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语情研究(2009~2015)(全2册)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聚焦《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

李彩军

经过7年的修订,第6版《现代汉语词典》终于在2012年7月15日由商务印书馆正式出版发行。第6版的修订引来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讨论,其中既有对第6版新变化的肯定赞许,也有对选词标准、收录字母词等问题的激烈争论。我们广泛搜集了有关信息,试做如下梳理。

一 一石激起千层浪

作为在我国语文生活中有着重要地位的一部词典,引发关注本在情理之中,但这次的关注热度却大大出人意料,从各类媒体的轮番报道到网民的积极参与,再到语言学专家和非语言学专家对字母词问题的激烈论辩,一时间令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

1.据我们的不完全考察,有一些较有影响的媒体对《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相关问题进行了专题报道。

表1 媒体对《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的讨论

续表

2.自第6版发行以来,在百度搜索引擎中,检索词“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的上升速度超过600%。有关《现代汉语词典》新词入选标准、字母词收录等问题的讨论,形成了两个小高峰,图1为以“现代汉语词典”为关键词检索,2012年7月至9月用户关注指数和媒体关注指数。

图1 2012年7月至9月“现代汉语词典”一词的百度指数

3.字母词并不是一个新问题,然而这次不同的是,《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收录字母词的问题被上升到了法律层面。提出问题者包括:中国社科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李敏生、“五笔字型”发明人王永民、翻译家江枫、《人民日报》高级记者傅振国和北京创造学会常务理事宇文永权等。

二 第6版的新变化

各家媒体对第6版的新变化都进行了详细介绍,归纳起来主要有如下方面。

1.字词增减

据新华网《新版〈现代汉语词典〉增收“摇号”“宅”等3000多条词语》[1]一文报道,第6版《现代汉语词典》在修订过程中增加单字600多个,共收各类单字1.3万个,增收新词语和其他词语3000多条,增补新义400多项,[2]删除2000余条因为陈旧而较少使用的词语和词义,共收条目6.9万多条。

2.字音调整

据新华网报道[3],第6版为已经稳定下来的外来词读音设立了字头,如将“啫喱”的“啫”原来的读音zé变为社会上流行的读音zhě,“戛纳”的“戛”由原来的jiá变为gā。根据有关语言文字规范调整了一些词语的读音,如将“唯唯诺诺”的注音wěi wěi nuò nuò改为wéi wéi nuò nuò,将“打的”的“的”标为平声,将“拜拜”的“拜”标为阳平,给“一会儿”中的“会”字加注了通俗的上声读法。

3.字义、词义调整

据新华网报道,第6版调整了部分字义词义,为广泛使用的词语确定了词形和词义。如“标识”一词,以前只作为“标志”的异形词,读为biāo zhì,本次修订则增加了biāo shí的读音,并解释为“①标示识别。②用来识别的记号”。

4.增收港澳台等地区方言词

仍据新华网报道,第6版《现代汉语词典》新收录的方言词包括来自粤、港、澳地区的“八卦、搞掂(搞定)、狗仔队、无厘头、手信、饮茶”等,及来自台湾的“呛声、网路、数位、太空人、幽浮、捷运、力挺、出糗、劈腿、软体、硬体、管道、拜票、谢票”等。同时,东北方言的“得瑟、忽悠”也被收录。

5.字头调整

据《北京日报》的《〈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面世 新词收入显人文关怀》[4]一文报道,第6版增加的单字以地名、姓氏及科技用字为主,如“喆”“甦”“礐”“鮀”[5]等,原被视为异体字,这次被正式收入;一些常见地名用字也被立为字头,如山东“堐东”“堐西”的“堐”(yá)字;有些特殊地名读音也做了注释,如“洪洞县”的“洞”应读为tóng,“河北乐亭”的“乐”应读为lào。

6.增收字母词

仍据《北京日报》报道,第6版《现代汉语词典》共收录239个外文词汇,比第5版增收61个。例如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PM2.5(在空中飘浮的直径小于2.5微米的可吸入颗粒物)、PPI(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ETC(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ECFA(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FTA(自由贸易协定)等。

