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农耕文化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五 研究意义

东北平原面积广大,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的总耕地面积超过2700万公顷,是中国粮食、大豆的重要产区。东北地区的农业开发可以追溯到遥远的史前时期,历史上由多民族共同耕耘,形成了独具地方特色的农耕文化。

对东北农耕文化进行系统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重要意义。

其一,东北农耕文化是中华农耕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区域文化丰富了中华农耕文化内涵的研究。东北地区的史前考古文化遗址中出土的丰富农耕遗存,反映出早期中华农耕文化的起源与传播状况。古代东北民族先后兴起,农耕文化的面貌多样,兴衰不定,具有强烈的民族性与地域性,既给中华农耕文化带来一定程度的冲击,又为中华农耕文化带来新的生机和活力。近代以来,移民的到来推动了东北地区的农业迅速发展。在列强争夺与蹂躏的同时,东北地区也率先引进了西方的农机技术与耕种品种,为中华农耕文化谱写出新的篇章。

其二,东北农耕文化是东北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经济类型的文化在东北地域文化研究中具有不可替代性。东北地区自然资源丰富,不同的地域分别适宜采集、渔猎和游牧等多种经济生活。古代农耕作为一种生产生活方式,自中原向东北渐次传播的进程,在不同时代改变了当时东北地区新兴民族的发展轨迹,尤其是在文化面貌上积极汲取农耕社会的给养,形成独具特色的精神风貌。不论是高句丽、渤海等地方政权,还是辽、金、清等朝代,农耕经济都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推动东北的历史翻开新的篇章。更为重要的是,在这样的进程中,农耕文化在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层面都进入了兴盛时期。与此同时,东北地区的渔猎经济与游牧经济,往往与农耕经济并存,互为补充。尽管农耕经济受到自然条件的限制,但是人文交往从未间断。农耕文化不论在时间上还是空间上,都是东北地域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三,东北农耕文化是以文化视角解读东北历史和社会中多样的农耕现象的有益尝试,这一研究有利于深入剖析农耕文化在东北地区特定的内涵与独有的特征。东北农耕文化在不同时期由不同的民族演绎出各具特色的画卷。东北的农耕文化,既有早期从事农耕的先民所创造的龙文化、玉文化、神庙文化,也有夫余、高句丽、渤海、契丹、女真等东北民族从事农耕所创造的制度文明、农耕技术的新进展以及经济与社会取得的新发展,还有中原王朝从推行农业技术到屯戍边疆等一系列的政策引导与物质支持。只有具体分析不同时期、不同民族在历史上留下的农耕印迹,解析其中的文化现象,才能把握特定的文化内涵,阐明东北农耕文化的特征。

其四,东北农耕文化是文化传播与交融的重要成果,也包含着文明的冲突与对抗,这一研究有助于揭示文明之间交流与融合的变迁。东北地区是古代中原文化向东北亚地区辐射的交通要道,也是近代以来西方文明冲击最为迅猛的地区之一。作为文化传播的中转站,东北的农耕文化具有开放性与兼容性;作为文明的冲突地带,东北的农耕文化又展现出进取性和包容性。在文化的传承与文明的对抗的同时,东北的农耕文化还经历着东北游牧部族、渔猎部族的冲击与交融,从而不断增添着新的内涵。

此外,对东北农耕文化的研究还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农耕文化是东北地域文化的一帧标志性的名片,研究的目的不仅仅在于梳理历史变迁、阐释内涵与特征,还体现在对农业生态的审视、对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对农耕经济与制度的评价,以及对东北地域文化的宣传与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

总而言之,东北农耕文化的研究既有学术价值又有一定的现实参考价值。


[1] 郭大顺:《东北文化区的提出及意义》,载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编《边疆考古研究》第1辑,科学出版社,2002,第170页。

