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陇西是我国贫困地区改革开放40年发展变化的缩影
改革开放以来,陇西始终将“发展县域经济带动扶贫开发”作为40年的发展主线,遵循客观规律、科学规律和市场规律,通过夯实发展基础、调整产业结构,在1999年底历史性地实现了基本解决温饱的扶贫攻坚阶段目标。
进入新世纪,陇西抓住国家西部大开发和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建设的机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打造“中国药都”,大力推进扶贫开发进程,加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探索转型发展新路,促进产业化进程。2008年以陇西确立“一都两中心”的发展战略为标志,陇西全面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结构优化升级,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千年药乡”步入新时代。
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陇西创新县域发展思路和模式,整合配套各类资源,突出增强自我发展能力,着力打造中国农村扶贫开发攻坚试验示范区、中医药产业发展示范区、全国旱作节水农业示范区以及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区,开启了以“精准扶贫”为特点的新一轮“发展县域经济带动扶贫开发”的良好局面。
可以看到,陇西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变化,是中国贫困地区改革开放发展的缩影,更是中国式扶贫脱贫伟大历史成就的缩影。
(一)县域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1.综合实力显著提升
改革开放40年,陇西县域经济蓬勃发展,经济总量连上新台阶。陇西县1992年的GDP总量为3.34亿元,2000年倍增至7.39亿元,2012年GDP总量达到50.35亿元,到2017年底全县GDP增至66.41亿元(见表1),按照可比价格计算,是1992年的19.9倍,25年间年均增速达到12.70%。
财政保障能力逐步增强。1978年全县财政收入仅为960万元,1992年达到2515万元,2012年达到50088万元,到2017年底达到9.36亿元,按照可比价格计算,是1978年的97.5倍,年均增速12.5%。大口径财政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规模和增幅均排在定西市前列。地方财政支出规模从1978年的1036万元到2017年的320080万元,增长近308倍,年均增长15.84%,公共财政保障能力不断增强。
人民收入和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从2012年的13618元和3924元增长到2017年的22080元和7560元(见表1),按可比价格计算,分别增长0.6倍和0.9倍,年均增速10%和14%。
表1 1978~2017年陇西县主要经济指标
表1 1978~2017年陇西县主要经济指标-续表
2.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实现新突破
21世纪以来,陇西发挥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围绕建设全省特色经济强县、全力打造“一都两中心”目标定位,聚焦培育特色优势产业,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优化调整,产业业态日益明晰。陇西已形成了中医药产业开发、铝冶炼及加工、农副产品加工、装备制造、化工建材、新型包装六大特色优势产业体系。全县三次产业结构比由2000年的34.9∶27.4∶37.7调整为2017年的22.8∶18.6∶58.6,第三产业比重超过50%(见表1)。2017年陇西县实现工业总产值57.34亿元,工业对GDP的贡献率达到10.5%。以文化旅游、商贸物流及现代高端服务业等现代服务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87.7%。
3.特色优势产业成为陇西经济发展的强劲引擎
陇西县是昔日的老工业基地,境内曾有省市企业100多家,为陇西的经济发展做出过巨大贡献,然而20世纪90年代,陇西这个老工业基地遇到巨大困难,几十家企业陷入发展困境,大量职工下岗失业。21世纪初,陇西全力推进国有集体企业改革,产权的民营化使企业生产经营活力明显增强,经济效益显著提高。其后,陇西基于西部农业大县的实际,立足特色资源和工业基础,不断寻找自身优势,加强招商引资力度,逐渐形成了中医药、铝冶炼及加工、装备制造、农副产品加工等优势产业。陇西在1986年和1999年《陇西县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基础上修订完成了《陇西县城乡统筹总体规划(2015-2030)》(即城乡统筹“多规合一”总体规划),规划中的“一带一轴五组团五板块”中,工业集中加工区、中医药循环加工区、文峰物流商贸区进一步助推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目前全县现有各类工业企业308户(其中规上企业31户),工业产品3800多种,2017年实现工业总产值57.34亿元,其中铝冶炼及加工、中医药加工分别实现增加值6.29亿元(较上年增长5.4%,含东兴铝业数据)、2.89亿元(较上年增长8.8%)。
