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会计电算化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章 会计电算化概述

第一节 会计电算化简介

会计电算化是以电子计算机为主的当代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应用到会计实务中的简称,是一个应用电子计算机实现的会计信息系统。它实现了数据处理的自动化,使传统的手工会计信息系统发展演变为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关于会计电算化,一般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的会计电算化是把电子计算机和现代数据处理技术应用到会计工作中的简称,是用电子计算机代替人工记账、算账和报账,以及部分代替人脑完成对会计信息的分析、预测、决策的过程,其目的是提高企业财会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从而实现会计工作的现代化。

广义的会计电算化就是指与会计工作电算化有关的所有工作,包括会计电算化软件的开发与应用、会计电算化人才的培训、会计电算化的宏观规划、会计电算化制度建设、会计电算化软件市场的培育与发展等。

会计电算化是会计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革命,它极大地减轻了会计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会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促进了会计职能的转变。这不仅是会计发展的需要,而且是经济和科技对会计工作提出的要求。

(1)会计电算化促进了会计核算手段的变革。会计核算工作数据量大,对准确度要求很高,提供会计信息的时间性颇强,而电子计算机具有高速度、高效率和高容量的特点,在数据的记录、汇总排列、查询核对和存储分析等方面,将手工操作的速度提高成百上千倍,并可随时从计算机中获取有关数据,能够大大提高会计核算工作效率,提供会计信息的及时性也能够得到充分保证。

(2)会计电算化提高了会计核算工作质量。会计电算化对会计数据的收集、核算方法的应用和数据存储的方式等,都提出了一系列规范化的要求。利用计算机进行经济业务的账务处理,能够规范会计核算工作,避免手工操作带来的人为因素的干扰等缺点,并且大大减少人为差错,有利于提高会计核算工作质量。

(3)会计电算化促进了会计职能转变,提高了会计人员业务素质。实行会计电算化,可以将会计人员从繁重的手工记账、算账和报账中解脱出来,使会计人员可以利用更多时间强化会计核算的基础工作,进行分析测算和考核控制等,促进会计职能由核算和监督向分析、预测和决策等转变,有利于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更好地服务于企业经营管理。

目前会计电算化已成为一门融计算机科学、管理科学、信息科学和会计科学为一体的边缘学科,在经济管理的各个领域中处于应用电子计算机的领先地位,起着带动经济管理诸领域逐步走向现代化的作用。

随着电子计算机的普及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会计以收集、处理和提供会计信息为主的核心始终没有变化,变化的主要内容是会计信息的处理与提供的技术和方式。会计信息化已成为会计发展的大趋势。会计电算化是会计信息化的初级阶段,是会计信息化的基础工作。会计信息化就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计算机、网络和通信等),对传统会计模式进行重构,建立技术与会计高度融合的、开放的现代会计信息系统,以增强会计信息在优化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我国的会计信息化工作经历了模拟手工记账的探索起步阶段、与其他业务结合的推广发展阶段、引入会计专业判断的渗透融合阶段,以及与内控相结合建立ERP系统的集成管理阶段。因此,会计电算化是会计从业人员应该掌握的基本知识,以下就我国会计信息化的发展作简要的介绍。

一、模拟手工记账的探索起步阶段

20世纪80年代,我国会计电算化工作开始起步。当时我国的会计电算化主要处于实验试点和理论研究阶段。1981年8月,财政部、中国会计学会、中国人民大学和第一汽车制造厂在长春联合召开“财务、会计成本应用电子计算机专题讨论会”,在会上正式提出“会计电算化”的概念,当时将计算机在会计工作中的应用简称为会计电算化。此次会议也成为我国会计电算化发展的一个里程碑。在此背景下,部分单位的教学和研究人员开始了会计电算化理论研究,并对会计核算软件进行定点开发工作,相继出现了一批专门从事商品化财务软件开发和推广的专业公司,开发出一些具有专用性的财务软件。

