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社会学引论(Introduction to Morality Sociology)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三、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中国道德社会学

20世纪80年代以后,道德社会学的理论探讨与实证研究逐渐兴盛起来。根据对国家图书馆馆藏书目的检索(截至2007年11月30日),已经出版的道德社会学著作有6本宣兆凯:《道德社会学理论、方法和应用研究》,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曾钊新:《心灵的碰撞:伦理社会学的虚与实》,长沙,湖南出版社,1993;曾钊新、吕耀怀:《伦理社会学》,长沙,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2;武慧文:《道德社会学》,太原,山西高校联合出版社,1993;潘一、邢小新编:《青年道德社会学》,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7;陈秉璋:《道德社会学》,台北,台北桂冠出版社,1981。;在中国期刊网“世纪期刊数据库”和“1994-2007”数据库(截至11月30日)中,以“道德社会学”为关键词的检索结果显示,已经发表的文章有9篇。曲广彦:《道德社会学》,载《道德与文明》,1985(4);青连斌:《道德社会学》,载《国外社会科学文摘》,1986(5); И.皮萨林科、孙立杰、施友松:《道德社会学》,载《国外社会科学》,1987(5);姚宪第:《道德社会学》,载《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1988(2);张文宏:《杜尔克姆的道德社会学思想》,载《道德与文明》,1990(1);中原:《道德社会学初探》,载《晋阳学刊》,1991(1);宣兆凯:《道德社会学——道德科学体系中的基础学科》,载《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1);杨桂华:《道德社会学浅说》,载《理论与现代化》,1995(4);孔娜:《道德社会学研究道德现象的方法原则》,载《山东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6)。这些研究成果体现了学者们对道德社会学这门学科在研究对象、内容结构、学科定位、研究方法以及实证走向上的独到见解。

(一)道德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道德社会学作为一门学科,必然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研究对象,这个对象的确立,不仅规定了该学科的理论框架和特有视角,也规定了这门学科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区别与联系,还规定了这门学科服务于社会实践的方向与途径,以及这门学科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关于道德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两种。

第一,从功能主义的视角定义道德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功能主义主张社会是由相互依存的部分构成的有机整体,各部分对整体发挥功能,满足整体的需要,某一部分的运行需要其他部分的配合。功能主义强调社会系统的稳定与和谐。基于这种理论取向来定义道德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必然涉及道德作为社会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或子系统,既有自己的结构,同时又对社会系统发挥着重要的功能,尤其应注重分析道德与社会整体之间的关系的协调机制。《道德社会学理论、方法和应用研究》一书认为:“道德社会学是以道德现象与社会整体以及整体各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为研究对象的,它是一门运用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道德现象与社会整体相互联系的状况,探寻道德在社会生活、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及作用和规律的科学。”宣兆凯:《道德社会学理论、方法和应用研究》,4页,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对其的界定是:“道德社会学是研究道德与社会的关系和道德的社会性质及社会功能的一门社会学分支学科。”《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27页,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1。这几种定义,都具有明显的功能主义的特点。

第二,从结构化理论的视角定义道德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结构化理论以吉登斯《社会的结构》(1984)一书的研究最为成熟。该理论试图超越个人与社会关系理论二元分裂的局面,强调结构化过程的双重性:一方面,社会结构规定着人们的社会活动;另一方面,人们的社会活动也产生和再生出新的社会结构。《伦理社会学》一书认为,道德社会学是“研究道德生活和社会运行之间的相互关系的一门学问,探讨如何把人品、德性作为自身生活的高尚需要和社会如何通过具体的实施来实现人的这种需要的途径、方法、步骤以及操作等问题的学问”曾钊新:《伦理社会学》,1页,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2。。这一界定具有明显的结构化理论的特点。相比较而言,持功能主义的界定的学者更多一些。

(二)道德社会学的内容结构

基于对道德社会学研究对象的不同阐释,学界对于道德社会学的内容结构的定位也各有分歧,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三种。

第一,“由道德社会学研究的问题确定道德社会学的内容、体系和结构。”中原:《道德社会学初探》,载《晋阳学刊》,1991(1)。道德社会学研究的问题可以分为理论问题(回答“是什么”和“为什么”)、实际问题(回答“怎么样”)和应用问题(回答和解决现实提出的问题)。这种观点认为道德社会学的三部分内容,即三种问题,相互联系、不可分割,共同构成了道德社会学完整的框架体系,而且这些内容按理论、实际、应用的层次逻辑展开的形式,就是道德社会学的基本结构。

第二,“从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确定道德社会学的内容结构。”杨桂华:《道德社会学浅说》,载《理论与现代化》,1995(4)。其中,道德社会学的宏观结构是从总体上研究道德和社会的关系,其具体内容包括:道德的历史形态同社会条件的关系,道德与社会控制的关系,道德的文化制约性,道德越轨的评价。微观结构主要是从个体的角度研究道德与社会的关系,其具体内容包括:个体的道德社会化,小群体的道德特征,个体的角色道德,道德行为的心理机制。

