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易风文集(第四卷):马克思经济学数学模型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2节 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和资本的本质

资本家购买了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后,就离开了流通过程,进入生产过程。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一方面是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过程,另一方面是价值增殖过程。马克思说,“作为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生产过程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223页。

一、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和一切生产过程一样,首先是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过程。资本主义的劳动过程同其他社会的劳动过程一样也有三个要素,即人们有目的的活动、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而劳动过程就是通过劳动者有目的的劳动,运用劳动资料,作用于劳动对象,生产出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产品的过程。比如,纺纱过程就是通过纺纱工人的劳动,使纺纱机作用于纺纱用的棉花,生产出棉纱的过程。但是,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过程的这三个要素的结合是通过资本家购买劳动力和生产资料来实现的。因此,资本主义的劳动过程具有以下两个显著的特点:

第一,劳动者受雇于资本家,因此,劳动者的劳动属于资本家所有,而不属于他们自己所有,他们的劳动是在资本家的监督下进行的。

第二,资本家既然占有和支配了工人的劳动,那么,劳动的成果,即劳动者生产的产品,就归资本家所有,而不归劳动者自己所有。

上面我们把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只看作是创造使用价值的劳动过程。但是,资本家购买劳动力的目的,并不是为了生产满足自己需要的某种使用价值,而是为了生产一种具有价值和剩余价值的商品。他之所以需要生产一种使用价值,只是因为这种使用价值同时又是价值和剩余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所以,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并不单纯是创造使用价值的劳动过程,同时也是价值增殖过程。

下面,我们就来分析资本主义的价值增殖过程。为了说明资本主义的价值增殖过程,我们先来分析价值形成过程。

按照前述马克思提出的劳动二重性学说,商品生产者的劳动作为具体劳动创造了新的使用价值,同时,把生产资料的价值转移到新商品中;而商品生产者的劳动作为抽象劳动又形成新的价值。下面以此原理为基础阐述商品棉纱的价值是怎样形成的。假定纺纱厂资本家雇用纺纱工人一天所需要支付的劳动力价值为3元;而这3元价值,纺纱工人用6小时的劳动就能够创造出来。再假定工人纺6小时纱消耗10斤棉花,价值为10元,同时还消耗价值为2元的1个纱锭(为了分析简便,假定纱锭代表生产中所消耗的一切生产工具和设备)。这样,经过工人6小时的劳动之后,10斤棉花便纺成了10斤棉纱。那么,这时这10斤棉纱的价值是多少呢?

首先,根据劳动二重性原理,纺纱工人用他的具体劳动改变棉花和纱锭的自然形态为一种新的使用价值——棉纱,同时将原有棉花、纱锭的价值保存下来并转移到棉纱上去的。因此,10斤棉花和1个纱锭的价值总共是12元,所以现在通过具体劳动转移并保存在棉纱里面的价值仍然是12元。

其次,资本家在购买劳动力上所支付的这部分价值是不能转移到商品上来的,因为工人已经用它来购买各种生活资料并消费了,而同时纺织工人在生产过程中消耗了抽象劳动并形成了新的价值,这个为资本家重新生产出的价值相当于劳动力价值。根据前面的假定,资本家雇用纺纱工人一天的劳动力支出为3元。这3元虽然被工人用来购买生活资料而消费掉了,但因他在把10斤棉花纺成棉纱的过程中耗费了6小时的抽象劳动,这6小时的抽象劳动创造了3元的价值,所以就有3元的新价值加入到10斤棉纱上面。

可以看出,由10斤棉花纺成的10斤棉纱的价值共计15元。其中,有12元是由具体劳动从棉花和纱锭上转移过来的,另外3元是由工人抽象劳动新创造的。这样,棉纱的价值恰恰等于资本家原来为购买棉花、纱锭和劳动力所支付的价值。这个生产过程就是价值的形成过程,但是,如果只是到此为止,那么资本家价值增殖的目的就没有达到,这是资本家绝对不能容忍的,资本家为了实现价值增殖,必须把价值形成过程变为价值增殖过程。

下面同样以纺纱为例说明资本家如何把价值形成过程变为价值增殖过程。我们假定工人的工作日是12小时。如果工人劳动12小时,那么就需要比过去多消耗l倍的棉花和纱锭,即消耗20斤棉花和2个纱锭。与此相适应,资本家购买棉花和纱锭所支付的资本价值也需要增加1倍,即由12元增加到24元。但他购买一天劳动力所支付的价值仍然是3元。在经过工人12小时的劳动之后,24元棉花和纱锭的价值,依然全部由工人的具体劳动转移到棉纱上来,而纺纱工人12小时抽象劳动新创造的价值却比资本家用来购买劳动力的价值多出了1倍,即由原来的3元变为6元。这样,当生产过程结束时,在20斤棉纱当中,就总共包含了30元的价值,而资本家为生产这20斤棉纱所花费的价值一共是27元,这多出来的3元就是剩余价值。于是,价值形成过程就变为价值增殖过程。

