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清风:赵朴初诞辰11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全2册)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人间佛教之传播模式

——以赵朴老的《佛教常识答问》为例

张美兰[1]

哲学的语言是大白话好还是晦涩的好?陈嘉映(2017)有一段话很耐人寻味:“哲学不是一门专门科学,哲学书里绝大一半都是我们平常使用的语词,但是这些语词是用来讨论概念本身的,而不是用来讲故事的,而且,这些概念时不时经过一点儿加工,和我们平常使用的概念虽然相通,却不尽相同。”与哲学一样,对于普通人来说,佛法教理,博大精深,义理幽玄,它有自己的经典、仪式、习惯和教团的组织。佛所说的言教,自有一套理论体系、专门术语和词汇表达。说起佛学,人们自然会问及释迦牟尼、婆罗门、刹帝利、佛陀、如来、缘起、无我、转法轮、无常、因果相续、法印、漏、大乘佛教、小乘佛教、小乘学派、大乘学派、真言陀罗尼、真俗二谛、中道实相、密宗、戒律、礼节、僧伽、丛林清规、羯磨、戒条、三宝、南无、阿罗汉、菩萨、和尚、涅槃、六度、四摄、五时、八教、一心三观、三谛圆融、贤首宗、六相、十玄门、三观、吃素、吃荤、法师、活佛、袈裟、十八罗汉等问题。像“真言陀罗尼、真俗二谛、中道实相、转法轮、无常、漏”这样的词,是些上层概念,它们一方面系在日常生活之中,另一方面又像悬在日常生活之上,简直可以说这些语词天生就带有理论的意味,一般读者正是最难以理解这样的上层概念,这是我们与我们日常生活比较不同的领域。这些专门的术语,如何向大家介绍?用什么样的语言表达这些问题?如何说解这些佛教概念?针对文化不高和悟解力差的人,怎样才能使佛法结合人们生活实际,有益于社会道德、精神文明的建设?这是摆在每个普及佛法尝试面前的一个问题。赵朴老所云:“佛法有浅深程度不同的各种法门,有适应各种根基的修持方法,各乘、各宗、各派都有引摄世间的教法,适合一般人的需要,是合理契机的。”那么,佛学的普及读物和日常语言是什么关系?赵朴老《佛教常识答问》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答案。下面我们来细读和学习这本不同一般的普及性读物。

《佛教常识答问》,以问答的方式普及佛教基本常识。

传递知识的方式有多种。《论语》《坛经》《祖堂集》《朱子语类》都是以语录体的方式来传授知识,而《佛教常识答问》共五章,都用一问一答的形式,这一下子吸引了读者的眼球,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

问:什么是佛教?

答:佛教,广义地说,它是一种宗教,包括它的经典、仪式、习惯、教团的组织等等;狭义地说,它就是佛所说的言教;如果用佛教固有的术语来说,应当叫作佛法(BuddhaDhamma)。

问:佛是神吗?

答:不,佛不是神。他是西元前六世纪时代的人,有名有姓,他的名字是悉达多(S.Siddhartha,P.Siddhattha),他的姓是乔达摩(S.Gautama,P.Gotama)。因为他属于释迦(Sakya)族,人们又称他为释迦牟尼,意思是释迦族的圣人。

通过精心的设问,可以看出这本书的独特所在。而浅近的大白话更是赵朴老的精心所在,所谓面向大众,普施佛法。对于比较抽象的义理,答语常以比喻回答。如:问:“法”是什么意思?答:“法”字的梵语是达摩(Dharma)。佛教对这个字的解释是:“任持自性、轨生物解。”这就是说,每一事物必然保持它自己特有的性质和相状,有它一定的轨则,使人看到便可以了解是何物。例如水,它保持着它的湿性,它有水的一定轨则,使人一见便生起水的了解;反过来说,如果一件东西没有湿性,它的轨则不同于水的轨则,便不能生起水的了解。所以佛教把一切事物都叫作“法”。佛经中常见到的“一切法”“诸法”字样,就是“一切事物”或“宇宙万有”的意思。照佛教的解释,佛根据自己对一切法如实的了解而宣示出来的言教,它本身也同样具有“任持自性、轨生物解”的作用,所以也叫做法。

