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与中东关系:政治与安全视野下的考察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节 确保英国在中东的战略利益

1990年8月2日,伊拉克入侵科威特,海湾危机爆发。当天,作为美国的坚定盟友,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便飞抵华盛顿,与布什总统进行紧急磋商。会谈中,撒切尔夫人郑重承诺将为美国建议成立的多国部队提供军舰和飞机,积极配合美采取的军事行动。撒切尔夫人还与布什达成共识:国际社会绝不容忍伊拉克入侵科威特,伊军队须无条件撤出,科威特合法政府必须得到恢复;如果伊拉克不愿无条件撤出科威特,国际社会完全可在联合国框架内建立反伊联盟。8月3日,撒切尔夫人宣布冻结伊拉克和科威特在英国的所有财产。8月6日,安理会通过进一步制裁伊拉克的第661号决议。决议通过的当天,撒切尔夫人再次访问美国,并与布什总统商谈对伊动武事宜。在会晤中,撒切尔夫人支持美国根据《联合国宪章》第51章提出的关于“主权国家固有的自卫权”这一原则,在科威特的“请求”下对伊采取行动,并指出英国在1982年与阿根廷的领土冲突中就是根据上述原则夺回了福兰克群岛(即马尔维纳斯群岛)。

针对军事干预问题,撒切尔夫人并不热心于赋予联合国决定是否使用武力以及在什么情况下使用武力的权利。她反对议会所要求的政府需要在具体的联合国安理会的授权下派兵参与军事行动。撒切尔夫人明确强调《联合国宪章》第七章已经是充分的授权,因为它允许在和平受到威胁的情况下,使用武力进行制裁。她一方面利用各种机会呼吁欧洲各国对海湾危机承担更多的责任,另一方面极力要求英国议会授权政府对伊采取军事行动。10月12日,在保守党年会上,撒切尔夫人强调一旦经济制裁不能迫使伊军撤出科威特,就要采取军事行动,她说:“我们军队的部署工作仍将继续下去,必须作好准备应付任何不测事件。”1991年1月15日,在撒切尔夫人的竭力倡导下,英国议会以534对57的压倒多数票通过决议,授权英国政府在海湾地区使用武力。

撒切尔夫人坚定不移地支持对伊拉克总统萨达姆采取强硬立场的行为,使得英国在海湾危机中和美国建立了与其他盟友所完全不同的关系。参与战争的英国军队有4万人,仅次于美国,几乎是美国其他欧洲盟国的三倍,成为海湾战争中的中坚力量。

一 伊拉克战争:追随美国中东政策尝到苦果

英国对美国在伊拉克问题上的支持在影响安理会决议方面有所表现。1995年2月,在美英的努力下,联合国安理会通过了第986号决议,允许伊拉克出口有限的石油来购买人道主义物资,即“石油换食品计划”。2001年5月21日,为了增强制裁的力度,英国向联合国递交了“石油换食品计划”的修改方案,建议对伊拉克实施所谓的“聪明制裁”。方案要求延长“石油换食品计划”的期限,且严格限制伊拉克进口部分军用物品。

2002年1月29日,小布什在国情咨文中把伊拉克、伊朗和朝鲜定位为“邪恶轴心”,这一言论的出台,在世界上引发了不小的争论,很多欧洲政要纷纷发表讲话批评美国的言论,英国首相布莱尔则明确支持小布什的言论:“我当然非常同意他的观点,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确对世界的稳定构成了威胁,我们都针对它们采取行动,这一点很重要。”布莱尔将萨达姆说成是“国际逃犯”,指出伊拉克领导人拒绝联合国武器核查人员重返伊拉克,那么就应该“采取行动”。他还说,“联合国应该铲除,而不是遏制、减少萨达姆的威胁。”英国政府认为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而且“对英国部队形成了真正的、现实的威胁;根据当时的情报,采取措施来保护英国部队是正当的”。

2002年10月9日,布莱尔亲自前往俄罗斯说服普京总统,希望俄罗斯能与英美在伊拉克问题上合作。

2003年2月24日,美国、英国、西班牙等国向安理会提交了一份有关授权对伊动武的新决议草案。英国多次宣称,即使得不到联合国的授权,英国也仍支持美国对伊拉克采取军事行动,无论采取什么手段,都必须解除萨达姆的武装。3月18日,英国首相布莱尔表示,伊拉克危机将会决定新一轮国际政治的格局。他说:“它将会决定英国和世界面临所谓的21世纪安全威胁的方式,决定联合国的发展方式,欧洲和美国的关系,以及欧盟国家之间的关系,以及美国和世界其他国家之间的交往方式。”