7.增收英日外来词

据《齐鲁晚报》的《第6版〈现汉〉有容乃大》[6]一文报道,第6版《现代汉语词典》中新增了“晒、博客、微博、丁克、粉丝、嘉年华、桑拿、舍宾、斯诺克、脱口秀”等源自英语的外来词和“刺身、定食、天妇罗、榻榻米、宅急送、通勤、手账、数独、新人类、过劳死、人间蒸发”等源自日语的外来词。

8.加强与《新华字典》的衔接

《齐鲁晚报》报道,过去读者使用词典时会发现《新华字典》和《现代汉语词典》常有不一致的情况,令人困惑。此次第6版《现代汉语词典》发布时间仅比第11版《新华字典》晚一年,修订组按照一致性的原则进行了必要的统一。

三 肯定赞扬之声

对《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肯定最多的是其与时俱进的特点。该版根据语言生活的实际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及时收录了一些比较稳定成熟的新词语。例如增收了与住房相关的“房改房、二手房、廉租房、两限房、经济适用房”等词,与交通出行相关的“动车、高铁、屏蔽门、减速带、劝睡区、代驾”等词,很多反映当下新生活方式的词如“首付、扫货、拼车、团购”等也出现在词典中,源自西方的“父亲节、母亲节、感恩节、情人节”等词语也被收录。[7]

7月21日,《人民日报》(海外版)刊载《新版〈现代汉语词典〉:热词“转正”标准存争议》一文,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修订主持人江蓝生说:“这些新词、新义像一面广角镜,全方位地折射社会的深刻变化,富有强烈的时代气息。”

仍据《人民日报》(海外版)报道,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表示,词典反映出社会变迁在语言里的投射,对将来的研究也将产生很大的影响。“每一版词典都记录了当时的时代特征,比如计划经济中的‘大锅饭’‘放卫星’等词语就是特定年代的产物,如果词典没有对其进行清晰地定义,可能很多年之后,后人将不懂这些词语的含义。”

8月2日,《楚天都市报》刊载《新版〈汉语词典〉收录宅男劈腿等词 网友:潮爆了》一文,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樊星指出:“这些新增词汇,都是在社会上使用广,为社会大众普遍接受,且已被主流媒体认可的。《现代汉语词典》将热词收录进去,正是与时俱进的表现,通过词汇体现出时代的变迁。”

四 选词标准引争议

在普遍对《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新特点积极肯定的同时,争议也随之而生。第一波争议的重点是选词标准问题。这次修订收录了一些新词热词,得到了广泛肯定。但并非所有的网络热词都被收进了词典,一些使用频率很高的时髦网络词语,如“神马”“剩男”“剩女”“有木有”“杯具”“童鞋”等等,都被拒之门外。对此,一些网友提出质疑,并很快得到了江蓝生的回应。不料这个回应引发了更多的媒体关注和讨论,一时间成为社会各界热议的话题。

1.修订者阐述选词标准

综合各方面信息,修订者关于本次修订的选词原则、标准和依据大体如下。

(1)通用性、描写性与规范性。在词典发行首日(2012年7月15日),江蓝生在央视专访中,针对一些使用频率很高但却未被第6版收录的网络热词进行了说明。[8]江蓝生指出,此次选词的基本原则,首先是通用性,如“巨好看”“超爽”这类在一部分人中使用,但正式媒体中很少出现的,未被收录。其次是描写性与规范性,如“宅”填补了汉语词义的空白,并且已被广泛使用,所以就具有了收录的价值;但“神马”则是“什么”的网络版,两者没有什么区别,既然有了“什么”,若再用“神马”则不符合语言的经济原则与明晰性原则。

(2)价值观和引导性。江蓝生在专访中还表示,价值观和社会效果也是《现代汉语词典》考量新词选择的标准之一:“我们对新词新义还有一个价值观的判断,比方说我们收了‘宅男’‘宅女’,但是我们不收‘剩男’‘剩女’,对于因种种原因不能够及时结婚的人,他们有各种各样的原因,我们把他们说成‘剩男’‘剩女’,从某种角度来说是不够尊重人的,所以我们不收。”此外江蓝生还以“不想提倡这些东西,不想聚焦这些东西”为由解释了第6版未收录“同志”一词新义的原因。

