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进步学概论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活动水平

活动是人的生存条件之一,也是生命水平的表现。人类的活动千姿百态、千变万化,归纳起来只有两类活动,一是消费活动,二是生产活动。

在空中观察可以清楚地发现地球是一个庞大的加工厂。人在环境中不断摄取所需要的物质,经过改造和利用后再遗弃于环境之中,将资源逐渐加工成垃圾。这就是人的基本活动过程,包括取得资源、使用资源(生产、消费)和排放垃圾三个阶段。

活动水平是指活动对人的生命、人的活动及人的外部生存条件影响的基本状态。包括社会作用水平、作用范围水平、作用幅度水平、作用持续时间水平和物质利用水平五个方面。消费活动、生产活动、管理活动都存在这五个方面的水平。正确认识活动是为了提高活动水平。

活动进步是指人类活动的社会作用及其作用范围、作用幅度、作用持续时间和物质利用向提高人类生存水平的方向发展。活动进步是人类主动生存水平的提高,是活动的社会作用水平、作用范围水平、作用幅度水平、作用持续时间水平和物质利用水平的提高,是消费水平、生产水平和政治水平的提高,是人类活动水平的提高。

活动进步是社会进步的基本途径。社会进步需要通过人的社会活动进步来实现。活动水平的提高可以提高人的素质水平。提高活动水平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人的素质水平。活动进步通过三个途径实现提高人的素质水平的社会进步根本目标。一是直接作用于人的素质活动进步直接实现素质进步,如教育进步直接实现人的知识水平提高,医疗进步、生活习惯进步直接实现人的体质水平提高。二是直接作用于环境的活动进步直接提高人的物质生存条件水平,间接实现素质进步,如生产进步直接改善人的物质生存条件,间接提高人的体质水平。三是直接作用于活动的活动进步直接提高人的活动水平,间接实现素质进步,如管理活动进步引起生产活动进步和消费活动进步,政治活动进步引起社会管理活动进步,间接引起人的品德、知识和体质进步。

一 活动的社会作用水平

(一)活动的社会作用

活动的社会作用是指活动对人类生存水平影响的性质。政治活动、生产活动、消费活动等都可以引起人类生存水平发生变化。

活动的社会作用从对人类生存水平影响的性质角度可以分为三类:一是对人类生存水平的提高作用,二是对人类生存水平的维持作用,三是对人类生存水平的降低作用。

从活动作用的客体来看,活动可以作用于人类、环境以及社会关系。人类活动可以产生如下的社会作用。

提高品德水平,维持品德水平,降低品德水平;

提高知识水平,维持知识水平,降低知识水平;

提高体质水平,维持体质水平,降低体质水平;

提高管理水平,维持管理水平,降低管理水平;

提高生产水平,维持生产水平,降低生产水平;

提高消费水平,维持消费水平,降低消费水平;

提高自然环境水平,维持自然环境水平,降低自然环境水平;

提高产品水平,维持产品水平,降低产品水平;

提高人与环境关系水平,维持人与环境关系水平,降低人与环境关系水平;

提高人类关系水平,维持人类关系水平,降低人类关系水平;

提高环境关系水平,维持环境关系水平,降低环境关系水平。

维持人类生存水平符合人类利益,提高人类生存水平对人类更为有利。二者都有益于社会作用。降低人类生存水平损害人类利益,产生的是有害社会作用。例如,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可以维持身体健康,产生的是有益于社会的作用;而生活无规律则能够损害身体健康,产生的是有害于社会的作用。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可以提高知识水平,产生的是有益于社会的作用;学习落后的愚昧知识则会对社会产生错误的认识,降低知识水平,产生的是有害于社会的作用。清洁生产可以维持自然环境水平,产生的是有益于社会的作用;污染生产则会降低自然环境水平,产生的是有害于社会的作用。

一项活动只产生一类社会作用的是纯社会作用,如纯提高作用、纯维持作用和纯降低作用。一项活动产生多类社会作用的是混社会作用,如混提高作用、混维持作用、混降低作用。

很多活动可以同时产生多种社会作用,如果我们只分析其中一种社会作用,就会得出片面的结论。所以我们必须对复杂的活动进行全面、系统、深入的分析,以求得符合实际的结论。有的活动提高或维持一方面的水平,降低另一方面的水平,如有的生产活动提高产品水平,降低自然环境水平;使用排放废气的汽车,提高了“行”的速度水平,降低了人的“呼吸”水平。

(二)社会作用等级

活动的社会作用从高到低可以分为纯提高作用、混提高作用、纯维持作用、混维持作用、混降低作用和纯降低作用六个基本等级。

1.纯提高作用

纯提高作用是指活动起到的只提高人类生存水平,不降低人类生存水平的社会作用,如正确的教育使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

