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1 结构行为主义的二语习得理论
19世纪末20世纪初,自然科学研究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并开始推动语言学、教育学、心理学等人文社会科学以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进行科学研究。语言学家也开始采取实证研究的方法收集调查数据,科学系统地描述语言系统,从而构建了结构主义和行为主义语言学理论。下面首先分别介绍结构主义和行为主义理论的内容,然后阐述两者在二语理论上的共性。
结构主义语言学也称结构语言学,是指以Saussure的语言学理论为代表以及在这种理论影响下的语言理论研究。1916年,Saussure的《普通语言学教程》出版,标志着结构主义语言学的诞生。在此书中,他提出了一套新的语言学理论,最突出的特点是:严格区分了语言(langue)和言语(parole),首次划分出语言语言学和言语语言学。在他的理论基础上,发展出几个结构主义学派,即欧洲的布拉格音位学派(the Plague School)、丹麦(哥本哈根)语符学派(the Copenhagen School)和美国描写语言学派(American Descriptive School)等(刘润清、封宗信,2009)。
结构主义语言学在20世纪上半叶成为语言学的主流,其基本观点是:语言有符号性、任意性;语言是整个人类言语活动的社会性抽象和概括,又是一套系统的原则;语言是一个完整的符号系统,具有分层次的形式结构;在描写语言结构的各个层次时,特别注重分析各种对立成分。
20世纪20年代,D. Watson用行为主义代替了心灵主义,认为任何知识都是靠直接经验获取的,一切社会兴起都是在外界刺激下产生的,因此心理学应该着重研究刺激、反应、习惯形成等行为。在Watson这种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影响下,Bloomfield提出了刺激—反应语言习得模式:
图3-2 刺激—反应语言习得模式(L. Bloomfield,1933)
在这个模式中,大写S和R分别代表实际的刺激和反应,小写r和s分别代表语言的替代性反应和刺激。换句话说,S和R是“实际事项”,而r和s是“语言事项”。Bloomfield认为外部的实际刺激通过语言事项的中介作用达到外部的实际反应。语言学家不但应该关注“语言事项”,还应该验证语言学理论是否适用于“实际事项”。
后来,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Skinner在Watson等人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行为主义理论——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他将“言语行为”定义为一种从他人那里学习得来的行为,试图用行为学理论解释语言问题,并关注语言使用的情境(Skinner,1957:26)。
上述结构主义语言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应用于语言教学中,形成了结构—行为主义取向的二语习得理论。这种理论把语言看作是一套结构体系,通过各种句型得以体现,其相应的语言习得观认为学习是一种行为习惯的养成,在习惯养成的过程中,刺激反应起到关键作用,因此提倡通过反复操练各种常用句型以达到掌握语言的目的。学习成功的关键是适时提供纠正反馈。
受极端唯物主义的影响,结构行为主义认为语言是一种可观察的行为,而思维是与之相对立的,因此主张只研究可观察到的外在行为。行为主义者认为语言是一个完整的符号系统,具有分层次的形式结构,对比分析两种语言的结构和形式进而分析迁移的作用是二语研究主要应关注的问题。语言归属于自然科学,因此应该采用实证主义的研究方法。但遗憾的是,结构行为主义的这种对比分析学说很难揭示学习者的语言学习难点,因此也就失去了对二语习得的解释力。此外,对语言本质的认识不足以及对二语学习中的思维和认知的忽视是结构行为主义的又一弱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