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经济发展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章 低碳经济发展的范式及分类

3.1 低碳经济发展范式的概念及其技术经济范式的演化

前文对低碳经济的概念从误区的诸多方面进行了全面剖析,认为低碳经济既可以从量的规定性上去定义,即碳排放处于环境承载范围内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就是低碳经济,还可以从其质的约束性方面去考虑,即认为从源头到末端整个过程以低碳化理念为指导且付诸实际行动的一切社会经济发展模式都为低碳经济。在对低碳经济概念有所了解的基础上,低碳经济发展的范式以及范式的分类和低碳经济发展范式的适用性、特征、自身的一些优劣势等方面的研究,就成了低碳经济发展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基于此,本章围绕低碳经济发展的范式、技术经济发展范式的演化及低碳经济发展范式的分类来开展研究工作。

3.1.1 低碳经济发展范式的概念

低碳经济发展的范式,即低碳经济发展的模式,是具有与传统经济模式截然不同的特征,并与循环经济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一种技术经济范式。低碳经济发展的模式,是一种“立体式”控制污染排放的节能模式,这种“立体式”概念是指从源头到末端、从宏观到微观的各个层面有效控制污染物排放的方式。根据现有研究,中国的主要污染物数量正处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倒U形曲线的左侧,环境污染程度仍处于上升阶段(曹光辉等,2006)。同时,根据前面的分析可知,当前的能耗问题亦很严重。所以,积极推进低碳经济发展范式势在必行。

3.1.2 技术经济范式的演化

所谓技术经济范式,是指人类为达到一定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而选择的技术经济模式。按照这种定义,人类社会进入工业化社会以来有四种不同的技术经济范式可供选择,即传统经济发展范式、先污染后治理发展范式、源头治理发展范式以及低碳经济发展范式。

1.传统经济发展范式

传统经济发展范式,即线性发展范式“资源—产品—废物”(见图3—1)。这种模式对环境的破坏极大,对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也存在威胁。

图3—1 传统经济发展范式

传统经济发展的模式,是一种非理性状态下的发展模式,即人们不顾一切地掠夺资源,使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目标建立在生态环境被破坏的基础上。这种模式的建立,伴随着一些错误的思想和观念,使得发展产生的负面效应极大,令人类不堪重负。如,此种发展观认为只需要将“经济馅饼”做大,将经济发展上去,一切问题就会迎刃而解,所以,企业在生产产品的同时,毫无顾忌地浪费资源、边生产边污染,好处留给自己,坏处转嫁给社会,其所产生的大量“外部负效应”由社会来承担。可见,此种模式具有明显的缺陷和弊端,应当予以制止。

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之所以存在如此严重的弊端,是因为该种模式有两个重要的特点:一是缺乏整体性,二是协调性差。缺乏整体性,是因为这种模式把经济发展等同于经济增长,并把经济增长率作为衡量经济发展的唯一指标,认为只要提高经济增长率,社会财富就会自然增长,经济就会自然发展起来。为了追求高增长,人们对自然资源进行了掠夺式的开发,在这种发展观念的引导下,人们加重了环境破坏的广度与深度,把发展问题单纯地看成是经济问题,把资源、环境问题看成是经济发展的外生变量或外部环境。在这种发展观的指导之下,人类长期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追求产量的增长。协调性差,是因为传统经济模式的发展观以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为出发点,主张人类在进行经济行为选择时应重点考虑当前可以预期到的直接经济后果,而不涉及或忽视长期中不可预期到的未来经济后果。其将人与自然的伦理关系建立在人的价值基础上,只承认人类利益,而忽视自然以及其他物种的利益。实用主义经济伦理则把满足人类自身的需要视为经济活动的价值判断,并以这种价值判断作为标准引导人类的生产活动。其局限性在于只考虑眼前的功利与实用,而不顾及人类的长远利益。

由于人们曾长期运用传统经济发展模式,所以当前出现了诸多严重问题。

首先,在发展观念上出现了严重的错误思想,即把发展等同于经济发展。因为,传统的发展观,偏重于物质财富的增长,忽视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简单地把GDP的增长作为衡量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标尺,忽视资源的、环境的、人文的指标;单纯地把自然界看做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索取对象,忽视自然界首先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传统的经济发展观,也就是迄今为止的主流经济观认为,经济生产是由一定生产关系联系起来的人们改造乃至创造物质资料的活动与过程。衡量这种经济生产是否有效率以及水平高低的主要标准就是产量和产值。产值越高,产量越大,表明人们向自然界索取的财富越多,索取财富的能力越强,成绩越大。至于自然界是否能够无限度地供给人类资源和财富,农业时代的人们极少考虑。所以,不科学的发展观以及不正确的政绩观在现实中屡见不鲜,这对资源与环境产生了严重的破坏,严重影响和干扰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该模式已产生了严重的现实灾难。虽然,产业革命以后,随着科技的进步,近代工业的生产方式使得人类获得了比以往任何时期都要巨大的物质财富,但与此同时,“先发”的国家则忽视了自然资源和能源的限制,认为物质财富的增长是无限的,丧失了应有的警惕,英、法这些“先发”国家在产业革命后不久就遇到了国内资源短缺的困难,限制了它们的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展中国家独立并觉醒,走上了大规模经济建设之路,这样资源与经济增长的矛盾迅速激化,人们在积累了丰富物质财富的同时,也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现象屡见不鲜,人们的生活水平和质量往往不能随经济增长而得到相应的提高,世界范围内甚至出现了严重的两极分化与社会动荡。人们在享受日新月异的物质文明的同时,不得不呼吸有毒的空气,食用有毒的水、食物、蔬菜,忍受工业带来的污染,忍受生活噪音的无限干扰。伴随工业化而来的不仅是环境的污染,而且还有土壤的退化、沙化、森林的减少和物种的灭绝。这一切,都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与寿命(黄海娃,2006)。

