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低碳经济发展的历程及其现状
4.1 低碳经济发展的历程
大力使用低碳能源、发展低碳经济、实现低碳发展是应对气候变化与能源危机的重要举措。从IPCC的报告(见表4—1)可以看出人类对碳排放的影响巨大。为此,英国率先提出了要大力发展低碳经济的计划。2003年2月英国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发表了题为《我们的能源未来:创造一个低碳经济》的白皮书,计划到2050年,把英国变为一个低碳经济国家,发展、应用和输出先进技术,创造新的商业和就业机会,使英国乃至欧洲在全球能源市场发展方面领跑世界。低碳经济的核心内涵是改善能源结构、减少能源消耗、提高能源效率、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增加碳汇,实现与碳排放脱钩的、可持续的、新的经济发展模式,本质上需要低碳能源的大力支持。
表4—1 IPCC评估报告
资料来源:根据历次IPCC评估报告整理。
随后,低碳经济迅速得到世界各国响应,“低碳经济”与“低碳发展”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其主要进展如下:
2005年1月起,欧盟开始排放权交易制度;
2007年2月,欧盟将“低碳经济”作为其影响成员国经济政策的重点之一;
2007年4月,应英国要求,联合国安理会召开气候变化高级会议;
2007年6月,中国国家应对气候变化领导小组成立;
2007年8月,八国集团在日本洞爷湖召开能源安全气候变化会议;
2007年9月,APEC会议将减排目标作为核心话题;
2007年9月,在联合国会议后,美国邀请13国代表讨论气候变化;
2007年10月,诺贝尔和平奖授予戈尔与IPCC;
2008年7月,日本发布《建设低碳社会行动计划》,全力推进低碳社会的建设;
2008年7月,欧盟会议高票通过《欧洲战略能源技术计划》;
2008年11月,美国新政府关注“绿色低碳能源”;
2008年尽管受到全球金融市场风暴的影响,全球碳市场的交易总额仍上升了87%,达到1200亿美元;
2009年2月,美国复兴与再投资法案向与能源有关的项目投入970亿美元;
2009年3月,2009中国国际节能减排和新能源科技高层论坛开幕;
2009年7月,G8在意大利召开经济大国能源安全与气候变化论坛领导人会议;
2009年9月,联合国召开气候变化会议关注低碳发展;
2009年11月,中国节能减排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高层论坛开幕;
2009年11月,奥巴马访华双方签署《中美联合声明》,其中重点之一就是气候变化、能源与环境,关键是向低碳经济转型;
2009年12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会议(简称COP15)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举行,会议初步达成《哥本哈根协议》、《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两个工作组尚存分歧的“主席案文”,及《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和《京都议定书》第五次缔约方大会(CMP5)的两个决定。可见,《京都议定书》凝聚了共识,将是国际社会共同应对气候变化谈判的新起点。
2010年7月,“第三届世界环保大会”在北京举办,大会涉及社会各界十分关注的低碳、环保、新兴经济等领域;
2011年6月,由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UNIDO)和国际节能环保协会(IEEPA)共同主办的第四届环保大会在中国青岛举办,以“经济转型与发展中的低碳使命”为主题,深入探讨“低碳发展与经济模式、产业转型与市场培育”议题;
2012年3月,“加拿大国际环保展览会”在加拿大温哥华举办,会议涉及循环发展及可再生能源、空气质量管理、环保建筑产品与技术、污水处理技术等十几个主题;
2012年6月,第六届环境科学与技术国际会议在美国休斯敦召开;
2012年10月,主题为“北美的环境、社会和文化”的会议在加拿大的阿尔伯达卡尔加里举行。
总之,经过数十年的发展,低碳经济逐渐深入人心。当然,低碳经济提出了不过十年,故从这一点来看中国低碳经济的发展只不过是最近几年的事。但如果从污染物的减排、资源的再利用与充分利用来看,循环经济也算是低碳经济的一种,只不过是低碳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罢了。因此,对于低碳经济的发展要进行全面的了解,应当从循环经济的发展入手来进行。依据技术进步与理念发展,可将低碳经济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
4.1.1 初级低碳经济发展阶段
初级低碳经济发展阶段,是低碳经济发展的第一阶段,它是与循环经济发展时期相伴随的阶段,所以也可称之为低碳经济的循环经济发展时期。对于循环经济,其思想萌芽可追溯到环境保护兴起的20世纪60年代。而“循环经济”一词,首先由美国经济学家K.波尔丁提出,主要指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性增长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中国从20世纪90年代起引入了关于循环经济的思想,此后诸多的学者对其理论和实践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具体来说,中国自1998年起,先是借鉴德国,引入循环经济概念,确立“3R”原理的中心地位;然后,于1999年从可持续生产的角度对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进行了整合;而2002年则从新兴工业化的角度认识了循环经济的发展意义;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并将循环经济理念纳入,确立了物质减量化的发展战略,同时,胡锦涛总书记也明确提出“要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将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贯穿到区域经济发展、城乡建设和产品生产中,使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的发展精神;到了2004年,提出应从不同的空间规模——城市、区域、国家层面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龚建文,2008);在2005年,国务院下发了《国务院关于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的通知》国发 [2005]21号和《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国发 [2005]22号等一系列文件,“十一五”规划也把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列为基本方略;同年,中国著名的循环经济学家吴季松(2005)又提出了“新循环经济”的理念,将原有的“3R”扩展到了“5R”,即在原有的资源利用减量化(Reduce)、再使用(Reuse)、再循环(Recycle)的理念基础上增加了再思考(Rethink)、再修复(Repair)的思想,这大大丰富和深化了循环经济的内容。
总之,经过这十年左右的发展,循环经济理念通过各种传媒方式和途径,有效地进行了宣传和推广,这为低碳经济的成长,可以说是打下了一定的基础。但仍需认清,当前的循环经济发展还没有完全得以落实,在其实施的体制、法规、制度等方面还存在着诸多漏洞和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因此,低碳经济的发展也必将要经过一个循序渐进、逐步推动的过渡时期。
4.1.2 中级低碳经济发展阶段
中级低碳经济发展阶段,是低碳经济发展的第二阶段,即由循环经济向低碳经济过渡的时期。这一时期就是低碳经济概念提出并开始被实施的时期,它的最大特点就是需要人们逐渐接受和辨识。因为,循环经济的发展在中国也只是近十年的事情,人们对循环经济可以说是刚刚认可,而对于低碳经济,人们通常认为其就是要降低污染排放、实现资源充分利用,所以这两个概念会给人们造成“等同”的印象。正如前面低碳经济误区中所言,其实,这两个概念应该说是有严格的区别的。循环经济更注重资源的再利用、污染减量化问题,它的关键就是只要具备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污染物的减排技术即可;而低碳经济从原材料的选取开始就已经有了标准,即要求碳的含量要低,且要实现资源的再利用和污染减量问题。因此,从这一点上我们可以明确看出低碳经济对于投入的资源选择具有非常严格的标准和限制。可以说,在有限的投入资源里面,碳含量最低的资源才是最优的资源。可以举例来说明这一点,如要烧开1壶热水,我们可以选择煤、石油、天然气、太阳能等资源作为取能原材料,这几种能源根据今天的技术,或多或少都可以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所以无论选取哪一种材料,都可称之为“循环经济”,但如果按照低碳经济的要求,显然太阳能是唯一可选的原材料,因为其在碳的含量方面是最少的。当然,低碳经济原材料的选择还需要注意两个方面:一是所选择的最优资源要能够保证经济的运行,二是这种资源的污染物再回收利用技术应当具备。而这些要求,又往往会造成投入的资源与利用的技术不相匹配的矛盾。所以,技术创新是低碳经济得以落实的关键。
另一方面,从循环经济在中国发展的进程来看,由于技术、区域之间经济、开放程度的差异等因素的存在,低碳经济从概念的引入到有关法律法规的出台这个过渡时期应当会持续5~10年(循环经济的立法时间是2008年6月,与循环经济概念的引入时间刚好差10年),甚至会更长。而这个时期,也是人们的思想、行为与低碳经济理念不断发生冲突继而调和、最终达成统一的时期。因此,这个过程也是最为艰难和矛盾的过程。从目前的国内形势来看,中国正处于这个时期。
4.1.3 高级低碳经济发展阶段
这是低碳经济发展的第三阶段,即全面实施和普遍推广低碳经济发展的阶段,或者可称之为从自觉到自发的阶段。这一阶段的特征就是低碳经济的理念已被广泛地认可和理解,各个地区、企业、个人都能够有效地采取行动付诸实施,且技术水平、政策制度等都得到了完善和发展。正是基于这些方面的突破,低碳经济才得以“遍地开花”。而此时,资源利用效率才会真正实现最大化,低碳经济的技术、理念、应用、效率才会达到“最完美的结合”。依此可得出:低碳经济是为了实现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经济模式,且通过源头、过程、目标三方面“立体式的控制”,来保证经济、社会、环境三效益的实现,以及经济社会系统、科学技术系统与自然环境系统三系统的有机统一。
因此,对于高级低碳经济发展阶段,需要充分利用系统理论,来有效协调经济社会系统、科学技术系统与自然环境系统。这三个系统,可谓是互相作用、互相影响、互为支撑、共同发展的系统。经济的高速发展,为科学技术的进步提供了强大的资金和财政支持,也为自然环境的保护提供了物质保证;科学技术的进步,既有助于经济的快速腾飞,也为环境保护落到实处提供了智力支持;自然环境的持续发展,也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原材料,并为技术的进步提供了空间。所以,这三个系统的协调,成为了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最重要的系统保障,而这也成为低碳经济高级阶段的重要目标。要保证这一目标实现,整个社会的生产和生活行为就要从原材料的选取、技术的控制以及生产的结果方面进行“立体式的控制”,来降低和减缓碳排放量,使得整个大气候环境处于良性状态。
综上,目前低碳经济在中国乃至全球,都处于过渡时期。当然,依技术水平、经济条件、人们的受教育水平、思维理念等的差异,各个国家所要经历时期的长短也会有所区别。对于一直以全人类福祉为共同发展目标的中国来说,当前在低碳经济方面,我们首先应在理念上取得突破,其次应寻求技术和制度的创新,以便为低碳经济的发展作出贡献。
从低碳经济发展的历程来看,中国目前处于初级和中级阶段,这和低碳经济发展评价所得出的中国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层次低的结论非常吻合。所以,结合现实对低碳经济进行发展和推广,寻找其发展的最优途径,显得尤为重要。下面我们从低碳经济发展的国内外现状入手,对当前低碳经济发展的经验及得失等进行总结,以便为中国低碳经济发展提供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