在7月16日《东方早报》发表的专访中[9],当被问及《现代汉语词典》作为一部工具书,是应当客观呈现,还是对社会具有引导性时,江蓝生再次强调《现代汉语词典》应当引导对新词的使用,新版收录了“泡吧”但是没有收录“泡妞”就是出于“字典要体现我们的价值判断与人文关怀”,因此该词目前不宜收录。

(3)查考率、稳定性。据7月17日中国广播网报道[10],《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编者、中国社科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主任谭景春和商务印书馆总经理于殿利接受了“中国之声”的采访,进一步解释了“剩男”“剩女”落选的原因。谭景春认为“剩男”“剩女”这类词见词明义、查考率低,所以不宜收录。于殿利认为“剩男”“剩女”不具备词语的稳定性特点,不符合“能够用准确的语言来描述和阐释”这一特征:“剩男”“剩女”,不仅包括被选择之后剩下来的,还包括由于自身条件比较好,挑选别人没有合适的而被剩下的,并且无法给出一个标准来说明到多大年龄没有嫁或者没有娶就算是“剩”。

(4)收词不能激进。在新华社7月18日发表的专访中[11],江蓝生回应了有关字典的社会争议。一些语言学家指出新词收录并非越多越“与时俱进”。当下中国正进入全民参与“造词造句”的语言狂欢阶段,许多潮词潮语可能是昙花一现。词典编纂可保持比语言生活稍稍“慢几拍”的速度,让其经过大浪淘沙、积淀筛选的过程。江蓝生对此表示认同,指出收词不能激进。

(5)词典容量限制。在7月22日《羊城晚报》发表的专访中[12],江蓝生指出现代汉语词典之所以拒收部分有争议的词,是因为《现代汉语词典》是一部中型词典,收词的数量要限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目前中国社科院正在编纂一部现代汉语大词典,比现在收录的词量要多一倍,可以将很多有争议的词收录进来,如“剩男”“剩女”等。

2.质疑之声举例

(1)执行语言学之外的标准。据7月17日的腾讯评论[13],上海媒体人周俊生指出《现代汉语词典》不收“剩男剩女”,不是因为这个词不够通用,也不是这个词在构词上不规范,而是因为对人不尊重,因此《现代汉语词典》在此次修订中执行了语言学之外的一个标准。根据编纂者个人的情感来确定词语是否可以入选有失严谨,并且词典编纂对所有词目的处理应坚持同一性原则,《现代汉语词典》早就收录了北方口语中一个公认的不尊重人的词“二百五”,因而“剩男剩女”应该被收录。

同日,网易评论制作了《打码的字典,装纯给谁看》的专题报道[14],针对第6版选词的价值观标准进行了激烈抨击。作者指出,修订方出于个人判断,不想去提倡聚焦“剩男”“剩女”“同志”,但是词典本应只是记录社会变迁的字词收录工具,但却偏要以打码装纯的模样示人,试图通过美化社会来麻痹读者。

(2)不够尊重语言事实。据8月2日《楚天都市报》报道[15],上海辞书出版社语词编辑室编辑徐俊超表示,词典修订应“与其失之于严,毋宁失之于宽”。他指出,转瞬即逝的新词如果不能进词典,可能会使后人在理解我们所处时代的热词时产生词语障碍。《现代汉语词典》作为一种规范性的中型词典,具有典范性和权威性,因此只要社会大众认可的词,就应该收录,不能因为积极或消极,而随便放弃任何一个热门词语。

此前7月20日《长沙晚报》的报道中也有类似看法[16],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语言学教授彭泽润指出,词典编纂应符合语言事实,新版《现代汉语词典》拒收“剩男剩女”这样的热门词语,隐瞒了语言事实,词典应客观地对语言生活做出解释。

3.英美媒体聚焦“同志”一词

令人颇感意外的是,两大英语媒体BBC和CNN都对《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进行了报道,且都不约而同地聚焦修订者不想聚焦的“同志”一词。7月21日,BBC发表《新版〈现代汉语词典〉未收“同志”一词惹争议》(New Chinese dictionary in row over‘gay’omission)一文[17],报道说中国的一些同性恋团体对第6版未收录“同志”一词表示不满。文中指出,“同志”最初在港台用来代指同性恋,这种代称含有对中国政治用语的调侃意味,所以当局不愿意把这个重要的称呼加上同性恋的含义。