这个阶段的会计核算软件只是将电子计算机作为一种高级的计算工具应用于会计领域,并且会计电算化工作缺乏统一的规范和指导,多数企业和会计人员对会计电算化的认知是设计一个专门的账务处理系统,模拟替代手工记账、算账,利用计算机来处理会计账务。因此,开发的会计核算软件只是片面地模拟手工业务处理过程,这一过程又称模拟手工记账过程。

模拟手工记账阶段的基本特征是采用相应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并开发企业自己的“账务处理系统”。虽然数据库等工具已开始引入会计工作,但各单位开展这些工作的出发点主要还是为了让会计人员从重复、繁重的手工劳动中解脱出来,减轻会计人员的工作量,提高劳动效率和信息处理速度,在应用过程中并没有主动将其作为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还不能实现最大限度的数据共享,容易造成会计电算化数据资源的浪费,也无法实现电算化的会计信息与企业其他信息系统的有效融合,从而在企业内部形成信息“孤岛”,无法充分发挥效能。

为了使会计电算化工作走上科学化、规范化的发展轨道,1989年12月财政部颁布了《会计核算软件管理的几项规定(试行)》,并于次年7月颁布了《关于会计核算软件评审问题的补充规定(试行)》,确定了商品化会计核算软件的评审制度和标准,初步确定了我国会计电算化管理框架,并对我国商品化会计核算软件的发展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二、与其他业务结合的推广发展阶段

20世纪90年代,随着国内市场需求的扩大以及国际化进程的加速,商品化会计核算软件开始蓬勃发展,国内各大软件生产厂家出于发展战略的考虑,先后推出了商品化会计核算软件。它是在模拟手工记账的基础上,利用会计核算的数据,将企业其他部门的日常核算纳入计算机管理,与会计电算化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构成一套完整的会计核算系统,实现企业内部以会计核算系统为核心的信息集成化。

这一阶段是会计核算电算化的丰富发展阶段,引入了更多的会计核算子系统,顺利完成了由单项会计核算业务电算化到全面电算化的升级发展,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会计核算软件系统,包括账务处理子系统、报表处理子系统、往来管理子系统、工资核算子系统、固定资产核算子系统、材料核算子系统、成本核算子系统、销售核算子系统等。

企业开始将单项会计核算业务电算化统合、扩展为全面电算化,将企业内的信息孤岛与企业连接。会计核算相关的应用程序已构成一个系统,以文件来实现一定的数据管理,程序和数据相互独立,使用灵活。企业组织内部实现会计信息和业务信息的一体化,并在两者之间实现无缝联结。信息集成使信息得到有效的共享和利用,原始数据输入后就能分次或多次利用,减少了数据输入的工作量,实现了数据的一致性,保证了数据共享。会计电算化工作顺利完成了由单项会计核算业务电算化到全面电算化的升级发展,并由部分企业推广到全面普及。

这一时期,商品化会计核算软件开始蓬勃发展。为正确引导商品化会计核算软件的开发和企业实施会计电算化,1994年5月,财政部发布了《关于大力发展我国会计电算化事业的意见》。同年6月,又印发了《会计电算化管理办法》、《商品化会计核算软件评审规则》、《会计核算软件基本功能规范》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并启动了商品化会计核算软件的审批工作,有力推进了我国会计软件行业产业化、规范化发展,也为推动我国民族会计软件产业大发展奠定了基础。1996年6月,财政部制定颁布了《会计电算化工作规范》,对单位进行会计电算化工作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三、引入会计专业判断的渗透融合阶段

2006年,我国对企业会计标准进行了重大改革,建立了与国际趋同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会计准则体系引入了会计专业判断的要求,同时,新准则适度、审慎地引入了公允价值等新的计量基础,对金融工具、资产减值、合并报表等会计业务做出了系统的规范。这对企业会计电算化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会计专业判断是指会计人员根据会计法律、法规,会计原理和会计原则等会计标准,充分考虑企业现实与未来的理财环境和经营特点及其经济业务性质,运用自身专业知识,通过分析、比较、计算等方法,客观公正地对应列入会计系统某一要素的项目进行判断与选择的过程。

