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社会化服务助力家庭经营
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不只是简单地让几家几户的地连成片,浇地省钱”,而是在农村“多地同确”、资源“全产权化”的基础上,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的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程度和机械化水平,以发展多种形式的农民新型合作组织为重点,以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为支撑,促进各类从事农业生产和服务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蓬勃兴起。在持续强化农业公益性服务体系建设的前提下,支持农民合作社、涉农企业、专业服务公司等社会化服务组织的运作,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湖北省京山市在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因村制宜、分类探索,加快新型农业社会化综合服务组织建设,补充完善现有农业服务体系,将市场化服务、合作化经营、股份化运作等现代性经济要素引入乡村经济建设之中。在三权分置、确权登记的基础上,农户的承包权益得以保护,土地经营权能够放活,“覆盖全程、形式多样、综合配套、便捷高效”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建立起来,农业生产要素得以高效流动、重新组合,在耕、种、收等各环节探索农技推广、农经管理、农机服务、农资供给改革,提供技术、信息、金融、保险、经纪等综合性服务,推进农业调结构、转方式,解决农业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促进了现代农业发展,带动了农民增收。
一 以专业化组织整合小农分散要素
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离不开农业生产要素的流动和重新组合。毛泽东早在20世纪40年代,就对小农经营做出了指示:“在农民群众方面,几千年来都是个体经济,一家一户就是一个生产单位,这种分散的个体生产,就是封建统治的经济基础,而使农民自己陷于永远的穷苦。”当代中国农村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农户这个“细胞”也正在发生迅速的“裂变”。尽管当今的农户经营规模小,但他们已越来越深地进入或者卷入了一个开放的、流动的、分工的社会化体系中,与传统封闭的小农经济形态渐行渐远,进入社会化小农的阶段。“小农”的“社会化”,大大提升了农户适应现代社会的能力,同时也产生着内在的矛盾,需要以新的思路应对变化之中的农户及其需求。社会化服务整合了人、财、技、物等诸多要素,链接多方要素,提高了土地产出率,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使“小农”突围出来,融入了社会化大生产。
湖北省以公共服务机构为依托、以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以龙头企业为骨干、以其他社会力量为补充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初步建立。新型经营主体+社会化服务,带动了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全省乡镇公益性农业服务中心达1100多个,服务人员14382人。全省注册的农机专业合作社达1874家,拥有合作社员8.9万余人,作业服务面积4219万亩,服务农户150万户,全省农业机械化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目前全省适度规模经营面积达908万亩,比2010年增长235.2%,其中社会化服务带动的土地规模经营面积达500多万亩。京山市在2014年成为财政支持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试点县,获得中央财政资金1000万元。此次试点主要围绕桥米产业的产前、产中、产后开展系列化服务和重点单项服务,重点扶持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和机插、机防、机收及烘干等薄弱环节。通过整合各涉农要素,据全省农经年报统计数据,截至2017年底,全省农村承包耕地流转面积达1663.4万亩,占全省承包耕地总面积的36.9%,超过全国平均水平4个百分点。