此外陇西全面落实支持非公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各类小微企业迅速发展,为特色优势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2017年陇西完成非公经济增加值36.7亿元,带动当地劳动力就业3.8万人,对财政的贡献率达80%。
(二)城乡面貌发生巨大变化
1.城镇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陇西县始终把城乡基础建设作为提升承载能力、增强发展后劲的重要举措,大力实施道路、桥梁、给排水、污水处理、棚户区改造等城市基础建设项目。2012年以来,全县累计完成投资592亿元,实施城镇基础建设项目221项,先后建成药都大道、渭州路、中天路等主次干道35条39公里,城区污水处理厂、渭水文化生态风情长廊、城市集中供热等一大批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项目建成投用。城市基础设施配套和综合服务功能大幅改善,城镇综合承载功能显著增强,区域性中心城市框架基本建立,城市建成区面积由2012年的24.1平方公里扩展到2017年底的25.9平方公里,城镇化率由2012年的38%提升至2017年底的46.99%。
首阳中药材特色小镇建设取得新进展。按照“两园、两区、一村、多点”的空间布局结构,编制完成《陇西首阳特色小镇控制性详细规划》和《陇西首阳特色小镇城市设计》,累计完成投资26.5亿元,完成永宁路、永吉路等道路硬化和污水处理管网铺设等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实施甘肃中药材交易中心中药文化展销及双创中心、扬子江药业饮片加工基地等重大产业配套项目建设,特色鲜明、绿色低碳、功能完善、产业集聚的特色小镇初见雏形。
2.农村农业发展条件进一步夯实
农村农业基础设施得到极大改善。过去的陇西农村,异常突出的问题是燃料、饲料、肥料短缺和饮水困难,农业基础非常薄弱,资源环境压力大。20世纪90年代以来,陇西按照“梯田+水窖+科技=稳定解决温饱,调整结构+龙头企业+开拓市场=脱贫致富”的发展思路,实施供煤植薪、推广节柴灶等措施,将山坡地修成水平梯田,实施集雨水窖工程等,不断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特别是2015年陇西引洮供水一期工程使15个乡镇、43.2万人受益。以交通、水利、通信、电网等为主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进,乡镇通水泥(沥青)路率、行政区村道路通畅率均达到100%,县乡镇客运交通运输服务网络全覆盖,形成了以县城为中心的一小时交通圈。2017年,陇西县被确定为甘肃省农村公路养护体制改革试点县,先后被甘肃省交通运输厅和国家交通运输部命名为首批全省、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农村居民安全饮水率达到100%,电力通信、广播电视实现全覆盖。基本解决了困扰农村多年的问题,生产生活基础设施的改善夯实了农村农业发展基础。
农田面积不断扩大。陇西县积极整合各类资源,推进土地整治、小流域治理和中低产田改造,鼓励引导农民加大梯田建设力度,高标准农田面积不断扩大,夯实了农业发展物质基础。目前,全县耕地面积166.0万亩,水浇地12.5万亩,旱川(台)地13.4万亩,梯田95.3万亩,坡耕地44.7万亩,农业人口人均占有耕地3.88亩。
以创新驱动夯实现代农业发展基础。陇西县把农业作为基础产业和战略产业来抓,坚持创新驱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因地制宜调整农业结构,注重资源重点投向双垄沟播地膜粮作、梯田建设、节水灌溉等重点工程和中药材、马铃薯、草食畜牧业等产业。大力推进农业规模化、标准化建设,通过新品种、新型农村实用技术等现代农业科学技术推广提升传统农业,通过农业机械应用推动农业机械化普及和传统农业效率提升,通过互联网等信息化手段加速改造传统农业等,全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把建设现代农业贯穿发展农村经济的全过程,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推动全县农业经济和扶贫工作实现新发展。2017年全县共播种各类农作物174.1万亩,其中粮食作物121.49万亩,经济作物52.6万亩,夏秋比和粮经比分别为12.3∶87.7和69.8∶30.2。目前,中药材、草食畜牧业、马铃薯和菌菜已发展成为农村的主导产业,2017年产值分别达9.07亿元、2.93亿元、2.16亿元和5.48亿元。
3.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生态融合效应初步显现
“欠发达、欠开发”是陇西基本县情和经济社会发展最显著的特征,面临着发展与环保之间的双重压力。陇西牢牢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走出了一条以生态促发展的特色道路。
一是加强生态环境保护。陇西县一直坚持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并重、生态保护与生态建设并举的方针,围绕建设“生态陇西”、“美丽陇西”和构筑渭河源头生态安全屏障的目标,以小流域治理为单元,以梯田建设为重点,抓好各类生态示范点项目建设和退耕还林、还草等工作,水土流失得到了有效治理,基础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青山绿水”初见成效。陇西现有林地面积105.6万亩,森林覆盖率为6.2%,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528.1平方公里,治理率为63.7%。陇西被评为“1978-2008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突出贡献单位”、全国绿化模范县和省级园林县城。
