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小结
通过对前述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回顾发现,目前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应用十分广泛,并且适合被应用于农村留守妇女研究。该框架的五个核心概念中,生计策略和生计结果作为生计过程的转换和产出环节,是本书的关注重点。依据农村留守妇女的特征分析,生计结果主要表现为家庭福利效应。因而,本书将以农村留守妇女的生计策略和家庭福利效应为核心进行深入研究。
已有关于农村留守妇女的生计策略研究中,丈夫外出、妻子留守是理性的家庭策略。选择留守后,妻子的生计策略主要包括农业生产、非农经营和家庭再生产活动等。已有研究从参与行为、时间配置等方面对农村留守妇女的生计策略进行了探讨。同时,对生计策略多样化也有关注。此外,已有研究还涉及了影响农村留守妇女生计策略的外部和内部因素,即脆弱性和生计资本。
农村留守妇女的家庭福利效应包括经济福利效应和非经济福利效应。其中,经济福利主要包括汇款和妇女自身的经济收入。非经济福利主要包括妇女自身的福利,如身体健康、主观幸福感、闲暇和家庭地位等;家庭内其他成员的福利,如与子女关系、子女成绩、与老人关系等。已有研究对此均有涉及。家庭福利的影响因素中,已有研究重点关注了丈夫外出、妻子留守的家庭策略对家庭福利的影响。总体而言,已有研究对农村留守妇女的生计策略、家庭福利效应及影响因素已有所涉及,但大多呈零散分布态势,缺乏有针对性和系统性的研究,主要表现为以下两方面。
第一,在概念界定方面,缺乏基于农村留守妇女这一群体特征的界定,对脆弱性、生计资本、生计策略、家庭福利等维度的界定并不完善。具体而言,在脆弱性方面,已有研究多集中在丈夫外出对妇女自身造成的健康和经济冲击上,忽视了对土地资源匮乏、季节性作物或家畜健康冲击的分析,同时对城镇化造成的人口变迁以及农产品价格波动等趋势和周期性变化也缺乏必要的关注。在生计资本方面,多集中分析农村留守妇女的健康、教育、社会支持网络以及社会关系等人力和社会资本状况,较少关注生产资料、定期流入资金等自然、物质和金融资本的禀赋状况。在生计策略方面,多关注农村留守妇女的农业生产活动和非农经营活动的参与行为及时间配置如何变化,较少关注农村留守妇女的家庭再生产活动,尤其是家务劳动、子女教育、老人照料等的时间配置。同时,已有研究对生计策略多样化仅是涉及,缺乏明确的有针对性的研究,并且对生计策略多样化的界定只涵盖收入性生产活动,忽视了家庭再生产活动。在家庭福利方面,已有研究的界定比较模糊,缺乏明确的划分和整体的研究,表现为多关注农村留守妇女的工资性收入、农业生产收入、身体健康、主观幸福感、家庭地位等,较少将亲子关系、子女成绩、与老人关系等家庭其他成员的福利作为农村留守妇女家庭福利的组成部分。
第二,已有关于农村留守妇女生计策略的研究大多分析丈夫外出对农村留守妇女生计策略的影响。尽管脆弱性和生计资本对生计策略的影响在一些研究中也有所涉及,但多是简单的归纳分析,缺少实证数据的支持和验证。同时,已有研究在分析脆弱性或生计资本对生计策略的影响时,缺乏对包括农业生产、非农经营、家庭再生产活动在内的整体生计策略的影响分析,并且对涵盖家庭再生产活动的生计策略多样化的分析也较少。与之相似,已有关于农村留守妇女家庭福利效应的研究也多是比较丈夫外出前后农村留守妇女的经济收入、身体健康、主观幸福感及家庭地位的变化。不仅很少从农村留守妇女的角度,用实证数据分析包括子女、老人在内的家庭成员的福利状况变化,也极少分析农村留守妇女的农业生产、非农经营、家庭再生产活动等生计策略的参与状况对经济福利、自身福利及家庭其他成员福利的影响。
考虑到农村留守妇女的生计策略和家庭福利效应研究方面的成果与不足,在随后的研究中,将着重从以下方面展开。首先,结合农村留守妇女的特点,完善并明确划分生计策略和家庭福利的维度,同时使其具备可操作性。其次,采用实证数据,系统并具体分析外部环境和生计资本对农村留守妇女生计策略的影响,从而在掌握农村留守妇女生计策略状况的同时,甄别出影响生计策略的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最后,除分析丈夫外出对经济福利、农村留守妇女自身福利造成的影响外,还会分析丈夫外出对家庭其他成员福利的影响,并将重点关注农村留守妇女的生产型生计策略对家庭福利的影响,为其生计策略调整和家庭福利改善提供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