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进步学概论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节 改变水平规律

人类活动水平制约人类对环境的改变水平。活动水平越高,人类对环境的改变水平就越高;活动水平越低,人类对环境的改变水平就越低。活动水平的变化引起人类对环境的改变水平同向变化。活动水平由低向高发展,人类对环境的改变水平也随之由低向高发展;活动水平由高向低转化,人类对环境的改变水平也随之由高向低转化。提高活动水平,必然提高人类对环境的改变水平;降低活动水平,必然降低人类对环境的改变水平。这是改变水平规律。

人类活动分为5个水平等级。A级活动最大限度地提高环境水平;B级活动可以提高环境水平;C级活动只能维持环境水平;D级活动则能降低环境水平;E级活动严重破坏环境,引起环境水平的大幅度下降。

A级活动引起环境发生较大进步。A级活动提高资源水平。A级科研活动可以不断地认识资源,开发资源,提高资源的使用率,扩大资源的范围,促进资源再生;A级生产活动节约资源、充分利用资源,合理使用资源;A级消费活动节约产品,进而节约资源;A级管理活动使人类的活动科学化,保证生产和消费的先进性。A级活动提高产品水平。科学发现和发明是产品的母亲。科研活动可以不断发明人类生存和进步需要的新产品。A级生产活动不断提高产品质量,使之更加适合人类进步的需要。A级活动降低破坏水平。A级社会管理可以有效地指导人类从事建设活动,减少破坏活动,直至最后完全消灭人类的主观破坏活动。A级生产和消费活动,可以较好地解决工业垃圾、生活垃圾及其他废水、废气、废物对环境的破坏。比如,利用太阳能替代核能,可以避免核泄漏、核废料给环境带来的严重污染。A级活动降低灾害水平。A级生产和消费活动,可以保护生态环境,防止灾害的发生,或者降低灾害水平。比如,建造抗震住宅、兴修水利、治理水土流失等活动可以起到减灾、免灾的积极作用。先进的科学技术还可以预测自然灾害,以便采取相应措施预防和减少自然灾害给人类带来的损失。

B级活动也具有提高环境水平的作用。B级活动与A级活动的区别在于提高环境水平的幅度不同。A级活动较大幅度地提高环境水平,B级活动提升环境水平的幅度则较小。A级活动的具体内容不断更新,始终走在社会进步的前列,起到提升环境水平的表率作用;B级活动的具体内容往往就是前期A级活动的具体内容,起到全面提升环境水平的作用。A级活动和B级活动共同推动环境水平的提高。

D级活动降低环境水平。D级活动降低资源水平。落后的生产和消费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系统。D级活动降低产品水平,如生产假冒伪劣产品、过时产品,严重降低产品水平。D级活动破坏环境,提高自然灾害水平。1999年台湾地震,一些优质抗震建筑经受住了考验,而质量低劣的建筑则被地震摧毁,有的建筑质量低劣,为谋小利用废报纸、色拉油桶代替水泥填充房屋框架,在地震时断裂。

E级活动严重破坏环境。人类内部相互残杀,殃及环境。战争直接摧毁资源和产品,破坏生态平衡,引发自然灾害。全世界每年有58万平方英里的土地变为荒漠,这一灾难影响到10亿人的生活,占人类口的1/6。1999年巴西全球环境问题会议签署了“累西腓倡议”,号召人类控制生态灾难。而造成这一灾难的原因除气候变化等自然因素外,人类的破坏活动是重要因素,砍伐森林、过度耕种、过度放牧以及人口激增是造成荒漠化的重要人类因素。

改变水平规律告诉我们的社会进步方法是:为了提高人类对环境的改变水平,就必须提高人类的活动水平。社会单位应该最大限度地持续提高单位成员的活动水平,进行先进的管理、生产和消费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