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改革开放40年山西产业结构调整的历史脉络
改革开放以来,山西产业结构调整经历了一个由被动形成向主动转型的过程,从调整的过程和结果看也存在正调整和逆调整两种形态。总体来看,除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时期外,自20世纪末开始,山西产业结构调整以每五六年为一个小周期,可以大致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一 单一产业结构的形成和强化(1979~1991年)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新的历史时期的到来,制定一个新的山西经济发展规划,便成为当务之急。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战略的确立,就是适应这一新的历史时期要求的必然产物,也是基于资源禀赋和发展基础做出的必然选择。首先,山西是煤炭资源大省,已探明储量占全国的1/3,居全国第1位;含煤面积达6.2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近40%。不仅煤炭储量丰富、分布广泛,且品种全、品质优、埋藏浅、易开采。其次,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项目建设和不断发展,使得山西的煤炭工业具有悠久历史和雄厚物质技术基础。再次,改革开放后国内经济快速发展,为克服能源产业这一经济发展的瓶颈,山西必须大力发展能源产业,满足国家发展需要。最后,山西具有发展化学工业和重工业的优越条件。除煤炭外,镁盐、芒硝、铝土、耐火黏土、铁矾土、石灰石、铁、铜等化工和重工业原料的赋存也极为丰富,且太原化工区是我国重点建设的东北、华北、西北三大化工区之一,化工产业基础同样雄厚。
(一)能源重化工基地战略的确立是资源型单一产业结构形成的根源
1977年3月,中国共产党山西省第四次代表大会召开,中共山西省委向大会提出了在1985年以前,把山西建设成为“稳产高产的农业基地和农轻重协调发展的、具有山西特点的工业基地”这一奋斗目标,这其中就包含了把山西建设成为全国煤炭能源基地的初步构想。这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山西省委确立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战略的源头和开端,也是山西以煤炭为主的资源型单一产业结构形成的根源。
1979年8月,国务院副总理薄一波在山西视察工作期间,明确提出应“尽快把山西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能源基地”的建议,其后的9月19日,山西省委、省革委向中共中央、国务院呈送了《关于把山西建设成为全国煤炭能源基地的报告》,获得批准。此后,以煤炭开发和综合利用为重点的能源基地建设目标,开始纳入山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战略规划中来。1979年末召开的山西省五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了把山西建成全国煤炭能源基地的发展战略。此后,省政府制定了《山西能源基地建设规划纲要(草案)》。对于山西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中央极为重视。1981年11月召开的全国人大五届四次会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决定,“要把开发山西的煤炭作为重点来抓”。1982年,国务院专门成立了“山西能源基地建设办公室”,推动山西能源基地建设。
为了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尽快把山西建成强大的能源基地”的战略决策,山西省于1983年8月正式编制完成《山西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综合规划(草案)》。同年10月,省政府又向国务院报送了《关于山西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综合规划的报告》。
从建设山西煤炭能源基地设想的提出,到《山西能源基地建设规划纲要(草案)》的拟订,再到《山西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综合规划(草案)》的确立,前后经历了将近六年的时间。六年中,省委、省政府通过总结历史经验和调查省情实际,认为当时山西国民经济发展的基本问题是经济结构不合理,没有能够紧紧围绕煤炭生产这个中心来安排国民经济的各种比例关系,从而导致了门类齐全却彼此脱节、比较松散的经济结构,冶金、机械和国防工业等盲目突出,应当将煤炭工业和以煤炭为中心的电力、煤化工等能源工业放在发展的突出位置上,充分发挥山西固有的资源优势,把国民经济的发展战略放在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这个中心上来。依照上述指导思想,山西省委、省政府确定了1981~2000年的山西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方针和目标,将产业发展重点转移到煤炭、电力、交通运输和水资源开发利用等方面,力求尽快把山西建设成为强大的能源重化工基地。