可见,正是因为资本家把雇佣工人的劳动时间延长到为补偿劳动力价值所需要的时间以上,生产过程中新创造的价值才超过了劳动力的价值,从而资本家能够从雇佣工人身上榨取到剩余价值。因此,马克思说:“价值增殖过程不外是超过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221页。所以,价值增殖过程是在价值形成过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考察,我们在既在流通中、又不在流通中的条件下解决了前面所遇到的资本一般公式的矛盾。

这里说资本既在流通中进行,是因为只有经过流通过程,资本家才能购买到劳动力这种特殊的商品和其他生产资料,并且资本家要经过流通过程而卖出商品,实现剩余价值;而之所以又不在流通领域中进行,是因为流通只不过为生产剩余价值提供必要的条件,而价值和剩余价值的生产,都是在生产领域内进行的。在这个前提条件下,既遵守了商品交换的规律,又可以获得剩余价值。这是因为资本家在流通中按照价值买进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然后就消费它们的使用价值。劳动力的消费过程,同时也是商品的生产过程。这个过程结束时,资本家取得了包含一定价值的商品。然后按价值把商品卖出去,结果他便得到了一定量的剩余价值。整个流通过程是按照等价交换原则进行的。

据此可见,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研究,揭示出剩余价值的源泉。马克思的这一发现是一个划时代的贡献。马克思通过揭示剩余价值的来源和资本主义生产的秘密,阐明了雇佣劳动和资本的真实关系,从而建立起科学的剩余价值学说。马克思的剩余价值学说是理解全部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关系的一把钥匙,离开它就无法说明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任何一个经济现象。正是依靠这一学说,马克思得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科学结论。列宁在评价剩余价值学说在马克思全部经济理论中的地位时指出:“剩余价值学说是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基石。”《列宁全集》,第23卷,46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

二、资本的本质

通过上述对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分析,我们又进一步认识到,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资本家所拥有的资本只有通过剥削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才能实现价值增殖,才能不断地给资本家带来剩余价值。因此,资本虽然表现为商品、货币等,但它们本身并不直接就是资本,只有当它们被用来作为剥削雇佣工人的手段从而获得剩余价值时才是资本。所以,资本本质上反映的是人和人之间的生产关系,即体现的是资本家和雇佣工人之间的剥削关系。因此资本不是一个永恒的范畴,而是一个历史的范畴。

当然,资本的这种本质并不是直观地一眼就能看出来的,因为资本从现象形态上总是表现为厂房、机器、设备、工具、原料、制成品等物品。资本本质上所体现的生产关系是被这些物的外壳所掩盖着的。因此,在人们的观念上,好像厂房、机器这些物品天然就是资本,它们天然具有增殖价值的能力,这种错误的观念实质上就是资本的拜物教。

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分析,指出这些观点实际是把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和劳动过程相混淆,从而把人类社会劳动过程的生产要素看成是资本,实际上,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并不是一般物质生产的劳动过程,它的本质是价值增殖过程,因此,一般的物质生产过程中的生产要素并不是资本,只有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或者资本的价值增殖过程中,各种生产要素才作为资本发挥作用,资产阶级把人类社会的物质生产过程中的各种生产资料都看成资本,无非是为了掩盖着资本主义剥削的关系,并企图把资本主义制度说成是永恒的社会制度。

三、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为了进一步揭露剩余价值的来源和阐明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还必须进一步分析资本的不同组成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作用。资本在生产过程中采取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两个不同的形态,马克思根据两部分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上所起作用的不同,将其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在资本主义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中,资本家为了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必须把他的一部分货币用来购买生产资料,其主要包括厂房、设备、原料、辅助材料等,这部分以生产资料形式出现的资本,它们的使用价值只是转换自己存在的物质形态,而它们的价值量不发生任何变化,不发生增殖,所以马克思把这一部分资本叫做不变资本,用字母c表示。

同时,资本家从事剩余价值生产还要购买劳动力,但是如前所述,资本家投在劳动力上面的那一部分价值不是被转移的,而是由工人的劳动再生产出来的。在生产过程中,工人所创造的新价值,不仅包括相当于劳动力价值的价值量,而且还包括一定量的剩余价值。由于这一部分资本价值是一个可变的量,所以马克思把这一部分资本叫做可变资本,用字母v表示。

根据资本的各个因素在价值增殖过程中的作用,把资本划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这是马克思的伟大功绩之一,对于揭露剩余价值的来源以及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这种区分揭示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源泉,即剩余价值是由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可变资本带来的;其次,这种划分还为我们准确地计算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提供了可靠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