2.混提高作用

混提高作用是指活动起到的既能提高人类生存水平,也会降低人类生存水平,但是提高作用大于降低作用,总体上提高了人类生存水平的社会作用。例如,教育失当虽然可能会较大幅度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但也会降低学生的视力水平。

3.纯维持作用

纯维持作用是指活动起到的既不能提高人类生存水平,也会不降低人类生存水平,只是使原有人类生存水平继续保持下去的社会作用,如适度锻炼维持体质水平。

4.混维持作用

混维持作用是指活动起到的提高人类生存水平和降低人类生存水平的作用相等,从而保持原有的人类生存水平,如教育失当虽提高了学生的知识水平,但降低了学生的品德水平,且程度相当。

5.混降低作用

混降低作用是指活动起到的既提高了人类生存水平,也降低了人类生存水平,而降低作用大于提高作用,从而导致人类生存水平下降的社会作用,如运动员服违禁药物,虽提高了比赛成绩,但降低了品德水平和体质水平。

6.纯降低作用

纯降低作用是指活动起到的只降低人类生存水平,不提高人类生存水平的社会作用,如进行犯罪活动。

***************社会之窗***************

最严重的工业灾难[5]

1969年,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在印度中央邦博帕尔市北郊建立了联合碳化物(印度)有限公司,专门生产滴灭威、西维因等杀虫剂。这些产品的化学原料是一种叫异氰酸甲酯(MlC)的剧毒气体。1984年12月3日凌晨,这家工厂储存液态异氰酸甲酯的钢罐发生爆炸,40吨毒气很快泄漏,引发了20世纪最著名的一场灾难。

在毒气泄漏后的头三天,印度医学研究委员会的独立数据显示,死亡人数已经达到8000~10000人之间,此后多年里共有25万人因为毒气引发的后遗症死亡。还有10万名当时生活在爆炸工厂附近的居民患病,3万人生活在饮用水被毒气污染的地区。

据信,博帕尔毒气泄漏事件迄今陆续致使超过55万人死于和化学中毒有关的肺癌、肾衰竭、肝病等疾病,有20多万人永久残废,当地居民的患癌率及儿童夭折率也因为这次灾难远比印度其他城市高。博帕尔毒气泄漏已成为人类历史上最严重的工业灾难之一。

2009年进行的一项环境检测显示,在爆炸工厂的周围依然有明显的化学残留物,这些有毒物质污染了地下水和土壤,导致当地很多人生病。

****************************************

(三)社会作用与社会进步关系规律

社会作用与社会进步关系规律。一是人类活动的提高作用与社会进步正相关。人类活动的提高作用越大,社会进步越快;人类活动的提高作用越小,社会进步越慢。二是人类活动的降低作用与社会倒退正相关。人类活动的降低作用越大,社会倒退越快;人类活动的降低作用越小,社会倒退越慢。三是人类活动的提高作用大于降低作用,社会进步;人类活动的提高作用小于降低作用,社会倒退;人类活动的提高作用等于降低作用,社会停滞。

二 活动的社会作用范围水平

(一)活动的社会作用范围

活动的社会作用范围是指活动对人类生存水平影响的范围。活动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的水平和环境水平。活动的作用范围由大至小存在着国际范围、国家范围、民族范围、公众范围、单位范围、家庭范围及个人范围。在有阶层的社会还存在阶层范围。

作用范围对于纯社会作用是判断其作用大小的主要依据,对于纯提高作用的活动而言,提高的作用范围越大,提高的作用就越大,对于人类就越有利;对于纯降低作用的活动而言,降低作用范围越大,降低的作用就越大,对于人类的危害就越大。

作用范围对于混社会作用而言,是判断其性质及其作用大小的主要依据。如果提高的范围大于降低的范围,就属于混提高作用;如果降低的范围大于提高的范围,就属于混降低作用。一些政策和法律会调整人们之间的利益,在提高一部分人的生存水平的同时会降低另一部分人的生存水平。其中起到混提高作用的法律和政策符合大多数人的利益,是正确的;其中起到混降低作用的法律和政策违背大多数人的利益,是错误的。

(二)作用范围与社会进步关系规律

作用范围与社会进步关系规律。一是人类活动的提高作用范围与社会进步正相关。人类活动的提高作用范围越大,社会进步越快;人类活动的提高作用范围越小,社会进步越慢。二是人类活动的降低作用范围与社会倒退正相关。人类活动的降低作用范围越大,社会倒退越快;人类活动的降低作用范围越小,社会倒退越慢。

三 活动的社会作用幅度水平

(一)活动的社会作用幅度

活动的社会作用幅度是指活动对人类生存水平影响的程度。一个国家对公民的品德教育和品德约束可以使本国公民的平均品德水平由基础品德发展为世界品德;另一个国家对公民的品德教育和品德约束可以使本国公民的平均品德水平由基础品德提升为公众品德,前者的社会作用幅度要高于后者。一个国家的公共教育使本国公民的平均知识水平由小学发展到高中;另一个国家的公共教育使本国公民的平均知识水平由小学发展到学士,前者的社会作用幅度要低于后者。