在山西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过程中,从20世纪80年代初到90年代初,国家对山西投资约1000亿元,“六五”“七五”时期,山西集中了全国近1/10的重点建设项目。与此同时,山西自身也加大了对能源工业的投资力度。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省委、省政府落实中央“有水快流”的方针,放手让有煤地区的群众发展小煤矿、小煤窑,之后,社会和民间资金也大量向煤炭行业集中。
(二)以煤炭、电力为重点单一能源产业结构的形成
1979年12月山西省人大五届二次会议做出山西能源基地建设的战略决策后,在加紧制定具体规划的同时,全省拉开了规模宏大、持续多年、对山西产业结构和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的能源基地建设的序幕。
煤炭产业方面(见表3-1),20世纪80年代初到90年代初,在巨大的投资推动下,山西能源工业一日千里地发展起来。一大批大型煤矿相继开工建设和建成投产,包括:大同矿务局的云冈矿、燕子山矿,西山矿务局的马兰矿、屯兰矿、东曲矿、西曲矿和镇城底矿,阳泉矿务局的贵石沟矿、坡头矿,潞安矿务局的常村矿,晋城矿务局的成庄矿、潘庄矿和寺河矿,霍州矿务局的白龙矿,汾西矿务局的柳湾矿,等等。1985年7月,我国现代化程度最高、产量最大、出口最多的露天煤矿——平朔安太堡露天煤矿开工建设,1987年9月建成投产。该矿年生产能力达1533万吨,由中美合作建设和运营,是当时我国最大的中外合作项目,也是产量最大、出口煤炭最多、现代化程度最高的露天煤矿。省属地方煤矿方面,先后建成了大同青瓷窑矿、姜木湾矿、上深间矿,左云鹊儿山矿,怀仁王平矿、小玉矿,柳林兴元矿、沙曲矿,乡宁台头矿等年产100万吨以上和慈林山矿、平易矿等一批年产60万吨以上的中型矿井,以及数千座小型矿井。
表3-1 1979~1991年山西原煤产量及外调量
电力产业方面,新建了漳泽发电厂、左权电厂、襄垣电厂、北留电厂、原平电厂等,改扩建了神头一电厂、神头二电厂、大同二电厂、太原一电厂、娘子关发电厂、永济热电厂、离石电厂、河曲电厂、偏关电厂、中阳电厂等。到1991年,神头电厂、大同电厂、漳泽电厂等3座电厂已经建成百万千瓦级大型电厂。
交通运输业方面,为适应煤炭工业发展的需要,这一时期,铁路方面新建了大秦铁路和神河、孝柳、阳涉、武墨、沁沁等7条地方铁路,完成了同蒲、石太两条铁路的电气化改造;公路建设方面,改造和提升了大运等一批省内公路,新修了大同—河北阳源、灵邱—河北涞源、阳泉—河北井陉、榆次—河北赞皇、和顺—河北邢台、左权—河北涉县、陵川—河南林州、晋城—河南焦作、晋城—河南济源、河津—陕西韩城、柳林—陕西吴堡、临县—陕西佳县、右玉—内蒙古林格尔等13条出省公路。
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使山西初步发挥了比较经济优势,以煤炭、电力为主的能源工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山西逐步形成了以能源为主体的重型产业结构,缓解了全国范围的能源、原材料工业发展滞后,能源、原材料供应紧张的状况,从而确立了全国大型能源基地的战略地位。同时,能源工业的长足发展也带动了化学、交通运输、农村经济等行业的发展,成为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
(三)能源重化工基地发展战略的沉重代价
首先,对轻工业的重视和发展程度不够,加剧了全省产业结构的单一化和重型化。“能源重化工”包括能源工业、重工业和化学工业,而“重工业”除了能源工业外,还包括冶金、建材、机械制造等工业。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过程中,对轻工业重视程度不够、投资严重不足,造成山西轻工、电子等行业的没落,“海棠”洗衣机、“春笋”电视机、“太行”缝纫机、“芳芳”洗衣粉、“华杰”电子表等一批山西著名轻工名牌产品在这一时期走向衰亡,山西也因此丧失了发展成为轻工业大省的绝佳历史机遇。
其次,能源重化工产业内部发展同样不均衡。在实施这一战略前,山西产业结构较为多元,在战略实施过程中偏重于能源工业尤其是煤炭工业,能源重化工基地发展战略实际上变成了能源基地发展战略,甚至煤炭基地发展战略,最终导致支柱产业单一化格局的形成。这一时期,虽然山西的重工业和化学工业也有一定的发展,如以山西铝厂为代表的亚洲最大的氧化铝生产基地和以山西化肥厂为代表的亚洲最大的以煤为原料的复合肥生产基地先后开工建设和建成投产,但总体上这两大行业的发展规模和发展速度远不及能源工业。
再次,粗放式发展方式日趋严重,造成资源严重浪费,安全事故频发。“有水快流”[3]政策的提出,造成了小煤窑“遍地开花”的局面。据统计,1983~1990年,全省煤矿数量从2000多座增加到6000多座。当时,国营大矿的开采率一般能达到75%~80%,而个体小矿只有15%甚至更低。同时,小矿安全生产保障程度低,瓦斯爆炸、塌方等矿难事故时有发生。在生产能力快速扩张的同时,对煤炭资源的群体式、掠夺式开采,导致水资源严重破坏、环境污染和安全事故频发等一系列问题。[4]
最后,对环境保护和生态治理的重视程度不够,煤炭开采造成严重环境破坏。煤炭开采、运输、利用等过程对生态造成了无法估量的损害,造成了地下水超采和污染、人畜吃水困难、大气污染、地表植被严重破坏,采煤造成的地表沉陷和地质灾害等现象。以水资源为例,省发改委2002年组织完成的《山西省煤炭开采对水资源的破坏影响及评价》研究报告显示,山西省每开采1吨煤平均影响和破坏2.48立方米地下水资源。
