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视域下的爱默生思想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研究思路和结构安排

本书借鉴德国艺术史家卡尔·施纳斯(Karl J. F. Schnaase)把“精神的因素作为具有代表性的本质的价值,并运用包含着经验主义和推论的辩证的方法,对艺术和文化加以综合”的研究思路,[意大利]里奥奈罗·文杜里:《西方艺术批评史》,迟轲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39-140页。卡尔·施纳斯(Karl J. F. Schnaase, 1798—1875),德国艺术史家,1843—1864年撰写了总括性的艺术史。将“伦理化存在”作为核心思想,以“经验—理性”的认知发展规律作为隐形线索来构筑内容框架,展开对文学和文化的双重讨论。本书以19世纪美国社会的文化背景为基础,运用心理学、美学、伦理学、历史学和社会学等研究视角分别从作者、读者、文本和世界四个方面分析爱默生思想的伦理特征,从文学和文化两个层面审视美国浪漫主义文学的特点和美国民族精神的实质,并站在宏观的文化视角探讨美国在世界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爱默生“世界大同”理想的文化意义,力图多维度地展示爱默生思想的深刻内涵。在大量阅读文献的基础上,本书采用宏观论述和文本细读、微观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爱默生的思想进行归纳和总结,探讨爱默生思想的时代意义;通过跨学科、多角度的分析,立体地把握爱默生对于个人、伦理、命运、责任、民族、世界等问题的思索。本书通过展示爱默生对人类社会生活的艺术重构和对人类心灵世界的审美表达,揭示了文学与人类生活、时代精神之间的关系。

除第一章绪论和第七章结论之外,本书主体分为五章。第二章详细追溯了爱默生思想形成的理论渊源,根据历时和共时两条线索分别从哲学和文学两个方面对影响爱默生思想的理论进行归纳,从中总结爱默生思想的发展路径、概念框架和理论特点。这一章主要围绕人的认知特点和同一精神的伦理价值为论述焦点,为第六章展开的爱默生以人为本的普世价值观的研究奠定基础。

接下来三章围绕“作者”、“读者”、“文本”三个关键词对爱默生的思想内容展开论述。本书从第三章到第六章分别以“作者”、“读者”、“文本”、“世界”设置研究内容框架,借鉴了古斯塔夫·万·克罗姆福特在《爱默生的伦理学》中的观点,他认为利用艾布拉姆斯对传统艺术批评中诸种坐标的分类方法,即把艺术家、欣赏者、作品、世界四个坐标进行的三角形架构有助于阐释爱默生的文学观。他还指出爱默生关注作者的自我表述能力以及文学对读者的启示功能都对应了艾布拉姆斯以“表述”和“实用”为导向的文学创作理念。参见Gustaaf Van Cromphout,Emerson's Ethics(Columbia and London:University of Missouri Press),1999,p.147;Meyer Howard Abrams,The Mirror and the Lamp:Romantic Theory and the Critical Tradition(New York:W.W.Norton and Co.), 1958, pp. 3-29.在爱默生的文学思想中,“作者”、“读者”、“文本”、“世界”四个内容模块中的前三者是并存的逻辑关系,而“世界”则是一种基于前三者的推导性论述。第三章探讨了作者创作的伦理准则。首先从文学创作理论和认知思维的层面阐述了作者的伦理使命和作品伦理思想的表现过程。爱默生将“伦理化存在”确定为文学的创作目标,利用想象、象征以及人物性格的典型化作为实现文本伦理效果的叙事策略。第四章论述了文学阅读的伦理准则,强调个人意识的自觉性,以及实现“存在”伦理意识的主体建构。这一章的内容安排与第三章相呼应,首先阐述了读者阅读的伦理使命和以伦理为导向的阅读理解层次。内容上的这种呼应式安排是为了强调读者和作者在认知发展路径上能够产生思想共识作以铺垫。爱默生将阅读的想象性体验和读者的自我阐释作为文本伦理内涵的剖析策略,强调读者阅读的自主性,表达了一种潜在的民主和自由的思想。爱默生同时规定了读者的自主性是相对的自由,读者的自律是实现价值判断的中立性与体现社会群体属性的前提。第五章则是在作者和读者思想共识的基础上,论述了文本的伦理功能与社会意义。结合个人“存在”的社会属性,爱默生论述了“伦理化存在”的三种普遍联系: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并将它们所反映的伦理精神作为文本预设的类型化主题,指明个人的“伦理化存在”亦是一种道德规范性的社会性存在。这一章将从社会意义上再次阐明“伦理化存在”的精神实质,以及个人“存在”如何在满足个体精神的同时亦能推动社会的发展,特别强调了个体和整体、特殊和一般的问题。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本章以爱默生的诗歌《杜鹃花》为例剖析了价值预设在文本实践中的实现策略以及文化启示。从爱默生的整个创作可以看出他的文学思想的系统性表述和实践性应用,爱默生肯定了文学伦理精神的相对恒定性和变化性,显示出超越时代的哲理智慧。

第六章是在“作者”、“读者”、“文本”三章围绕精神共通性论述的基础上从文化视角展开进一步探讨。爱默生从世界层面提出了普世价值理念,并基于当时的现状对美国作为独立国家的发展进行了思考,他认为普世价值是世界发展进程中人类共同追求的价值观,是建立共识民主的前提。爱默生“世界大同”的构想希望人类通过伦理法则能够实现整体的和睦共处,国家间通过协作式发展共同促进世界的繁荣有序。作为“世界公民”的各个国家有义务遵守普世价值,为推动世界的和平发展做出各自的贡献。爱默生在文化视角上把“伦理化存在”看作一种有着特定目的和潜在规律的普遍性存在。他提出国家的“民主化存在”表明“世界大同”不是同质化的过程,这一思想的现实意义在于证明了全球化为多元文化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世界主义视域下文学和文化的交往模式的重要前提就是要实现认知观念的转变。

第七章结论。综合上述几章的分析,本书总结了爱默生关于文学要素之间的有机环动模式,以此说明爱默生的思想不仅具有文学和文化的双重内涵,而且展现了人文性、社会性和世界性的特点。通过研究爱默生思想可以阐释美国浪漫主义文学不同于传统浪漫主义文学的创新之处,同时理解其思想如何推动了美国民族文学与民族文化的建构,以及如何促进全球化背景下国家间的和谐共处。

可以说,爱默生的思想既融合了传统的伦理精神,也包含了他的批判性理论和现代性观念。他提出的个人主义与世界公民、文学世界和生活世界等概念在本书中实现了内在统一。本书主要涉及的内容可以归纳为:(1)爱默生思想的主旨在于以文学为媒介对美国社会文化进行审视和建构,包括对个人、社会和世界三方面关系的思考和总结。(2)爱默生的思想呈现跨越式的特点,而不是局限在某一种文学流派或传统观念的条条框框中。爱默生通过对现实生活的审慎观察和思考,从“经验—理性”的认知逻辑和伦理、社会、文化等多重视角引导人们关注美国的现实问题以及发展趋势。在结构安排上,本书以“感知经验到抽象理性”的认知发展规律作为内在逻辑线索贯穿全文,注重章节间内容的连贯性和对称性;以“作者”、“读者”和“文本”作为主体研究内容,展开对爱默生思想的文学和文化意义的双重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