作用幅度是评价活动水平的重要指标。当活动的社会作用一致、作用范围相同时,作用幅度就成为评价和区分活动水平的主要依据。当提高某一范围的社会水平时,作用幅度越大,对人类的贡献就越大,其活动水平也就越高。当降低某一范围的社会水平时,作用幅度越大,对社会的危害就越大,其活动水平也就越低。

(二)作用幅度与社会进步关系规律

作用幅度与社会进步关系规律。一是人类活动的提高作用幅度与社会进步正相关。人类活动的提高作用幅度越大,社会进步越快;人类活动的提高作用幅度越小,社会进步越慢。二是人类活动的降低作用幅度与社会倒退正相关。人类活动的降低作用幅度越大,社会倒退越快;人类活动的降低作用幅度越小,社会倒退越慢。

四 活动的社会作用时间水平

(一)活动的社会作用时间

活动的社会作用时间是指活动对人类生存水平影响后所保持的时间。活动引起的人类生存水平变化会持续一定的时间。例如,人们建造的房子可以持续存在很多年,甚至数百年;人们过度放牧引起的土地沙漠化也会持续存在很长时间。

在其他因素相同时,提高作用的社会作用时间越长,社会水平越高;提高作用的社会作用时间越短,社会水平越低。在其他方面相同时,降低作用的社会作用时间越长,对社会的破坏就越持久;降低作用的社会作用时间越短,对社会的破坏就越短。

(二)作用时间与社会进步关系规律

作用时间与社会进步关系规律。一是人类活动的提高作用时间与社会进步正相关。人类活动的提高作用时间越长,社会进步越快;人类活动的提高作用时间越短,社会进步越慢。二是人类活动的降低作用时间与社会倒退正相关。人类活动的降低作用时间越长,社会倒退越快;人类活动的降低作用时间越短,社会倒退越慢。

具有提高作用的生产活动的社会作用时间主要指产品使用价值保持的时间。产品使用价值时间越短,需要生产的产品就越多,需要的生产力规模就越大,使用的资源就越多,生产对环境的破坏就越大,生产和消费垃圾就越多,社会进步就越慢,为后代留下的资源就越少,留下的环境就越差。反之,产品使用价值时间越长,需要生产的产品就越少,需要的生产力规模就越小,使用的资源就越少,生产对环境的破坏就越小,生产和消费垃圾就越少,社会进步就越快,为后代留下的资源就越多,留下的环境就越好。例如,使用功能相同的两座楼,A楼社会作用时间为100年,B楼社会作用时间为10年。在100年内B楼要反复兴建10次才能达到A楼兴建1次的社会作用时间。B楼利用的生产力数量、资源数量、破坏环境数量、产生垃圾数量等都是A楼的10倍。A楼经济模式与B楼经济模式对社会进步速度的影响有天壤之别。A楼经济模式带来的社会进步速度是B楼经济模式的10倍。这可称为“盖楼理论”。

***************社会之窗***************

没有永恒的建筑:中国正在过度使用拆楼机械吗?[6]

地处北京商业中心的建国门呈现日新月异的面貌。早些时候,建筑工人悄悄拆除了路边一幢18层大楼。这幢楼曾经是一个令人骄傲的地标性建筑,位于北京城地理中心以东仅几个街区的地方。媒体说,建于1990年的凯莱大酒店如今“落后于社会发展”。这家饭店很快就将被一幢更大、更有全球感的五星级饭店取代。

在中国许多城市,城市面貌不断变换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说,中国每年新增建筑面积20亿平方米,所消耗的水泥和钢材约占世界总量的40%。虽然中国法律要求建筑物的使用寿命要达到50~100年,但这些建筑平均只使用了25~30年。上海同济大学建筑学教授郑时龄说:这些数字确实要令人警觉了。显然,很多建筑物不是因为质量差而不得不拆除的,而是因为流行一种思想,就是新的总比旧的好。

建筑物的使用年限未到就拆除的做法在中国由来已久。在“文化大革命”的混乱时期,随着“红卫兵”宣称对过去的无情鄙视,无数历史建筑包括历史最为悠久的孔庙被毁。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一位学者最近在接受《人民日报》记者采访时说:我们历代王朝从来都是推倒旧的,重建新的,这种新的就是好的价值观一直影响到今天。

中国飞升的房价刺激着建筑业。后者的年收益以18%的速度增长,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得益于中国政府在2008年底宣布的5860亿美元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专家们担心,这种乘机靠房地产捞一把的做法将导致豆腐渣工程和糟糕的城市规划。