1979年到1980年,全省选择了110个国营大中型骨干工矿企业,进行了扩大企业自主权的试点工作,赋予试点企业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地位和相应的经营管理自主权,调动了企业按市场需求组织生产的积极性,为企业注入活力。[5]但进入“六五”时期(1981~1985年),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的状况并未得到根本扭转。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对国民经济实施为期5年的进一步调整的要求,山西除开展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外,一是关、停、并、转产品销路差、消耗高、质量差、长期亏损的企业1000多家,二是对国营工业企业进行整顿,三是以增强企业活力为中心,全面推开以工业体制改革为突破口的经济体制改革。
二 产业结构调整的初步尝试(1992~1999年)
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后,5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通过了《关于加快改革,扩大开放,力争经济更好更快地上一个新台阶的意见》,提出了抓紧有利时机,加快改革开放步伐,力争经济更好更快地上一个新台阶的战略任务。为进一步解放思想,全省组织开展了经济上新台阶的大讨论。同年11月,省委六届五次全委会议召开,讨论通过了《关于促进经济上新台阶的意见》(晋发〔1992〕45号),开启了产业结构调整的第一次探索和努力。《关于促进经济上新台阶的意见》针对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形成的单一产业结构,提出了在继续发展能源工业的同时,大力发展冶金、煤化工、机械电子、轻纺食品等工业这一产业结构调整的思路,试图扭转以煤炭采掘业为主导、较为单一化、低端化的产业结构,逐步形成以冶金工业为代表的高载能产业,以煤化工为主的化学工业,以服务于能源重化工基地为主的机械电子工业和轻纺食品工业多元化的支柱产业体系。同时,在能源工业内部,要实施输煤输电并重的战略,大力发展电力工业。1993年1月17日,省委常委会议通过的《中共山西省委常委会1993年工作要点》,再次强调了结构调整的任务。《要点》指出,1993年要狠抓工业结构调整,使经济效益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发展速度有较大幅度的增长;要加快产品结构、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品、拳头产品、名优产品和出口创汇产品等“四大产品”。
1993年9月,省委把《关于促进经济上新台阶的意见》概括为“三个基础、四个重点”即“三基四重”[6]的经济发展战略。为了实施这一战略,1993年9月,中共山西省委做出了开展“三项建设”[7]的决定。经过几年努力,国有工业经济内部的结构调整、培植优势支柱产业、培养优势龙头企业和培育优势拳头产品的“三优工程”等都取得了较好效果。在重点工程建设方面,展开了以万家寨引黄工程、太旧高速公路、阳城电厂建设为代表的几乎覆盖各个行业的规模宏大的大会战。公路建设方面,胜利实现镇镇通油路、乡乡通公路、村村通机动车的目标。农田水利建设方面,汾河二库、引沁入汾工程、浪店引水工程、后河水库扩建等先后开工建设。此外,10项大中型灌区改造、6座大中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先后上马。“三基四重”战略的实施和“三项建设”的开展,进一步加强了山西的农业基础、基础工业和基础设施,为经济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8]
到1996年,省委七届二次全委会通过了《中共山西省委、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调整产业结构的实施意见》,对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性提到了更为显著的高度,《意见》强调,全面调整产业结构是振兴山西经济的关键。但是,本轮产业结构调整并未达到预期效果。煤炭采掘业仍然是“一枝独秀”,以煤炭为主导的单一化、低端化产业结构并未有效改善,行业规模化、机械化生产水平仍然较低。1997年,全省各类煤矿达到创纪录的10971座,其中中小型煤矿数量占比超过99%,中小煤矿的煤炭产量占全行业煤炭产量的一半;焦炭、冶金、建材等行业中,中小企业也成为主要推动力量。[9]
这一时期是改革开放以来山西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一个困难期,受国内改革开放之后第一轮紧缩性宏观调控、亚洲金融危机等因素影响,国内能源需求的萎缩,煤炭行业亏损严重,山西单一化、重型化、惯性化、粗放型产业结构的各种弊端集中显现。到1999年,山西GDP增速和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排位全国倒数,环境污染严重。1996年山西煤炭产量曾创纪录地达到3.49亿吨的高点,但1999年又回落到2.49亿吨。与此同时,省内几大矿务局先后陷入停产、半停产状态,亏损面加大,拖欠贷款和工资等现象十分普遍。地方政府财政困难,约一半的县出现拖欠行政事业单位工资的现象。[10]这些矛盾和弊端的集中凸显,进一步揭示了全省产业结构深度调整、战略性调整的必要性、紧迫性。
三 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的努力(2000~2005年)