以农机专业合作社为龙头的服务组织开展技术承包、作业承包、代耕代收、租赁承包、跨区作业等形式的服务,较好地满足了广大农民的需要。以京山市罗店镇麻城村绿丰农机合作社为例,其对区域内涉农资源和生产要素进行有效利用和聚合,催生了土地、农机、涉农人员的集聚效应,为家庭经营的农业走向现代化提供了组织和社会支撑。第一是土地整合:合作社积极引导农民在自愿基础上,搞活土地经营权,通过农户经营权流转或以土地参与股份合作的形式加以重组,绿丰合作社借“地缘”之力整合了周边零散土地。目前绿丰合作社流转土地总面积约为30000亩,每亩的流转费用为675元/亩。第二是机械拢聚:合作社对散户和农场的农机器械进行统一的登记、管理和调配,截至2017年6月,共整合农机数量530台,以机械化提升农业服务力量。绿丰合作社每台插秧机合计日作业量为1600亩以上,2017年农机作业服务面积达3.6万亩。第三是人力重启:合作社吸纳附近村庄农户与农机手入社,主要从事秸秆与秧苗的生产工作与耕种任务,截至目前带动就业60余人,每月人均收入在3000元以上。合作社将散户的农机器械登记整合,统一拢入合作社进行统一管理和调配,耕作收入由农机手的劳动多少决定,多劳多得,每盘秧苗的价格是3元。第四是资金融汇:传统小农农户认为“握在手里的钱才是实实在在的”,常任其搁置成为死资,单家单户持有资金数目小,流通性弱,无法进行灵活性运作和二次获益,京山市政府对贫困户发放的10万元扶贫贷款也难以发挥应有价值,最后打了水漂。京山市直接将扶贫贷款投资给企业,通过投资收益使贫困户获得基本保障。绿丰与政府、贫困户、扶贫办签协议,无论盈亏,即使当年收益很低也会保证每个贫困户得到6000块钱的收入。串珠成链的社会化服务较好地解决了务农人口老龄化、农田流转不畅、土地碎片化等问题。
二 以多维度服务延伸农业生产链条
为了提高农业产出效益,降低种养成本,实现耕、种、收等各环节的专业高效运作,农业越来越呼唤社会化服务的介入,特别是我国农业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对加速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构建也形成了倒逼的推力。壮大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可以通过壮大集体经济实力,由农户所在的集体组织向农户提供生产经营服务,也可以由农户自愿联合,以农民专业合作、股份合作等形式提供自我服务;可以是通过市场机制购买的各种形式的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所提供的经营性服务,还可以是通过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由“龙头企业”向农户提供的全程性的生产经营服务,当然更可以多种形式交叉复合、优势互补。在最初的“农户+公司”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下,公司通过契约与农户建立联系,农户生产规定品种和产量的农产品,公司负责收购、加工与销售,以外部组织的规模收益克服小农经营规模不经济的弊端,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农民进入市场的交易费用,维护了农民的部分利益。然而,农户始终处于产业化链条的“产中”位置,实力和地位无法与处于产前和产后的公司相抗衡,难以形成平等的利益共同体。合作社的主体(农户)存在显著的经营缺陷:非农兼业化、土地规模小、经营能力弱、对合作社的经济依附性不强,造成“农户+合作社”模式下农业产业化的总体水平不高,且处于相对不稳定状态。随着中国城乡一体化的深入推进,家庭农场成为解决“谁来种地”、实现土地规模经营、推进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发展的新型经营主体。家庭农场能较大程度地克服传统小规模农户经营的缺陷,为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提供了潜在的空间。“农户+家庭农场+合作社”模式是一种以合作社为依托,联合农业生产类型相同或相近的家庭农场组成利益共同体,开展农业专业化生产、企业化管理、社会化服务和产业化经营的组织形式,是在现行分散家庭经营制度和传统产业化经营模式基础上的制度创新。
以清晰的产权保障土地有序流转的土地制度,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的农产品购销和价格体制,以及城乡一体化的快速推进和农村劳动力转移进程的加快,构成了中国“农户+家庭农场+合作社”模式形成和壮大的基本条件。互助合作、改变弱势地位的内在要求驱使农户联合起来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农户+合作社”模式将单个农户与其他经济主体之间的交易关系内化为合作社与其他经济主体的交易,由合作社组织农民有序生产。进行农资购买和农产品的加工销售,节约了农民进入市场的交易费用,增强了农民的市场话语权,使农民能分享农产品加工和流通环节的增值收益。合作社是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最佳载体。为了防范风险和实现利润最大化目标,家庭农场之间或者家庭农场与其他利益主体之间的相互联结、互助合作显得尤为紧迫和重要。“农户+家庭农场+合作社”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是一种以合作社为依托,农业生产类型相同或类似的家庭农场在自愿基础上组成利益共同体的制度安排,通过市场信息资源共享,农技农机统一安排使用,在农产品的产、加、销各个阶段为社员提供包括资金、技术、生产资料、销售渠道等在内的社会化服务,在很大程度上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