****************************************

五 活动的物质利用水平

人类的活动需要利用物质。人们应当节约和适量利用资源,不应当浪费资源。所以活动的物质利用水平是活动水平的重要方面。

物质利用水平是指活动在利用物质时在有益利用水平、同效利用水平、持续利用水平、重复利用水平和循环利用水平等方面的状态。

(一)有益利用水平

有益利用水平是指在活动利用的全部物质中发挥有益社会作用的物质占比水平。主要指标是有益利用率。有益利用率是达成有益社会作用的物质利用量占物质利用总量的比值。

有益利用率=有益利用量/物质利用总量

人们只需要有益的社会作用,并不需要有害的社会作用。理想的情况是活动所利用的物质全部产生有益的社会作用,这时有益利用率为100%。但是在许多情况下,由于受各种因素的限制,人们活动所利用的物质并不能全部产生有益的社会作用,其中有的物质产生中性的社会作用或有害的社会作用,甚至有的活动所利用的物质全部产生有害的社会作用,这时的有益利用率为0。例如,我们生产对人们有益的产品洗衣机,在生产过程中90%的原料转化为有益的产品洗衣机,10%的原料转化为有害的工业垃圾,这时的有益利用率为90%。危害人们健康的假冒伪劣产品的生产其有益利用率为0。在服务领域也存在有益利用水平的差异。例如,某写字楼的房间使用率为50%,而另一个写字楼的房间使用率为100%,那么前者的有益利用率为50%,后者为100%。人们购买的消费品超过必要消费需要量,必然形成浪费,其占有的消费品数量越多,有益利用率越低。例如,某人必要消费只有1部手机就够了,而他拥有了5部,这时其手机的有益利用率仅为20%。在一般情况下,有益利用率与有害利用率成反比关系。有益利用率越高,有害利用率就越低,对社会进步就越有利;有益利用率越低,有害利用率就越高,对社会进步就越不利。

当总产值一定时,所利用的劳动工具越多,能源越多,原料越多,越浪费资源。为了节约资源,社会生产力规模应当控制在与社会必要消费需要相适应的水平上,物质生产如此,服务生产也是如此。在服务量一定时,增加服务企业的数量,必然扩大生产规模,此时,宾馆、饭店、银行、保险、商店、市场开办得越多,有益利用水平就越低,也就越浪费资源。在消费活动中,完成同样消费效果所利用的消费品数量越少、体积越小、重量越轻,有益利用水平就越高,反之则就越低。因此,人们都应当努力提高有益利用率。

(二)同效利用水平

同效利用水平是指多个活动实现相同的有益社会作用所利用的物质数量的差异水平。主要指标是同效利用量。

同效利用量是指实现相同的有益社会作用所利用的物质数量。例如,三个工厂分别生产功能相同的洗衣机,A厂每台用原料40公斤,B厂每台用原料50公斤,C厂每台用原料60公斤。三厂物质利用量分别为40公斤、50公斤和60公斤。社会平均利用量为50公斤。其中A厂原料同效利用水平最高,B厂次之,C厂最低。生产的同效利用量一般表现为单位产品的物资投入成本。如单位产品的工具使用量、能源使用量和原料使用量。生产的同效利用量越少,越节约资源。人们都应当努力降低同效利用量。

(三)持续利用水平

持续利用水平是指物质持续使用的时间水平,主要指标是持续利用时间和持续利用效率。

持续利用时间是指物质在保持原有功能和能够满足人的需要的条件下,持续使用的时间。物质的持续利用时间受到物理寿命和需要寿命的限制。物理寿命是物质保持原有功能的时间上限。例如,自然界动物和植物的自然寿命,产品的功能寿命都属于物理寿命。需要寿命是人们对必要物质的需要的时间上限。随着社会发展会出现新的产品,人的知识水平和品德水平会发生变化,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也会出现变化,从而导致人对必要物质的需要发生变化。虽然一些产品尚未达到物理寿命,但是人们已经不再需要它们了,这意味着需要寿命的结束。当人们认识到废弃生产方式和污染生产方式对社会的严重危害之后,就会去建立适合于循环生产方式和清洁生产方式的社会生产系统,新的生产系统流行之日,就是旧的生产系统淘汰之时。物质的持续利用时间越长,越节约资源。人们在管理、生产和消费活动中应该努力提高物质的持续利用时间。在生产力建设中,应该选用最先进的生产设备,淘汰落后的生产设备,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生产设备的需要寿命。在产品生产中,应当生产质量过硬的先进产品,淘汰劣质产品、落后产品,从而提高产品的物理寿命和需要寿命。

(四)重复利用水平

重复利用水平是指活动重复利用物质的水平,包括重复利用次数和重复利用率两项指标。重复利用次数是指物质在原有状态下被反复利用的次数。重复利用率指活动中重复利用的物质量占物质利用总量的比值。

重复利用率=重复利用量/物质利用总量

产品重复利用的次数越多,比值越高,重复利用水平就越高,就越节约资源。适合重复利用的产品都应当重复利用,而不适合重复利用的产品则能重复利用,如不可重复利用一次性输液器。人们都应当努力增加产品的重复利用次数和提高重复利用率。