以运城召开的全省经济结构调整工作会议为标志,山西开始了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的努力。经过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1999年10月26日,山西省委在运城市召开了全省经济结构调整工作会议,集中研究了经济结构调整的问题,山西省委做出了对全省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的重大决策,认为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是山西经济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必须下决心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以培育新经济增长点,培育优势产业、优势产品、优势企业(简称“一增三优”)为主攻方向,以发展潜力产品为切入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增强山西经济的整体素质和竞争能力,实现山西省经济的整体创新和综合发展。1999年12月29日,山西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培育“一增三优”发展潜力产品推进产业优化升级的实施意见》(晋政发〔1999〕63号),进一步明确了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方针和具体措施。
根据该《实施意见》,山西省调整产业结构以“一增三优”为主攻方向,战略目标是推进产业优化升级,实现产业结构高级化,实现产品高度加工化,产业高技术化、规模化和集约化,推进产业结构合理化,实现区域经济特色化。
优势产业方面,重点发展清洁能源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特色农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旅游及相关产业,特钢和铝镁为主的冶金产业,重矿机械产业,建筑、房地产和新型建材产业等七大优势产业。同时,自觉运用产业间的关联带动效应,推动相关性强的产业联合发展,提高产业的整体效益,重点抓好“煤—电—铝—铝材加工”“煤—焦—化工”和“煤—焦—铁—钢—钢材”三个产业联动项目。
扶持优势产品方面,《实施意见》提出,调整产业结构的关键是调整产品结构。全省筛选一批优势产品进行重点培育,包括太钢不锈钢、TZ牌起重设备、起山牌火车轴、净土牌汽车尾气净化器、三维牌白乳胶、芳地凉牌亚麻纱、杏花村牌名酒、古城牌奶粉、同风牌熟肉制品、奇强牌系列洗涤剂等20余个产品及品牌。
培育优势企业方面,《实施意见》提出,全省培育和扶持一批调整结构比较好的优势企业,包括太原钢铁(集团)公司、山西南风化工集团、山西天脊煤化工集团、太原重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山西杏花村汾酒集团等13家国有控股企业,海合钢铁集团、介休安泰集团等5家非国有控股企业,榆次经纬纺机股份有限公司、侯马电缆厂等3家中央在晋企业。
潜力产品开发方面,《实施意见》提出,选择一批具有极大发展潜力的产品进行重点培育,使其迅速成为山西省的优势产品,入选的潜力产品包括20类:电铝联产及铝材加工产品,特殊钢及钢材产品,电子信息产品,汽车零部件及专用车产品,磁性材料产品,精细化工产品,高效化肥产品,清洁能源产品,特色纺织产品,生物制药产品,卷烟,酒,旅游,绿色农业产品,新型建材和高标号水泥等,这些产品由100项产品项目组成,总投资300多亿元,完成后可实现销售收入1000亿元,利税100亿元。
2000年12月,省委召开七届十次全会,通过了《中共山西省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针对深入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提出以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实施“八大战略工程”,构建“六大支撑体系”。“八大战略工程”包括特色农业工程、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工程、旅游产业开发工程、高新技术产业化工程、信息化工程、城镇化工程、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工程。“六大支撑体系”包括人才支撑体系、金融支撑体系、产权多元化支撑体系、对外开放支撑体系、社会保障支撑体系、软环境支撑体系。“八大战略工程”依据山西的实际,确定了“十五”期间以至之后一段时期经济结构调整的重点,把结构调整作为一项系统工程,进一步完善了经济发展的思路战略。
随着经济结构调整的深入推进和创新实践的要求,2001年9月,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实施“1311”规划的意见》(晋发〔2001〕38号)。确定在“十五”期间,在市场选择的基础上,要集中抓好100个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0个战略性工业潜力产品、10个旅游景区景点和100个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1311”规划体现了结构调整坚持市场导向、集中力量、重点推进、带动全局的精神,突出了结构调整在操作层面的安排和实施,是对“八大战略工程”和“六大支撑体系”的具体化。[11]
2001年1月召开的省九届人大三次会议指出,结构调整是全省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一项长期任务,至少需要10年时间的不懈努力,前5年争取使产业结构有明显变化,后5年争取使产业的优化升级达到全国中等乃至更好水平。在实际工作中,必须把目标年度化,近三年的目标是:一年起步(2000年),二年入轨(2001年),三年初见成效(2002年)。[12]