二是推进绿色发展。陇西以控制污染物排放为抓手,不断加大生态绿化投入,实施了25个重点减排项目,以“断腕”勇气淘汰落后产能和污染项目,着力促进工业转型升级,推动建成循环经济产业园区。陇西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强化环境执法监管,先后实施了城区集中供热工程,开展了以争创绿色学校、绿色工厂、绿色社区、绿色机关为主要内容的79项绿色系列争创活动,营造宜居美丽家园。
三是生态融合发展态势显现。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全力构建舒适优美的人居环境。陇西实施面山绿化、绿色长廊、退耕还林、林果基地建设和生态保护治理等工程,坚持保护与治理并重、建设与绿化同步、经济与生态协调,形成了生态建设成屏障、林果基地铺富路和生态文化建基地的生态融合发展格局,开始让“青山绿水”生态优势转化为“金山银山”经济优势。
例如,陇西把水土保持生态治理与发展特色林果经济紧密结合,鼓励扶持各类民间资本投资参与水土保持生态治理,通过流转土地、承包荒山等方式治理水土流失,发展林果经济,取得了显著的生态和经济效益。全县已成立林业企业45个、农民专业合作社64个、协会2个,民间资本投入达1.3亿元,建成以核桃、软儿梨为主的经济林果14.8万亩。
再如,陇西将造林绿化和生态保护相结合,不断开发生态旅游资源。随着仁寿山自然保护区成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塔坪山、火焰山成为省级森林公园,陇西生态旅游应运而生。特别是陇西县挖掘火焰山森林公园的生态资源优势,与甘肃华盛文化影视有限责任公司合作建成“生态文化示范基地”,把生态文化和森林旅游有机结合,实现了保护与建设的“双赢”。
(三)现代产业体系逐步完善
1.全面深化改革夯实现代产业体系基础
陇西始终坚持以改革带开放,以开放促改革,围绕解决经济社会运行中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加大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攻坚力度,最大限度地释放了经济发展活力。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和商事制度改革,简政放权力度不断加大,营造了良好的投资环境和政务服务环境。2012年以来,全县先后引进实施各类招商引资项目133项,实现到位资金320亿元;争取国家投资项目1549个,到位资金76.37亿元;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92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幅保持在11%以上。各类市场主体蓬勃发展,截至2018年6月,全县注册登记的非公经济户数达到22763户,非公经济实现增加值36.7亿元。
陇西全面推进各项改革试点,全国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探索制定了“1+2+10”制度体系,确定了“五定一议两示三审”的工作方法,实现了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从资源到资产再到资本的转变,建立了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全国农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试点实现了农民对集体经营性资产由“共同共有”到“按份共有”。全国农村“两权”抵押贷款试点,农村土地征收制度、宅基地制度和建设用地使用权转让、出租、抵押二级市场试点,新型城镇化试点,农村“三变”改革试点,农村金融服务创新等领域都取得重要进展,通过各类改革创新突破了“中梗阻”,解决了大难题,促进了大发展。
2.科技创新为现代产业体系提供发展动力
一是始终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陇西坚持“自主创新、支撑发展、重点跨越、引领未来”的科技发展方针,以建设创新型陇西为目标,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为主线,以助推精准脱贫、现代农业、优势产业和特色工业为重点,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打破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制约瓶颈,以习近平总书记“八个着力”为抓手推进科技创新,全县科技综合实力和创新能力显著提高,科技对经济社会的支撑引领作用明显增强。
例如,陇西农业科技园以陇西中医药产业园和渭北现代农业示范区为基础,通过科技创新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成为农业科技成果和现代农业装备应用的展示区,现代农业生产与新型农业产业培育的示范区,加快精准脱贫步伐,促使农民增收致富,2016年园区内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了8500元,生动诠释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有力推动了全县现代农业发展步伐。
二是完善创新体系建设,科技成果转化加快。陇西着力推进企业技术创新平台建设,推进科技创新要素向龙头企业集聚,先后创建了陇西一方制药、天士力中天药业、大鑫铜业等27家骨干科技型企业产品研发中心,拟在“十三五”末升级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0家,认定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0家,组建甘肃省中药现代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甘肃省陇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省市级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科技创新体系和“产学研用”协同攻关机制进一步完善。预计2020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都有研发活动,建立研发机构占比超过90%。