最后,该种模式给企业的转型也带来了困难。因为,传统的发展模式是以资源的过度利用,或者说是“挥霍浪费”为代价的,并且是以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为前提的。众多的企业接受了这些思想,长期以来坚持错误的做法。所以,让企业转型存在重重困难,一方面在思想上让其进行全面转变明显具有难度,另一方面更新设备所产生的高成本负担也成为了企业的“桎梏”。

综上,这种模式确实存在着诸多的弊病,应当予以摈弃,而寻找适合于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型模式,所以先污染后治理的模式随后诞生了。

2.先污染后治理发展范式

经济发展采取的先污染后治理的范式,也叫“亡羊补牢”范式(见图3—2)。这种模式是指以污染环境为代价发展经济,然后再采取措施治理被污染的环境。“先污染后治理”所付出的代价比事前防治污染的代价要高得多,甚至有些污染依靠当前的技术是难以解决的。所以,当前许多国家都采取各种措施努力避免“先污染后治理”,中国也不例外。

图3—2 先污染后治理发展范式

在中国,中共党中央和中国政府多次强调中国绝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但是一些地方和一些企业,置国家环境政策、法规于不顾,大肆破坏、污染环境的现象并未得到彻底遏制,“先污染后治理”之风依然存在。在理论界,甚至有学者以发达国家曾经历“先污染后治理”才解决环境问题为由,欲将“先污染后治理”归纳为社会经济发展中带有普遍性的规律,称其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不可逾越的阶段。

然而,作为发达国家的日本在回顾其本国工业化历程时,认为“先污染后治理”给社会和公众造成的损害是巨大的,所付出的代价比事前防治污染投资要高出10倍还多。所以,应以史为鉴,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如继续选择走“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其所付出的代价可能不仅仅是经济上的超额支付,由于国情和时代的差异,以及我们所依存的生态环境的脆弱性,中国还可能在理论推算的污染排放峰值未到之前,就发生“生态泡沫”破裂、环境“不堪重负”的恶果。

对此,可从以下五个方面探究其原因。其一,中国主要污染物的排放总量已远远超过环境自净能力,像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均居世界第一,若不采取断然措施,污染物排放量总量不仅会居高不下,而且还会继续增加,环境污染已成为中国社会不可承受之“重”。其二,环境突发事件高发期已然来临,2009年年末以来,平均每两天就发生一次水污染事故。在一些地方,长期污染对人民健康造成的损害已从隐性转变为显形,典型表现就是不断增高的癌症发病率;污染的反作用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蚕食改革开放的成果。其三,人民生活水平和环境意识的提高,使人们的维权意识和改善生活质量的呼声高涨。反映在实践中,就是以环境维权为特征的群体上访甚至与排污企业的冲突事件时有发生,能否依法公正地处置此类事件,成为考验政府执政能力的新课题。在一些地方,公众对环境污染的忍受程度已近极限,私力救济开始萌芽。其四,国际社会的约束。在发达国家“先污染”的时代,人们对环境问题的认识远远低于当今,环境容量也远比现在丰富,无论是国际法还是国内法,对环境污染的管制都十分有限,而在生物多样性、臭氧层保护、减缓气候变化等方面更是空白。而今,情形截然相反,发达国家“先污染”时的“宽松”外部条件已一去不复返。更严重的是,发达国家借全球化之势,将高污染、高能耗的制造业纷纷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包括中国,借此完成了本国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却加重了我们的压力,在全球化的击鼓声中,“污染之花”花落我家。污染排放和资源消耗大国正在成为西方国家“妖魔化”中国的一个新选项。其五,就全球资源供给能力看,“驾着大棚车到西部拓荒”的时代已一去不返。有限的资源供应能力与强劲的市场需求间的不平衡,导致石油等基础资源价格飞涨,不仅加大了我们发展的成本,更成为影响中国经济安全乃至国家安全的重大因素(贾峰,2006)。

所以,无论从污染现状或趋势、公众健康或需求压力来看,还是从资源供给能力与发展成本、国际社会约束来分析,我们都不应重蹈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覆辙。因此,这种模式不适合中国,这就要求我们寻找更适合中国的发展模式,而循环经济的范式就此应运而生。