为保证“1311”规划的顺利实施,进一步推进全省经济结构的调整,省人民政府于2001年12月27日印发了《山西省“1311”规划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实施措施》《山西省“1311”规划战略性工业潜力产品项目实施措施》《山西省“1311”规划十大旅游景区实施措施》《山西省“1311”规划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实施措施》《山西省“1311”规划项目省筹调产资金管理措施》等5个配套措施。
到2002年底,山西工业结构调整取得初步成效,产业构成发生明显变化:冶金工业的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上升了3.6个百分点,确立了第一行业的地位;煤炭比重上升2.1个百分点,位居第二;电力、机电、建材、医药、化学等行业获得新的发展。全省工业结构初步形成了以传统产业和新型产业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实现了工业结构调整“三年初见成效”的目标。[13]
2003年8月,省委、省政府做出《关于实施行业结构调整的意见》,围绕实现传统产业新型化、新兴产业规模化,对结构调整提出一要深化、二要提高的要求。深化是指积极实现由培育潜力产品到推进行业结构调整的深化,由扶持优势企业到发展壮大工业园区直至形成区域性主导产业的深化。提高是指努力提高科技含量和经济效益,做大做强一大批高附加值的产品,实现结构调整的高效化。通过结构调整,不仅要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促进全省经济发展,而且要推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使山西最终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行业结构调整包括在全省国民经济中处于主要地位和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特色农业、煤炭、焦炭、冶金、电力、化工、机械、轻工、医药、新材料、旅游、文化、房地产等13个行业和事关全省经济结构调整大局的信息化、环境保护两个领域。行业结构调整是“1311”规划的延伸和展开。
2003年底,山西省委、省政府先后出台了《山西行业结构调整方案》和《山西行业结构调整实施办法》等文件,将经济结构调整的方向转向行业结构调整为主。在2004年8月的全省经济结构调整会议上,山西省明确提出了建设“国家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的战略定位,并提出了重点发展能源、冶金、装备制造、新型材料、化学医药、农畜产品加工业、旅游文化和现代服务等七大优势产业。
总体看,本阶段结构调整以培育潜力产品为切入点,以建设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为目标,大力调整行业结构,一手抓传统产业新型化,一手抓新兴产业规模化,传统行业的技术水平和产业集中度明显提高,内部结构不断优化,新兴产业发展步伐不断加快,产业特色和优势初步显现,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经济增长质量的有效改善,山西经济在国内的位次明显提升。
“1311”规划项目全面启动,显示了较强的带动效应。到2003年,100个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中35个建成投产,9家企业进入全国重点龙头企业行列,销售收入过亿元的龙头企业达到14个。在农业产业化“百龙”企业的带动下,全省特色农业产值比重达到45%,全省累计312个绿色食品通过国家认证,列全国第3位。30个重大工业潜力产品项目已有80%以上建成投产,投产项目覆盖煤炭、冶金、化工、医药等领域。100个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有98项列入实施计划,60项建成或部分建成投产。实施项目中,处于国际领先水平的14项,国际先进水平的26项,国内领先水平的50项,国内先进水平的8项。在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推动下,全省科技综合实力在全国的排位由上年的第21位上升到第18位。[14]
全省产业结构调整取得突出成效。农业结构调整方面,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同时,特色农业更加突出,优质杂粮、草食畜、干鲜果、蔬菜及中药材等主导产业取得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受到进一步重视。古城乳业集团、粟海集团、屯玉种业等企业跃居全国同行业10强。全省初步形成以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太行、吕梁两山杂粮干果生产区和中南部果菜生产区为标志的特色农业区域化格局。工业结构调整方面,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取得一定突破,多元化发展迈开步伐。1999~2005年,山西省传统产业新型化水平大幅提高,主要行业的内涵发生明显变化。煤炭行业矿井数量减少了一半,产量增加了近一倍,资源回收率由不到30%提高到48%,洗选率由30%多提高到58%左右;百万吨死亡率从1.95下降到0.9。焦炭行业机焦比重由32%提高到95%,炭化室4.3米以上的大机焦占机焦的比重由15%左右提高到75%。钢铁行业中炼铁高炉平均炉容大幅提高,优质钢、特种钢特别是不锈钢比重明显提高。电力总装机由1302万千瓦提高到2320万千瓦,新上马的大型火电项目多数使用了大容量、高参数的发电机组和空冷节水新技术,并配套安装了先进高效的除尘脱硫设施。新兴产业培育取得一定进展,重点产业的发展明显加快。第三产业方面,旅游产业开发力度增大,山西旅游业文化品位继续提升,培育晋北古建佛教文化、晋中晋商民俗文化、晋南华夏根祖文化三大旅游品牌,重点开发云冈石窟、五台山、晋祠、平遥古城、壶口瀑布、关帝庙、鹤雀楼、恒山、绵山、芦芽山十大旅游景区。