在美国对伊动武过程中,英国进行了积极的军事参与。英国派遣“无敌号”航空母舰进驻海湾地区,英国的8架皇家空军的主力作战机种——“狂风”攻击机也从英国本土飞进海湾,随时准备参加战争。到2003年3月20日伊拉克战争爆发后,英国军队投入了大约4.6万兵力。

作为伊战中的亲密盟友,英美两国对伊战后重建工作进行了密切的磋商,为伊战后的重建确定基调。2003年4月7日和8日,英国首相布莱尔和美国总统布什在北爱尔兰首府贝尔法斯特举行了峰会,并在会后发表了《英美关于伊拉克的联合声明》,进一步协调了立场,缩小了分歧。英国在寻求占领和重建伊拉克的合法性、要求联合国解除对伊拉克的经济制裁、呼吁国际社会的援助等方面,和美国进行了积极的外交配合。

在驻伊联军的控制权上,英美也有严重的分歧。2004年5月25日英国首相布莱尔在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指出:“伊拉克临时政府将拥有最终的政治控制权,这就是移交主权的意义所在。”不过,布莱尔强调伊拉克过渡政府不能强迫联军部队执行他们不愿执行的任务,他说:“这并不意味着我们的部队将被命令去做一些他们不愿做的事情。政治控制权交接后,关于行动的事情必须要在多方的统一之下决定。”英国倾向于与国际社会的主要舆论保持一致,在把联军的最后控制权交给伊拉克的临时政府的基础上,再对伊拉克新政府的权力有所限制。

2016年7月6日,英国最终公布了拖延已久的伊拉克战争调查报告。报告指出,英国的伊战决策是基于“有瑕疵”的情报和评估,在发动战争之前,解决伊拉克问题的和平手段并未穷尽。由英国官方组建的伊拉克战争调查委员会主席约翰·奇尔科特当天公布了这份调查报告的概要。奇尔科特说,英国进入伊拉克之前,以和平方式解决伊拉克问题的手段并未穷尽,军事行动并非当时万不得已的手段。奇尔科特认为,英国当时对伊拉克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威胁严重性的判断并不成立,相关情报并不能确定无疑地证明时任伊拉克总统萨达姆·侯赛因在继续生产生化武器。奇尔科特还说,英国对伊拉克的政策是基于“有瑕疵”的情报和评估,而这一情报评估却没有受到挑战。英国当时据以认定军事进攻伊拉克法律基础的情形“远不能令人满意”。这份报告认为,英国低估了进攻伊拉克的后果,英国时任首相布莱尔当时已被明确警告在伊拉克采取军事行动将增大“基地”组织对英国的威胁,但战争带来的风险当时并未得到适当确认。奇尔科特说,在2003年3月伊拉克战爆发之时,萨达姆并未造成迫在眉睫的威胁,英国在伊战中的军事行动最后步入歧途,最终结果离“成功”相去甚远。这份报告最后指出:布莱尔高估了自己影响美国对伊拉克相关决策的能力,英国政府没有实现最初宣称的目标,却有超过200名英国人因这场战争死亡,伊拉克人民因战争承受了巨大痛苦。

英国官方在布朗担任首相的2009年决定成立委员会调查英国政府当年介入伊拉克战争的决定。该调查报告几经延期最终于2016年7月6日公布。布莱尔当天召开记者会对该报告予以回应。他承认,发动伊战时所依据的情报评估是“错误”的,最终后果也比想象中更加“血腥和旷日持久”。布莱尔说,决定参与美国领导的伊拉克战争以推翻萨达姆政权,是其10年首相生涯中“最艰难、最重大、最痛苦”的决定,他对这一决定“承担完全责任,不会有例外和借口”。但布莱尔同时为发动伊战的决定辩解,称推翻萨达姆政权符合英国利益。

