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喻连珠:李瑞环著作中的比喻和用典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10.你要想多吃西瓜,就得研究种西瓜,不能天天光是研究西瓜怎么切。

原文: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充分发挥和吸引力的不断增强,归根到底,都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打个比方来说,你要想多吃西瓜,就得研究种西瓜,改良西瓜品种,提高西瓜产量,不能天天光是研究西瓜怎么切。(1990年8月17日在听取黑龙江省委工作汇报时的讲话,《看法与说法》,34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解读: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问题,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基本问题。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发展水平。马克思说:“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的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2版,第2卷,2~3页,人民出版社,1995)

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各个历史时期,既有过符合这一规律取得建设成就的历史经验,也有过违背这个规律,从而给社会主义建设带来损失的惨痛教训。李瑞环用“种西瓜”比喻生产即生产力,用“切西瓜”、“吃西瓜”比喻分配、消费即生产关系,形象而又直观地说明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要适合生产力。所以,最重要的是琢磨怎么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让“西瓜”长得又多又大,才有“切西瓜”和“吃西瓜”可言。这样就把一个复杂的理论问题讲得十分明白、透彻。

从历史教训上说,上个世纪50年代,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一场深刻的生产关系大变革,是一次触及亿万人利益的大革命。尽管这场变革没有引起剧烈的社会动荡,但是由于理论认识不足,匆匆忙忙上阵,推进过程又操之过急,留下了不少后遗症。事实证明,这是生产关系超前革命的一次社会运动。土改后广大农民分得了田地,一些农民在生产资料私有基础上自发搞起互助组,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但互助组尚未巩固和全面铺开,就匆忙转入了初级社;初级社才搞了一两年,还没站稳脚跟,就过渡到高级社;高级社还没发展成熟,又兴起了人民公社化运动。手工业和工商业的改造也大抵如此。这种超越社会生产力的水平频繁变革生产关系的做法,使人们的生产积极性受到了极大的挫伤,实际上是犯了社会变革的急性病。正如邓小平所说:“我们都是搞革命的,搞革命的人最容易犯急性病。我们的用心是好的,想早一点进入共产主义。这往往使我们不能冷静地分析主客观方面的情况,从而违反客观世界发展的规律。”(《邓小平文选》,1版,第3卷,139~140页,人民出版社,1993)

从历史经验上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纠正了长期“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路线,明确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把经济建设作为各项工作的重心。从此以后的一系列改革措施,比如农村实行的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从根本上说都是依据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水平这一原理进行的,都是围绕着如何调动和激发人们的生产积极性而展开的。李瑞环说:“最后搞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成功了。为什么成功了呢?就是因为它适合了当时的生产力的状况。”(《看法与说法》,181页)包产到户,开始时不少人是想不通的、反对的。许多地方写文章批安徽、批万里,说包产到户是“资本主义复辟”。当时万里也找人写文章准备反驳。文章怎么写?就是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写起。包产到户后来得到邓小平支持,他说:“既然能增产,可以先试试”(《看法与说法》,182页)。问题解决了,这些批判的和反驳的文章都没有发表。

历史的经验和教训证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这一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是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

(吴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