无论是家庭农场,还是合作社都是在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既保留了家庭承包经营的传统优势,又吸纳了现代机械设备、先进技术、经营管理方式等现代农业生产要素。“农户+家庭农场+合作社”模式采用机械化替代人工劳作,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标准化生产和产品质量可追溯体系。家庭农场经营单位的主体依然是家庭,家庭农场主兼具劳动者和经营者的双重身份。合作社是所有者与使用者的统一体,合作社的组织宗旨是保障农民利益。所以说,“家庭农场+合作社”模式是家庭承包经营制度基础上的制度创新。京山市重组人、机、地等农业资源,延伸产、销、护等服务内容,创新合作式、订单式、托管式、一体式等服务形式,推进了服务带动型规模经营。
合作式服务。京山市探索政府与社会化服务组织合作,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公共服务机构+专业服务公司+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等模式,将购买服务、定岗服务、派驻服务和委托服务等有机结合起来,增强了服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订单式服务。近年来,通过“点菜”或“套餐”从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那里购买各个环节的服务,已经成为有一定生产规模的农户完成农业生产的主要方式。这种新型生产方式的流行和农业服务组织的普及,不仅有效缓解了“谁来种地”的压力,也使我国农业朝着规模化、现代化的方向加速前进。以订单方式提供服务,按农民“口味”“做饭配菜”,便捷高效地解决了农民在生产中遇到的“疑难杂症”。京山市绿丰农机合作社发展多种服务形式,针对农民群体的需求提供相应的服务内容,从生产、植保、收获、加工、销售各个环节入手,提供相应的订单式服务。合作社的订单式服务解决了农户单干时生产经营成本居高不下的问题,以育秧插秧生产环节为例,农户个体经营水稻该环节成本为700元/亩,合作化经营后成本被控制在400元/亩左右,一亩田便降低了300元成本。
托管式服务。为加快农业转型升级,京山市坚持主体多元化、服务专业化、运行市场化方向,大力培育发展主体多元、形式多样、竞争充分的社会化服务组织,创新服务模式,提高服务效率和水平,在实践中探索了类型多样的托管式服务。绿丰合作社完善“保姆式”全托管服务模式,开展耕、种、管、收、售等全程社会化服务;灵活推进“菜单式”环节托管服务,重点抓好代耕代种、储存销售或加工环节的规模化服务。在不改变土地承包权及经营权的条件下,服务组织与农户按照自愿有偿原则,签订《农田托管协议》,就生产某一环节或全过程商定服务价格和服务标准,由服务组织为农户提供良种、化肥、耕种、灌溉、防虫、除草、防病、收割、粮食存储购销等服务,实现农民打工和种地两不误。农业专业化服务组织在耕种、统一育供秧、播插、统防统治、收割等方面服务能力日渐增强,“片段式”服务与“全程化”服务齐头并进。农户的零散土地以流转或托管的形式进行聚拢经营、统一耕作,变“巴掌地”为规模经营的“黄金地”,迄今为止合作社共整合并经营土地30000多亩。
一体式服务。以京山市绿丰农机专业合作社为例,其按照统一品种、统一播种、统一施肥、统一田间管理、统一机械收获、统一销售“六统一”模式,积极探索覆盖产前、产中、产后全程的农业社会化服务。在种子种植、产品销售及物资供应上,采取统一购买、统一分配、统一经营、统一提供技术支持和培训的措施。这使农业发展更加系统化和专业化,并且最大化地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收入,提升了农民的生活水平,同时也得加入合作社的农户与日俱增。合作社成立以来,成员共获利润2000多万元。
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更加有利于持续增加和优化农业社会化服务供给,从而有效引领并强力支撑现代农业发展。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更容易形成网络发展的农业服务供给格局和农业服务能力格局,促进农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增进农业服务链对农业产业链转型升级的引领支撑能力。多重服务模式促进京山市形成了“小而专、专而协”的农业经营格局。农业经营体系的服务性质,为创新要素有效植入农业产业链提供了多元便捷的通道,为高效利民提供了更为新颖与周全的手段。