经过结构调整,一方面,全省主要经济指标持续快速增长,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加,在全国的位次明显前移。财政总收入由181.5亿元增加到757.9亿元,六年翻了两番多。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4342.6元增加到8913.9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772.6元增加到2890.7元,分别由全国的第31位、第22位前移到第17位、第18位。另一方面,经济社会发展内生力和后劲不断增强,发展协调性不断趋好。到2005年底,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由2000年的80.3%提高到151.7%;新型工业化水平由11.3%提高到33.1%。城镇化进程加快,城市建设取得新成效,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15]
四 结构调整的深入和转型综改的起步(2006~2010年)
2006年8月28日,全省经济结构调整工作会议在太原召开。会议确定了“十一五”时期全省经济结构调整的总体思路,即加快新型工业化和特色城镇化进程,坚持鼓励先进和限制落后两类政策并重,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发展加强薄弱产业,积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协调推进城乡结构、区域结构、所有制结构和就业结构调整,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努力建设国家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构建充满活力、富裕文明、和谐稳定、山川秀美的新山西。会议提出,经济结构调整是事关山西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必须始终摆在战略层面,作为一项战略任务,贯穿于经济工作的各个环节。会议提出,要明确“三个战略取向”[16],抓好“三个发展重点”[17],强化“三个软肋”[18],努力实现“三个跨越”[19]。此次会议强调了由侧重鼓励潜力产品、重点项目和优势企业,向鼓励先进与限制淘汰落后并重转变;由侧重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向重点发展壮大新兴产业转变。这是对之前“一增三优”“1311”等发展理念和思路的进一步升华。
2006年10月召开的山西省第九次党代会进一步明确了全省经济工作和深入推进结构调整的重点,提出山西经济要走出“四条路子”、实现“三个跨越”的总体战略部署,即走出能源基地和老工业基地创新发展的路子,走出资源型地区可持续发展的路子,走出欠发达地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路子,走出内陆省份对外开放的路子;实现煤炭大省向新型能源和煤化工大省的跨越,实现老工业基地向新型工业基地和精品原材料基地的跨越,实现自然人文资源大省向经济强省和文化强省的跨越。
之后,全省大力推进传统产业新型化和新兴产业规模化,进一步改造提升煤炭、焦化、冶金、电力等四大传统优势产业,发展壮大现代煤化工业、装备制造业、材料工业和旅游产业等四大新型支柱产业;实施煤炭产业“三大战役”,抓好“三大企业方阵”;推进“两区”开发,优化区域经济结构。
其中,2005年9月煤炭行业开始的打击非法采矿、淘汰落后矿井、组建大型煤炭集团“三大战役”,可以说是山西煤炭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步骤和关键环节。第一战役是整治或关闭无证、非法开采的煤矿,从2005年9月到12月,4个月关闭煤矿4876座,2006年又关闭了3500个死灰复燃和新发现的非法矿点。第二战役是综合采用市场、法律和行政手段,淘汰关闭1363个生产方式落后、安全隐患较大、年产9万吨以下的小煤矿。第三战役是整合全省煤炭资源,培育发展大型煤炭企业,让大型煤炭企业联合、兼并或收购中小煤矿,进行产能置换,提高煤炭资源的回收回采率。
通过实施“三大战役”,一是煤炭产业集中度大幅提高,全省采煤矿点从原来的9000多个压缩到3200个左右,[20]地方小煤矿的单井规模由原来的平均7万吨提升到20万吨,同煤、焦煤、潞安、平朔、晋煤、阳煤等六大煤炭集团产量占到全省的50%以上。二是安全生产水平大幅度提升,百万吨死亡率下降到1以下。三是资源利用率和煤炭附加值大幅度提高。2006年,全省煤炭资源回收率达到了50%左右,煤炭洗选率达到58%,比2002年提高31个百分点。四是煤炭行业准入门槛提高,新建矿井规模原则上不低于年产60万吨,对于年产30万吨的煤矿,不再办理增层、扩界手续。[21]
党的“十七大”召开之后,2007年12月,山西省委提出建设“新基地、新山西”的奋斗目标。“新基地”是指要把山西建设成为我国的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所谓“新型”,是指要符合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6项要求,即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这是山西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目标后,对山西建设和发展的重新定位。