二 利比亚战争:维护北约威慑,积极参战

英国在“阿拉伯之春”爆发后,积极推动制裁利比亚的卡扎菲政权,并随后与法国和美国一起发动对利比亚的战争,这一政策具有深刻的历史背景。

1969年“九一革命”后,卡扎菲政府宣布取消与英国在1953年订立的为期20年的防务协定,因此,英国在70年代撤除了留在利比亚境内的军事基地和驻军。随后,在八九十年代期间,发生了使英国与利比亚关系恶化甚至破裂的四桩事件:一是1984年3月,在英国伦敦和曼彻斯特发生了炸弹爆炸事件,英国政府逮捕了利比亚驻英办事处的官员和23名利比亚人,并于4月22日宣布与利比亚断交。二是1988年8月,英国对利比亚政府向爱尔兰共和军运送武器和炸药进行了强烈谴责。三是最具破坏性的,美英两国经过三年的彻查,于1991年11月14日发表联合声明,指责利比亚的情报官员参与策划了洛克比空难事件,要求利比亚政府交出凶手并赔偿必要的损失。四是1998年利比亚政府怀疑英国情报机构涉嫌参与暗杀卡扎菲。1992年3月31日,联合国安理会根据美英法三国的提案通过了第748号决议,决定对利比亚实行航空、军事和外交制裁。

利比亚危机爆发之初,英国也表现得措手不及,当萨科齐公开表示要成立禁飞区的时候,英国还对军事干预存在犹豫,它的外交大臣和驻联合国大使都对此表示疑虑。[6]但这种犹豫只存在了非常短的时间。很快,卡梅伦也宣布在利比亚设置禁飞区,并与法国一同起草有关决议,为军事干预争取联合国的授权。随后,尽管国际社会上反对军事干预的声音越来越多,卡梅伦仍然坚持对利比亚采取各种措施,以保护利比亚民众,这其中包括军事手段。

卡梅伦在2011年6月1日议会辩论中说道:“如今北非和整个中东地区处于重大事件发生的中心地带,历史正在席卷这个地区。对于英国来说,特别是赶上这一历史时期事态发展的英国公民必须面对这些重大事件所带来的直接后果,但也必须明确这些事态发展意味着什么,以及英国和西方应该如何面对。民主和开放社会的英国应该很清楚,现今发生在阿拉伯世界的这次动荡是一个宝贵的机会。英国不能保持沉默,英国提倡的自由和法治是人类进步和经济成功的最佳保证。言论自由,新闻自由,集会自由以及和平示威的权利是人们最基本的权利。”[7]卡梅伦还要求检察长听从他的指令,解除联合国冻结利比亚在英国的全部资产的决议,卡梅伦认为这笔价值1亿英镑的银行存款应该用来支持反对卡扎菲政权的武装势力。[8]

英国是联合国针对利比亚的第1970号和第1973号决议的积极推动者,在安理会第6498次会议上,英国代表在发言中说道:“联合王国将与黎巴嫩和法国密切合作,竭力推动制裁决议的通过。英国政府欢迎安理会迅速和全面地采取行动,应对利比亚的恶劣局势,响应阿拉伯联盟的呼吁。”[9]英国也是最早对利比亚发动空袭的国家之一。英国在利比亚战争中也作出了很大的贡献:派出了3500多名士兵、17艘各类船只、40多架飞机。

作为北约的重要成员,英国对北约接管在利比亚的军事干预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2011年3月18日,卡梅伦还主张这场军事行动可以由美国、法国、英国领导,并且需要得到阿拉伯国家的支持。但几天后卡梅伦就表示,与禁飞区有关的一切行动应该由北约接管。在得知法国不同意北约作为领导力量后,卡梅伦再一次发表声明,强调北约应该立即接管在利比亚的军事行动。为了使对利比亚的军事干预得以进行,并帮助北约接管这一军事行动,英国努力对其盟友以及阿盟进行劝说。在英国下议院,卡梅伦一再请求美国参加军事干预,并说“联合国里面当然存在很多不同意见,但是我能说服其他国家站在我们这一边”。

英国外相威廉·黑格在2012年2月16日纪念利比亚战争一周年大会上发表了英国未来对利比亚过渡政府的支持项目:第一,英国将会继续追加一百万英镑,用于支持联合国在利比亚的排雷行动。这将会使两百万利比亚人受益。第二,英国将会在三月举办为期6个月的培训,用以提高利比亚妇女和青年对利比亚政治进程的参与度,并在班加西召开全国青年大会,帮助利比亚青年人了解和构建公民社会。第三,英国在2012年春天举办峰会就人权问题同利比亚过渡政府展开讨论,英国希望此举能够尽快帮助利比亚过渡政府实现尊重人权的承诺。第四,英国将会为利比亚的法治建设提供富有经验的智力支持,帮助利比亚完善监狱改革制度,并为利比亚律师提供业务培训。第五,英国将会帮助利比亚政府完善当地医疗系统,鉴于英国同利比亚的伙伴关系,英国将会开放本国医院为利比亚受伤人员进行医疗服务。