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不断加快。“陇西现代中医药生产力促进中心”“陇西县专利技术咨询服务中心”等科技中介服务企业、省级众创空间和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相继建立27家,加快了科技成果转化。县内27家科技型企业与国内科研院所、高校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大鑫铜业与斯洛伐克祖力纳大学、俄罗斯国立航空大学建立国际科技合作关系,开展金属新材料晶粒细化技术研发攻关。仅在“十二五”期间,全县共集成科研成果35项,转化各类科技成果77项。
三是科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显著提升。“十二五”以来,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2011年的25.1%上升到“十二五”末的30.5%,全社会研究与试验(R&D)发展经费达到2.89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0.17%。2017年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进一步提高到46%,陇西县被国家科技部命名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
3.现代产业体系初步建立
陇西基于资源禀赋、区位优势、气候条件和产业基础,大力培育发展战略性主导产业和区域性优势产业,着力构建了以现代农业为基础、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的现代产业体系,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手段推动产业融合发展、集群发展,促进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提升了陇西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
园区经济蓬勃发展。陇西县省级农业科技园区、渭北现代农业示范园、中医药循环经济产业园、工业集中园、首阳地产药材交易园、文峰仓储物流园和李氏文化产业园等各类园区成为资本、人才、技术、政策等优势资源的聚集地,园区成为带动全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有较强辐射带动能力和竞争力的创新区域。
产业质态在转型升级中获得新优化。2012年以来,以中药材、畜草、菌菜、林果等为主的特色农业产业增加值达到8.6亿元,占县域经济总量的20.9%,年提供农民人均纯收入2672元,占农民年纯收入的80%。2017年通过农业特色产业带动农业增加值达到15.13亿元,是2012年增加值13.09亿元的1.16倍。对农业增加值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贡献率分别达到75%和49%。
以中医药加工、铝冶炼及加工、特色农产品加工、装备制造、化工建材、新型包装等为主的优势工业集群不断壮大,2017年全县工业增加值达到6.99亿元。以文化旅游、商贸物流、金融保险、法律咨询、家政和养老服务等为主的第三产业蓬勃发展,2017年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38.91亿元,年均增长12%以上,三次产业结构比由2012年的26.0∶35.4∶38.6调整为2017年的22.8∶18.6∶58.6。
总体来看,陇西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呈现如下特点:以拉长产业链、补强创新链、优化生态链为导向,以中医药、铝冶炼及加工等产业为重点,运用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促进全域提升、全行业提升、全产业链提升,重塑传统产业核心竞争力,为全省乃至全国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做出“陇西探索”。习近平总书记引用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论述指出,“物质生产力是全部社会生活的物质前提”,陇西现代产业体系的实践,为建设新时代的美好陇西奠定了坚实物质基础。
(四)脱贫攻坚重大任务基本完成,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
改革开放以来,陇西抢抓国家实施“三西”农业建设、综合性扶贫攻坚、整村推进与“一体两翼”扶贫、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的重大机遇,先后开展了以解决基本生存为主要任务的救济式扶贫,以改善发展条件为主要任务的基础开发式扶贫,以解决基本温饱为主要任务的综合开发式扶贫,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为主要任务的精准脱贫攻坚,走出了一条自然条件严酷县区脱贫致富之路。