7月25日,CNN也针对新版词典拒绝收录“同志”一词进行了报道。[18]文中引用一个同性恋维权者的话说,“同志”作为“同性恋”的意思未被收录让人难以接受,作为一本参考书,却因为修订者个人的偏好和价值观而未收录该词。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策划编辑崔岩(音)则指出,词向来都包括褒义词和贬义词,它们都是语言现象,词典未收录并不代表其不存在。

五 收录字母词遭违法指责

据《北京晚报》报道[19],8月27日,一封由一百多名学者联合签名的举报信,分别被送到了新闻出版总署和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签名的学者包括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李敏生、“五笔字型”发明人王永民、翻译家江枫、《人民日报》高级记者傅振国和北京创造学会常务理事宇文永权等。该举报信称,商务印书馆今年出版的第6版《现代汉语词典》收录了239个西文字母开头的词语,违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国务院《出版管理条例》(国务院第594号令)等法规。由此,比第一波选词标准争议更加波涛汹涌的第二波质疑滚滚袭来。

1.举报方立场

据8月29日《新京报》报道[20],李敏生表示,在汉语词典中把英语词汇作为“正文”,用英文替代汉字,从现实的作用和长远的影响来看,是汉字拉丁化百年以来对汉字最严重的破坏。第6版《现代汉语词典》正文第1750页至1755页收录的239条所谓“西文字母开头的词语”,有违《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中“汉语文出版物应当符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和标准”等规定。傅振国指出,《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在“正文”中收录英语缩略词,等于将汉语汉字的标准规范擅自改为英语等外语可以进入汉语,英文可以代替汉字。傅振国认为汉语要吸收外来语言,与时俱进,但这种开放性是把英语翻译成汉语再使用。如若不然,这些英文字母会导致将来的汉语一部分是方块字,一部分是英语字;英语在吸收汉语词汇的时候便是将其改为字母拼写,虽然读音与汉语发音相似,但形体上仍是英语。

9月4日,傅振国还在《文汇报》发表《左看右看字母词》一文[21],对第6版应如何对待字母词进行了系统的论述。他指出,字母词有四大危害:大多数中国人不认识、看不懂字母词;在汉语中夹杂英语,会让汉语变成不汉不英的语言;在汉字中夹杂英文,影响汉字整体美观;影响和危及汉语言的安全,这是根本的危害。

同日,傅振国还在《中国教育报》发表《外文应先翻译后吸收》一文[22],专门对先翻译、后吸收的原则进行了说明。他指出,先翻译而后吸收,是汉语吸收外语古往今来的原则,也是各种语言文字相互吸收的普遍原则。他认为,字母词在汉语中的应用,会导致字母词越来越多;字母词的大量采用,给人英语可以直接进入汉语的错觉,多少年、多少代后,真的会有英语代替汉语、汉语终至消亡的危险。

2.修订方立场

在9月4日《羊城晚报》的专题报道中[23],江蓝生对收录字母词违法的种种质疑进行了一一反驳。她指出,举报者“断章取义”。《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第十一条,他们只选取了前半部分,后面一句是“汉语文出版物中需要使用外国语言文字的,应当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作必要的注释”,而新版《现代汉语词典》恰恰做了这个工作。

针对李敏生提出的“所谓的字母词、英语的缩略语”应放入英汉词典、英语缩略语词典供大家使用的观点,江蓝生指出,中文字词典收录西文字母词并不是新版《现代汉语词典》的首创,1903年《新尔雅》已经收录一个字母词“X线”,《现代汉语词典》从1996年开始收录字母词。商务印书馆副总编辑周洪波也指出,现有字母词约有3000多个,《现代汉语词典》收录不到十分之一,只占全部词数的0.3%,不必将它看作洪水猛兽。

另外,针对傅振国《外文应先翻译后吸收》一文,江蓝生在9月8日的《中国教育报》发表《收录字母词原因之一是汉语译名跟不上》一文进行反驳。她指出,新版《现代汉语词典》所收字母词中,凡是已有汉语译名的,都双向列出词条,以汉语词语为主条详释,以字母词为副条简释;凡是目前还没有固定汉语译名的,在所收字母词下用规范的汉语汉字做注,让读者知道其汉语意思,因此根本不存在傅振国所指责的字母词可以“不要翻译”的情况。语文辞书中收录字母词增多,除了社会发展的因素之外,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汉语译名的工作没有跟上来。