三 难民问题:引发英国公投“脱欧”

英国与欧洲大陆之间横亘着一条英吉利海峡,就应对来自中东地区难民来说,压力显然要比其他欧盟国家轻,这一背景使得英国与欧盟其他国家在应对难民问题上,立场有不小的差距。也正是这种差异,成为英国决定在2016年6月通过公投“脱欧”的重要因素。

与德国相比,英国在难民接纳问题上并不积极。2015年初,在德国宣布允许大批难民入境后,英国首相卡梅伦承诺,英国将在今后5年接收至多2万名叙利亚难民。英国此举更多的是一种姿态——表明英国并非冷漠之国。英国此次难民政策调整主要是出于道德因素而非经济利益的考虑。这是因为与德国不同的是,英国并未出现人口下滑的趋势。据欧盟委员会预测,2060年,英国将成为欧洲人口最多的国家,这主要得益于大量移民的涌入和较高的出生率。具体而言,英国的移民比例预计到2060年将高达14%,而德国仅为9%。另外,对于英国在难民问题上的立场,大多数英国人是表示支持的。他们担心更多的是外国移民会带来更大的经济竞争压力,同时还忧虑这些外来移民会对英国现有主流文化造成冲击。

2015年9月14日,英国首相卡梅伦访问约旦,与约旦国王阿卜杜拉进行会晤,表示“英国将直接从约旦及其他地区的难民营中接收两万名叙利亚难民,让他们在英国安家”。

2015年12月16日,英国首相卡梅伦在议会发表讲话称,根据英国政府的一项难民安置计划——“弱势人群再安置计划”(VRP),第一批1000名叙利亚难民已经抵达英国,未来5年时间里将接纳2万名叙利亚难民。

2016年2月4日,援助叙利亚人捐资国大会在伦敦召开,英国首相卡梅伦在记者会上表示:“今天大会上募集的资金是对一场人道主义危机的前所未有的回应。”他还指出:“今天完成的一切并非问题的解决办法。我们一直需要看到政治过渡的出现。我们对叙利亚人民和该地区传达的信息是明确的——我们站在你们一边,无论需要多长时间我们都将支持你们。”英国首相卡梅伦说,“救援严重不足”危及逃难者的生命——随着数以十万计的叙利亚人进一步西进寻找更安全和更适于居住的地方,这一危机可能加重欧洲面临的问题。卡梅伦说,英国计划将承诺的援助增加一倍,达到12亿英镑。[10]

四 反恐和打击“伊斯兰国”:别无选择

对恐怖袭击事件,英国并不陌生。事实上,英国还是欧盟国家中最早遭受恐怖袭击的国家之一。当地时间2005年7月7日早晨,英国首都伦敦市区至少7处地点在一小时左右的时间内发生连环爆炸,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警方事后通报确认,共有45人在这次系列地铁和公交站的爆炸中死亡。事后,一个自称“欧洲‘基地’圣战秘密组织”的团体在网站上表示对爆炸事件负责。英国首相布莱尔在袭击事件发生的当天表示,尽管恐怖分子“以伊斯兰教的名义发动袭击”,但他知道全世界大部分的穆斯林信徒“对这种恐怖主义行径表示痛恨”。联合国安理会也在7月7日通过一项决议,严厉谴责当天发生在英国首都伦敦的系列爆炸事件。