(五)循环利用水平

循环利用水平是指资源与产品的连续相互转化的水平,主要指标是循环利用率。循环利用率是指活动中循环利用的物质量占物质利用总量的比值。

循环利用率=循环利用量/物质利用总量

资源转化为产品并经过使用后,没有被当成垃圾而废弃,而是作为资源再次生产为产品,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利用。永续利用只是理想中的状态,因为在现实中,由于生产技术因素及产品使用水平的限制,物质在循环利用的各环节都可能产生漏出。所以物质循环利用的次数是有限的。循环利用是物质利用的最高形式,人们在生产消费中要不断增加循环利用次数,提高循环利用率。循环利用率越高,循环次数越多,循环利用水平就越高。

(六)物质利用水平等级

从以上五个方面分析活动的物质利用水平,主要采用有益利用率、持续利用时间、重复利用次数、重复利用率、循环利用率等同效利用量等指标。每个行业可以根据本行业的具体情况相应转换为本行业的相关常用指标。

活动的物质利用水平从高到低分为非常节约水平、节约水平、平均水平、浪费水平和非常浪费水平五级。

非常节约水平是指有益利用率、持续利用时间、重复利用次数、重复利用率、循环利用率均高于平均水平的20%,同效利用量均低于平均水平的20%的状态。

节约水平是指有益利用率、持续利用时间、重复利用次数、重复利用率、循环利用率均高于平均水平的5%,同效利用量均低于平均水平的5%的状态。

平均水平是指社会中所有同类活动物质利用水平的平均值,其比值高低区间在±5%。

浪费水平是指有益利用率、持续利用时间、重复利用次数、重复利用率、循环利用率均低于平均水平的5%,同效利用量均高于平均水平的5%的状态。

非常浪费水平是指有益利用率、持续利用时间、重复利用次数、重复利用率、循环利用率均低于平均水平的20%,同效利用量均高于平均水平的20%的状态。

(七)物质利用水平与社会进步关系规律

物质利用水平与社会进步关系规律是人类活动的物质利用水平与社会进步正相关。人类活动的物质利用水平越高,社会进步越快;人类活动的物质利用水平越低,社会进步越慢。

六 活动水平等级

根据活动的社会作用、活动的社会作用范围、活动的社会作用幅度、活动的社会作用时间和活动的物质利用水平,可以对活动水平进行分级。活动水平从高到低分为A、B、C、D、E五个基本等级。其中,A级活动最符合人类利益,B级活动符合人类利益,C级活动基本符合人类利益,D级活动损害人类利益,E级活动严重损害人类利益(见表3-5)。

表3-5 活动水平等级

表3-5 活动水平等级-续表

(一)A级活动

A级活动是指提高作用范围大于等于公众、提高作用幅度大于等于20%、提高作用时间大于等于平均值20%、物质利用水平为非常节约级的纯提高活动。

A级活动具有大范围、大幅度、长时间提高社会水平的作用,同时还具有非常节约级的物质利用水平,所以A级活动是先进活动。

A级活动只具有提高社会水平的作用,可以有维持作用,没有任何降低作用。A级活动既可以只提高某一方面的社会水平,也可以全面提高社会水平。

A级活动的提高作用范围大于或等于公众范围。作用范围广泛并且具有公平性。

A级活动的提高作用幅度较大,大于等于20%。A级活动可以较大幅度地提高人的素质水平、人的活动水平、生态环境水平以及产品水平。

A级活动的社会作用时间较长。提高作用保持时间大于等于平均值的20%。

A级活动的物质利用水平为非常节约级。以利用无限资源、可再生资源和重复利用矿物资源为主。循环利用和无害利用是先进活动利用物质的重要标志。

(二)B级活动

B级活动是指提高作用范围不限、提高作用幅度大于等于5%、提高作用时间大于等于平均值5%、物质利用水平为节约级以上的纯提高活动和混提高活动。

B级活动的特点是提高社会水平,同时资源利用水平达到节约级。B级活动分为两级,BⅠ级是非常节约利用物质的B级活动,BⅡ级是节约利用物质的B级活动。B级活动即提高社会水平又节约资源,所以B级活动是进步活动。

B级活动具有提高社会水平的作用,既可以是纯提高活动,也可以是混提高活动。有一些B级活动只具有提高作用,有一些B级活动兼有提高和降低作用,但是提高作用大于降低作用。

B级活动的提高作用范围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群体。B级活动的提高作用范围大于降低作用范围。

B级活动的提高作用幅度大于等于5%。有一些B级活动的提高作用幅度很大,达到了A级标准,但是在提高作用范围、提高作用时间或物质利用水平方面只达到B级标准,因此这类活动只能认定为B级活动。B级活动的提高作用幅度大于降低作用幅度。

