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经济:改革开放四十年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山西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历程

改革开放40年来,山西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经历了改革开放初期快速发展、农业经济调整发展、农村经济发展优化转型和新时代高质量发展四个阶段。总体来看,全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内部结构不断优化,产业化和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农村经济发展的内涵更加丰富。

一 改革开放初期快速发展阶段(1978~1990年)

1978年,山西农村开始普遍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通过小段作业、定额计酬、包工包产、联产计酬、专业承包、包产到户等多种形式,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基础的新型合作经济逐步成为山西农业经济的主体,农村原有的社员自营经济和个体经济成为农业经济的重要补充。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为有统有分、统分结合、因地制宜地推动农业生产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全省农业承包的领域不断拓展和完善,从种植业逐步发展到林业、牧业、水利和农机制造与服务领域,农业生产经营效率也随之大幅提升,山西农业出现了生产发展、经济繁荣的大好局面。

在农业经营体制改革的同时,这一时期山西从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出发,极大地增加了对农业的投入,乡、村两级采用多种政策和经济举措调动农民积极性、增加农业新技术推广应用、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资金重点投入新建、续建和修复水利工程、加固病险水库、盐碱地开发治理、农业技术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有效恢复和提升了农业生产能力。特别是1989年全省重点组织实施了“丰收计划”[1]、“温饱工程”[2]、“星火计划”[3]、“六六六”[4]工程,同时还开展了以集体承包为主的多种形式的技术承包活动。这些举措有力地促进了全省农、林、牧、渔业生产的全面快速发展,种植业内部结构也由粮食、经济作物二元结构向粮食、经济、饲料作物三元结构过渡,基本实现了由单一追求数量高产型向以效益为中心的高产、优质、高效的农业生产格局转变。

家庭经营的多样化和随之带来的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激活了农业经济,增加了农民收入,为全省农业生产提供了资金和物质基础。这一时期全省各地农业“专业户”和“重点户”不断出现和发展壮大。专业户和重点户充分利用了农村零散的资源和劳动力,出现了个体私营经济和股份合作制等多种形式的经济联合体,从而集中了更多的资金、人力、物力和技术力量,有力促进了全省农村商品生产的发展和多样化的经济联合。

多种经营的发展和“两户”的兴起发展,促进了乡镇企业的出现和发展。1979年国务院颁布《关于发展社队企业若干问题的规定》后,山西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扶持社队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全省社队企业开始迅速发展,最终为全省乡镇企业的大发展奠定了基础。1984年党中央、国务院批转农牧渔业部《关于开创社队企业新局面的报告》,提出将“社队企业”改称“乡镇企业”。同年,山西对全省社队企业发展做出“进一步完善社队企业的责任制”“继续抓好企业整顿,全面提高经济效益”等七项要求,将乡镇企业作为振兴地方经济的突破口。1985年,中共山西省委、省政府做出《关于加速发展乡镇企业的决定》,对乡镇企业的作用做出肯定,并且提出了关于加速发展乡镇企业的具体方针政策。全省乡镇企业由此迅速发展起来,而且逐步突破了乡、村两级办企业的框架,实行“五个轮子”[5]一起转,从单一经济形式过渡到多层次的经济形式;突破了封闭式企业的“三就地”[6],发挥各自优势进行广泛的协作和联合;突破了乡办乡有、村办村有、个人办个人有的模式,出现了股份合作经营形式;实行新的经营管理,推行“一包三改”[7]的新经营管理制度。乡镇企业的快速发展标志着山西农业经济开始从自给半自给经济向大规模的商品生产转化、从传统农业向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相结合的方向转化。

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多种经营发展以及乡镇企业发展的基础上,山西农业经济发展初步出现了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新趋势,各地从自己的资源优势出发,着力培养主导产业,积极兴办农产品加工企业,努力探索产加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经营方式,以粮食、畜牧、水果和蔬菜为主的主导产业和农副产品生产基地建设较快发展,一大批从事农产品加工、经销的龙头企业也开始逐步崛起。

二 农业经济调整发展阶段(1991~2000年)