[2] 王绵厚:《秦汉东北史》,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第1~3页。

[3] 《史记》卷1《五帝本纪》,中华书局点校本(修订本),2014,第50页。

[4] 李学勤:《试论孤竹》,《社会科学战线》1983年第2期。

[5] 黄怀信:《逸周书校补注译》,三秦出版社,2006,第321页。

[6] 程妮娜:《古代中国东北民族地区建置史》,中华书局,2011。

[7] 佟冬主编《中国东北史》第4卷,吉林文史出版社,2006,第1404、1408页。

[8] 参考佟冬主编《中国东北史》,吉林文史出版社,2006,前言第3页;程妮娜:《古代中国东北民族地区建置史》,中华书局,2011,第6页。

[9] 任美锷:《中国自然地理纲要》(修订第三版),商务印书馆,1999,第133、177~179、312页。

[10] 任美锷:《中国自然地理纲要》(修订第三版),商务印书馆,1999,第149页。

[11] 任美锷:《中国自然地理纲要》(修订第三版),商务印书馆,1999,第136页。

[12] 任美锷:《中国自然地理纲要》(修订第三版),商务印书馆,1999,第137页。

[13] 任美锷:《中国自然地理纲要》(修订第三版),商务印书馆,1999,第156、153页。

[14] 任美锷:《中国自然地理纲要》(修订第三版),商务印书馆,1999,第153页。

[15] 任美锷:《中国自然地理纲要》(修订第三版),商务印书馆,1999,第155页。

[16] 任美锷:《中国自然地理纲要》(修订第三版),商务印书馆,1999,第149页。

[17] 任美锷:《中国自然地理纲要》(修订第三版),商务印书馆,1999,第150页。

[18] 任美锷:《中国自然地理纲要》(修订第三版),商务印书馆,1999,第142页。

[19] 任美锷:《中国自然地理纲要》(修订第三版),商务印书馆,1999,第152页。

[20] 任美锷:《中国自然地理纲要》(修订第三版),商务印书馆,1999,第152页。

[21] 任美锷:《中国自然地理纲要》(修订第三版),商务印书馆,1999,第178、179页。

[22] 任美锷:《中国自然地理纲要》(修订第三版),商务印书馆,1999,第180页。

[23] 景爱:《历史时期东北农业的分布与变迁》,《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87年第2期;游修龄编著《中国稻作史》,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第307页。

[24] 赵志军:《从兴隆沟遗址浮选结果谈中国北方旱作农业起源问题》,南京师范大学文博系:《东亚古物(A卷)》,文物出版社,2004,第188~199页。

[25]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第一工作队:《内蒙古赤峰市兴隆沟聚落遗址2002~2003年的发掘》,《考古》2004年第7期。

[26] 赵志军:《从兴隆沟遗址浮选结果谈中国北方旱作农业起源问题》,南京师范大学文博系:《东亚古物(A卷)》,文物出版社,2004,第188~199页。

[27] 马永超、吴文婉、王强、张翠敏、靳桂云:《大连王家村遗址炭化植物遗存研究》,《农业考古》2015年第2期。

[28] 沈阳农业大学:《大嘴子等遗址出土炭化谷物籽粒初步鉴别结果》,大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大嘴子:青铜时代遗址1987年发掘报告》,大连出版社,1999,第277页;刘长江:《大嘴子遗址出土炭化作物谷粒的鉴定》,大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大嘴子:青铜时代遗址1987年发掘报告》,大连出版社,1999,第279页。

[29] 赵志军:《从兴隆沟遗址浮选结果谈中国北方旱作农业起源问题》,南京师范大学文博系:《东亚古物(A卷)》,文物出版社,2004,第188~199页。

[30] 刘世民、舒世珍、李福山:《吉林永吉出土大豆炭化种子的初步鉴定》,《考古》1987年第4期。

[31] 吉林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吉林省博物馆考古队:《大安汉书遗址发掘的主要收获》,《东北考古与历史》第1辑,文物出版社,1982。

[32] 东北博物馆:《辽阳三道壕两汉村落遗址》,《考古学报》1957年第1期。

[33] 景爱:《历史时期东北农业的分布与变迁》,《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87年第2期。

[34] 黑龙江省博物馆:《东康原始社会遗址发掘报告》,《考古》1975年第3期。

[35] 潘春良、艾书琴:《多维视野中的黑龙江流域文明》,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第231、232页。

[36] 《汉书》卷28《地理志上》,中华书局点校本,1996,第1658页。

[37] 景爱:《历史时期东北农业的分布与变迁》,《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87年第2期。

[38] 《后汉书》卷85《东夷列传》,中华书局点校本,2001,第2811页。

[39] 《后汉书》卷85《东夷列传》,中华书局点校本,2001,第2816页。

[40] 《三国志》卷30《东夷传》注引《魏略》,中华书局点校本,2000,第843页。

[41] 《后汉书》卷90《乌桓鲜卑列传》,中华书局点校本,2001,第2980页。

[42] 《后汉书》卷85《东夷列传》,中华书局点校本,2001,第2812页。

[43] 《北史》卷94《勿吉列传》,中华书局点校本,1974,第3124页。

[44] 梁玉多:《渤海国经济研究》,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15,第8~20页。