1999年实现整体解决温饱目标后,陇西县在脱贫攻坚实践中,坚持把发展生产作为主攻方向,把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核心举措,抓住甘肃省大力实施精准扶贫专项贷款工程的政策机遇,深入实施“产业支撑”战略,完善产业扶贫机制,创新推出了“四种到户”的产业促农增收发展模式,有效激发了贫困群众自我“造血”的能力,形成了以产业发展解决温饱进而带动脱贫致富的产业化扶贫、参与式整村推进扶贫的新亮点。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陇西通过科学制定规划,把乡村振兴战略和脱贫攻坚、美丽乡村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有效衔接,延伸陇西探索总结的特色产业扶贫新模式,不断以脱贫攻坚助推乡村振兴。在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下,陇西依靠改革创新壮大乡村发展新动能、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不断健全,“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效果逐步显现。
全县贫困人口由2011年的19.71万人减少到2017年底的5.38万人,贫困面由2011年的44.96%下降到2017年的12.43%,累计减贫14.33万人。确保2018年减少贫困人口2.27万人、贫困面下降到7.12%。预计2019年末减贫9729户3.11万人,全县实现整体脱贫。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美好蓝图开始呈现。
(五)社会事业取得全面进步
1.民生保障完善“惠民”实
改革开放以来,陇西持续加大民生投入,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完善,城乡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升。2017年陇西财政总支出近32亿元,其中民生领域支出14.67亿元,占比45.84%。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参保参合率分别达到95.7%、98.5%和98.0%。农村低保、城市低保和农村特困供养标准分别达到3720元、4752元和5184元/人·年。坚持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不断健全城乡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食品药品监管成效显著,2018年3月陇西县成功创建为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县。
特别是城乡医疗保障体系建设不断加强,医疗卫生服务保障水平稳步提升,城乡居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差距逐步缩小。陇西被评为“全国农村中医药工作先进县”,并成功创建为“国家级计生优质服务县和利益导向政策体系示范区”。2017年城乡居民医疗补助标准由420元提高到450元,城乡居民医疗大病保险人均购买标准由2016年的30元提高到55元。医疗救助政策扎实到位,全县26家定点医疗机构全部设置了“一站式”即时结算服务窗口,申报医疗救助基本实现“最多跑一次”。
2.教育水平提高“育民”实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把教育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优先任务,着力优化教育资源配置。陇西通过普通高中助学金、中职生资助、学前教育资助、助学贷款等渠道基本实现了教育扶贫全覆盖,实现村级幼儿园全覆盖。2017年陇西教育支出9.64亿元,约占该年度财政总支出的30.1%,先后完成陇西一中整体搬迁建设,整合成立陇西三中、渭州九年制学校,全面建成思源实验学校。教育水平不断提升,高考二本上线率连续19年位居定西市第一,被评为全国“两基”工作先进县,“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通过省级评估验收和国家评估认定。“陇西教育”成为甘东南地区耀眼的名片之一。
各类培训事业蓬勃发展。陇西通过开展农民生产技能培训、返乡农民工再就业培训、创业培训等,培育农业科技示范户,全力打造“一县多品”“一村一品”特色劳务品牌,提高城乡居民就业能力、创业能力,促进农业劳动力向农业产业延长链转移,促进陇西从“苦力输出型劳务经济”向“技能输出型劳务经济”转变。近年来,陇西年输出剩余劳动力在13万人以上,其中掌握家政、保安、电焊等一技之长的劳务工输出占50%以上,年创劳务收入14亿元左右,劳务经济已是陇西农民增收致富的“铁杆庄稼”。
3.文化软实力提升“富民”实
改革开放40年,陇西始终坚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完善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现代文化传播体系、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体系。陇西加大公共文化事业的投入,建成县级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和美术馆,建成乡镇文化馆17所、农家书屋和文化资源共享工程215个,实现“四馆一站”免费开放,“百姓舞台”“知行课堂”“写意家园”“春雨讲堂”等文化活动品牌效应彰显,群众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得到有效提升。以“建设书香陇西、提高人文素养”为指导,倡导“阅读生活化、学习终身化”的学习理念,全民阅读蔚然成风,为陇西注入了书香之气、发展之力。县图书馆和县文化馆分别晋升为国家一级馆,并获评“全国优秀文化馆”“全国最美基层图书馆”等,陇西成为西北地区首个获“书香城市”荣誉称号的县区。