2014年9月14日,英国公民大卫·海恩斯(David Haines)被“伊斯兰国”(简称IS,又称ISIL或ISIS)武装杀害后,英国首相卡梅伦作出了强硬的回应。“伊斯兰国”当日在互联网发布的视频显示,2013年在叙利亚被扣押的海恩斯被残酷地斩首。“伊斯兰国”还对另一位英国人质艾伦·亨宁(Alan Henning)的安全发出了威胁信息。在确认视频的真实性之后,卡梅伦当即发表声明,表示英国政府将会尽一切努力让凶手受到审判。他还表示,英国已经准备好用各种必要手段来处理“伊斯兰国”带来的威胁。在随后发表的另一份正式声明中,卡梅伦表示,英国不会选择“低着头保证安全”:“我们必须一步一步击退、瓦解、最后彻底击垮‘伊斯兰国’。”卡梅伦说,极端组织不仅杀害人质,还对欧洲和世界的安全带来了危害。英国必须出手反击,与盟国一起,通过整体、持续的反恐战略,摧毁这一组织以及它所代表的一切。“首先我们要与伊拉克政府进行合作,保证这一政府能够代表伊拉克人民,并且能够有效地解决这一威胁。其次,我们将在联合国争取最大范围的支持,打击‘伊斯兰国’极端组织。第三,美国正在采取直接军事行动,我们支持他们的努力。第四,我们将继续支持进行广泛的人道主义救援工作,来帮助数以百万计逃离‘伊斯兰国’控制地区,生活在可怕环境下的人们。第五,也许是最重要的一条,我们要在国内保持并加大反恐力度,防止恐怖袭击的发生,并且打击那些正在策划恐怖袭击的人。”

2014年10月2日,英国国防部宣布,英国皇家空军的战斗机在9月30日首次空袭极端组织“伊斯兰国”在伊拉克境内的目标,炸毁一处炮兵阵地和一辆武装卡车。这是“伊斯兰国”势力在伊拉克崛起后,英国战机首次出动打击这股恐怖极端势力武装。

2014年12月6日,英国外交大臣菲利普·哈蒙德在巴林首都麦纳麦的一个安全会议上签署协议,称英国将在巴林的米纳·塞勒曼港建立军事基地,驻扎包括驱逐舰和航空母舰在内的舰只。这将是英国自1971年正式撤出中东以来在这一地区建立的首座永久军事基地。按照协议,建设基地所需的1500万英镑(约合2300万美元)费用中,巴林支付大多数,英方承担运行成本。英国国防大臣迈克尔·法伦说:“这一新基地是(英国)皇家海军足迹的一次永久扩张,将能使英国派遣更多、更大型舰只以加强海湾地区的稳定。”

2015年初,多次在极端组织“伊斯兰国”人质斩首视频中现身、被称作“圣战分子约翰”的刽子手身份基本确认,其是英国人穆罕默德·埃姆瓦兹。不过,英国当局拒绝证实。美国《华盛顿邮报》援引一些消息人士的话报道,这名刽子手就是埃姆瓦兹。英国广播公司(BBC)和英国《卫报》也报道了这一身份,但没有提供消息来源。报道说,埃姆瓦兹现年20岁左右,出生在科威特,在英国伦敦一个中产阶级社区长大。《华盛顿邮报》说:“根据朋友和其他了解情况的人的说法,他的真正名字是穆罕默德·埃姆瓦兹,英国人,家庭背景良好,在伦敦西区长大,大学毕业,拥有计算机编程学位。”英国公民加入“伊斯兰国”,并且成为“伊斯兰国”刽子手的事实,使英国政府和舆论相当尴尬,这进一步促使英国政府对“伊斯兰国”势力的倒行逆施不能置之不理。

2015年9月27日,英国首相新闻发言人表示,英国首相卡梅伦愿意与俄罗斯就打击“伊斯兰国”极端组织开展合作,称“我们相信,IS对俄罗斯、欧洲和世界所有国家都构成了威胁。因此,我们应找到在这方面共同行动的方法,首相正在考虑对IS进行打击的可能性,并认为,应在这方面采取行动”。

2015年10月19日,英国首相卡梅伦宣布了一系列英国打击极端主义的新计划,以对抗极端主义并阻止英国年轻人前往中东参加“伊斯兰国”。该计划包括:父母可以申请注销子女护照以防止他们前往海外参加极端组织;有极端主义案底的人士将会被禁止在工作中接触儿童等。

2015年11月23日,英国首相卡梅伦宣布,英国陆军将组建两支总兵力达5000人的“突击部队”。该部队需要能够立即响应,投入到打击恐怖分子或其他国家安全威胁的战斗中。在写给《每日电讯报》的文章中,卡梅伦公布了他的军费支出计划,即他将如何在未来十年内花掉1780亿英镑的军费,以应对来自“伊斯兰国”的威胁。“政府将保证持续地动用国家更新的经济力量武装我们的军队,让他们能够打败恐怖分子,让我们数代子孙享受安宁。”卡梅伦说道。