B级活动的提高作用时间大于等于平均值5%。提高作用时间大于降低作用时间。

B级活动的物质利用水平以节约级为起点。

(三)C级活动

C 级活动是指物质利用水平为平均级以上的纯提高活动、混提高活动、纯维持活动和混维持活动。

C级活动的特点是总体上不降低社会水平,并且资源利用水平达到平均级以上,所以C级活动是中间活动。

C级活动分为4级。CⅠ级是平均利用物质的纯提高活动和混提高活动,CⅡ级是非常节约利用物质的纯维持活动和混维持活动,CⅢ级是节约利用物质的纯维持活动和混维持活动,CⅣ级是平均利用物质的纯维持活动和混维持活动。

有的C级活动可以提高社会水平,它们是纯提高活动和混提高活动。但是它们的物质利用水平只达到平均级,不能列为B级活动。

有的C级活动维持社会水平,如纯维持活动和混维持活动。在物质利用水平方面最低要达到平均级,可以是节约级和非常节约级。

(四)D级活动

D级活动是指物质利用水平为浪费级的纯提高活动、混提高活动、纯维持活动、混维持活动,以及降低作用范围小于公众、降低作用幅度小于5%、降低作用时间小于平均值5%、物质利用水平为浪费级的纯降低活动和混降低活动。

D级活动一般为浪费资源,或者降低社会水平,所以它是落后活动。

D级活动分为5级。DⅠ级是浪费级的纯提高活动和混提高活动,DⅡ级是浪费级的纯维持活动和混维持活动,DⅢ级是非常浪费级的纯提高活动和混提高活动,DⅣ级是非常浪费级的纯维持活动和混维持活动,DⅤ级是没有达到E级活动标准的纯降低活动和混降低活动。

无论是起提高作用的活动,还是起维持作用的活动,只要其物质利用水平处于浪费级,都属于D级活动。同样生产一种对人类有益无害的产品,节约资源的生产属于B级生产活动,浪费资源的生产属于D级生产活动。

有的D级活动具有降低社会水平的作用,有的D级活动同时兼有提高和降低作用,但降低作用要大于提高作用,从而使社会水平下降。

D级活动降低的作用范围一般小于公众范围。如果降低的作用范围等于或超过公众范围,降低了公众水平、民族水平、国家水平甚至世界水平,那么其活动就是E级活动而非D级活动。D级活动降低的作用范围大于提高的作用范围。D级活动不具有公平性。

D级活动的降低作用幅度相对于E级活动来说较小,一般降低社会水平的幅度在5%以内。如果降低幅度过大就成为E级活动了。

D级活动的降低作用时间相对于E级活动较短,降低作用时间小于平均值5%。

D级活动的物质利用水平很低。浪费资源、浪费产品、浪费生产力是D级活动的重要特征。即使一些活动具有提高社会水平的作用,但是其浪费利用物质,只能归为D级活动的范畴。

(五)E级活动

E级活动是指降低作用范围大于等于公众、降低作用幅度大于等于5%、降低作用时间大于等于平均值5%、物质利用水平为非常浪费级的纯降低活动、混降低活动。

E级活动具有大范围、大幅度、长时间降低社会水平的作用,同时还具有非常浪费级的物质利用水平,所以E级活动是反动活动。

严重降低社会水平的活动或者严重阻碍社会水平提高的活动都是E级活动。具有混降低作用的E级活动有一定的提高作用,可以欺骗一些人。但是,只要将提高作用与降低作用进行比较,其微不足道的提高作用会立即被降低作用所淹没。E级活动表现为直接残害人们的精神和肉体,用歪理邪说降低人们的知识水平,宣传反动品德思想,降低人们的品德水平;还表现为严重降低人们的生存条件水平,污染空气、水源和食品,破坏生产力、产品和生态环境,进而损害人们的身体健康。

E级活动的作用范围很广泛。E级活动可以降低公众、民族、国家乃至世界人民的生存水平。例如,不采取任何保护措施的持续环境污染,威胁全人类的生存;生产有毒有害产品,进行民族屠杀,发动核战争和世界大战等都是作用范围很广泛的E级活动。

E级活动降低作用的幅度很大。一些E级活动非常迅速和明显地大幅度降低社会水平。例如,战争可以在瞬间夺去健康人的生命,可以在几小时内将人们建立起来的美丽城市化为废墟。也有一些E级活动缓慢和不明显地大幅度降低社会水平,这些E级活动是渐变形成的,往往不能在活动开始时被人们所认识,甚至还被人们当作B级活动而大力推广,而这些E级活动最终都能使生境变为亡境。所以提高人们对活动的认识水平非常重要。例如,使用氟利昂和过度放牧都可以使生境沦为亡境,开始时并不被大多数人所认识。E级活动降低作用时间越长,对人类的危害就越大。