2010年5月,着眼于“十二五”发展,山西省委组织进行了涵盖煤炭产业、装备制造业、科技支撑、文化发展、城镇化、太原城市群和经济圈等19个主题的大调研。在这次调研的基础上,7月29日,省委在太原召开全省领导干部大会,深刻把握国内外发展大势,从省情实际出发,进一步明确发展方向,完善发展思路,突出发展重点,做出了以转型发展为主线,以跨越发展为目标,再造一个“新山西”的战略部署。大会确定,山西转型发展、跨越发展的定位是,以建设国家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为基础,努力建设全国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中西部现代物流中心和生产性服务业大省,早日建成中部地区经济强省和文化强省。全省领导干部大会以后,山西省确定了转型跨越发展的根本举措是推进“四化”建设,即工业新型化、农业现代化、市域城镇化和城乡生态化,引领全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从2009下半年开始,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家发改委、山西省委、省政府组织力量对山西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问题开展了专题调研,向中央提出了“将山西作为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综合试验区”的建议和相关方案。2010年12月1日,国务院批复设立“山西省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山西成为全国第九个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也是我国第一个全省域、全方位、系统性的国家级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综改区获批以来,山西省围绕产业转型、生态修复、城乡统筹、民生改善四大转型任务,制订实施方案,部署50项重大改革、100项重大事项、100项重大项目、10项重大课题,并逐年分解制订年度行动计划。一大批转型标杆项目启动建设,一系列扶持政策陆续出台,与国家有关部委、大型央企、科研院所等的合作机制逐步建立,煤电联营机制、煤层气审批制度改革、低热值煤发电项目审批、用地管理改革、动力煤期货交易试点前期工作等多个领域取得新突破。这一时期山西产业结构调整持续走向深入,各项经验加速积累,新战略、新目标、新思路不断拓展。
五 新时代结构调整的决心与突破(2011年至今)
综改区获批以来,山西省不断加大转型综改力度,在大力推进各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同时,将九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文化旅游产业作为产业调整的发展重点,特别是习总书记视察山西并发表重要讲话后,国务院出台42号文,省委、省政府进一步明确了全省转型发展的“示范区”“排头兵”“新高地”三大定位,全省产业结构调整走向深入。
为塑造新的增长引擎,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山西省于2012年开始组织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512”工程[22]、现代服务业“1511”工程[23]、现代农业“513”工程[24],加快推进新兴产业发展。[25]山西省新兴产业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战略性新兴产业呈现规模总量迅速攀升、对区域经济贡献率逐步提高的良好态势。2014年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达到2600亿元以上,产业增加值达到700亿元以上,占GDP比重接近6%。全省涌现出一批核心竞争力较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龙头骨干企业,截至2015年,全省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720家,民营科技企业总数超过800家,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达到138家。产业链条延伸初见成效。新能源领域,光伏和风电产业初步形成完整产业链。现代中药领域,形成了较为规范的中药农业、富有特色的中药工业、快速发展的中药商贸流通、优势突出的中医医疗产业链。高端装备制造领域,形成了原材料、关键部件和整车组装等相互配套、较为完整的轨道交通产业体系。新材料领域,形成了原镁冶炼、镁合金熔炼和镁合金深加工较为完整的镁产业链;形成了衬底材料—外延—芯片—封装—电视背光全产业链的LED垂直整合体系,并带动了室内外大屏幕显示和照明灯具等下游产业的发展。煤层气领域,形成了上游资源勘探开发、中游储运、下游输配分销以及煤层气装备制造的完整产业链。产业集聚发展态势初步形成。全省初步形成了一批具有区域特色、核心竞争力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或产业基地。