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有如神助
敲门声让李渊惊魂未定,正在犹豫间,门外急促的敲门声再度响起,一个声音叫道:“唐公,属下有紧急重要的事情汇报。”
李渊细听声音,是自己的亲信温彦弘,稍稍放心,这才打开门让亲信进来。
温彦弘进来禀报道:“唐公,喜报,主上又派钦使到晋阳来了。”
这让李渊心中又是一惊,难道杨广为了捉拿他,连发两道追死金牌?他尽量让自己声音平静,道:“何喜之有?”
温彦弘道:“我兄弟今晚在城西门楼值班,正好碰上钦使夜至晋阳,询问之下,才知钦使带着主上旨意前来赦免唐公和王郡守罪名。”
“果真如此?”李渊大喜,心想刘树义的特异功能果然很准。
“千真万确。”温彦弘肯定道。
李渊大为激动,抓住温彦弘的手笑道:“此后余生,多活一天就是赚一天,实乃上天借给我的寿命。”
只是他自己还在装卧床不起,不能露馅,便叫来李世民,让二郎去迎接钦使,拜领圣旨。
李世民听此消息,也是大为欣喜,对铁纲靖这个未来人的身份又多了几分信服。
他来到郡廨,领了圣旨,果然圣旨免了李渊和王仁恭的罪行,让他们两个戴罪立功,好生做好边防,阻击突厥。
想是那杨广因马邑战事吃紧,如果斩了王仁恭,抓了李渊回来,北方边境再无有能力的将军把守,所以才紧急派出第二个钦使前来赦免李渊、王仁恭的罪行。
杨广南幸,远在江都,现今盗贼遍天下,反王纷起,到处兵荒马乱,可以说道路隔绝,来往不同,无论是信使还是行人,都无法独自从江都感到晋阳。
但是这次钦使从江都到太原,竟然没有遇到任何劫掠,快马加鞭,及时赶到晋阳颁发圣旨,众人都觉得惊异,觉得有如神助。
连李渊也是如此认为,他对李世民说:“此钦使之行,可说是神了。既然上天如此助我,我当见机而行,不可辜负天意。”
此前一直在等待时机的李渊就此当机立断,下定决心,着手起兵之事,仍然命李建成在河东暗中集结英雄,让李世民在晋阳密招豪杰。
见李渊下了决心,李世民趁机保举刘文静,称其可做参赞兵谋。李渊知刘文静颇有谋略,如今正是用人之际,便同意了李世民的保举。
当下,李渊厚厚地贿赂两个钦使,让他们回到江都,一则向杨广说些好话,二则给刘文静求情,免了其连坐之罪。
两个钦使得了好处,乐得做个人情,一一照做,没过多久,江都发来诏书,免了刘文静的罪行。
李渊素来怀有济世之略,有经纶天下之心,而且礼贤下士。他接人待物,不限贵贱,一面相遇,十数年不忘。其有过目不忘能力,山川冲要,一览便可牢记在心中。加上其关陇贵族身份,远近豪杰对其都非常钦佩,想着有朝一日能投靠李渊。
如今,李建成和李世民,依照李渊的吩咐,倾财赈施,卑身下士,周边郡县的士庶之心,无不向着李渊。
时间已经来到了大业十三年三月,但李渊一直迁延未起兵,每次李世民问及,都说兵力不足,时机未到。
这些天偏偏又传来几路反王起兵的消息,什么王德仁起邺,自号太公;什么左才相起齐郡,自号博山公;罗艺起幽州,自号总管。
这些人中,铁纲靖只听过罗艺,想当年看电视剧时,对罗艺的“燕云十六骑”极为神往。只是没想到电视剧一直终于大隋的罗艺,竟然比李渊还先举起反旗,电视剧和小说终究不能当真。
他细算了起事的各路反王,已经不止是小说所写的十八路反王,数量超出甚多,看来隋末这个兵荒马乱的年代,比小说中写的还要严重。
反王纷起,让李世民、铁纲靖、刘文静等人很焦虑,可李渊偏偏还不愿起兵。刘文静便让李世民找了不少李渊的死党去劝说。
于是鹰扬府司马太原许世绪向李渊进言:“唐公您据五郡之兵,当四战之地,举事则帝业可成,若是迁延不发,在晋阳耽搁,只怕不久后会面临灭顶之灾,惟愿唐公尽快起事。”
又有行军司铠武士彟、前太子左勋卫唐宪、宪弟唐俭皆劝渊举兵。
唐俭劝道:“明公北招戎狄,南收豪杰,以取天下,此汤、武之举也。”
可是李渊只是说:“老夫还不敢自比汤、武,所做一切,在私是为了求生存,在公则是为了拯救乱离之世。你们姑且沉住气,老夫自有考虑,时机一到,共举大事。”
铁纲靖住在李府别院,每日见人来人往找李渊,才知李渊深藏不露,早已纠结了一些死党,随时准备举义。
他见李渊的死党劝说也不奏效,心想这样下去不是办法,只能再次让李渊的密友裴寂出马。
于是刘文静找到裴寂,说:“裴宫监,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这样推脱迁延下去不是办法,何不劝唐公早日举兵?而且你作为为宫监,却以宫人侍客,这是灭门的大罪,你死了也就罢了,但何苦要害了唐公?”
裴寂听了这话又是害怕,又是很不爽快,当初是他们出的主意,可是后果却是他来承担。现在生死关头,也没办法计较那许多,只能赖着脸皮,多次来催促李渊起兵。
李渊只说还要蓄养兵马,把裴寂急得,道:“晋阳士马强壮,将士归心,唐公你又蓄积百万,借此举事,何患不成?如今只有代王杨侑留守在关中,代王是主上之孙,年龄尚在幼虫,关陇豪杰正谋划选择明主,唐公若是鼓行而西,安抚关中群豪,取关中就如拾草芥,奈何迁延不发,失去良机?”
刘文静找到机会也劝李渊:“唐公,得关中者得天下,听闻陇西近来盗贼纷起,若是形成一股实力强劲的反王,率先由西进入关中,那我们就失去了成就帝业的时机了。”
李渊见众人心情越发急躁,不敢再等下去,便叫来裴寂、刘文静、李世民、铁纲靖等人商量如何办。
刘文静献上一计,道:“得民心者得天下,杨氏失道,百姓怨愤,我们只需要再添一把火,让百姓对大隋深恶痛绝,到时唐公宣布起事,必然会得到纷纷响应。”
李渊道:“有道理。”
便让刘文静伪造敕书,发向太原、西河、雁门、马邑等郡,要求各郡年二十以上、五十以下的男子悉数征募为兵,年底前齐集涿郡,准备东征高丽。
这道矫诏发将下去,民心怨苦异常,恨不得隋朝皇帝即日猝死,才消痛恨。自此人情汹涌,人心思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