E级活动的物质利用水平为非常浪费级。E级活动破坏利用无限资源,造成严重污染,降低其使用价值;E级活动破坏利用有限可更新资源,使之失去更新能力,造成有限可更新资源的迅速减少;E级活动破坏利用有限可重复利用不可更新资源,重复利用水平很低或者不重复利用。有的E级活动可能不破坏资源,也可能节约利用或者循环利用资源,但是因其活动结果是降低社会水平,所以不管其利用物质多少,都是完全性浪费,都属于非常浪费级。

***************社会之窗***************

美国核试验污染自然环境,吞噬好莱坞演员生命[7]

美国好莱坞RKO制片公司在20世纪50年代投资拍摄的大片《征服者》堪称“最不祥的电影”,由于这部影片在美国内华达沙漠尤卡平地上的核试验地点附近拍摄了13个礼拜外景,导致导演、男女主角等91名剧组人员全都吸入放射性尘埃,患上癌症。

《征服者》是美国RKO制片公司在1954年投资800万美元拍摄的,该片制片人霍华德·休斯是一名亿万富翁和电影大亨。影片外景地选在犹他州沙漠中的雪峡谷。雪峡谷距离尤卡平地上的核试验地点仅有137英里。1953年,美国军方在尤卡平地上试爆了11颗原子弹,导致大量带有辐射的粉尘飘向数百英里的地方,其中大量致命的核辐射微尘降落到雪峡谷所在的位置。制片人休斯曾向美国原子能委员会咨询,但美国政府专家却宣称该地区没有任何核污染。

剧组人员在拍摄时吸入大量致命核辐射尘粒。在接下来的30年里,220名剧组成员中,有91人先后患上癌症,其中又有超过一半人已被癌症夺去生命,包括导演鲍威尔、男主角约翰·威恩、女主角苏珊·海沃德等。还有人因为无法忍受病痛折磨而饮弹自杀。该片男主角约翰·威恩的两个儿子曾到外景地探望父亲,结果他们后来也出现了可能和核辐射有关的健康问题,一个儿子身上长出良性肿瘤,一个儿子饱受皮肤癌折磨,2003年离开人世。

如今,《征服者》外景地已变成一个旅游景点,该景点一个欢迎游客的标牌上写着这样的字:该地区现在已没有任何可探测到的核辐射。

****************************************

七 人类活动的社会进步准则

政府的行动是正确的吗?公司的活动是正确的吗?个人的行为是正确的吗?判断活动是否正确需要有一个正确的基本标准。这里提出一个判断活动是否正确的社会进步标准。

根据社会进步的本质学说,得出社会进步认定标准是指社会中向有利于人类生存的方向变化的社会变迁都是社会进步。提高社会成员生存水平的社会变迁是社会进步,降低社会成员生存水平的社会变迁是社会倒退。

根据社会进步认定标准,得出判断活动是否正确的社会进步标准。

判断活动是否正确的社会进步标准是:维持和提高人类的水平和环境水平的活动都是正确的活动;降低和阻碍提高人类水平和环境水平的活动都是错误的活动。这是一个最基本的判断人类活动是否正确的标准。人类只应当进行正确的活动,而不应当进行错误的活动。

根据判断活动是否正确的社会进步标准,可以得出人类活动基本准则。人类活动基本准则是指人类的一切活动都应该遵守的、最基本的规范。

社会进步学家认为人类根本利益要求人的活动首先要满足生存的需要,而后要为生存得更好而努力。人类需要的是维持生存和提高生存水平的活动。所以,人类活动基本准则的内容应该是人类的一切活动都应该维持和提高人类的生存水平,而不能降低人类的生存水平。这一准则也称为活动的社会进步准则或活动的生存水平准则。

活动的社会进步准则包括体质准则、品德准则、知识准则、自然环境准则、产品准则和物质利用准则。

(一)体质准则

体质准则是指活动必须维持或提高体质水平,不能降低体质水平的人类活动基本准则。

人的素质水平中身心健康是基础素质。人类活动首先必须有益于维持和提高体质水平,一切损害人的身心健康的活动都是错误的,与人类进步相抵触。

生产和消费活动都应当对人的健康有利,而不是有害。一是在生产活动中要保证从事生产活动人员的健康,如劳动保护到位,劳动强度适当,工时安排合理,劳动环境无害等。二是生产活动不能损害周围公民的健康,如要进行清洁生产,不要进行污染生产。三是生产的产品不能损害使用者的健康,如食品、服装应当无毒无害,交通工具应当有足够安全设施防止发生人身伤亡事故,建筑应该牢固耐久,其他任何产品都应当对人体无害。四是消费过程不应损害自身健康,如不要有不良嗜好,不要过饥、过饱、过劳,进行娱乐活动和体育锻炼也要有所节制。五是消费活动不应损害他人健康,不应制造消费污染。