三 以综合型供给配套建构共赢机制
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农民为主体,扎根于农村、依托于农业、服务于农民,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系列服务,是政府公益性服务的延伸,在农业社会化服务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京山市服务机制多形式格局基本形成,各类社会化服务组织根据农民需要,结合各地实际不断探索创新服务机制。农业龙头企业采用合同制服务,提供种子、化肥等农资或提供技术培训辅导,签订收购产品协议;种养大户采取示范辐射式服务,积极为周边普通农户提供技术、信息等指导和种子种苗、机耕机收等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将分散经营的农户组织起来,将众多农户融合成一个内在的利益共同体,提高了农业生产的组织化和社会化程度,实现了农业集约化经营,促进了农业生产由分散化向集约化转变,促进了农民有效增收。合作社为成员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各种服务,并根据市场要求,推进生产的区域化、规模化和标准化以及产品销售的品牌化,实现了农民抱团闯市场,共同抵御市场风险。合作社内部,通过将生产经营环节进一步细分,促进了农业生产社会分工不断发展和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再加上统一生产资料采购、统一生产品种、统一产品销售等措施,大大降低了产品成本,有效增加了农民收入。
京山市绿丰合作社根据生产经营活动的需要,成立了技术部、营销部、财务部。技术部负责农机使用技术的培训,病虫害的机防工作;营销部负责农机、配件等的销售工作。财务部负责合作社的收益核算和财务管理工作。与此同时合作社将专项服务与综合服务相结合,适应农户需求,不但提供农资、施肥、植保、机耕、机收、加工运输、农产品销售等专项服务,还提供技术、信息、金融、保险、经纪等综合性服务,且越来越多地从简单专项服务转向内容全面、形式多样的综合服务。
培训机制:当前,我国农民科学素质较低,严重影响并制约了农业的发展,致使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因此大力开展与普及农民教育培训工作刻不容缓,只有培养出大批掌握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和知识的新型农民,才能达到农业增产增效和农民增收致富的双赢目标。技术培训与指导对于新时代农业与农民的转型发展刻不容缓,且应遵循规范化、标准化、程序化要求,提升实效。为保证生产和服务质量,京山市绿丰合作社提供农机维修、技术培训和相关信息咨询服务。除每年定期举办农机、农业技术培训班外,还专门聘请了5位农业、农机专家作为技术顾问,开展产业培训和服务指导。对农民进行的统一的技术培训主要有依托京山市农业局基层服务体系建设和阳光工程的两大培训项目,另外合作社每年都要举办农机农艺技术培训班,由农业局、农机局技术专家传授农机驾驶维修和农业新技术等知识,并提供统一的技术服务,对全体社员的生产实行全程技术服务指导,确保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生产,提高工作效率。
维修保障:构建农机维修服务网络,是实现农业机械“优质、高效、安全”运行、推进现代农业健康稳步发展的重要保障。为此京山新绿丰农机专业合作社积极设立维修服务站,旨在为农户提供更为实惠便捷的机械维修服务。据京山市农户普遍反映,单户耕作时自家农机经常因为耕种当中的土质与障碍发生故障,送去维修经常需要花费巨额修理费用。为解决这项难题,京山市绿丰合作社整合了各散户的农机,统一进行调配与管理,设立了统一的维修站点与维修网络,为合作社成员提供第一时间的农机维修,降低了修理成本,促进了农业的集约化经营。
收益分红:利益分配与分红保障是促进农民群众积极参与合作社、进行农业经营的最为直接的动力与推力。京山市绿丰农机合作社随着自身的发展壮大,并考虑到合作社服务能力提升的需要,经过成员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决定按交易量向其成员返利20%,其中10%作为风险金,5%作为合作社成员公积金,5%作为合作社成员公益金,在年终进行。合作社成立以来,共返利2000多万元。实行利润返还,既增加了入社农户的收入,又增强了合作社的凝聚力和吸引力,对以土地入社的成员还按照入社面积占总的经营面积的比例进行年终分红与收益分配,对于贫困户,也会给予每年至少6000元的收入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