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倡议与欧盟多瑙河地区战略对接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序言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对外关系中,欧洲一直都居于重要地位。随着时代的发展,中欧关系的内容与层次正变得越来越丰富,既包括了政治、经济、人文、生态、安全等诸多领域,也逐步形成了双边、多边、次区域和跨地区等众多层次,构建起了一个综合全面的复合结构。在这一结构中,中国与欧盟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长期引导着中欧关系的整体走向,并随着欧洲一体化的发展得到不断巩固和提升;中国与各个欧洲国家的双边关系则奠定了中欧关系的坚实基础。近年来,中国与欧洲次区域之间的互动与合作更是成为中欧关系中的新亮点,展现出中国顺应欧洲发展趋势、探索对欧政策、拓展合作空间的积极作为。

具体而言,中国在中欧关系的整体框架下,同欧洲多个次区域展开了积极的互动与合作。中国和北欧多国在创新合作、北极治理等领域开启了多个合作平台,例如,中国—北欧青年领军者论坛、创新合作峰会、中国—北欧北极研究中心等。中国和南欧之间则通过海洋合作论坛等加强了对话和交流,不断挖掘在海洋资源、旅游、新能源等领域的合作机遇。而中国与中东欧地区的合作则更显机制性和规划性。自2012年开始,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在各方的积极支持下应运而生。该机制成立5年以来,由17个国家领导人出席的年度会晤及会后发表的相关纲要等发挥了重要的引领作用。各领域的部长级会议和领域合作联合会则成为务实合作的具体推手,促成了经贸、投资、人文等多领域项目的遍地开花。2017年11月27日,第六次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峰会在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举行。此次会晤成为这一机制回顾发展历程、展望未来前景的重要契机。会后,中方对5年来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成果进行了梳理和汇总,形成了一份涵盖政策沟通、互联互通、经贸、金融、人文五大类共200余项具体成果的清单。如此丰硕的成果让参与这一机制的各个国家都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当前,“16+1合作”已迈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如何更好地实现中国倡议与欧洲次区域,以及次区域内各国发展规划的精准对接,如何更有针对性地契合各方关切与需求,是“16+1合作”机制,以及中国和其他欧洲次区域合作所面临的首要任务。聚焦多瑙河次区域的发展规划、对接欧盟多瑙河地区战略无疑是一种积极有益的尝试。多瑙河是一条流经10个欧洲国家的国际河流,其影响流域更是覆盖了14个欧洲国家,其中大部分是参与了“16+1合作”的中东欧国家。一方面,多瑙河次区域的未来发展,例如对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河道运能的提升和维护、对沿岸地区交通基础设施的投入和建设等都为中国参与合作提供了巨大的机会。另一方面,由于近年来欧盟对该次区域的发展积极介入,中国参与多瑙河次区域发展也能够为中欧之间的合作关系增添新的维度,构建新的共识。

总之,通过这份《“一带一路”倡议与欧盟多瑙河地区战略对接研究》可以看到,中国学界正在努力探索更为具体务实的发展战略对接模式,发掘中欧之间跨越国别、覆盖次区域的合作新空间。这一尝试将有助于进一步推动“16+1合作”成为具有重要影响的跨区域合作机制,成为多边开放合作中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 杨洁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