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认识与再评价:二战中的中国与亚洲民族独立运动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一 关于军队的无能和狂妄

近些年来,由于新史料的挖掘和研究的进一步深入,日本学者有大量的成果指出了战前军队的无能、狂妄和战争目的的不明确性,这构成了日本学者心目中战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第一,军队领导人的无能。

许多研究指出,在太平洋战争时期,军队的领导人只会纸上谈兵,严重脱离军事指挥的现实。三笠宫亲王在1994年接受采访时说:“日清、日俄战争时期,军队的首脑们都在明治维新前后经受了锻炼和考验。相反,太平洋战争之前是一个很长的和平时期,这样擅长纸上谈兵之辈飞黄腾达,居于领导人的地位。”[6]这里应该注意到,他没有将中国的抗日战争视为战争,这也反映了许多日本人对中国的轻视。当然,也有许多学者持同样的看法。历史学家户部良一认为,20世纪30年代,军队政治影响力越来越大,但实际的权力核心逐渐下移,军部的一些参谋人员掌握了决策权,他们“在军部从事参谋工作的时间比部队长,是一些对自己的专业职能以外的事不太了解的军事官僚”。[7]

那么,为什么这些没有真才实学的人能够掌握要职,从而掌握了日本的最高权力呢?从根本上而言,还是在于选拔人才的机制。可以说,明治时期是一个人才辈出的时代。但进入大正、昭和时代,“日本就没有了判断个人能力的标准,只有考试分数的高低,而这就是平等、就是公平的规则。结果,更会考试的人、更少减分的人成了领导人。”[8]正因为如此,在明治以后的高等教育体系中,陆军大学、海军大学、帝国大学等优势明显。这些学校的学生走上社会,“结果就是在大正、昭和时期出现了大量的冒牌领导人,他们长于利害打算,没有思维深度”。[9]

以陆军大学为例。战前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陆军大学(定额50人)毕业生中间,成绩在前五名的才能进入参谋本部作战部。这些参谋权力很大,自视甚高,飞扬跋扈。在太平洋战场上,面对佐官一级的参谋,将官也得低头哈腰。但实际上,他们对于战场上的情况并不了解。“昭和十六年12月8日袭击珍珠港而爆发的太平洋战争,乃是军事官僚决定、指导的‘军事官僚的战争’。本来应该培养在实战中更能发挥能力的军人,但实际情况却是朝着相反的方向发展。”[10]

不仅如此,教育内容也是极其狭隘的,从而严重制约了被教育者的眼界。有学者指出,战前的军事教育就是参谋教育。参谋教育是什么呢?“从授课内容就能一目了然:都是些像战术那样能在战斗中取胜的科目,而像国际法那样所谓的一般常识、日本历史、世界历史等等的课程很少。海军大学稍微多一些,但距离培养具有健全人格,相关的课程还是太少。文学几乎没有。这样,参谋教育只是培养了一些类似战术妖怪的军人。”[11]由此看来,近代日本军队的职业化是日本战败的重要原因之一。有日本学者提出:“陆军通过在国外出格的军事行动,以及对国内政治、外交问题的介入,在日本的蜕变中发挥了极大的作用。”那么,陆军何以采取这样的行动?“虽然原因不止一个,但其中不可忽视的乃是军人的职业化……这是昭和时代军人和明治时代军人的不同。昭和的军人,特别是推进政治介入的中坚幕僚,作为职业军人,顽固地追求其专业领域——军事的合理性。”[12]这里所阐明的道理就是:军事是达成政治目标的手段,如果军事本身成了目的,一个国家就必然走上歧途。

第二,军队领导人的狂妄。

虽然缺乏实际才干,但他们自视甚高,狂妄自大,最终将国家带向歧途。这是学者得出的又一个结论。

军队领导人归根结底是军事技术专家,无论其在特定的专业领域多么有能力,也未必具有政治智慧。相反,“许多人暴露出眼光狭隘的专家所具有的自以为是的弱点。这种自以为是的技术专家掌握强大的权力,并干预军事以外的领域,正是这个时期的可怕之处。”[13]同时也应该看到,军人自行其是,不仅不会受到惩罚,反而会得到奖赏,从而使军事冒险成为一种风气。“张作霖事件和满洲事件的首谋没有得到惩处的影响至为深刻。陆军没有对河本和林(即河本大作、林铣十郎)兴师问罪,这是优先考虑组织士气这样自身的利益。因此,即便行动违反了军法也没有关系,如果结果令人满意,甚者可以成为英雄。这难道不是使军事组织堕落腐朽的一个重要原因吗?”[14]

一个国家如何认识自身,如何准确地定位自身,对于其国家战略有着重要的影响。日俄战争以日本侥幸取得胜利而结束。战后,日本从上到下陶醉在战胜欧洲强国的兴奋之中,也俨然以世界一流强国自居。这正如学者半藤一利和出口治明所指出的,日俄战争之后,日本上下被所谓一等国的假象所驱使,踏上了欲罢不能的与世界强国争锋的不归路,“如果要对这一方向说不,就必须全面否定之前的道路,这需要超乎想象的力量”。但这是不可能的,“所以,只能按照原来的路线走下去了”。[15]这种观念严重束缚了国策的弹性。日本以美国为假想敌,以美国为主要对手,就是在一流强国的自我暗示下做出的政策选择。1941年日本之所以悍然发动对美战争,是因为其有一种即将失去一流强国地位的焦虑感在发生作用,这正如促使日本开战的主要人物田中新一所说的,“1942年年底之后,实际上日本将不可能与美国进行战争,日本在军事上将沦为三流国家”。[16]在他看来,1941年的时候,打上一仗,赌上一把,倒是有可能维持一流国家的地位。

第三,战争目的的不明确性。

日本在宣传的时候,以所谓的“自存自卫”“解放亚洲”“共存共荣”等口号来欺骗世界舆论,也欺骗本国的国民。但实际上,其发动侵略战争是本着自利的目的,或者掠夺财富,或者为其获得世界霸权而开疆拓土。可是,即便从自利的角度出发,日本也应该有一个确定的目标吧?似乎没有。

日本学者认为缺乏明确的战争目的产生了重大影响,并最终成为导致其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纐纈厚指出:“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战争目的的不明确产生了战争指导的混乱和缺乏一贯性,这决定了日本必然走上了失败的道路。”在当时的情况下,谁也说不清楚战争的目的是什么,“由于战争目的(也可以说是政治目的)的不明确,战争指导本身最终就被各个部门或者某个政治家、某个军人的想法所左右,导致其内容始终严重缺乏一贯性和战略性”。所以,“极而言之,在日本的战争指导上,基于权宜的判断成为常态,这就是战争目的的不明确、国家权力构造的多元性所造成的后果”。[17]

从历史事实来看,日本的战争目的虽然不是固定的,却是不断膨胀的。1937年10月,上海战事正酣,日本政府有媾和的打算。为此,日本方面提出的媾和条件是:在华北、上海划定非武装地带;中国承认“满洲国”;签订日中防共协定;批准华北的铁路、矿业及其他日中合资企业;等等。然而,随着日军占领南京,日本以为中国马上就要崩溃,因而大幅度修改了和谈条件。在原有条款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如下的条款:在华北、内蒙古地区建立自治政权;将华中占领区域变为非武装地带;在华北、内蒙古、华中地区驻兵;要求赔偿;等等。不仅如此,日本领导层中的大多数主张停止和中国的谈判,因为“中国的灭亡”已经为时不远了。这就是近卫文麿发表“不以国民政府为对手”的背景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