3.当面交锋

据9月6日人民网报道[24],《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修订主持人江蓝生、商务印书馆副总编辑周洪波与中国社科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李敏生、北京创造学会常务理事宇文永权做客人民网强国论坛,就《现代汉语词典》收录西文字母词是否违法进行了激烈的辩论。

有关争议的焦点问题,双方出现了重大分歧。李敏生认为争论的焦点有两个,一个是事实,一个是法律根据。而江蓝生认为争论的焦点是双方的语言规范观不同,“举报组织者打出的旗帜是‘捍卫汉语的纯洁性,并不惜提高到法律和政治的层面’,而我们认为,这个口号不科学,不应该把它绝对化、极端化,这是争论的真正的焦点”。双方对《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中将西文字母开头的词编排在词典正编后面、附录前面的做法也持完全不同的看法。李敏生认为,有关字母词的编排位置不是技术性的问题,而是性质上的问题。西文字母开头的词语不属于规范汉字,第6版将其放在正文,和规范汉字放在一起,便是错误的。江蓝生指出,对字母词位置的处理是一个技术性问题。第6版对字母词位置的处理,从学术上、从辞书编撰的体例上,都是被辞书学界和语言文字学界认可的,是一种通行的做法。周洪波也指出,《现代汉语词典》把西文字母这些条目放在附编,并不意味着要推荐使用,而是供读者查考使用。周洪波认为这件事衍生出的一个焦点话题,就是我们语言的发展,到底是要健康,还是要纯洁。

关于外来词的处理方法问题,周洪波指出,对字母词先翻译再使用,是一种理想状态,但语言事实并不支持翻译之后再来推广这种做法。外来词从翻译到向社会推荐使用的过程,可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他列举了甲型流感(H1N1)、电子邮件(e-mail)等例子,来说明对于外来词我们只能边使用边汉化。李敏生指出,此次讨论的问题关键有两个定性: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通用语言文字是普通话和规范汉字;《现代汉语词典》是汉语词典,所以不能在正文当中放入英文词汇。双方就定性问题的理解始终未达成一致。

关于字词典类辞书的功能是规范汉语优先还是反映汉语流行现状优先的问题,双方也各执己见。宇文永权认为,在中国综合国力不断强大、汉语和汉字走向世界的今天,我们更应该从国家民族的角度看问题。他指出,现在我们用字母词、外语缩略语、西文字母开头的词语附带汉字,可能有一种汉字难学、汉语难学的潜意识在起作用。李敏生也指出,在语言文字方面不能用外语把汉语文字搞得乱七八糟。周洪波则认为,我们不能用一个字母词的事来妨碍中国走向世界的大局。

4.第三方观点

8月29日,《新京报》刊载《“NBA”进汉语词典并无不可》一文[25]。作者朱巍认为,此次收录的200多个西文单词,都是已经在我国出版物中耳熟能详的词语,引入词典是为了顺应民心、方便交流,批评者所言的“西文入典”违法值得商榷。法律规定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规范”并没有明文禁止西文收进汉语词典。此外,词典作为工具书,使用者不仅为国人,还可能包括初学汉语的外国人,汉语作为世界交流的工具,重要性日益增加,人为地制造文字障碍并非明智之举。

8月31日,《检察日报》刊载《破坏汉字还是顺应需求》一文[26],语言文字学者、《咬文嚼字》总编郝铭鉴认为,《现代汉语词典》收录大量“字母词”符合民众的实际需求,顺应了网络民意,但将它们直接收入词典正文的做法欠妥。

同日,《检察日报》还刊载《字母词入词典,既不违法又不违理》一文[27],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全国人大法工委立法用语规范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邹玉华指出,外文缩略语形式的字母词是进入汉语的外来词,只不过NBA这类字母词为全形译词。字母词虽然形体简单,但是说起来并不省力。据其统计,77%的字母词至少有三个音节,这与汉语双音节为主的特点不同。另外字母词不像汉字那样可以“望文生义”,不符合人们的认知心理,所以不必担心它们会泛滥成灾。