第三,“以时年道德为经线,以场合道德为纬线,构筑伦理社会学的网络体系。”曾钊新:《伦理社会学》,463页,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2。这种观点认为,道德社会学的具体内容包括:道德需要的发生、发展,道德实施的社会系统,道德控制与传播,道德跟踪,道德迁移,道德感染,劳动前后的道德准备与延伸,闲暇、时尚的道德导向与审度,以及社会主义的道德场,等等。

(三)道德社会学的学科定位

关于道德社会学的学科定位,相当多的学者认为:“道德社会学是伦理学与社会学结合之处形成的一门边缘学科。”中原:《道德社会学初探》,载《晋阳学刊》,1991(1)。持这种观点的学者基本认同伦理学与社会学是道德社会学的两个基础学科,而在种属关系上,他们基本上都认为道德社会学是庞大的社会学家族中的一门分支学科姚宪第:《道德社会学》,载《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1988(2)。,因此同其他分支社会学理论一样,道德社会学所要考察的仅是复杂的社会生活的一个方面,是社会总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是社会学基本理论和方法在道德领域的具体应用。这种观点基本上占据主导地位。也有学者认为,“道德社会学是道德科学体系中的基干学科”宣兆凯:《道德社会学——道德科学体系中的基干学科》,载《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1)。,道德社会学把处于上层的伦理学与下层的道德现象的经验研究联结起来,是伦理学面向实际,对现实生活中的道德现象进行具体的、量化的研究的桥梁。这种观点与В.M.索科洛夫的“如果说伦理学是道德社会学的元理论,那么道德社会学就是伦理学的直接经验基础”[苏]B.M.索科洛夫:《道德社会学:实质、结构、研究对象》,载《国外社会科学动态》,1985(1)。的观点基本一致。另外,还有学者认为,“伦理社会学是伦理学、社会学、社会心理学、社会管理学等众多学科的交叉”曾钊新:《伦理社会学》,5页,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2。,这一定位往往会因领域过于宽泛而难以把握。

(四)道德社会学的研究方法

同社会学一样,道德社会学若想理直气壮地声称自己是一门学科,也必须满足两个条件,即“其一是它具有一个被广泛公认的理论传统,其二是它在方法论上有一种严肃的态度,即以精密的方法论来指导研究”[澳]马尔科姆·沃特斯:《现代社会学理论》,杨善华等译,1页,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关于道德社会学的研究方法,有学者概括称应该坚持四项原则,即“实证性原则”、“整体性原则”、“适度性原则”以及“合理价值性原则”。参见孔娜:《道德社会学研究道德现象的方法原则》,载《山东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6)。也有学者认为道德社会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三个层次中原:《道德社会学初探》,载《晋阳学刊》,1991(1)。:其中第一个层次是哲学方法论,强调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道德社会学研究的方法论指南;第二个层次是基本方法,即把社会学的基本方法应用于道德社会学;第三个层次是研究程序和技术。

从国内仅有的几本道德社会学的著作来看,《道德社会学理论、方法和应用研究》一书尤其体现出道德社会学作为“方法科学”的特点,该书既阐释了道德社会学观察道德现象的视角和方法,也介绍了道德社会学的具体研究方法和实际研究过程。其中主要包括:道德现象的环境因素分析法,道德人格的社会化过程分析法,把道德问题作为一种社会问题的研究方法,从互动过程、社会结构、社会控制系统、社会变迁过程以及社会现代化过程研究道德现象的方法。毫无疑问,这本著作堪称国内道德社会学在方法论研究中的典范。

(五)走向实证的道德研究

20世纪80年代初期,以“道德调查”、“价值观调查”为核心的道德实证性研究开始起步,90年代以后发展非常迅速,几乎成为道德研究的一种潮流。根据笔者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80-2007)的统计,从1980年到2007年不到30年的时间里,在国内学术刊物上公开发表的有关道德实证性研究的论文共700余篇。该统计结果是这样得出的:笔者将“道德实证性研究”具体操作化为“道德调查”、“道德实验”、“道德测量”、“道德观察”、“道德实证研究”以及“价值观调查”几个概念,检索是按照篇名中是否含有“道德调查”等上述概念之一分别进行的。其中“价值观调查”包含的内容比较宽泛,由于“价值观”是指人们关于基本价值的信念、信仰和理想系统,是社会成员用来评价行为、事物以及从各种可能的目标中选择自己合意目标的准则,因此往往涉及政治、经济、道德、职业、婚恋等各个领域,这样,对篇名中含有“价值观调查”的文献检索结果,笔者又根据文章内容是否与道德有关系做了进一步筛选。历年发表的研究论文的统计结果见表1-1:

表1-1 历年发表的道德实证性研究论文统计自2001年以来,出现了一些题目中含有“道德实证研究”的论文,因此把这类文章列入“道德实证性研究”的名下,视其为“道德实证性研究”的一个操作化概念。

