收多样化。通过大力发展吸纳就业能力强的产业、企业和加强劳务协作,吸纳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和转移就业;深化农业农村制度改革,坚持以“三变”改革为切入点,把推动农村土地流转、盘活集体资产、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与壮大规模经营、发展特色品牌农业结合起来,使改革红利更充分、更全面地惠及广大农民。另一方面要以重大扶贫工程和精准施策扶贫为抓手,坚决打好脱贫攻坚战。在培育带贫产业、壮大村集体经济、改善基础设施、提高公共服务方面对标贫困退出标准,为贫困地区脱贫筑牢硬件支撑。巩固完善建档立卡、因村因户因人精准施策。通过大力实施贫困村产业扶贫提升工程、农村贫困劳动力技能提升工程、整村异地扶贫搬迁工程、落实保障性扶贫举措、完善贫困地区公共服务体系、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等途径,在制约贫困人口增收的关键问题上精准发力,构建“一策为主、多策跟进”的稳定脱贫长效机制。
走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之路:以绿色生态宜居、乡风文明和谐为指针。要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加快补齐农村人居环境突出短板,推动城镇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切实改善农村环境面貌,实现农村人居环境干净、整洁、和谐、有序。一是科学把握乡村的差异性和发展走势分化特征,分类施策、循序渐进,因地制宜选择整治和建设模式,稳步建设中心村,改造提升保留村,保护开发特色村。二是大力开展村容村貌整治。全面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加快推进农村垃圾中转站和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开展非正规垃圾堆放点集中整治,推行适合农村特点的生活垃圾就地分类减量和资源化利用方式,着力解决“垃圾山”、“垃圾围村”和工业垃圾“上山下乡”等突出问题。梯次推进农村污水治理,按照规模大小有效处理当前污水横流严重的中心村、重点村、旅游村、生态村,常住人口规模在千人以上的中心村及沿河、沿湖、沿渠村的污水;根据农村不同区位条件、村庄人口聚集程度和污水产生规模,因地制宜采用污染治理与资源利用相结合、工程措施与生态措施相结合、集中与分散治理相结合的建设模式和处理工艺,将农村水环境治理纳入河长制管理。有序推进农村厕所改造,将农村厕所改造与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建设、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和生态示范区建设相结合,加强改厕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有效衔接。
[1] “丰收计划”是我国依靠科学技术发展农业的一项系统工程。1987年3月,由农牧渔业部和财政部共同制定并组织实施。计划具体提出了推广10项投资少、收效大,对提高生产力起重要作用的技术项目:农牧渔业的新品种;农作物高产模式栽培和低产田土壤改良增产技术;设施农业和地膜等利用技术;绿肥和科学施肥技术;节能、省水的农机具和科学灌溉技术;对农作物病、虫、草、鼠害和畜、禽、鱼疫病的综合防治技术;优化配方饲料和科学饲养、繁殖技术;水产品精养和水产资源增殖技术;农牧渔产品保鲜、加工、储运技术,机械化先进技术。
[2] “温饱工程”是中国从20世纪80年代起在农村贫困地区实施的一系列科技扶贫工作的总称。“温饱工程”包含两个密切相关的举措:一个是贫困地区实施以县、乡道路、人畜饮水、基本农田和农业水利为重点的以工代赈计划,并在农业科技专家的论证和指导下,综合性地投入技术和资金,如广泛采用地膜、化肥、农药等,以提高粮食单产,做到口粮自给;另一个是加强民政部门和科协组织的配合,普及科技知识,切实提高贫困地区人民的素质水平。
[3] “星火计划”是经中国政府批准实施的第一个依靠科学技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计划。1985年5月,国家科委向国务院提出了“关于抓一批短、平、快科技项目促进地方经济振兴”的请示,1986年初,中国政府批准实施这项计划。
[4] “六六六”工程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根据中共山西省委、山西省人民政府指示实施的一项以粮为主大面积增产增收工程,其主要内容是建立30个中心示范点,摆出6万亩粮食高产样板田,指导带动60万亩生产片,辐射促进600万亩粮田产量的提高,简称“六六六”工程。
[5] “五个轮子”指乡办、村办、联办、户办、其他合作办等五种形式办企业。
[6] “三就地”即就地采购、就地加工、就地销售。
[7] “一包三改”即乡村集体企业和经济实体全面实行经济承包责任制;改干部任免制为招聘制;改工人录用制为合同制;改固定工资(补贴)制为浮动工资制。