在改革开放后全省农产品产量大幅增加的基础上,山西逐步改革农产品购销体制,先后对水果、水产品、畜产品、蔬菜的经营实行市场调节,相继放开了粮食、棉花、油料、甜菜等农产品的市场价格,为全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村全面转入市场经济开辟了道路。这一阶段的农业发展以提高农业经济效益为核心,以调整结构为突破口,以种养加、农工商、内外贸、农科教结合为基本途径,农业现代化、商品化步伐不断加快。种植业结构向效益型调整,在将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种植比例由8∶2调整为7∶3的基础上,优质农产品品种比重继续增加,粮食作物中小麦、玉米、高粱和豆类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市场需求较好的豌豆、绿豆、莜麦等名优小杂粮生产发展较快,传统的棉花、油料、甜菜、烟叶、药材、桑麻等经济作物种植也逐步发展起来。畜牧业、林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迅速,初步形成了农林牧全面发展、种养加综合协调的大农业结构。通过实施“星火”“燎原”“丰收”三大计划和一批重点工程项目,节水灌溉农业和旱作农业综合配套技术迅速推广,全省农业发展的重点开始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资源利用率、产出率,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加快实现农业的集约经营,实现高产与高效的统一。

农业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和优化,为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奠定了坚实基础。1992~1994年,山西开展了探索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具体实践,全省各地农业产业化实践的力度不断加大,不同形式的产业化模式初具雏形,一批农业产业化开发的典型也逐步涌现。按照以工促农、农工商一体化、种养加“一条龙”的思想,山西兴建了一批科技含量高、起点高、产品附加值高的农产品加工企业,粮、畜、果三大产品加工的广度与深度不断加大。1995年山西农村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任务,同年10月全省农村小康建设阳泉会议明确提出把产业化作为山西农村改革与农业发展的主攻方向。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为基础,在资源比较优势驱动和产业政策的引导下,山西农业生产布局逐步向优势产区集中,逐渐形成了运城的苹果、吕梁的红枣、长治的小米、晋中的蔬菜、晋北一带的小杂粮等一批布局相对集中、区域特色明显的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初步奠定了全省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的基本方向和格局。1997年山西省委、省政府下发《关于进一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实施意见》,农业产业化经营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一是将农副产品加工业作为全省新的经济增长点,将“三基四重”[8]完善为“三基五重”;二是通过实施集团化战略,组建农副产品加工大型龙头企业;三是依托山西大学、山西农业大学等科研机构,采用高新技术,确保农副产品加工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四是加快企业股份制、股份合作制改制步伐,增强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内在活力。山西农业产业化经营开始以市场为导向,扶持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开发名优农产品,积极探索有中国特色、符合山西实际的农业产业化开发之路,从而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努力推进农业经济发展的第二次飞跃。到2000年,全省农副产品加工业已基本形成贸工农、产供销一体化的生产经营方式,成为全省农业产业化的核心产业。与此同时,在大力发展杂粮、干鲜果、草食畜牧、蔬菜等四大产业的基础上,山西省形成了一批具有区域特色的优质农产品基地、商品粮基地和小杂粮基地,山西农业产业化进入实质性推进、大跨步发展的新阶段,有力促进了全省农业经济的稳步发展。

三 农村经济发展优化转型期(2001~2012年)

这一阶段,山西在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基础上大力发展特色主导产业,全省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优化。

21世纪初期,面对当时粮食产量大幅下降的严峻形势,山西采取了粮食收购保护价等一系列稳定粮食生产的政策举措,迅速扭转了粮食生产的下滑势头。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山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从“八五”和“九五”时期的适应性调整向更加积极主动的战略性调整转变,种养业品种结构进一步优化,特色农业发展迅速,优质杂粮、草食畜、水果、蔬菜四大特色主导产业向优势区域集中,林果苗木、农作物制种、特种养殖、中药材四大亮点产业不断发展壮大。2009年山西又启动了总投资300亿元的晋中、运城、大同三个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着力实施了创建粮食高产、高效园艺建设、规模健康养殖、农产品加工增值“四大工程”。

以农业产业结构的进一步优化为基础,这一时期山西把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积极培育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业产业化经营大户,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着力推行“举龙头、搭桥梁、建基地、带农户、促增收”的产业化经营模式。2000年山西出台《中共山西省委、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实施“1311”规划的意见》,将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同战略性工业潜力产品项目、十大旅游景区项目和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并列作为推进全省经济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健康快速发展的战略举措,提出按照扶优、扶大、扶强的原则重点发展100个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资金、项目和企业人才队伍建设上进行重点扶持。2001年,全省正式启动农业产业化“百龙工程计划”[9],省级农业产业化资金重点扶持了以陈醋集团、古城乳业集团为代表的20个农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上述举措有力地促进了山西特色农业发展和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的培育与壮大,全省农业产业化由20世纪90年代的探索阶段进入稳定发展阶段,企业数量逐年增多,资产规模继续增大,涉及领域不断拓宽。

