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适应气候变化与低碳城市规划
一、气候变化对城市的影响
气候变化和城市化是使得人类易受灾害影响的两个主要因素(董锁成等,2011)。这种影响突出表现在由于气温升高、海平面上升和各类极端气候事件(热带气旋、风暴潮、极端降水、河流洪水、热浪与寒潮、干旱)导致的一系列自然灾害,及其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供水、供电、取暖设施等供应所带来的压力(世界银行,2009)。
(1)气温升高和海平面上升是城市面临的主要气候风险源。越来越多的城市将面对更频繁的极端高温或寒冷现象。更炎热的夏天将降低人们的舒适感,而城市热岛效应(硬质铺面和建筑物主导的形态使城市温度升高3℃~6℃)更是加剧了这个问题。在欧洲,2003年的一场热浪曾致使14800个法国人丧生,37000个欧洲人丧生(谈建国等,2004)。近几年来,北京、上海、南京、武汉、重庆、广州、常州等城市同期最高气温的历史纪录一一被打破。
海平面上升将是沿海城市面临的最大威胁之一。全世界20个巨型城市中有15个处在易受海平面上升影响的区域,而全球大约有3.6亿的城市居民居住在海拔不足10米的沿海地区(World Bank,2010)。即便海平面只是上升2~3米(21世纪内很可能发生),也会对这些城市造成严重威胁。中国是居住在低海拔地区城市人口数量最多的国家,并且仍处在人口不断从中西部向东部沿海发达地区迁徙的过程中,同样受到海平面上升的严重威胁。
(2)气候变化可能导致洪水、海啸、风暴潮、极端降水等极端自然灾害现象,而城市群因其规模大、经济活动聚集、经济社会联系复杂等因素,更容易受到气候灾害的侵袭并造成重大损失。世界银行与亚洲开发银行对东南亚三个沿海城市(曼谷、胡志明市、马尼拉市)的一项研究发现:在气候变化影响下,到2050年过去可能50年一遇的极端天气事件可能会变为15年一遇(曼谷),年平均气温有可能上升1.4℃以上(胡志明市),季节平均降水可能增加4%(马尼拉市),总之,更大面积土地和更多人群会受到气候变化风险的威胁。
近年来,我国城市中的降水纪录屡屡被打破,2011年引发“到北京看海”、“到武汉看威尼斯”等媒体关注的严重积水问题,2012年北京“7·21”特大暴雨事件中有数十人丧生。到2050年,我国降水量还将增加2%~5%。暴雨等极端气候灾害事件将引发交通阻滞、受灾民众转移困难、疾病大面积传播、基础设施受损及供应不足等严重问题。
二、城市形态与适应性策略
从适应性策略的角度看,城市的空间布局及规划应当基于海平面上升与平均气温升高、极端气候事件与自然灾害发生频率提高、海平面在未来100年可能上升60厘米的情境来进行谋划(World Bank,2010)。我国仍处在快速城市化的进程中。近年来因气候变化导致的各类极端天气事件发生越来越频繁,影响越来越大。而我国目前的城市与区域规划和政策体系很少将适应气候变化考虑在内。
都市连绵区(或城市群)尺度上的适应策略,首先需要从气候变化风险控制的角度来审视和评估我国城市化的空间战略。目前,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制定了以特大城市和大城市为龙头、以中心城市为核心发展城市群的城市化空间战略。但是,城市群不仅是城市和区域发展的重要引擎,同时也是受气候变化影响的脆弱敏感地区。必须基于气候变化风险脆弱性的评估,调整城市化的空间格局,建设更具弹性的城市体系和城市空间形态。
单个城市尺度上的适应策略,首先应当基于防范各类极端天气事件及自然灾害来进行基础设施建设。例如,针对海平面上升的可能性,伦敦已经在市区南部的泰晤士河上修建防洪闸,以防止受到风暴侵袭;荷兰也实施了许多类似措施。我国虽然一些城市也在加强海堤建设,修建防洪闸,但很少有全面考虑海平面上升所带来的海水上溯、淡水减少、湿地消减、地表下沉、洪涝加重、产业风险等一系列危害的综合应对方案。
规划师应及时学习和补充相关知识与理论,熟练掌握更多抵抗洪水、风暴潮或极端降水的措施,根据气候变化对各类设施的影响及可能导致的危害,调整目前的城市建筑设施的规划和设计标准。例如,适应气候变化的地表与道路设计应当使建成环境内部及周围留有一定的软质空间,以提高极端降水情况下的排水效率;使用建筑出挑遮阳、人行道顶棚、保持建筑内夜间凉意等措施可以提高人们的舒适感;减少用深色沥青(吸热)覆盖的地面,为屋顶涂上浅色(反射热量),修建植被覆盖的“绿色屋顶”等。此外,高密度城市空间可能会造成城市热岛效应,而频繁使用空调会导致更多的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这并非应对气候变化的有效方案。很多城市用植树计划来代替空调,比如纽约、丹佛和洛杉矶都已开展“百万棵树”行动来增加城市植被,值得我国城市学习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