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与中东关系:政治与安全视野下的考察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苏伊士运河战争:英法败走中东的标志

英法为重新控制苏伊士运河,策划召开对运河实施“国际管制”的会议。1956年8月16日,在英法倡议下,22个国家在伦敦举行会议,但未能达成任何协议。9月19日,美、英、法召集18国再次在伦敦举行会议,讨论建立“苏伊士运河使用协会”问题,仍未达成协议。9月30日,英法将苏伊士运河问题提交联合国安理会讨论,10月13日,安理会否决了英、法要求埃及苏伊士运河接受“国际管制”制度的提案。

在这种情况下,英法决定采取武力来解决问题。为解决兵力不足的问题,法国首先提出邀请以色列加入。而对以色列来说,它早已对埃及不准它的船只通过亚喀巴湾的蒂朗海峡和苏伊士运河不满,早在1955年11月就制订了一个入侵加沙地带和西奈半岛的作战计划,所以,两者是一拍即合。1956年10月13日,法国和以色列商定了作战计划,14日,英法又在艾登的家乡别墅举行了秘密会议,制订了作战计划。决定由以色列首先向西奈半岛的埃及军队发起进攻,吸引埃军的主力部队支援;接着,英法从塞浦路斯、马耳他、亚丁通过航空母舰出动飞机轰炸埃及,摧毁埃及的军事基地;然后,英法军队从塞得港登陆,向运河区进攻,切断埃军退路;最后,由以色列占领西奈半岛全境,英法占领西奈半岛运河区,全歼埃军。

英、法、以三国入侵埃及的行动,遭到国际社会的普遍指责。一方面,作为三国盟友的美国也不满这次秘密行动,将英法的侵略看作殖民主义的再次出现。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直接致电英国首相艾登以施压。经济上,美国政府故意抛售英镑,导致英镑汇率浮动并贬值15%,同时否决英国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出的贷款申请,亦停止对英国的经济援助。美国在联合国安理会也提交议案要求英法立即撤军,遭到英法两国否决后又敦促联合国大会召开紧急会议,正式通过决议要求停止战争并从埃及撤除所有外国军队。另一方面,忙于匈牙利事件的苏联也插手苏伊士运河危机,甚至警告英法两国,必要时苏联将动用核武器(虽然北约的情报显示苏联当时根本没有能够直接从本土袭击巴黎或伦敦的导弹)。美苏两国的介入动机各不相同:美国希望能够拉拢一批刚刚从英法等老牌殖民国家统治底下独立出来的亚非拉第三世界国家,避免它们倒向苏联阵营;而苏联则希望通过插手苏伊士运河危机淡化国际社会对其出兵匈牙利的关注。

英国、法国和以色列的动武行为受到国际社会的强烈谴责。苏联威胁:如英法不停火,苏将对英实施核攻击。美国为把英法势力挤出运河区,命令全球美军进入戒备状态,威胁英法。在埃及军民坚决反抗和国际社会强大舆论压力下,英、法被迫在11月7日宣布停火,1956年11月22日撤出全部军队。在埃及应允以色列有蒂朗海峡水面航行和空中飞行权后,以色列于1957年3月从西奈撤出全部军队,遗有争议的加沙地带和亚喀巴湾沿岸地区由“联合国军”暂时管理。

苏伊士运河危机是一场由英法以三国和埃及争夺苏伊士运河的控制权而引发的一场战争,这场战争先后持续了近半年时间,最终以苏联和美国的插手而停止。

虽然美国和英国同属于北约联盟,但苏伊士运河危机期间,美国没有支持英国,其中的原因并不难以理解。首先,从美国国内来说,当时美国的总统是艾森豪威尔。其总统任期已经接近尾声,所以他最主要的工作,是为自己谋求连任。艾森豪威尔执政期间,大部分美国人不愿意美国再次卷入军事斗争之中。因此,结束苏伊士运河危机,是艾森豪威尔总统的最佳选择,可以为艾森豪威尔的连任赢得选票。

