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海与开海
——论清代前期政府海疆治策的转变
吴昊
摘要:海禁政策是清廷出于与明郑势力政治军事斗争需要,采取的一种临时性海疆管理措施,通过限制与海洋社会的交往以达到维护政权稳定之目的。清代前期,政府的海疆治策经历了从“开海”到“禁海”、从“禁海”到“有限开海”的变化过程。其间,虽然有一些有识之士认识到海洋经济对国计民生的重要意义,并积极推动统治者采取一些积极的海洋管理措施,但总体而言,海疆政策依然带有浓厚的被动和消极色彩。
关键词:清代前期 海禁政策 海疆治理
作者简介:吴昊,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5号,邮编100732。
清朝前期的海疆政策,其大体可分为四个时期:从清朝立国至顺治三年(1646)的开海时期;从顺治四年(1647)至顺治十二年(1655)的部分禁海时期;从顺治十三年(1656)至康熙二十二年(1683)的全面禁海时期;从康熙二十三年(1684)至雍正五年(1772)的有限开海时期。由于受到多种因素影响,清政府的海疆治策在“禁海”与“开海”间反复摇摆,呈现出不稳定性、反复性特征。
清代海疆治策是颇受我国史学界关注的一项研究议题,已有不少学者对此进行过研究。代表性论著有:马大正《中国边疆经略史》[1]与《中国古代边疆政策研究》[2]、安京《中国古代海疆史纲》[3]、吕一燃《中国海疆历史与现状研究》[4]等,皆从边疆史视角对清朝海疆政策的演变进行了分析论述,阐明其社会意义和作用。针对清初海禁政策及其对中国历史进程产生的影响,也出现了一些研究成果,诸如:李金明《清康熙时期开海与禁海的目的初探》[5]、韦庆远《论康熙时期从禁海到开海的政策转变》[6]、叶萍《明清海禁立法之比较》[7],等等。学界虽然对海禁问题研究甚多,但大都是以统治者的态度、立场为出发点,对重要的朝中大臣,以及代表地方利益的官员士绅在“海禁”问题上的主张作为则鲜有提及。在本文中,笔者一方面对清代前期政府从禁海到开海、再限海的过程进行阐述,梳理其中的变化;另一方面围绕清廷官员在“禁海”与“开海”问题上的态度和论争展开论述,以呈现其在海疆社会治理中的作用和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