如镁合金产业形成了太原、运城、大同等三大产业基地;钕铁硼永磁材料产业形成了太原、运城、阳泉、长治等四大产业集群;光伏产业形成了长治、大同等产业基地;医药产业形成了大同、太原、晋中、运城、晋东南、侯马等以医药工业园为核心的产业集群;LED产业形成了晋东南产业基地;铁路装备产业形成了太原、大同、永济等三大制造基地;液压元器件产业形成了以榆液集团为核心的全国最大的液压产业集群;煤机制造产业形成了以太重煤机为主的太原产业集群,尤其是太原不锈钢产业集群和榆次液压产业集群被认定为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实现了零的突破。作为高新技术企业和先进制造业的主要聚集地,截至2015年,省级以上高新区、经济区达到28家,其中国家级6家。特别是太原高新区2015年科工贸总收入达到1700亿元,各类孵化器和科技园区24个,入区企业达到5000余家,初步形成了以电子信息、光电、生物医药、新材料、节能环保为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格局,有力地推动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集群发展。[26]
2016年8月,《山西省“十三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明确了“十三五”时期加快培育和发展的九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即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煤层气、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现代煤化工,这些产业成为全省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发展的重点产业。
党的十九大报告在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中明确提出,要支持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发展;2017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并发表重要讲话,习总书记指出,山西经济发展需要深入思考和突破的重大课题就是实现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发展,形成产业多元支撑的结构格局,这对山西转型综改和产业结构调整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同年9月1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支持山西省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的意见》(国发〔2017〕42号),为山西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提供了政策支持,打了一剂“强心针”。产业结构调整方面,42号文提出以能源供给结构转型为重点,以产业延伸、更新和多元化发展为路径,建设安全、绿色、集约、高效的清洁能源供应体系和现代产业体系。发展目标方面,42号文提出,到2020年,全省煤炭开采和粗加工占工业增加值比重显著降低,煤炭先进产能占比逐步提高到2/3,煤炭清洁高效开发利用水平大幅提高、供应能力不断增强,打造清洁能源供应升级版;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全国平均水平,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争取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初步建成国家新型能源基地、煤基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基地、全国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转型发展成果惠及城乡居民,确保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到2030年,多点产业支撑、多元优势互补、多极市场承载、内在竞争充分的产业体系基本形成,清洁、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基本建成,资源型经济转型任务基本完成。
2017年11月,山西省委十一届五次全会确立了建设“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示范区”、打造“能源革命排头兵”和构建“内陆地区对外开放新高地”三大战略目标,会议指出,要横下一条心,集中力量,着力培育新产业、新动能,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此后,全省致力于将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深化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相结合,围绕“示范区”“排头兵”“新高地”集中发力,全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打造制造业强省,整合黄河、长城、太行三大文化旅游板块,打造全省全国旅游示范点、全国文化旅游发展新高地和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山西资源型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进入新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