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时代下的律师
“人工智能+法律”时代已经到来,焦虑和恐慌开始在律师行业内弥漫。几天前,广东一家律师事务所有限公司注册成立,有消息称,马云占5%股份。媒体称:马云要进军法律服务业啦!
法律机器人也来了,“小法博”“法狗狗”“法小淘”“DoNotPay”接二连三地冲进律师行业,提供免费法律咨询、在线审查合同、制作格式文书、提出针对性分析报告、预测胜诉率、预测刑案刑期……这些不食人间烟火的律师机器人24小时在线服务、全年无休。
“互联网+法律”已成现实,律师的饭碗能否被人工智能彻底取代?未来社会还需不需要律师?律师能否通过创新业务领域、改变工作方式来适应未来?我们不得不思考。
法律服务市场这个10万亿的大蛋糕很诱人,很多人想从中分一杯羹甚至垄断之。曾经辉煌的安达信会计师事务所,顶峰时期便建立了法律网络,拥有两千多名律师。“四大”觊觎法律行业,欲分走巨额法律蛋糕,只是时间问题。当今世界,行业边界越来越模糊,跨界成为主流,还有很多只手悄悄伸向律师背后,准备抢走律师面前的蛋糕。
嗅觉敏锐的投资人盯上律师业务,把巨额资本投向法律服务行业。前些年兴起的律师中介网站、律师业务有偿培训网、搜索引擎关键词排名,最近几年火爆的法律App、法律大数据分析与应用,其背后都有资本支持。当然,来者目的很纯粹:为了金钱。
但是,我们很多律师却闷头做着业务,专注各类案件,感慨着技术带来的便捷,却没有注意到隐藏其中的危机,直到人工智能机器人惊醒了梦中人。
梳理一下律师服务领域被机器人进攻的阵地:法律咨询、合同制作与审查、案件预测分析……貌似只有诉讼业务坚挺屹立。骄傲的诉讼律师自以为集知识和智慧于一身,经验就是财富。但是,大数据带来了信息革命,诉讼律师的经验在学会深度学习的机器人面前,同样不堪一击。
《法律人的明天会怎样》作者是英国大法官首席信息技术顾问Richard Susskind,他预测了法律职业未来二十年的前景,敦促律师改变工作方式以适应时代。Richard指出,律师的黄金时代已成历史,按小时付费方式将会改变。律师事务所在管理上要有长远计划,要有前瞻性。量身定制的服务模式,要逐渐标准化、系统化,将法律服务“打包”重复使用。Richard预测,市场对传统律师的需求会减少,只有足够灵活、思想开放,有创业精神,才能不被淘汰。
Richard在杭州举行的“2017法律+科技领军者国际峰会”上再次重申:“预测未来的最好方式,就是自己创造未来。”
律师行业的未来,只能自己创造。我国律师行业发展正处在探索阶段,积淀还不厚实,“人工智能+法律”突然横亘面前,让我们不得不放弃既定的路径,而改弦易辙,迎接挑战和机遇。
如何应对?笔者尝试分析,以抛砖引玉:
1.改变现有工作方式,借力打力,利用网络技术提高工作效率。例如,借助智能检索工具进行法律检索,借助专业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2.提供线上法律服务,随身背起“办公室”。纠纷一旦发生,法律需求便同时产生,律师即刻上岗。线上解决纠纷,将成为未来主导方式。
2017年6月,杭州互联网法院的设立,开创了在线审理案件的历史。另外,ADR(替代性纠纷解决机制)将被越来越广泛使用,线上纠纷解决方式(ODR)将日益成为主流,这些都为律师打开了一扇大门,可拓展新的业务。
3.进行跨界,提升竞争力。律师在法律之外,应再精通一门学科,如税务、建筑、技术、审计、法医、管理等,这样在遇到难题时,就多了一个“金刚钻”。
4.走高精尖路线,提升专业品质。法律涵盖面广,任何一个人不可能掌握全部。律师只有做专做精,才有竞争优势。
人工智能的数据分析是在海量案例的基础上通过计算得出的概率,其给出的方案也只是应对一般常见问题。而面对新问题、疑难复杂问题,专家律师以研究为基础,提供的解决方案更具可行性,针对性更强。
5.加强合作。律师单打独斗的时代已经成为过去,律师之间、律所之间的合作应进一步加强。
在服务同一类客户时,律所之间可以资源共享,对基础法律服务工作可互通有无,避免、减少重复劳动,而将主要精力放在客户特殊要求上。
6.法律服务前置,将工作重心前移到纠纷发生前,法律风险防控将成为律师业务重心。律师通过与客户深度接触,倾听其需求,为客户进行风险防控,构建防御体系,防患于未然。
7.将工作分解,多人多所共同协作完成一项工作。互联网提供了这种异地、多人共同完成工作的条件。
AlphaGo击败了李世石、柯洁,但是,这丝毫不影响人类对围棋的兴趣,围棋依然好玩且有趣,我们继续享受博弈之乐。
律师行业是富有创造力的职业,不可能被机器人完全替代。律师如果能够创造性地开展业务,提供多元、多形式服务,同时用好机器人这个工具,必将如虎添翼。在机器人时代,我们律师要“创造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