长期以来,我国都是以历史成本为基本计量原则,历史成本是传统会计计量的核心。历史成本是指据以入账的原始交易价,其账面价值是历史成本最确切的表述。历史成本的运用体现了会计原则的可靠性及谨慎性。但是,随着经济活动的日趋复杂,大量的兼并、重组、联营行为使资产价值频繁变动;通货膨胀时期货币币值剧烈波动,使各个时期以历史成本计量失去了可比性;金融工具不断创新,期权、期货等衍生金融工具对传统的会计计量提出了新的挑战;商誉、人力资源等隐性资产在一些企业中变得越来越重要。这对历史成本形成了较大的冲击,其自身缺陷也暴露无遗。公允价值正是由于历史成本满足不了新经济形势的需求而被提出的,其运用体现了会计的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我国引入公允价值是适度、谨慎和有条件的。原因是考虑到我国尚属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如果不加限制地引入公允价值,有可能出现公允价值计量不可靠,甚至借机人为操纵利润的现象。因此,在投资性房地产和生物资产等具体准则中规定,只有在存在活跃市场、公允价值能够取得并可靠计量的情况下,才能采用公允价值计量。

引入会计专业判断的渗透融合阶段是会计信息化发展的初中级阶段,目的是在会计电算化系统提供信息的基础上,结合其他数据和信息,将《企业会计准则》、《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中关于各种确认、计量、记录、报告等的要求渗透融合进企业的会计电算化系统和管理信息系统。

会计电算化系统与会计准则、制度的渗透融合,进一步优化加强了企业重组管理流程的能力,在减少核算层次、规范资金账户管理、缩短报告时间、改革内部会计机构设置等方面,起到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使会计人员真正摆脱了烦琐的重复性工作,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加强内部控制,合理筹措和运用资金,节约成本和费用,提高经济效益,由“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变。

这一时期,会计电算化逐步完成了由单机应用向局域网应用的转变。虽然出现了以会计电算化为核心的管理信息系统和企业资源计划(ERP)系统,但是内部控制的相关研究刚刚起步,企业在构建ERP系统时指导思想还不是很清晰,未能完全按照内部控制的思路理顺会计信息系统,因此这一阶段的会计信息化实质上还停留在会计电算化的阶段,即构建会计信息系统的初中级阶段。

四、与内控相结合建立ERP系统的集成管理阶段

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内部管理的需求,企业单纯依赖会计控制难以应对企业面临的内外部风险,会计控制必须向全面控制发展。同时,传统的会计核算软件也不能满足企业会计信息化管理的需要,会计信息化逐步朝与企业内部控制相结合的ERP系统的集成管理方向发展。

内控是内部控制的简称,是指一个单位为了实现其经营目标,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保证会计信息资料的正确可靠,确保经营方针的贯彻执行,保证经营活动的经济性和效率性而在单位内部采取的自我调整、约束、规划、评价和控制的一系列方法、手续与措施。