我们看到以“水”为喻。说明“每一事物必然保持它自己特有的性质和相状,有它一定轨则,使人看到便可以了解是何物。”这就是“法”的比喻。

《佛教常识答问》就是回答了常识问题,所设章节如“第一章佛陀和佛教的创立”“第二章佛法的基本内容和佛教经籍”“第三章僧伽和佛的弟子”,诸如“为什么一部分佛教徒要出家?阿罗汉是什么意思?出家的制度是佛教创始的吗?佛教僧侣是不是神职人员?佛教僧侣对在家佛徒有什么义务吗?在家佛教徒修道的条件是怎样?”这些都是世俗人很想知道的话题,《佛教常识答问》一个个娓娓道来,简洁明了。赵朴老曾经说:我喜欢“小题大做”,而不愿“大题小做”,更害怕“有题空做”。《佛教常识答问》的确是“小题大做”的典范。但是将高深的佛教要“小题大做”,非一般人的功力。我们来看他是如何解释“缘起性空”这一抽象的佛学原理的。

问:佛经中有两句话,“色不异空,空不异色”是什么意思?

答:这就是说一切法“缘起性空”。“色”,就是色、受、想、行、识五蕴中的色,是指物质。任何物质现象都是缘起,它有相状,它有功用,但是它的相状和功用里面没有常恒不变的指挥它的主宰,所以说是空。所谓空,不是指的色外空(物体之外的空),也不是指的色后空(物体灭了之后的空),换句话说,并不是离开色而另外有一个空,而是“当体即空”。色是缘起所起,色法上不能有个不变的实性,所以说“色即是空”;唯其没有实性,所以能遇缘即起,所以说“空即是色”。这也就是“色不异空,空不异色”的简单解释。受、想、行、识等精神现象也同样地是“缘起性空”。“缘起性空”是宇宙万有的真实相状,即所谓“诸法实相”。大乘佛教以实相为法印,称为“一法印”,一切大乘经教,都以实相的道理来印证。如前面所说“无住涅槃”和“菩萨六度四摄”等教义,都是以缘起性空的理论为基础的。

这一回答,400字左右,却是“色不异空,空不异色”的简单解释。同时对“缘起性空”的理论进行更好的注解。可以说是佛学解释的一个案例。这样的例子在《佛教常识答问》中还能见到很多。

问:缘起是什么意思?

答:“缘起”即“诸法由因缘而起”。简单地说,就是一切事物或一切现象的生起,都是相待相对的互存关系和条件,离开关系和条件,就不能生起任何一个事物或现象。因Hetu、缘Paccaya,一般地解释,就是关系和条件。佛曾给“缘起”下了这样的定义:若此有则彼有,若此生则彼生;若此无则彼无,若此灭则彼灭。这四句就是表示同时的或者异时的互存关系。

问:什么是同时的互存关系?

答:举一个简单例子来说明。如师生关系:有老师则有学生,有学生则有老师,无老师则不成其为学生,无学生则不成其为老师。这是同时的互相依存的关系。

问:什么是异时的互存关系?

答:如种子和芽的关系:因为过去先有了种子,所以今天才能有芽生;也因为今天有芽生,过去的种子才名叫种子,这是异时的互相依存的关系。从另一方面看,种子灭的时候也正是芽生的时候,芽生的时候也正是种子灭的时候,在这里,芽和种子的生与灭现象又是同时的互存关系。总之,无论其为同时或异时,一切现象法必然是在某种互相依存的关系中存在的,没有任何一个现象可以说是绝待绝对的存在。

问:异时的互存关系是否就是因果关系?

答:照佛教的说法,所谓互存关系,都是因果关系。从异时的互存关系来说,种子是因,芽是果,这是异时因果。从同时的互存关系来说,如以老师为主,则老师是因,学生是果;如以学生为主,则学生是因,老师是果,这是同时因果。这当然是简单地举例,其实因果关系是极其错综复杂的。从这一个角度看,这样的因产生这样的果;从另一个角度看,同是这个因会产生另外的果。如某甲,从师生关系看,他是乙的老师;从父子关系看,他是丙的父亲;从夫妻关系看,他是丁的丈夫。以甲为因,则乙丙丁和其余一切都是果,由此而看出一因多果;以其余一切为因,则甲是果,由此而看出多因一果。实际上,没有绝待的因,也就没有绝待的果。世界就是这样由时间上无数的异时连续的因果关系,与空间上无数的互相依存关系组织的无限的网。

在赵朴老口中,“缘起”“因果”,就是如同人与人之间、社会各个不同组织之间的相互关系,互相依存。如“芽”和“种子”的生与灭现象,又是同时的互存关系。这是将佛教义理真正通透了、才能说出来的。这不仅是个文风问题,更有赵朴老的人间佛教的人文情怀。