[45] 佟冬主编,孙玉良、赵鸣岐本卷主编《中国东北史》(第2卷),吉林文史出版社,2006,第692页。

[46] 佟冬主编,丛佩远本卷主编《中国东北史》(第4卷),吉林文史出版社,2006,第1011页。

[47] 佟冬主编,丛佩远本卷主编《中国东北史》(第4卷),吉林文史出版社,2006,第1629页。

[48] 《后汉书》卷85《东夷列传》,中华书局点校本,2001,第2812页。

[49] 梁玉多:《渤海国经济研究》,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15,第8~20页。

[50] 佟冬主编,孙玉良、赵鸣岐本卷主编《中国东北史》(第2卷),吉林文史出版社,2006,第692页。

[51] 佟冬主编,丛佩远本卷主编《中国东北史》(第4卷),吉林文史出版社,2006,第1011页。

[52] 佟冬主编,丛佩远本卷主编《中国东北史》(第4卷),吉林文史出版社,2006,第1629页。

[53] 《北史》卷94《勿吉列传》,中华书局点校本,1974,第3124页。

[54] 梁玉多:《渤海国经济研究》,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15,第8~20页。

[55] 佟冬主编,孙玉良、赵鸣岐本卷主编《中国东北史》(第2卷),吉林文史出版社,2006,第692页。

[56] 杨虎、林秀贞:《内蒙古敖汉旗小河西遗址简述》,《北方文物》2009年第2期,第3~6、12页。

[57]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第一工作队:《内蒙古赤峰市兴隆沟聚落遗址2002~2003年的发掘》,《考古》2004年第7期。

[58] 刘晋祥、董新林:《浅论赵宝沟文化的农业经济》,《考古》1996年第2期。

[59] 刘晋祥、董新林:《浅论赵宝沟文化的农业经济》,《考古》1996年第2期。

[60] 刘晋祥、董新林:《浅论赵宝沟文化的农业经济》,《考古》1996年第2期。

[61] 刘晋祥、董新林:《浅论赵宝沟文化的农业经济》,《考古》1996年第2期。

[62] 袁行霈、陈进玉主编,谷长春本卷主编《中国地域文化通览·吉林卷》,中华书局,2013,第28页。

[63] 吉林大学考古研究室:《农安左家山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学报》1989年第2期。

[64] 黑龙江省文物考古工作队:《黑龙江宁安县莺歌岭遗址》,《考古》1981年第6期。

[65] 黑龙江省文物考古工作队:《黑龙江宁安县莺歌岭遗址》,《考古》1981年第6期。

[66] 袁行霈、陈进玉主编,李联盟本卷主编《中国地域文化通览·内蒙古卷》,中华书局,2013,第53页。

[67] 孙乃民主编《吉林通史》(第1卷),吉林人民出版社,2008,第41~42页。

[68] 李文信:《辽阳三道壕两汉村落遗址》,《考古学报》1957年第1期。

[69] 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榆树老河深》,文物出版社,1987,第39页。

[70] 吉林市博物馆:《吉林永吉县学古东山遗址试掘简报》,《考古》1981年第6期。

[71] 吉林省文物志编委会:《集安县文物志》,内部资料,1983,第209~212页。

[72] 朱国忱、张泰湘:《东康原始社会遗址发掘报告》,《考古》1975年第3期。

[73] 梁玉多:《渤海国经济研究》,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15,第21页。

[74] 刘景文:《吉林省前郭县出土的金代犁铧铜范》,《东北考古与历史》第1辑,文物出版社,1982。

[75] 景爱:《历史时期东北农业的分布与变迁》,《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87年第2期。

[76]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工作队:《内蒙古敖汉旗小山遗址》,《考古》1987年第6期。

[77] 袁行霈、陈进玉主编,李联盟本卷主编《中国地域文化通览·内蒙古卷》,中华书局,2013,第27页。

[78]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工作队:《内蒙古敖汉旗小山遗址》,《考古》1987年第6期。

[79] 袁行霈、陈进玉主编,林声、彭定安本卷主编《中国地域文化通览·辽宁卷》,中华书局,2013,第62页。

[80] 《后汉书》卷85《东夷列传》,中华书局点校本,2001,第2816页。

[81] 景爱:《历史时期东北农业的分布与变迁》,《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87年第2期。

[82] 景爱:《历史时期东北农业的分布与变迁》,《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87年第2期。

[83] 景爱:《历史时期东北农业的分布与变迁》,《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87年第2期。

[84] 《后汉书》卷85《东夷列传》,中华书局点校本,2001,第2817、2818页。

[85] 《三国志》卷30《东夷传》,中华书局点校本,2000,第84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