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马克思经济学的比较优势
在西方经济学普遍盛行的今天,马克思经济学的地位如何呢?在中国,马克思主义不仅是指导思想,而且即使从经济学的角度看,马克思经济学依然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
1.研究对象和揭示问题层次的比较优势
关于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的序言中开宗明义地指出,“我要在本书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而当代西方经济学则研究资源配置、经济运行、标准的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经济运行所需要的微观基础、宏观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以及人们的行为和选择。通过对比可以看出,无论从历史的还是现实的角度看,马克思关于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规定都颇具比较优势。
马克思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旨在揭示更深层次的问题。这些深层次的问题包括:(1)透过物的关系揭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他指出:“这里涉及到的人,只是经济范畴的人格化,是一定的阶级关系和利益的承担者。”(2)揭示社会的经济规律。他说:“本书的最终目的就是揭示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
不仅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实际上早期的经济学大家无一不研究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亚当·斯密所推崇的市场经济体制,就是一种生产方式。这样的生产方式要求“看不见的手”发挥作用,而“看不见的手”之所以能够发挥作用,是因为政府发挥作用的范围受到了严格限制,只扮演“守夜人”的角色,只提供公共产品。大卫·李嘉图把研究的重点放在利润或者说剩余价值的分割上,认为新生的工业资产阶级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主要力量,分配应当有利于新生的工业资产阶级。重农学派的代表人物魁奈则认为只有农业才是真正的生产性领域,经济政策应当有利于从事农业而生产社会财富的创造者。至于把研究重点确定为经济运行,则是因为资本主义生产的经济体制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确立之后,经济学的任务发生了历史性转变。这些分析说明,当社会处于重大变革时期时,尤其要研究生产关系的变革,因为变革首先是生产关系的变革。
我国正处在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的时期,处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面临着确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性任务,研究生产方式、生产关系、分配关系,并使之科学、高效,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经济学家义不容辞的责任。
2.研究方法的比较优势
马克思指出:“分析经济形式,既不能用显微镜,也不能用化学试剂。二者都必须用抽象力来代替。”马克思所讲的抽象法,是从最简单的范畴开始,从大量的现象出发,经过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归纳总结、改造制作,从中概括和寻找到事物的内在联系即规律性的东西。
马克思给我们树立了应用抽象法的典范,《资本论》通篇贯穿着抽象法。马克思说:“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的财富,表现为‘庞大的商品堆积’,单个的商品表现为这种财富的元素形式。因此,我们的研究就从分析商品开始。”从商品这个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最简单的范畴出发,马克思揭示了商品的内在矛盾、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存在的原因、资本主义的商品经济、剩余价值的生产和分配、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所需要的条件,以及资本主义的发展趋势。如果没有抽象法,资本主义的生产和各种社会矛盾就可能只是一堆杂乱无章的材料,是一种现象,人们很难把握它的头绪和走势。
当代西方经济学在研究方法上着重于数学方法,着重于建立模型。试想,用数学和建立模型这种近似于“化学试剂”和“显微镜”的方法,能研究《资本论》、《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所要揭示的问题吗?大概很难完成,因为这些理论无法数学化。建模适用于经济学的任务发生了变化,即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建立,经济学的研究更着重于经济运行的情况。如果不弄清问题的性质,为了建模而建模,反倒可能会使问题复杂化,加大研究的成本。凯恩斯曾经批评道,把一组经济分析用符号的假数学的方法变成公式,加以形式化,其最大弊端乃在于这些方法都明确地假定:其讨论的各因素绝对独立,而只要这个假设不能成立,则此等方法之力量与权威便会一扫而净。近代所谓的“数理经济学”太多只是杂凑,陷入神气十足但毫无用处的符号迷阵中,把现实世界中之复杂性与信息相通性置于脑后。
3.立体感和历史透视力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的又一比较优势
美国学者E·雷·坎特伯里在他所著的《经济学简史》一书中指出,历史是研究思想的基础……在经济学家眼中,历史从来都不会被忽略。就此而言,马克思的经济学无疑是一个标杆。马克思经济学坚持历史与逻辑一致的原则,具有立体感和历史透视力。在《资本论》第一卷第八章“工作日”中,马克思详细论述了围绕着工作日的长短和工作环境的好坏,个人与资本家以及政府博弈的过程。马克思指出,英国的工厂法是通过国家而且是通过资本家和地主统治的国家所实行的对工作日的强制限制来节制资本无限度地榨取劳动力的渴望的。如果没有这种限制,资本主义的正常经济运行就不能进行。马克思的这些分析告诉我们,市场经济的一系列制度安排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各种力量不断博弈的结果,这个博弈过程永远不会完结。在《资本论》第一卷第四篇“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中,马克思按照历史发展的进程,依次考察了协作、分工、工场手工业、机器大工业等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的几个阶段,证明只有当机器大工业统治了社会生产的时候,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才居于统治地位。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是通过个别资本家率先创新从而获得超额剩余价值实现的。因此,市场经济本身是一个不断通过创新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过程,创新是市场经济下的常态。
在马克思的笔下,就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也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也是立体的。据马克思考察,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化是因为土地资源变得稀缺,是稀缺的土地资源逼迫的结果。他指出,在资本主义以前的各种方式下,“牧羊业或整个畜牧业中,几乎都是共同利用土地,并且一开始就是粗放经营。”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的转化,是“由于耕作的自然规律,当耕作已经发达到一定的水平,地力已经相应消耗的时候,资本(在这里同时指已经生产的生产资料)才会成为土地耕作上的决定要素。”换言之,此时的资源约束条件发生了变化:土地稀缺了,资本和技术变得相对充裕,资本和技术可以替代土地的稀缺,于是经济增长方式发生了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的转变。今天,我们面临的资源约束条件已经发生了变化,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历史的、必然的趋势。
马克思经济学研究中的立体感和历史透视力,告诉我们经济学不是一把简单的螺丝刀,不是放在美国能用,放在中国也能用的。我们不可能隔断历史、隔断体制沿革。从哲学层面看,任何优秀的都是相对的,在彼一条件下是优秀的,在此一条件下就不一定是优秀的,在给定的条件下有着特定的优秀。把历史和现实结合起来,寻找自己的优秀之处,而不是片面地照搬别人的优秀,这才是最难的。一句话,我们要了解中国的国情,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服务。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理论联系实际的经济学,马克思在大英博物馆里阅读了大量资料,感知了英国的商品经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一个开放的系统,马克思借鉴了古典经济学的研究成果。马克思具有强烈的使命感。所有这些,都是我们应当向马克思学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