续前表

首先,从表1-1可以看出,近三十年来,我国道德实证性研究大致经过了两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1979年至1993年,这一阶段的研究成果数量非常少,15年中共发表论文71篇,平均每年4.7篇,可以说这是国内道德实证性研究的起步阶段。第二阶段是1994年至2007年,这一阶段的研究成果数量迅速增加,14年中共发表论文655篇,平均每年发表46.8篇,年均发表论文数是第一阶段的近10倍。其中,2006年的论文数量达到最高值,即76篇,仅此一年的论文数量就超过了第一阶段15年论文数量的总和(2007年的数据可能因有些文章上网滞后而造成统计不够全面)。可以说明,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国内的道德实证性研究进入到了快速发展的阶段,具体情况见图1-1。

图1-1 道德实证性研究论文统计图

其次,从表1-1还可以看出,“道德调查”和“价值观调查”是道德实证性研究的核心板块。根据表1-1的数据,“道德实验”、“道德观察”、“道德测量”三项共发表论文28篇,仅相当于1994年一年发表的论文数量,占全部论文总数的3.9%,虽然是对道德的实证研究,但这些研究主要来自心理学和教育学。从检索的结果可以看出,近三十年来,通过实验、观察和测量的方法对道德进行研究尚显薄弱。与之相对,“道德调查”和“价值观调查”是道德实证性研究的核心内容。其中,“道德调查”的论文有467篇,占论文总数的64.3%,是三十年来我国道德实证性研究中最浓墨重彩的一笔;“价值观调查”的论文221篇,占总数的30.4%。这两项的论文数量占到论文总数的94.8%,无疑是三十年来我国道德实证性研究的主体。从这两项的调查结果来看,“价值观调查”的曲线变动相对平缓,而“道德调查”的结果却不尽然,其曲线变动幅度较大,具体变动情况见图1-2。

图1-2 “道德调查”与“价值观调查”论文统计图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不仅道德实证性研究的论文数量迅速增加,而且,以“道德调查”和“价值观调查”为主要内容的道德实证性研究的著作也不断涌现。其中“道德调查”的著作以《伦理新视点——转型时期的社会伦理与道德》(1997)、《中国道德调查》(2005)为典范。《伦理新视点》一书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转型时期伦理道德建设的难点与对策”课题组完成的,该书从伦理与道德两个维度建构分析框架,认为伦理是与社会生活直接相关的,可以划分为日常生活、一般公共生活、经济生活、政治法律生活四个组成部分,而道德则是与个体生活直接相关的,可以划分为个体生活价值与道德价值两个组成部分。该书对其中每一个部分的问题都分别给出了操作化的定义,并设计出相对应的问卷进行调查分析,问卷调查是采取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于1995年年初在广东、江苏、河南、陕西四省做的。这项研究可以看作用实证方法研究伦理与道德问题的积极尝试。《中国道德调查》一书以常识道德、理想道德和道德建设作为核心概念,通过对共时态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道德三个领域,以及历时态的中国传统道德和西方传统道德两个方面进行调查,来说明当前我国的常识道德和理想道德状况;通过对道德主体和道德建设的社会环境的调查,来说明道德建设的问题。该调查采用类型抽样方式,于2003年上半年在北京、山东、浙江、辽宁、湖南等8个省、市、县开展。这项研究也是运用实证研究方法对道德现象进行探讨的有效例证。

以“价值观调查”为主要内容的著作中具代表性的主要有:《中国青年大透视:关于一代人的价值观演变研究》(1993)、《来自青年的报告:当代中国青年价值观及其取向的演变》(1992)、《分化与整合——当代中国青年价值观》(2000)、《分化与整合:转型期价值观代际变迁研究》(2007)。其中,《中国青年大透视》(1993)一书力图在中国社会复杂、多变的现实中,剥离出价值观念的演变这一至关重要因素,“由此作为认识、理解和评价我们正在经历着的社会变迁所达到的深度、广度所具有的历史性意义乃至前景”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当代青年价值观演变”课题组:《中国青年大透视:关于一代人的价值观演变研究》,北京,北京出版社,1993。的依据。该书把青年价值观划分为人生价值观、道德价值观、政治价值观、职业价值观、婚恋与性价值观几个领域,对不同发展水平地区、不同文化程度、不同从业身份、不同年龄以及不同性别青年的价值观进行了比较分析。尽管这项研究“由于缺乏前一时点的测量资料,使得所涉及的变迁时限不甚明确”杨宜音:《社会心理领域的价值观研究述要》,载《中国社会科学》,1998(2)。,但是这项研究依然不失为我国价值观实证研究的典范之作。

总体来看,我国的道德社会学研究确实取得了许多可喜的成就,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无论在理论探索还是在经验研究方面,都有相当程度的进展。但是不可否认,作为一门学科的发展,我国的道德社会学还显得比较薄弱,特别是在理论建构方面,还有待深入和拓展,还需要做扎实细致的工作。