陇西抢抓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和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等战略机遇,围绕打造世界李氏文化中心的目标定位,按照“文化产业引领、文化事业支撑、文化项目带动、工作创新提升”的总体思路,全力打造世界李氏文化中心,培育文化市场主体,打造文化产业集群,推动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陇西确定了“一带两园六区十三板块”[3]的“养生陇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总体格局,形成了“祭祖圣地·人文陇西、千年药乡·养生陇西、历史名城·古郡陇西”文化旅游品牌。挖掘李氏文化形成品牌效应,先后成功举办了3届世界李氏文化旅游节暨全球李氏恳亲大会。大力发展影视文化、中医药文化、数字传媒、文化演艺等特色文化产业,培育壮大了一批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带动效应的重点文化企业和文化产业项目。例如,昊翰文化发展公司跻身全省百强骨干文化企业,昊翰等2家企业列为定西市10家骨干文化企业,威远、众诚等5家文化企业进入定西市30家重点文化企业。“陇西文化旅游创意园”与“大渭河文化风情园”互为犄角,形成南北贯通、两山相依,立足城区,延伸文峰和首阳,辐射全县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格局,打造以文化艺术传承弘扬和旅游休闲购物为主的陇西文化产业圈,辐射带动周边地区文化经济的发展,完成了陇西县文化产业由“小园”到“大圈”的蜕变。2017年,陇西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1.03亿元,同比增长34.8%,旅游综合收入达到3.84亿元。
可以看到,随着县域文化“软实力”显著提升,陇西文化产业开发逐渐由自由发展、个体经营的低级形态向知识密集、附加值高的高级形态转变,初步形成了包括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化旅游、特色节会、休闲娱乐、工艺美术、信息服务、群众文化等行业在内的综合型文化产业体系。
4.精神文明建设“启民”实
城镇的文明程度,不仅取决于有多少高楼大厦、人文景观,更取决于营造出来的环境。陇西将文明创建与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环境优化有机结合,持续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教“十大创建”、“文明陇西、人人行动”和陇西公民素质提升“十大行动”、移风易俗乡风文明建设“六大行动”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八个一”工程等一系列主题活动。通过教育引导、文化熏陶、实践养成等措施,宣传弘扬善行义举,推广传承优秀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涌现出“舍得一身脏,换得万人洁”的全国劳动模范、甘肃十大陇人骄子马月成,优秀共产党员冯小平,舍己救人的道德模范杨伟平、王凤武等一大批典范,表彰了一批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农村党员和驻村干部、县级文明户、最美环卫工人等先进典型。陇西县菜子镇二十铺村荣获“第五届全国文明村”称号、渭州学校荣获“第四届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单位”称号,陇西县荣获“省级文明县”荣誉称号。
如今的陇西,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氛围浓厚,展现出文明理念普及、民风村风积极向上、城乡整洁、环境宜居、诚信践诺、志愿精神弘扬的新风貌,公民素质明显增强,为陇西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5.社会治理创新“便民”实
陇西县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观,不断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推进依法治县进程,打造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格局,社会治理体系逐步完善,县域治理能力不断提升。“平安陇西”“和谐陇西”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社会持续和谐稳定确保了陇西各项事业全面协调发展。例如,陇西创建了“建立和落实特殊重点人群服务管理机制、社情民意收集反馈机制、便民服务机制”等三大机制。利用大数据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将公安、食品安全、行政执法等“10+X”工作内容全部融合在网格化管理中,实行“民事代办一站式”服务管理,有效节约了管理成本,方便了群众办事。
特别是陇西在亮化绿化、环境卫生、市容市貌和交通秩序等城镇管理服务中创新实施一系列措施,有效提升了“陇西形象”。例如,中心城区“垃圾落地15分钟内保洁”精细化作业方式,使城区清扫保洁率达到98%以上,生活垃圾处理率达到100%;城区河道、背街小巷及城乡接合部定期清扫保洁长效机制,使环境卫生面貌明显改善,全县日均垃圾清运量达到160吨;实施城区交通信号灯、地埋式垃圾箱、主街道行道树树池“三大亮点工程”,农村环境卫生“四清三化五改”工作。这些举措扎实开展,使得城市形象和品位进一步提升,全域垃圾综合治理成效明显,使得陇西人民生活更美好,城乡更美丽,县风更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