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驿过一驿,驿骑如星流
由前述驿路和馆舍所构成的唐代驿传系统,说到底其实就是一套官方的交往系统。除去朝廷食粮所系的漕运系统,一切事涉官方的交往活动——不管是黄钟大吕的军国要务还是鸡零狗碎的荒唐之举,最终都无不依赖于驿传系统。
上文提到,这套系统所承担的包罗广泛的交往活动可分为两大类,一属人员流动,一属信息传通。而所谓的信息传通,实际上主要系于驿骑。
驿骑,是驿传系统中最活跃、最重要的因子。我们无法想象一个没有驿骑的驿传系统,正如无法想象一个没有血液的血管。唐代的官方传播活动,正是由千万无名无姓的驿骑支撑起来的。所以探讨唐代的官方传播,不能不勾勒驿骑的群像。
驿骑,又称驿使,驿子,负责传递一应军政公文、物件及递送过往官员。敦煌壁画中有一幅晚唐时期的《宋国夫人出行图》,描绘了驿使身背布袋行色匆匆的模样。不管骄阳似火还是寒风刺骨,也不管是暴雨倾盆还是风沙弥漫,驿道上总有驿使纵马驰奔,急如流星。“一驿过一驿,驿骑如星流”(岑参),已成为他们身影的历史定格。至若杜牧《过华清宫》一诗中的驿骑形象更是广为人知: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此诗的内容人所共知,不待多言。只因贵妃娘娘爱吃鲜荔枝,于是每年荔枝成熟季节,君王便不惜动用驿骑,千里迢迢地从四川涪州飞速将此鲜美水灵尚未变色的佳果送进宫来。结果自然出现这么一幕荒唐可笑的画面:但见风尘滚滚,驿马狂奔,不知情者以为又有什么惊天动地的紧急军情,殊不知原来竟是君王为博美人欢心而让人送来的一点水果。无独有偶,不久史思明也如法炮制,利用王朝的驿传网络将鲜樱桃从洛阳送给在河北的养子史朝义,这也算一种上行下效吧。需要补充一点的是,当年“一骑红尘”所经的路线,系由今天的四川涪陵,经万县,再从陕西商洛、蓝田一线抵达长安,全程二千三百多里,即使快马加鞭马不停蹄怎么也得五六天。另外,据宪宗朝的翰林学士李肇记载,贵妃娘娘吃的荔枝也有从南海(今广州一带)送的:
杨贵妃生于蜀,好食荔枝。南海所生,尤胜蜀者,故每岁飞驰以进。然方暑而熟,经宿则败,后人皆不知之。
看来不管驿骑如何快马加鞭,也是无济于事了。
唐代驿骑分“普快”与“特快”。前者传递例行公文,后者传递火急公文;前者日行六驿,即一百八十里,后者日行十驿甚至更多;前者是“日旰山西逢驿使,殷勤南北送征衣”(韦应物《突厥三台》),后者是“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高适《燕歌行》)。常人心目中的驿骑,多为后者,亦即唐人所谓的急递、急脚、急脚递。正如一位当代作家所描写的:
感觉深处的驿站,总是笼罩在一片紧迫仓皇的阴影之中,那急遽的马蹄声骤雨般地逼近,又旋风般地远去,即使是在驿站前停留的片刻,也不敢有丝毫懈怠,轮值的驿官匆匆验过火牌,签明文书到达本站的时间,那边的驿卒已经换上了备用的快马,跃跃欲试地望着驿道的远方。所谓“立马可待”在这里并非空泛的比附和夸张,而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形象,一种司空见惯的交接程序。……驿卒的神色永远严峻而焦灼,那充满动感的扬鞭驰马的形象,已经成为一幅终结的定格。
更如当代一位诗人所咏歌的:
驿骑的马蹄声
似开堂密鼓
琵琵铮
由远及近
踏碎黎明的山径
最后几粒寒星
只见城门洞开如电
烟尘掠过如风……
这里描写的,都属驿骑中的“特快”——急递。急递固因其戏剧性紧张感而为人瞩目,但在传驿舞台上大量活动着的还是扮演群众角色的“普快”。由于人卑事碎,他们的面目早被时光的流水漫漶得模糊不清了。好在从后代与之相承的人员身上,我们尚能依稀辨认出一些他们的特征。闻名于世的瑞典现代探险家、楼兰古城的发现者斯文·赫定在其内涵丰富、才识兼备、文笔优美、引人入胜的系列西域考察著作中,曾记述了一位骑马送信的邮差:
(从塔城到乌鲁木齐的)路上,遇到一位邮差,是个独居的柯尔克孜人,他骑在马上,两个邮袋挂在马鞍两侧。这样行走一天一夜,到下一站,交给另一个继续传递。从塔城到乌鲁木齐有620公里路程,邮件要走7天。
倘若让时光倒回一千年的话,那么斯文·赫定笔下的这位邮差同唐代的驿使当彼此难分。而且,二者行走的速度也是如此接近,即日行一百八十里。
不管是“普快”还是“特快”,驿骑传讯都必须遵守一系列严格的纪律。《唐律疏议》中对此有详细的规定,大略如下:
诸驿使稽程者,一日杖八十,二日加一等,罪止徒一年。
诸驿使无故以书寄人行之及受寄者,徒一年。若致稽程,以行者为首,驿使为从;即为军事警急而稽留者,以驿使为首,行者为从。其非专使之书,而便寄者,勿论。
诸文书应遣驿而不遣驿,及不应遣驿而遣驿者,杖一百。
诸驿使受书,不依题署,误诣他所者,随所稽留以行书稽程论减二等。若由题署者误,坐其题署者。
诸乘驿马者,一匹徒一年,一匹加一等。主司知情与同罪,不知情者勿论。
诸乘驿马辄枉道者,一里杖一百,五里加一等,罪止徒二年。越至他所者,各加一等。经驿不换马者,杖八十。
诸乘驿马赍私物,一斤杖六十,十斤加一等,罪止徒二年。驿驴减二等。
这一切如山的律令,旨在确保驿传系统的高速度、高效率与高保真,以使置邮传命成为国家安危所系的一大要务。有一次,太宗李世民对侍臣说起,安西都护郭孝恪日前奏称“十一日往击焉耆,二十日应至(安西都护府时治交河——今吐鲁番西),必以二十二日破之,朕计其道里,使者今日到矣”。结果,“言未毕,驿骑至!”据人计算,焉耆距长安七千里,驿骑在路上二十八日,平均每天行二百五十里。再如,《元和郡县图志》卷四关内道“新宥州(内蒙古乌海市)”条写道:
又顷年每有回鹘消息,常须经太原取驿路至阙下,及奏报道,已失事宜。今自新宥州北至天德,置新馆十一所。从天德取夏州乘传奏事,四日余便至京师。
而据同书同卷“天德军”条,天德“至上都一千八百里”,按四日推算,则每天平均奔驰四百五十里。如此神速,怎不令人叹服!怨不得后世之人,提起唐代的驿传便总是称赏备至。如宋代的洪迈,在其《容斋随笔》里就曾写道:
唐开元十年八月己卯夜,权楚璧等作乱,时明皇幸洛阳,相去八百余里。壬午,遣河南尹王怡如京师按问宣慰,首尾才三日。置邮传命,既如此其速,而廷臣共议,盖亦未尝淹久,后世所不及也。
明清思想家顾炎武,在“平生之志与业皆在其中”的《日知录》一书里,以严谨的考辨缕述了汉唐驿传之利:
《续汉·舆服志》曰:“驿马三十里一置。”《史记》:“田横乘传诣洛阳,未至三十里,至尸乡厩置。”是也。
唐制亦然。白居易诗:“从陕至东京,山低路渐平。风光四百里,车马十三程。”(一程即一驿)是也。其行或一日而驰十驿。岑参诗:“一驿过一驿,驿骑如星流。平明发咸阳,暮到陇山头。”韩愈诗:“衔命山东抚乱师,日驰三百自嫌迟。”是也。又如天宝十四载十一月丙寅,安禄山反于范阳,壬申,闻于行在所。时上在华清宫,六日而达。至德二载九月癸卯,广平王收西京,甲辰,捷书至行在。时上在凤翔府,一日而达(《通典》卷173:凤翔府“去西京二百七十里”)。而唐制,赦书日行五百里,则又不止于十驿也。古人以置驿(站)之多,故行速而马不弊。后人以节费之,历次裁并,至有七八十里而有一驿者。马倒官逃,职此之故(由于这个缘故)。曷一考之前史乎?
唐代驿传的急速高效,最终还是源于军政泛化的需求。事实上从一开始,驿传系统及其运作便无不为军事意图所制约,进而成为征伐诛讨一统江山的一把利器。以行草隶篆中的草书为例,这个在后人看来纯属书法艺术的事物,最初却是由于军情紧急刻不容缓的传驿需要而形成的,正如梁武帝《草书状》引蔡邕的话所言:
昔秦之时,诸侯争长,羽檄相传,望烽走驿。以篆隶难,不能救急,遂作赴急之书,盖今之草书是也。
明乎此,则不难理解驿站何以为兵站,传驿中人何以名驿将、驿卒、驿骑,而为隋唐五代画上休止符的事件——960年赵匡胤黄袍加身之发生在陈桥驿,也便成为一个顺理成章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