2007年,山西将农业产业化与新型工业化、特色城镇化并列作为全省经济发展的战略思路,提出要提高农业的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水平,重点在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发展畜牧业和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上实现突破。2008年,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期。新形势下的农村发展,要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战略任务,把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作为基本方向。山西出台了相应的具体实施意见,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突破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和以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为突破推动农村社会全面进步开始成为这一时期山西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主线。

2009年,山西正式启动实施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513”工程[10],对产业链条长、辐射带动面广、市场竞争力强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进一步加大,有力推动了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体制、机制和科技创新以及企业品牌打造和产品结构的优化升级,进一步促进了全省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做大做强。为夯实农业产业化基础,2011年山西开始发展“一村一品、一县一业”[11],从产业基础较好的行政村中,每年选择2000个专业村重点培育,并以发展“一村一品”为基础,从基础条件较好、产业集中度较高的优势农产品大县选择建设36个“一县一业”基地县,以后根据建设情况逐年增加。

虽然这一时期全省农业经济迅速发展,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的问题也在逐渐凸显,特别是在一些“老少边穷”地区,老百姓行路难、上学难、看病难、吃水难等问题严重阻碍了全省农村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广大农村居民在享受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上与城市形成了巨大反差。在此背景下,随着全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程度不断提升,山西农村经济发展内涵也在不断深化,以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深入推进为标志,新农村建设成为全省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

200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我国农业基础设施脆弱、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矛盾依然突出,解决好“三农”问题仍然是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重大而艰巨的历史任务。同年山西出台《中共山西省委、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意见》,提出要在大力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稳步发展粮食生产、发展壮大特色优势产业的同时,通过推行“四化四改”[12]使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2009~2012年,山西投资640亿元,在全省农村实施了两轮“五个全覆盖”[13]工程。“四化四改”和两轮农村“五个全覆盖”的推进,不仅大幅提高了山西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同时也为城乡统筹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建立探索了一条新路。

四 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期(2013~2018年)

党的十八大以来,山西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农业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全省农业农村发展再上新台阶,呈现出“现代农业取得新突破、农民群众得到新实惠、新农村建设取得新成效”的良好局面,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2013年山西开始实施粮食、杂粮、畜牧、设施农业、水果、中药材、酿造业七大产业振兴翻番工程,以汾河平原、上党盆地、雁门关区域、太行山区域、吕梁山区域、城市郊区六大区域为代表的特色现代农业快速发展,在此基础上,山西着力推动了运城、太原、上党和朔州四大现代农业集群示范区域建设。

在特色现代农业迅速发展的同时,为进一步提升现代农业发展质量,2016年山西启动特色现代农业增效工程,全省杂粮、草食畜、鲜干果、蔬菜、中药材等特色产业发展进一步推进,以开发功能食品为重点的农产品精深加工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启动建设了全国小杂粮产地交易市场,加快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农业对外开放不断拓展,“晋”字品牌农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不断提升。2017年,为进一步顺应农业发展新趋势、培育发展新动能、提高农业效益和市场竞争力,山西启动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和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重点布局“3+X”,“3”是依托雁门关农牧交错带、山西农谷、运城农产品出口平台三个省级战略,集中布局草牧业、蔬菜、水果等特优区和产业园;“X”就是在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和“一村一品、一县一业”发展的基础上,围绕杂粮(马铃薯)、畜牧、蔬菜(食用菌)、鲜干果、中药材五大特色产业,科学布局若干特优区和产业园。

在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农业现代化发展不断加速的同时,全省农民生活质量也在不断提升。两轮“五个全覆盖”全面完成之后,2013年山西投入400亿元为农民群众办“五件实事”[14],行政村街道亮化工程已提前完成,其他四件全部完成序时任务。之后山西将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也列入“五件实事”继续推进。2014年以来山西投资350亿元实施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的完善提质工程、农民安居工程、环境整治工程、宜居示范工程“四大工程”[15],并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程同巩固两轮“五个全覆盖”成果、办好“五件实事”相结合。2014~2017年,全省每年出台相应具体行动计划。“四大工程”实施以来,全省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升,农村整体面貌发生了可喜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