[8] 1992年起山西全省实施的经济发展战略,“三基”指农业基础、基础设施、基础工业,“四重”指挖煤、输电、引水、修路。
[9] “百龙工程计划”:集中力量建设20个省级大型农产品加工企业,每个企业年销售收入达到3亿~5亿元;建设30个地、市骨干农产品加工企业,每个企业年销售收入达到1亿元;建设50个县、区重点农产品加工企业,每个企业年销售收入达2000万元以上。
[10] “513”工程:按照省、市、县三级总体规划、分层次推进、重点扶持的原则,做大做强450家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其中省级梯次在全省现有农业产业化国家级及省级龙头企业中选择30个企业,在全省资源型企业转产和招商引资企业中选择20个投资额在亿元以上的企业,共50个企业;市级梯次选择100个有一定规模、发展前景好、带动力较强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县级梯次选择300个成长性好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
[11] “一村一品、一县一业”:以村、县为基础,在一定区域范围内,依托资源优势,按照市场需求,整合各类生产要素,整村整乡整县推进优势资源开发,推行农业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培育特色优势品牌,促进主导产业优化升级,使每个村、每个乡、每个县,甚至更大的区域内拥有一个或几个区域特色明显、产业集中度高、市场潜力大的主导产业和产品,大幅度提升农业和农村经济综合实力和市场竞争力,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12] “四化四改”:街巷硬化、村庄绿化、环境净化、路灯亮化和改水、改厨、改圈、改厕。
[13] “五个全覆盖”:第一轮“五个全覆盖”,即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水泥(油)路全覆盖、中小学校舍安全改造全覆盖、县乡村三级卫生服务体系特别是村级卫生室全覆盖、村通广播电视全覆盖、农村安全饮水全覆盖;第二轮“五个全覆盖”,即农村街巷硬化全覆盖、便民连锁商店全覆盖、文化体育场所全覆盖、中等职业教育免费全覆盖、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全覆盖。
[14] “五件实事”:改造农村困难家庭危房8.5万户,新建改建农村幼儿园300所,易地搬迁农村贫困人口10万人,深入推进乡村清洁工程,培训新型职业农民10万人。
[15] “四大工程”:完善提质工程主要内容是完善路水电气等基础设施,提升农村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水平;农民安居工程主要内容是在采煤沉陷区、地质灾害易发区、连片特困区重点实施易地搬迁,改造农村困难家庭危房;环境整治工程主要内容是以农村垃圾治理、污水治理为重点,兼顾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宜居示范工程主要内容是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基础上,鼓励支持有条件的村开展美丽乡村建设,打造一批家园美、田园美、生态美、生活美的美丽乡村。
[16] 由于资料所限,全省农业机械化程度水平部分数据使用2016年数据,下同。
[17] 森林覆盖率数据来源于《山西省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公报》中森林资源数据标注为2015年山西省第九次森林资源清查结果。
[18] 山西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为2市(晋中、长治)5县(运城市盐湖区、大同市南郊区、定襄县、高平县、曲沃县)。
[19] 汾河平原、上党盆地、雁门关、太行山、吕梁山和城郊农业六大特色农业发展区域。
[20] 2017年前三季度数据。
[21] 统计口径为农民人均纯收入。
[22] 资料来源于历年《山西统计年鉴》。彩色电视机、洗衣机、摩托车数据根据1985年水平计算;冰箱数据根据1987年水平计算;移动电话数据根据2000年水平计算;空调和电脑数据根据2002年数据计算。
[23] http://www.scio.gov.cn/xwfbh/xwbfbh/wqfbh/35861/36110/xgbd36117/Document/1540340/1540340.htm.
[24] 资料来源于《山西省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数据公报》(第二号、第三号),下同。
[25] 发展伦理是近年来兴起的应用伦理学的分支学科,是用伦理学视角去审视经济社会发展的合理性,对人类社会传统的发展模式和实践方式重新进行价值和伦理的反思和评价,并根据人类可持续生存和发展对人类的整体行为和实践进行约束和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