《佛教常识答问》,强调“佛教是文化而不是迷信”。佛教在中国将近两千年,与中国文化有那么深厚的关系,不懂佛教,就不能懂得中国文化史。赵朴老在《序言》中坦陈:我最初写这本书的动机只是为了和外国朋友谈话时,翻译人员因缺乏佛教知识而感到困难,想为他们提供一些方便。但这许多年来,得到国内不少人的关怀、鼓励,也得到一些外国朋友的注意。事实说明,这一本小书对于增进人们对佛教的了解,增进国际友人对中国佛教的了解,不无少许贡献。在第四章,赵朴老借答问这种契机简单介绍了佛教在印度的发展、衰灭和复兴,让人们了解到中印之间的文化渊源,介绍的汉译佛经,可以想见佛学在中国两千年文化中的地位,汉译佛经在世界文化遗产中的地位,玄奘在世界佛学史中的地位,中国禅学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佛教在当代国际交流中的地位。

《佛教常识答问》,大力提倡人间佛教思想。《佛教常识答问》之第五章,赵朴老借答问这种契机大力倡导人间佛教的思想。强调“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大乘佛教是说一切众生都能成佛,但成佛必须先要做个好人,做个清白正直的人,要在做好人的基础上才能学佛成佛。怎样叫学佛?学佛就是要学菩萨行,过去诸佛是修菩萨行成佛的,我今学佛也要修学菩萨行。如何修学菩萨行呢?修学菩萨行的人不仅要发愿救度一切众生,还要观察、认识世间一切都是无常无我的,要认识到整个世间,主要是人类社会的历史,是种不断发生发展、无常变化、无尽无休的洪流,这种迅猛前进的滚滚洪流谁也阻挡不了,谁也把握不住。菩萨觉悟到,在这种无常变化的汹涌波涛中顺流而下没有别的可做,只有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庄严国土,利乐有情,这样才能把握自己,自度度人,不被无常变幻的生死洪流所淹没,依靠菩萨六波罗蜜的航船,出离这种无尽无边的苦海。

在回答“大乘佛法说一切众生都能成佛,这种人间佛教,和成佛有什么关系?”时,赵朴老强调在佛教的社会本质上,佛教“人间净土”的思想同社会主义不矛盾。只有利他才能自利,这就是菩萨以救度众生为自救的辩证目的,这就是佛教无常观的世界观和菩萨行的人生观的具体实践,这也是人间佛教的理论基础。菩萨行的人间佛教的意义在于:果真人人能够学菩萨行,行菩萨道,且不说今后成佛不成佛,就是在当前使人们能够自觉地建立起高尚的道德品行,积极地建设起助人为乐的精神文明,也是有益于国家社会的,何况以此净化世间,建设人间净土!

赵朴老在说解“什么是五乘佛法?什么是世间法和出世间法?”时,特别强调:对罪大恶极,负有命债的杀人犯,应当绳之以法。这是因为触犯国家法律,应按法律制裁,而不是哪个人要杀他。释迦牟尼为弟子制戒,不许弟子们杀生害命,这是就个人说的,同时也是为了避免触犯国家法律。佛陀从来没有说过国家法律对坏人的制裁有什么不对,总是教诫弟子遵守所在国的法律的。这是根本不同的两回事,不能混为一谈。佛教讲因果律时常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杀人一定要偿命。这就说明了佛教是不会违反世间法律的,而是承认世间法律的。不杀生是这样,不贪、不嗔也是这种精神,若是为国家生财,为人民谋利,这是利益众生的事,是大好事;若是为个人贪财,为私人泄愤而害人,那就为戒律所不许。总之,假使人人依照五戒十善的准则行事,那么,人民就会和平康乐,社会就会安定团结,国家就会繁荣昌盛,这样就会出现一种和平安乐的世界,一种具有高度精神文明的世界。这就是人间佛教所要达到的目的。

人间佛教是20世纪佛教发展的主导思想。赵朴老先生倡导“人间佛教”,提倡发扬人间佛教的优越性,积极促使佛教成为当今中国先进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以此促进了中国社会的和谐发展。

赵朴老的《佛教常识答问》是非常好的书籍。用普通的白话语言写出来说出来,惠及普罗大众。这从一个方面折射出赵朴老在“人间佛教”实践方面的建树。将佛教文化普及化是今天很多大德的追求,期待更多的作品能惠泽社会。


[1]张美兰,清华大学中文系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