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初期中学国文教科书外国翻译作品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研究问题

21世纪以来,全球化进程加快,文化转型呈现多元化格局,文化生存政治日益得到关注。国家安全维护需关注人的精神世界和文化素养,语文教育在培养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前,核心素养背景下语文基础教育改革,需落实文化育人要求,传承优秀文化传统,理解多元文化。文化育人不仅是“国家工程”,也是语文课程发展的内在要求,需落在语文教科书编写实践之中。教科书选文,尤其是外国翻译作品选文,理应承担文化转型期所赋予的责任,与其他选文一起提升青少年语文素养并影响其价值观,共同培养未来“文化自信”“文化自强”的国民。因此,通过教科书外国翻译作品选文编写与教授来达成多元文化理解成为当下基础教育研究热点。

回顾有关外国翻译作品选文的研究文献时,笔者发现关于外国翻译作品编制与教育的单篇论文和硕博论文不断增加。从查阅到的有关文献来看,研究者主要从五个视角展开探究。1.历史学视角。由于受史料限制,缺乏对外国作品教学的回顾,更多集中在呈现历史演变风貌的外国作品选文,呈现选文事实和价值层面的演变轨迹。研究者将外国作品选文视为历史演变的表征,分别从选文标准等方面探讨外国作品选文的发展轨迹。研究对象或关注经典选文,如《最后一课》《项链》等;或针对某个关键时期;或对同一出版社不同时期的版本进行比较;或对不同时期不同出版社所编的选文进行比较。研究方法主要通过历史纵向比较。2.教育学视角。经课程转换而生成教科书选文,因课程转换而展开教育教学,呈现教育思潮、课程文件、教科书的互动关系。研究者对“课程”的理解更加细化,认为教育思潮属于“理念课程”,课程文件属于“文件课程1”,语文教科书及其选文属于“文件课程2”。对于语文教科书中外国作品选文的编选和教育教学,都需要经过编者和教师的感知理解,从这一层面来说,这就构成了教科书编者的感知课程和语文教师的感知课程两种形态,也正是经由编者和教师的感知理解,才构成了选文面貌和教育教学多样丰富的格局。研究者通常采用个案分析揭示编者和教师的感知理解、差异的教育理念在选文的编写和教育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3.传播学视角。经作者、编者的加工改写和教师的教育教学,外国作品最终从社会文本转变为教学文本。研究者认为教科书选文和课堂作为传播的重要方式。从传播学视角来看,外国作品(原文)到外国作品选文(选文)需要经历再次传播过程。从“作品”到“选文”,为达到语文教学要求编者有必要对外国作品进行加工改写等;从选文到教学,教师也需要进行解读和提取教学重点。这种研究内容广泛,涉及教科书选文和教育方方面面,如助读系统等,研究方法有比较研究、案例分析等。4.社会学视角。作为官方知识的外国翻译作品选文,探讨经典选文和核心价值的互动关系。研究者将外国作品选文作为官方意识形态的物质载体,考察国家通过官方经典的建构和传授,实现思想控制,建立国家认同。研究方法采用事件分析、案例分析、理论思辨。这类研究具有批判性,透视选文生产教育过程中社会控制的合理性。5.文化学视角。作为文化存在样态的外国作品选文,认为语文教育现代化需要外国文化滋养。研究者通常将外国作品选文的编制和教育作为学生获得文化理解的一种方式。研究方法主要采用文献分析、量化研究、个案研究,对教科书所选用外国作品意识形态上的偏见、忽略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多有提及;也提出未来选文编写和教育方面的建议,如选文标准应考虑学科性质、任务、学生文化需求、心理特点、语文熏陶濡染、教学内容价值取向等。总的说来,语文教科书外国翻译作品选文编制和教育研究有待深入。

对比以往研究,未来研究呈现如下趋势。1.资料整理与历史研究、理论探讨相互结合,凸显研究的学术和应用价值;2.跨学科视角和多种方法有机整合,全面认识选文编选和教育的复杂性,增强研究的灵活性;3.宏观、中观、微观并重,点、面、体结合,静态研究和动态研究兼顾。

但这些丰富的研究并没有真正回答如下问题:外国翻译作品什么时候第一次被选入中学语文教科书?为什么会选入?选入的意义和价值何在?这些选入的外国翻译作品之后如何发展、壮大?在民国初期整体呈现何种面貌?在这整体面貌下各个出版社打造的教科书选文呈现何种特色?选文面貌与课程理念、课程文件之间如何相互作用?在选文从社会文本转变为教学文本过程中,编者如何展开选文加工?如何在选文加工中考虑学生的接受度?如何在选文加工中协调语言文字的规范性和个性表达之间的张力?民国初期外国翻译作品的教育和研究又呈现何种面貌?这些问题都是当前外国翻译作品发展史中并未触及,也鲜有人关注的。因此,结合最初的困惑,本研究从“课程论”“传播学”等理论视角出发,以民国初期中学国文教科书外国翻译作品编制和教育为研究对象,主问题聚焦“民国初期中学国文教科书外国翻译作品选文如何从社会文本转变为教学文本”的研究。为了更好地回答主问题,研究者又设置了四个子问题。子问题1侧重关键事件,重新对民国初期中学国文教科书首次选入外国翻译作品事件展开历史回顾,勾勒这一事件发生的历史动因,这就从关键事件维度来解决“关键事件层面,外国翻译作品如何从社会文本转变为教学文本”的问题。子问题2侧重宏观层面分析。从教育思潮、课程文件、教科书中外国翻译作品整体面貌三个维度来解决“宏观层面,外国翻译作品选文如何从社会文本转变为教学文本”这一问题。子问题3侧重微观层面,关注编者对选文的加工。从选文加工改写的角度来回答“微观层面,外国翻译作品选文如何从社会文本转变为教学文本”这一问题。在这一问题的回答中,我们关注选文加工改写的事实层面,也透过事实层面思考背后的价值意义,即在加工改写背后,外国翻译作品选文重构了哪些教学功能。子问题4侧重育人的层面,聚焦于教师的课堂教学。尝试从育人的角度来回答“课堂中,外国翻译作品选文如何最终从社会文本转变为教学文本”这一问题。在回顾民国初期课堂教学中,我们将“深描”和“审辨”相结合,“深描”可以通过文字带领读者走进民国初年课堂教学现场,“审辨”对其教育教学进行专业聚焦和深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