8月30日,《京华时报》刊载《盲目“排外”不是捍卫汉语纯洁》一文[28]指出,学者的联名举报行为,让人看到了一种盲目“排外”情绪。这种虚妄的文化情结既改变不了汉语,也无益于语言的丰富。中国的文化复兴离不开与世界文化接轨,而语言是文化交流的媒介,因此语言文字出现大量外来词,乃不可避免的普遍现象。

9月13日,《科技日报》刊载《“字母词”会毁灭汉语?》一文[29],作者周明鉴指出,外来语只是汉语中原来没有的概念、术语,特别是随着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新概念、新术语。字母词则只是其中不便或不能用简明的汉语表达的那部分词。还没有发现有谁试图用字母词代替在我国流行了千百年的汉语主体部分的词语。所以,认为字母词的进入就会毁灭汉语的观点,不说是危言耸听,至少也是杞人忧天。

9月14日,《文汇报》刊载《也谈汉语词典中的字母词问题》一文[30],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新编英语语法》系列主编章振邦认为,此次争议的问题既不是犯法或不犯法,也不是词典工作中规范主义与描写主义的门户之争,而是对汉语的“外来词”如何界定的问题,即外语词是否可以不经汉译就认定为“汉语的词”。他指出解决这个问题并不难,只要把239个字母词作为《附录》从正文中移出就可以,“附录”可以采用“若干常用字母词英汉对照表”之类的标题。这样既能提高词典的适用度,又能满足广大用户的需求,同时在编纂方面,也可避免陷入汉语词汇系统“二元化”的泥潭。

(原载《中国语情》2012年第3期)


[1]http://news.cnhubei.com/xw/wh/201208/t2172057.shtml.

[2]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2-07/15/c_112440614.htm.

[3]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2-07/15/c_112440614.htm.

[4]http://bjrb.bjd.com.cn/html/2012-07/16/content_111081.htm.

[5]http://news.chaoren.com/global/20120727-99885.html.

[6]http://epaper.qlwb.com.cn/qlwb/content/20120719/ArticelA24002FM.htm.

[7]http://sjb.qlwb.com.cn/qlwb/content/20120719/ArticelA24003FM.htm.

[8]http://news.163.com/12/0715/13/86F5QPQV00011229.html.

[9]http://epaper.dfdaily.com/dfzb/html/2012-07/16/content_648859.htm.

[10]http://china.cnr.cn/yaowen/201207/t20120718_510257796.shtml.

[11]http://news.xinhuanet.com/newmedia/2012-07/18/c_123429728.htm.

[12]http://www.ycwb.com/ePaper/ycwb/html/2012-07/22/content_1445465.htm.

[13]http://view.news.qq.com/a/20120717/000006.htm.

[14]http://view.163.com/special/reviews/dctionary0717.html.

[15]http://news.cnhubei.com/xw/wh/201208/t2172057.shtml.

[16]http://cswb.changsha.cn/html/2012-07/20/content_9_1.htm.

[17]http://www.bbc.co.uk/news/world-asia-china-18920096.

[18]http://edition.cnn.com/2012/07/23/world/asia/china-gay-dictionary/index.html.

[19]http://bjwb.bjd.com.cn/html/2012-08/28/content_130991.htm.

[20]http://epaper.bjnews.com.cn/html/2012-08/29/content_368051.htm?div=-1.

[21]http://wenhui.news365.com.cn/ewenhui/whb/html/2012-09/04/content_111.htm.

[22]http://paper.jyb.cn/zgjyb/html/2012-09/04/content_77443.htm.

[23]http://www.ycwb.com/ePaper/ycwb/html/2012-09/03/content_1481007.htm.

[24]http://fangtan.people.com.cn/n/2012/0906/c147550-18939402.html.

[25]http://epaper.bjnews.com.cn/html/2012-08/29/content_368051.htm?div=-1.

[26]http://newspaper.jcrb.com/page/1/2012-08/31/05/2012083105_pdf.pdf.

[27]http://newspaper.jcrb.com/page/1/2012-08/31/05/2012083105_pdf.pdf.

[28]http://epaper.jinghua.cn/html/2012-08/30/content_1152873.htm.

[29]http://digitalpaper.stdaily.com:81/.

[30]http://wenhui.news365.com.cn/ewenhui/whb/html/2012-09/14/content_4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