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改革开放40年山西经济波动特征
经济增长是一个连续变化过程,但并不是一个稳定的变化过程,总是伴随着经济扩张、收缩、再扩张、再收缩反复循环的过程。综观工业革命以来世界各国(地区)增长史,经济增长有快有慢,有起有落,呈现不同的增长速度和路径,但没有一个国家(地区)可以永续保持高速增长,经济起飞后的高速增长终究是一种阶段性现象,长期来看经济增长总是在波动中曲折上升。改革开放以来,全国经济经历高速增长,也经历过大起大落周期性波动,不仅存在全国性经济增长波动的现象,还存在地方性经济增长波动现象。前者是后者的集中表现,而后者又受到前者的强烈影响。山西省作为中国能源重化工基地,其区域经济发展一直备受外部经济的影响,呈现出典型的资源型经济增长特征,即经济高速增长下的大起大落,经济波动周期性特征明显。
一 经济增长呈周期性波动,大约10年一周期
以GDP的环比增长率为研究经济波动的指标,寻找经济增长的波峰和波谷来研究波动规律,方法简单明了,称为直接法。从波谷—波谷的周期看,改革开放以来山西经济增长明显地表现为四个周期:1981~1991年为第一轮周期,1991~1999年为第二轮周期,1999~2009年为第三轮周期,2009~2015年为第四轮周期的收缩阶段,2016年至今为第四轮周期的复苏阶段(见图2-1)。
1981~1991年为第一轮周期:198l年经济增长处于周期的波谷,谷值为0.8%;1984年达到周期的波峰,峰值为21.6%,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增长率的最大值;1991年回落到周期的波谷,谷值为4.2%。
1991~1999年为第二轮周期:这轮周期从1991年经济增长处于波谷开始,1992年达到周期的波峰,峰值为13.8%;1999年回落到周期的波谷,谷值为7.3%。
图2-1 改革开放以来山西经济增速及趋势
1999~2009年进入第三轮周期,这轮周期从1999年经济增长处于波谷开始,2007年达到周期的波峰,峰值为15.2%,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增长率的次最大值;2008年回落到8.3%,回落的幅度十分明显,受金融危机的冲击,2009年山西GDP增长5.4%,到达本轮周期底部。
2009年至今进入第四轮周期,2010年为13.9%,2015年降至3.1%,2016年、2017年开始由“疲”转“兴”,经济增速稳步回升,分别为4.5%和7.1%。
二 经济增长呈阶段性上升,经济运行高度依赖外部市场
山西经济增长潜力呈现逐期加快的趋向:1981~1991年(即第一个经济周期)GDP年均增长8.5%,同期潜在增长率为9.1%,经济增速低于潜在增长率;1991~1999年(即第二个经济周期)年均增速10.4%,同期潜在增长率为10%;1999~2009年(即第三个经济周期)年均增速为11.1%,同期潜在增长率为11.7%;2009年至今(即第四个经济周期),经济潜在增长率下降为7%~9%,经济运行低于潜在增长率,2017年经济由“疲”转“兴”,经济运行开始步入合理增长阶段。改革开放以来,山西经济连续五年以上两位数高速增长的时期有两个,第一个是1992~1997年,其间年均增长12.0%,第二个是2001~2007年,其间年均增长13.1%,比起第一个高速增长周期,第二个经济高速增长期增长周期长,且增速快。
当前阶段,山西经济正处于异常波动增长下的困难时期。改革开放以来,山西省经济呈现周期性波动增长态势,在经历了新世纪“黄金十年”的高速增长阶段后,2012年以来,面对复杂的国内外发展环境,工业品价格持续走低,全省经济开始振荡下行,之后则出现了断崖式下滑。2012~2015年全省经济增速分别为10.2%、9.0%、4.9%、3.0%,全省GDP总量的扩张速度持续放缓,年度增量分别为889.57亿元、564.39亿元、98.09亿元、-11.54亿元,呈逐年缩小趋势直至出现“萎缩”现象,经济领域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爆发,山西经济步入改革开放以来最困难时期。经济运行的深度调整主要源于外部冲击下山西经济复苏稳定性差,外部市场对全省经济影响很大。2016年,经过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数年来经济增长持续下行的态势得以扭转,全年GDP增长4.5%;2017年,全省GDP增速延续了2016年下半年以来逐季回升的发展态势,全年增长7.0%;2018年全省经济起步较好,一季度全省GDP同比增长6.2%,1~5月全省工业生产明显提速,先行指标全面加速,财政收入高位增长,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但是,全省经济增长主要得益于市场供求关系改善、主导产品价格大幅上涨的结果。从另一方面看,全省消费增速回落,投资增速下降局面仍在加深,经济增长动力和潜力依然不足,经济情况改善仅是源于外部市场环境发生有利变化。长期来看,依赖外部市场变化不能支撑经济稳定复苏增长,只有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增强经济抗风险能力,才能实现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三 经济增长率波动幅度明显大于全国,呈现大起大落态势
1978~2017年,全国GDP年均增长9.50%。同期,山西GDP年均增长9.60%。从图2-2可以直观地看到山西GDP增长率波动幅度明显大于全国平均水平。改革开放以来,山西经济增长率的跨越幅度达20.8个百分点,全国只有11.4个百分点;山西经济增长的波动幅度(样本标准差为4.64)大于全国经济的波动幅度(样本标准差2.74);山西经济波动系数为0.45,也远远高于全国经济波动系数0.28。在四轮周期性波动中,山西的波动幅度均大于全国,经济的不稳定性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山西经济运行态势异于全国平均水平。全国经济呈现L形增长态势,经济增速由高速向中高速转变并实现平稳过渡;山西省经济呈现了大起大落的W形增长态势。经济增长的大起大落容易引发经济社会风险,特别是经济衰退期,政府控制风险的回旋余地较小,宏观管理难度较大,使得经济增长的实绩大打折扣。
图2-2 山西与全国经济增速比较
四 山西资源型经济波动特征彰显
改革开放以来,山西一直作为全国能源原材料基地,在全国各省中具有相对独特的省情。与全国及东南地区相比,山西经济波动在总趋势、总规律基本一致的前提下,呈现自身区域性特征:一是山西经济的波动强度明显大于全国和东南地区。二是山西经济波动的扩张期明显短于衰退期。全国和东南地区经济处于扩张阶段(即经济增长速度由低走高的阶段)的比重均超过50%,而山西这一比重不到40%。三是山西经济进入增长型波动阶段的时间明显滞后于东南地区。山西作为能源原材料基地,在经济运行中大起大落,异于全国平均水平。在能源原材料工业主导的重型产业结构下,一个或几个主要产业的波动就容易造成整个经济运行的大起大落。相对山东、河北等产业相对均衡的省份,山西抗御经济波动副作用的能力要弱,经济周期特别是衰退期出现的经济、社会、生态等方面的问题突出,政府在控制风险方面的回旋余地比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