(二)品德准则

品德准则是指活动必须维持或提高品德水平,不能降低品德水平的人类活动基本准则。

人类只应进行符合世界品德、国家品德、民族品德、公众品德、单位品德、家庭品德、基础品德的活动,不应该进行负家庭品德、负单位品德、负公众品德、负民族品德、负国家品德和负世界品德的活动。一是人们应当认清哪些行为是品德行为,哪些行为是负品德行为。社会中应该有统一的、明确的、具体的品德标准体系,给人们以明辨是非的准绳。二是人们应当主动进行品德活动,不进行负品德活动。三是建立进步的社会运行机制,鼓励品德活动,禁止负品德活动。如果社会政治机制和经济机制只适合品德水平低下者发展,而不适合品德水平较高的人发展,那么这种社会机制应当改革,代之以适合高尚的人发展的社会机制。四是社会宣传工具要歌颂品德活动,批判负品德活动。

(三)知识准则

知识准则是指活动必须维持或提高知识水平,不能降低知识水平的人类活动基本准则。

活动应该研究对社会进步有益的科学知识,而不是研究对社会进步有害的知识;活动应该推广对社会进步有益的科学知识,而不是推广对社会进步有害的知识;活动应该应用对社会进步有益的科学知识,而不是应用对社会进步有害的知识。能应用先进知识,就不要应用落后知识。例如,应发展、推广、使用具有对人类和环境有益的先进科学知识的零排放交通工具,逐步取缔具有对人类和环境有害的落后科学知识的污染性交通工具。显然,这类活动不仅符合知识准则,还符合体质准则、品德准则、自然环境准则和产品准则。

(四)自然环境准则

自然环境准则是指活动必须维持或提高自然环境水平,不能降低自然环境水平的人类活动基本准则。

人类的活动应该有利于自然环境处于健康理想级或健康安全级水平,应该有利于改善轻危害级、中危害级、重危害级、危险级的环境;不应该破坏自然环境,造成环境水平下降。

人类依赖环境而生存。提高环境水平,就是提高人类生存水平;降低环境水平,就是降低人类生存水平。20世纪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追求最大利润和经济增长的社会经济体系与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威胁着人类生存的基础。这种掠夺型的经济体系造成了生态系统的严重破坏。例如,大气污染、酸雨、地球增温、臭氧层空洞,水污染、淡水资源不足,森林锐减、草地退化、耕地沙化和盐碱化,垃圾泛滥、垃圾围城、高放射性废物及核废料日益增加,电磁辐射污染严重,大量物种灭绝、生物多样性衰减,矿产资源濒临枯竭。毫无疑问,人与环境这种不和谐的生存方式缺乏理性。只顾眼前利益,损害长远利益;只顾企业利益,损害公众利益;只要利润,不要品德;只要经济增长,不要生存质量;只要产品,不要自然。如果这种生存方式不加以改变的话,在新千年末,地球上将不会存在臭氧层,大部分陆地被淹没在汪洋大海之中,剩下的陆地大部分为沙漠和垃圾所覆盖,空气、淡水、食品、土壤中广泛存在着致命的有毒物质,生态系统被彻底破坏,人类将失去存在的外部条件。

人类在21世纪必须建立与环境相适应的生存生活方式,它是社会统一管理、必要生产、必要消费、最低消耗、最低排放、无环境污染、充分改善生态系统、循环利用物质的社会经济体系。环保型社会经济体系并不能被竞争型市场经济所主动接受,因为环保型社会经济体系要求一切经济活动都必须符合人类利益,人类利益高于企业和个人利益。而竞争型市场经济以个人获得最大直接利益为出发点,社会品德在私人利益面前显得软弱无力。所以只能通过社会统一管理,用强制手段制止环境破坏和资源浪费,用强制手段取缔废弃型技术基础代之以循环型技术基础。在公共政策和技术基础方面控制人类的生产和消费活动。

(五)产品准则

产品准则是指活动必须维持或提高产品水平,不能降低产品水平的人类活动基本准则。

人类应该大力研发和推广A级产品,改进B级产品,限制C级产品,取缔D级产品和E级产品。

产品是现代人赖以生存的物质,提高产品水平,并不是单纯地提高产品产值,也不是单纯地提高科技含量,而是要使产品在数量、质量和功能上更加符合人类健康生存的必要需要。人类应围绕着使自身生存更好而进行产品的生产和消费活动。

(六)物质利用准则

物质利用准则是指活动必须维持或提高物质利用水平,不能降低物质利用水平的人类活动基本准则。

人类的活动应该节约利用物质,不应该浪费物质。在有益利用水平、同效利用水平、持续利用水平、重复利用水平和循环利用水平等方面应当努力保持最优。人们都应当努力提高活动的有益利用率,努力降低同效利用量,努力提高持续利用效率,努力增加重复利用次数和提高重复利用率,不断发展循环利用,提高循环利用率。

努力开展非常节约水平的活动,提倡开展节约水平的活动,改进平均水平的活动,尽量避免浪费水平的活动,严格禁止非常浪费水平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