2015年11月26日,英国首相卡梅伦敦促议会议员支持将英国空袭“伊斯兰国”的军事行动从伊拉克扩大到叙利亚境内,并阐述了英国政府有关解决叙利亚乱局的整体战略,包括以政治手段解决叙利亚危机、与国际联盟合作打击“伊斯兰国”、提供人道主义援助、筹划叙利亚战后重建工作、与中东盟国合作消除当地暴力极端组织的影响等。2015年12月2日,在举行长达10个半小时的辩论后,英国议会以397票赞同、223票反对,授权政府向叙利亚境内的极端组织“伊斯兰国”武装力量实施空袭。卡梅伦指出,“伊斯兰国”的威胁是切实存在的,英国应该与盟友一起,消灭这个极端恐怖组织,此外,卡梅伦还强调,对叙利亚境内的“伊斯兰国”据点实施空袭并不会增加英国本土遭遇恐怖袭击的风险,“我们应该回应盟友的呼应,我们所提议的行动是合法的,对维护我们国家的安全具有必要性,也是正确的道路”。卡梅伦表示,英国的终极目标就是要“铲除”“伊斯兰国”,并建立一个能够代表叙利亚人民的新政府。卡梅伦称,这项任务需要“耐心和毅力”。英国议会表决通过对叙利亚境内的“伊斯兰国”目标实施空袭,57分钟后英国战机就从位于塞浦路斯的皇家空军基地起飞。大约4小时之后,英国国防部确认,皇家空军旋风式战机已完成对叙利亚境内的“伊斯兰国”目标的首轮打击。此后,英国战机多次出动,轰炸在叙利亚的目标。

五 英国重新获得在海湾建设军事基地的机会

2016年,随着美国、俄罗斯在中东打击极端势力军事行动的不断展开,英国等欧盟成员国也以不同的方式卷入打击极端势力的军事行动。对英国来说,对极端势力的打击,也为英国推动在中东地区建立军事基地提供了极好的机会。

2016年11月6日,英国国防部证实,英国当月将启用其在巴林的一座耗资数千万美元的军事基地。这是英国从中东撤军45年后,在中东地区建立的第一座永久军事基地。近代以来,海外军事基地是英国维护海外利益、控制战略要道的“桥头堡”,军事基地的扩张与收缩是英国全球实力消长的标志之一。据报道,该基地位于巴林的米纳·塞勒曼港,最多可配备600名军事人员,一般情况下驻守约250名军事人员,主要用于停靠英国海军驱逐舰、护卫舰及扫雷艇。英国国防部表示,该基地用途仍在讨论中,但可以肯定,帮助英国开展对极端组织“伊斯兰国”的军事行动,以及防范“周边国家”阻挠经霍尔木兹海峡运送油气资源的英国商船,将是其中的重要方面。英国官方将这一基地的作用总结为“确保英国在这一地区的战略灵活性”。英国国防大臣迈克尔·法伦曾在项目启动时表示,新基地将是海军扩大活动空间的永久性标志,将允许英国向海湾地区派出更多更大的舰船,加强该地区的稳定。事实上,这一军事基地的建设是英国与中东地区加强经济与军事往来的表现之一。近年来,英国参与了对叙利亚境内“伊斯兰国”武装的轰炸。目前,英国在巴林驻守的部队属于临时性质,与长期驻扎在巴林的美国海军第五舰队相比,设施简陋。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国际关系系研究员詹姆斯·斯特朗认为,美国在“亚太再平衡”战略指导下,将战略重心从中东转向亚太,英国在中东地区建设永久基地,可以填补美国战略空间的部分空白,英国这次“主动承担一些美国留下的负担”,某种程度上反映了英美之间的默契。[11]

英国自苏伊士运河战争后,在中东的影响总体上日趋缩小。在很长的时期内,英国的中东政策主要是通过欧洲国家的共同行动和欧盟的作用来体现,并且在很大程度上跟随着美国在中东的步伐。此次英国决定重新在海湾和中东设立军事基地,突出地反映了英国在“脱欧”的大背景下,希望重新以一种独立的军事和政治力量,在中东问题上发挥作用,确保英国在中东的战略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