从国际形势来说,当时的美国和苏联正处于冷战时期,冷战期间,美国对外战略的核心是与苏联对抗。在冷战的格局下,美国中东政策的着眼点是对抗苏联在中东的扩张。其中东政策主要是服从和服务于同苏联争霸的战略需要。当时美国中东政策的两个基本点是:把中东纳入美国的大战略,使之成为遏制和抗衡苏联的前沿阵地;与其他大国争夺石油资源的控制权,实现更多的现实和战略利益。在此背景下,一方面,美国与一些中东国家展开合作甚至结成同盟。1955年,美国通过大力推动和背后操纵,在中东建立了“巴格达条约组织”,以对抗苏联及其在中东的盟友。另一方面,美国打着支持“非殖民化”的旗帜,支持一些中东国家的民族独立斗争,不愿意和任何殖民主义扯上关系。当然,排挤英国和法国在中东的势力范围,也是这一时期美国中东政策的又一背景。因此,埃及争取民族权益以及收回苏伊士运河主权的行动,没有收到来自美国的反对的声音,这也不难理解。

至于苏伊士运河危机中美国为何不支持英国的问题,还有一个更主要的因素。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老牌殖民国家英国和法国对原殖民地的控制日益松懈,通过这次危机,美国有可能将英国和法国逐出中东地区,由自己取而代之。

苏伊士运河危机也让法国在某种程度上认识到,美国并非一个可靠的联盟。在二战时期为了共同对抗纳粹建立起来的联盟,在这时已经变得摇摇欲坠。英国和美国之间的关系,也一度恶化,但最终英国还是臣服于美国。而法国则另辟蹊径,在经济和政治上,采取与德国等其他欧洲国家联盟的方式,制造了第三股势力,用以抗衡苏联和美国。在冷战结束后不久,法国联合德国,建立了欧盟,在货币上,一种新的货币欧元出现,并且推动欧洲国家不断在政治和经济轨道上走向联合。

英国和法国撤离中东的过程,也是苏联大踏步进入中东的过程。在苏伊士运河危机中,苏联曾向英国和法国发出带有威胁性质的警告,称如英法不及时停止战争,苏联可能会用核武器对两个国家进行攻击。而美国为了自己的利益,也敦促法国在埃及撤军。苏伊士运河危机让法国体悟到,美国和法国虽然都是北约联盟的成员,但美国不可能牺牲自己的利益而保护法国,同时它也意识到,美国所谓的核保护,实际上是一纸空文。因此从1958年4月开始,法国就开始大规模地研发自己的核武器,1960年2月13日,法国第一次核武器试验在阿尔及利亚撒哈拉沙漠中获得成功,这标志着法国从此也进入到拥有核武器的强国之列。

从逻辑上说,英国和法国当年联手打击埃及是很容易理解的,而美国在苏伊士运河战争中向英法施加了强大压力,这是有深刻的背景的。当时在中东其实没有任何利益,美国就是由“调解”此事开始逐步介入中东的,表面上美国是调停,让双方停手,其实就是把法国和英国给赶走,当时可能还看不出美国有何直接获益,可是当1973年中东战争后,美国调停以色列和埃及冲突的时候,大家就不得不承认美国当年确实有远见。没有苏伊士运河这个筹码,美国是无法影响埃及的。

苏伊士运河危机最直接的后果是,英法两国这些全球性庞大帝国迅速瓦解。苏伊士运河危机,进一步打击了西方大国在中东的势力,对控制中东近一个世纪的大英帝国的打击更为沉重,同时也暴露了英国力量的衰落,其再也无法维持它以往在中东的权势了。[2]对法国来说,它也开始认识到,美国并不是一个可靠的盟友,只有拉拢欧洲其他国家才可能与美国和苏联抗衡,制造第三股平衡力量。此外苏联的核攻击威胁也让法国下定决心,必须研发自己的核武器。对埃及的纳赛尔来说,虽然埃及在军事战略上彻底失败了,但在政治上却获得胜利,埃及成为阿拉伯世界对抗以色列的主要力量,并是泛阿拉伯民族主义的根据地。此后,以埃及为核心的阿拉伯世界与以色列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为下一次中东战争埋下了隐患,同时,也为美国和苏联逐步取代英国和法国主导中东地区事务创造了条件。


[1]《英国首相艾登在伦敦市政厅所作的关于调解阿拉伯与以色列纠纷的演说》,国际关系研究所编《巴勒斯坦问题参考资料》,世界知识出版社,1960,第272页。

[2]刘竟、张士智、朱莉:《苏联中东关系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第15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