我国的企业内控标准体系建设是为适应经济社会不同发展进程而逐渐形成的,大体经历了内部牵制、内部会计控制和全面风险控制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内部牵制。如《会计人员职权条例》明确要求,“企业的生产、技措、基建等计划和重要经济合同,应由总会计师会签”;《会计人员工作规则》要求,“出纳人员不得兼管收入、费用、债权、债务账簿的登记工作以及稽核工作和会计档案保管工作”;1985年开始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以下简称《会计法》)重申了会计岗位责任制的要求。第二阶段是内部会计控制。《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要求,各单位进一步建立健全包括但不限于内部牵制制度的内部会计管理制度。1999年10月修订的《会计法》对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作出了一系列的规定。这一时期,财政部依法启动了内部会计控制规范的研究制定工作。2001年6月发布了《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试行)》和《内部会计控制规范——货币资金(试行)》,之后又连续发布了采购与付款、销售与收款、工程项目、对外投资和担保等5项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并印发了固定资产、存货、筹资、预算、成本费用等5份征求意见稿。第三阶段是全面风险控制。2006年7月,财政部、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证监会)、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国资委)、审计署、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银监会)、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保监会)联合发起成立我国企业内部控制标准委员会。2008年6月,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联合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取得了内控体系建设的重大突破和阶段性成果。2010年4月,财政部会同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制定了《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号——组织架构》等18项应用指引、《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和《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

为适应建立和实施内部控制制度的新要求,防范风险,加强管理,提高竞争力,企业开始全面、系统地依托其既有的会计电算化系统,构建与内部控制紧密结合的ERP系统,将企业的管理工作全面集成,从而实现会计管理和会计工作的信息化。ERP是将企业各种资源进行整合集成管理,简单地说,就是将企业的三大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进行全面一体化管理的管理信息系统。它的功能模块不同于以往的财务管理软件,也不是单纯的财务管理、生产管理的组合,它不仅用于生产企业的管理,而且可被许多其他类型的企业,如非生产、公益性的企业导入用于资源计划和管理。一般ERP软件提供最重要的供应链管理(SCM)、客户关系管理(CRM)、销售自动化(SFA)以及电子商务(E-commerce)四个扩展功能,真正实现资源的综合运用。

无论是传统的财务管理软件还是ERP软件,财务管理始终是核心的模块和职能。会计和财务管理的对象是企业的资金流,它是企业运营效果和效率的综合体现,所以财务信息系统一直是企业实施ERP时关注的重点。现有的软件供应商在提供ERP时,都提供了具有强大的集成性的财务应用系统。ERP系统具有很好的集成性,层次丰富,一般分为财务系统、供应链管理系统、制造管理系统、项目管理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和决策支持系统等。其中财务系统涵盖会计和财务管理的所有功能,包括现金管理、资产管理、财务计划、应收和应付款管理、费用管理、报表及分析、财务管理等。财务信息也由过去的事后反馈转变为事前的预测、决策和事中的监控,由简单转变为多层次、多结构。

同时,财政部还积极推进构建会计信息化的社会平台,以方便企业会计信息化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再开发和利用。XBRL(extensible business reporting language),即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是基于互联网、跨平台操作,专门应用于财务报告编制、披露和使用的计算机语言。它以可扩展标记语言(XML)为基础,可以为公司提供一种统一的方法在网上标记财务和其他信息。XBRL使用的标签以标准化的会计业内定义为基础,来描述和识别各类财务信息,如纯收入、盈余、应收账款等。通过XBRL,有关数据可以准确地在不同操作系统、不同数据库、不同软件之间传输和交换,从根本上实现数据的集成与最大化。财政部高度重视XBRL对会计信息化的影响。2006年,财政部在中国会计准则委员会下设立了XBRL组织,致力于开发基于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XBRL国家层面分类标准。2008年11月,中国会计信息化委员会暨XBRL中国地区组织正式成立。2010年10月,我国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通用分类标准》,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了由财政部牵头制定并归口管理的《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XBRL)技术规范第1部分:基础》(GB/T 25500.1—2010)等4项XBRL技术规范国家标准。这是深化会计改革、全面推进我国信息化建设的重大举措,标志着我国会计信息化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从会计电算化发展到会计信息化是一次质的飞跃。会计电算化解决的是利用信息技术进行会计核算和报告工作的相关问题。会计信息化则是在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基础上,以构建和实施有效的企业内部控制为指引,集成管理企业的各种资源和信息。由此可见,会计电算化是会计信息化的初级阶段,是会计工作和会计信息化工作的主要内容和重要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