3.源头治理发展范式

经济发展采取的源头治理的范式,也就是所谓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见图3—3)。这种模式主要是以减少资源的消耗为目标,通过清洁生产等途径来实现废弃物的减排,并对生产和消费的废弃物进行再资源化利用,最后对无法利用的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理(即治理),将其返还自然界。这种模式的正常运转,需要制度创新、技术创新以及循环经济伦理与文化建设三个条件做保证。

图3—3 源头治理发展范式

前面已经分析到,传统经济是“资源—产品—废物”的单向直线发展过程,创造的财富越多,消耗的资源和产生的废弃物就越多,对环境资源的负面影响也就越大。而循环经济则以尽可能小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成本,获得尽可能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从而使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相互和谐,促进资源永续利用。因此,循环经济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经济模式的根本变革。其基本特征就是在各个环节上,都要尽可能地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具体来说就是,(1)在资源开采环节,要大力提高资源综合开发和回收利用率;(2)在资源消耗环节,要大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3)在废弃物产生环节,要大力开展资源综合利用;(4)在再生资源产生环节,要大力回收和循环利用各种废旧资源;(5)在社会消费环节,要大力提倡绿色消费。

作为一种科学的发展观,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循环经济体现了新的系统观、经济观、价值观、生产观和消费观,这也成为了循环经济本质精神的具体表现。

第一,新的系统观。因为循环是指在一定系统内的运动过程,循环经济系统是由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等要素构成的大系统,所以,循环经济要求人在考虑生产和消费时不再置身于这一大系统之外,而是将自己纳入这一大系统,作为这个大系统的一部分来研究符合客观规律的经济原则,将“退耕还林”、“退牧还草”、“退田还湖”等生态系统建设作为维持大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工作来抓。

第二,新的经济观。在传统工业经济的各要素中,资本在循环,劳动力在循环,而唯独自然资源没有形成循环。循环经济观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而不是仅仅沿用19世纪以来机械工程学的规律来指导经济活动,人们不仅要考虑工程承载能力,还要考虑生态承载能力。在生态系统中,经济活动超过资源承载能力的循环是恶性循环,会造成生态系统退化;只有在资源承载能力之内的良性循环,才能使生态系统平衡地发展。

第三,新的价值观。循环经济观在考虑自然时,不再像传统工业经济那样将其作为“取料场”和“垃圾场”,也不仅仅视其为可利用的资源,而是将其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并认为它是需要维持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这种价值观要求人们在考虑科学技术时,不仅要考虑其对自然的开发能力,而且要充分考虑到它对生态系统的修复能力,要使之成为有益于环境的技术;还要求人们在考虑人自身的发展时,不仅要考虑人对自然的征服能力,而且要重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能力,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第四,新的生产观。传统工业经济的生产观念是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最大限度地创造社会财富,最大限度地获取利润。而循环经济的生产观念是要充分考虑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尽可能地节约自然资源,不断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循环使用资源,创造良性的社会财富。在生产过程中,循环经济观要求遵循“5R”原则,即资源利用减量化(Reduce)、再使用(Reuse)、再循环(Recycle)、再思考(Rethink)、再修复(Repair)。同时,在生产中还要求尽可能地利用可循环再生的资源替代不可再生资源,如利用太阳能、风能和农家肥等,使生产合理地依托在自然生态循环之上;尽可能地利用高科技,尽可能地以知识投入来替代物质投入,以达到经济、社会与生态的和谐统一,使人类在良好的环境中生产生活,真正全面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第五,新的消费观。循环经济观要求走出传统工业经济“拼命生产、拼命消费”的误区,提倡物质的适度消费、层次消费,要求人们在消费的同时就考虑到废弃物的资源化,建立循环生产和消费的观念。同时,循环经济观要求通过税收和行政等手段,限制以不可再生资源为原料的一次性产品的生产与消费,如宾馆的一次性用品、餐馆的一次性餐具和豪华包装等。

所以,从源头治理范式,即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来看,其在当前的确是符合国际潮流和中国国情的发展范式。但是,随着全球气候问题的出现,人们又开始对更为科学、更为理想的发展模式“进军”了,第四种发展范式——低碳经济发展范式就成为了当前“最时髦”的发展模式。

4.低碳经济发展范式

低碳经济发展的技术经济范式,即实施“立体式”控制的经济发展模式(见图3—4)。这种“立体式”的控制,就是要求要在污染源头进行治理、在生产的全过程进行控制,以及对产品的能耗与污染进行目标管理等。可以看出,循环经济是低碳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不是全部;低碳经济是比循环经济更为严格、更为高级的经济发展范式。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完善、公众参与等措施,可以使得低碳经济得到落实。低碳经济范式的具体推广和应用,则需要根据实际状况来进行,这就要求对其进行分类,按照实际与低碳经济相匹配的类型来发展经济,这样才能将低碳的发展理念真正地贯彻下来。

图3—4 低碳经济发展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